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胡耀邦人格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恰恰在这样一个革命者群体的背景中显得极其凸出。一方面,耀邦追求理想、服从组织都堪称那一代革命者的楷模,在这个意义上,耀邦个人的人格特征代表了一代革命者的共同特征,因而颇具典型性;另一方面,耀邦又是中共党内有名的“阳人”,也就是襟怀坦荡,从不搞阴谋诡计,这样的人在共产党高级干部队伍中似乎很少见。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时,胡耀邦说:“现在,华国锋在‘四人帮’筑起的堤坝上,用锄头挖开了一个缺口。但是要彻底冲垮这个堤坝,还要靠历史的洪流。人民,才是历史的洪流。” 耀邦显然看到了历史发展的某种悖谬,并决心努力改变之。毛泽东的极权主义和乌托邦的联姻的“堤坝”和依靠人民力量“冲垮堤坝”之喻即为证明。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胡耀邦并没有完成这个巨大的任务,但他已经在努力地思考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动之。这已经很了不起。

本文是几年前一部未完成书稿的部分文字,谈作为革命者的胡耀邦认知形成的背景、他的人格特征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这些东西制约着乃至决定了1980年代作为中共改革者的胡耀邦能够做些什么,决定了他的成就与局限。今年是耀邦诞辰100周年,特刊发此文以为纪念。——作者

1976年3月底、4月初,已经进入春的季节的北京仍然有着丝丝寒意。随着清明节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聚集,一方面悼念两个多月前去世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另方面也借此抒发对“反击右倾翻案风”和“王、张、江、姚”的不满。人流当中,有一位老者在女儿的陪伴下也在到处走,到处看,有时碰到熟人还聊上几句。尽管早晚天气还很冷,老人又患有气管炎,还是用一条灰色羊绒长围巾把头裹好,每天坚持到广场上转转,挤在人群里走走,了解时事的最新进展。

这位老者就是时年已过60的胡耀邦。

耀邦的女儿满妹记录下了这段经历。她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4月2日那天,一支四轮卡车开道的庞大游行队伍从我们面前经过。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无数群众的簇拥下走进天安门广场。一群年轻人从车上卸下四个巨大的花圈,安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周总理画像下。我和父亲走近一看,花圈的挽联上写着:中科院一〇九厂全体敬献。

明知广场上“四人帮”布置的“便衣”密布,父亲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低声对我说:“这叫什么?这就叫民心不可辱!”

半年以后的10月7日,得知粉碎“四人帮”消息后的胡耀邦在家中对长子胡德平说:现在,华国锋在“四人帮”筑起的堤坝上,用锄头挖开了一个缺口。但是要彻底冲垮这个堤坝,还要靠历史的洪流。人民,才是历史的洪流。
“堤坝”指什么?材料没有记载。

“彻底冲垮这个堤坝”又是什么意思?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作出判断的地方。

今天的宪政自由主义者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指出,1976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正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的极权主义和乌托邦的联姻终于走到了它的逻辑的和历史的终结点。历史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不仅要对文革式的癫狂作出抚平、而且也对1949年所代表的制度选择作出纠正的年代。

然而,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大可能这样认识问题,包括耀邦。

在春寒料峭的北京长安街头,在粉碎四人帮万众狂欢的热潮过后,耀邦一定有过深沉的思索,关于这个国家,也关于这个党。我们首先要梳理一下这种思考的基本背景。一个人的经历、认知、个性决定着他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方式。要推测1976年的胡耀邦在想些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这个人过去的大概历史。

胡耀邦是中共党内老资格的“红小鬼”,14岁就在家乡湖南浏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革命。16岁担任少共湘东南特委技术书记、湘赣省儿童局书记,18岁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并调任少共中央局任秘书长,19岁又出任团中央局书记,可谓少年得志。这一年,耀邦随中央红军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耀邦参加过渡河东征,又进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入抗大高级班深造,担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兼一大队党总支书记。24岁时耀邦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经毛泽东亲自提议,又从副部长转为部长。再往后的革命岁月中,耀邦出任过晋察冀野战军纵队政委,参加过“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一系列重要战役。1949年率部进军大西南,参加成都战役,1950年被任命为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全面主持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工作。

