李宇晖 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201412171155pubvp1刘晓波和妻子刘霞。

无意中读到刘贤斌(被三次判刑、至今仍在狱中的老牌异议人士)的妻子陈明先几年前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对我来说无异于一颗催泪弹。比如这样的婚礼描写:“想是贤斌从人大学生一下变成监狱囚徒的遭遇,让他的母亲背负了太多的压力,而今她才有了扬眉吐气之日。贤斌的母亲说,她在婚礼上一直想唱歌。而我那可怜的母亲却一直在流泪,她是在婚礼前夕才得知贤斌全部的情况。我的母亲无奈地问:刘贤斌有几分田地?”这些无奈、苍凉的细节可以说把我彻底击倒。

中国异议人士和他们的家人所承受的非人的迫害我就不想再重复了,作为长期关注他们行动的人,这些都没有什么让我吃惊的。但是陈明先的这篇文章让我联想到几个月前和一个朋友关于两性关系的讨论。在这位朋友看来,对爱情抱有信心是一件不符合实证规律的事。因为他了解的夫妻里面,几乎没有见到过什么让人羡慕的伴侣关系,要么是恶语相向,要么是貌合神离。我用我自己的例子好像也不能说服他(可能样本量太低)。看了这篇文章,我忽然想到,也许是他观察的人群太单一,因而产生了sampling bias(取样偏见)。

异议人士长期是我关注的对象,我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发现中国最杰出的政治犯,几乎都有一个默契的另一半(有的甚至自己也是政治犯),感情生活完全像爱情小说中描写的那样纯粹而美好。当然,我不可能钻到别人脑子里去,也没有研究过心理学,对别人内心世界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准确。但是从他们的妻子、丈夫的言行来看,这种感情不可能是伪装的。随便举几个例子,刘晓波和刘霞、胡佳和曾金燕、高智晟和耿和、陈光诚和袁伟静、倪玉兰和董继勤……

年轻一代异议人士我了解得不多,但也大抵如此。就拿和我同年龄的郭玉闪来说,他的妻子潘海霞写的《与夫书》因为太感人,竟然得到了被党报《环球时报》专文批判的待遇。我不想用“不离不弃”这样庸俗的道德词汇,因为两个人选择在一起并不是依靠道德判断。如果他们不能给对方以莫大的快乐和安慰,即使道德再高尚,又怎么可能在这种狂风暴雨中坚韧地站在一起?如果这都不是爱,我不知道什么才是了。

当然,就像社会科学里的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也一定有例外。但至少从我观测到的有限样本来看,异议人士无论身心承受了多大痛苦,在爱情上的成功简直是大概率事件!和那些挤破头去考公务员、买学区房、摇号买车,然后把恋爱当成买卖来谈的芸芸众生相比,恍若生活在两个世界。

作为一个搞实证研究的人,我一看到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就忍不住想去解释: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寻衅滋事”、“煽动颠覆”和成功感情生活之间的相关性呢?是前者决定了后者,还是后者决定了前者呢?缺少更专业的理论工具,我当然只能提供一些猜想。我认为这是一个鸡与蛋的关系,其因果链条在双向都是成立的。

首先,一个愿意把自己送进监狱的人,他的感情必定是激烈而充沛的。愿意把全部精力和才智花在非物质的追求上,必定说明他对世界上各种美好的东西有深切的感知,对人类寻找幸福的能力有充分的信任,所以才不会产生很多人都有的那种“中国人这么烂,何必去拯救他们”的悲观主义心态。这种生活热情,难道不恰恰是让感情世界历久弥新的秘诀么?如果是一个连给自己找乐都不会,而不得不把生命浪费在积累财富上,你能想象他对另一个人投入完全的感情么?记得看到过一张陈光诚刚刚逃离软禁后和胡佳秘密会面的照片。在如此危险,且两人都已饱受折磨的情况下,他们还能无拘无束地开怀大笑。难道还有比他们这样的乐观情绪更能给自己的伴侣以精神慰藉的么?

但是,光用上面这种解释,对异议人士的伴侣并不公平。其实反方向的逻辑关系也同样成立:正是因为有了感情的激励,这些人才更会义无反顾。乐观有性格中的成分,但也并非全是从天而降。异议人士或许有乐观的底蕴,但是如果他们没有碰到他们的另一半,没有感激命运对自己的眷顾,又怎么能心安理得地付出?我经常对我太太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整天在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哪还有心情去关心别人?”当然,我个人的付出没有资格和这些巨人相提并论。但即使道德上的巨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不会生下来就选择最危险的行当。当然是生活首先打动了他们,让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有值得为之一搏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异议人士的伴侣比异议人士本身更值得我们敬重,她们先用自己的温度温暖了这些战士,再把他们送上战场。这些耀眼的人物,严格来讲,是他们的伴侣对我们慷慨馈赠的礼物。

要体会乐观与爱情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读者不妨参考一下潘海霞《与夫书》里面的这段话:

“感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生活是什么?爱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只有虚空,哪来这许多东西?!人世间最终不过是一堆黄土,我们的这些喜怒哀乐又算得了什么?需要去在乎它们什么?!好在这些冰冷的感觉都只持续了不长的时间。是啊,正因为这个世界让人绝望,爱才弥足珍贵;正因为生命短暂而偶然,才更要让它自然地舒展。我们一直追求活泼泼的生命和热腾腾的生活,即使短暂分开,还是应尽力各自追求,只有这样,等到再相逢时,才不至于跟不上对方的成长。”

来源:东网

来源:东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