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者和行动者,耀邦无疑是杰出的。但笔者要马上指出另外一点:与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不同,胡耀邦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开创人物。在年龄上,胡耀邦与毛泽东相差22岁,基本上是两代人。这样一个代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认知特点,应该在此多做些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胡耀邦与毛泽东的大致关系。耀邦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1927年秋在湖南文家市里仁学堂的操场上,当时,他还是一个年仅12岁的高小学生,而毛是策划、领导了秋收起义的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与同学们趴在学校围墙的豁口上看热闹的乡村少年,远远望着身材高大、长发掩耳的毛泽东在上千起义官兵面前训话时,心头激起的羡慕之情。毛对着他的衣衫破烂的士兵和操场上围观的听众说:这次秋收起义我们虽然打了几个败仗,但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革命总是要发展,总是要胜利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可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这些话很可能在一个12岁少年的心灵深处留下印记。第二天,这支衣衫破烂的队伍沿罗霄山脉南下,小小的胡耀邦竟然跟着队伍一直走到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高升岭,才在起义军的一再劝阻下折返回家。

胡耀邦第一次与毛泽东“对话”,发生工作接触,是在9年后的陕北,红军渡河东征结束的总结会上。耀邦率一个工作团随军渡过黄河,在山西吕梁石楼一带征兵、筹粮、开展宣传,工作颇有成绩,受到总结会的表扬。主席台上的毛泽东大声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让我看看。耀邦站起,毛相视而笑,“是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嘛!”从此,毛知道了这个身材瘦小却英气勃勃的年轻人,耀邦也有了更多与毛接触的机会,并越来越受到毛的器重和赏识。抗大高级班一共27名学员,耀邦任党支部书记。多少年后耀邦曾对来访的金日成回忆起延安抗大的学习生活:那时,“毛主席经常给我们讲哲学。主席讲课有一个特点,每讲一次课就让大家讨论一次,他总是叫我站起来发言”。

一个是革命领袖和循循善诱的导师,一个是领袖的崇拜者和刻苦认真、成绩卓然的学生,这就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与胡耀邦关系的大致定格。耀邦常对子女说,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抱负是在延安定型的。这当中,毛泽东的影响可谓至重。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氛围中,理想与政治抱负的形成是与对政治权威、理论权威的心理认可结合在一起的。像胡耀邦这一级干部大概并不完全知晓延安高层权争的种种内幕,相反,耀邦的阳光性格和相对单纯的认知进路会促使这位革命者用同样阳光的方式理解自己崇敬的领袖,并赋予领袖、革命和与革命有关的事务以阳关的色彩。创制意识形态是党的领导人的特权,普通党员和党的一般干部的任务是学习、领会、贯彻“党的精神”。不过,这一切,在那个年代显得极其自然。学习革命理论,学习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被认为是每一个革命者的必修课,这里还远没有产生怀疑的心理土壤(个别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心灵敏感者如王实味等当属例外)。

事实上,可以这样概括延安时期(乃至更往前的苏区和红军时期)革命者的一般人格特征:他们是富于理想的,“理想”对那一代人拥有特定的含义,那就是追随共产党,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将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们又是守纪律、服从“组织”的,因为“组织”就代表党,代表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所以这种服从,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意义上的服从,同时也是内在的、心理意义上的服从。当然,只看到这两点还不够。人毕竟是复杂的。即便是由共同理想作中介搭建起来的革命者的群体,也仍然免不了为权力、声望之类进行争夺的战斗。中国共产党从建党那一天开始,这种内斗就没有停止过。上至党的最高决策层,下到地区甚至基层党组织,拉山头、搞宗派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共历史上的许多冤案,几乎都是这种内斗、相互整人的结果,而且手段恶劣、残酷,还往往打着“革命需要”的旗号。此类勾当使很多革命者的人格变得阴暗、龌龊。他们既有追求理想、献身革命的一面,也在同时追逐权力、经营自己的“山头”或者“领地”,为此甚至不惜把自己的革命同志置于死地。

胡耀邦人格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恰恰在这样一个革命者群体的背景中显得极其凸出。一方面,耀邦追求理想、服从组织都堪称那一代革命者的楷模,在这个意义上,耀邦个人的人格特征代表了一代革命者的共同特征,因而颇具典型性;另一方面,耀邦又是中共党内有名的“阳人”,也就是襟怀坦荡,从不搞阴谋诡计。这个李先念用来形容胡耀邦的褒奖之词恰恰反映了耀邦人格的某种非典型性或者另类性,因为这样的人在共产党高级干部队伍中似乎很少见。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胡耀邦。读者将会看到,耀邦的苦恼与困惑,伟大与局限,都将从这样一种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的结合中生发出来。

现在,我们再来举几个例,看看胡耀邦的认知和人格特征是如何支配这位革命者“革命胜利”后的言行的。

1952年,胡耀邦奉调进京,原拟到国务院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担任部长,但毛泽东却圈定让他领衔新调整领导班子的团中央。随父一同进京的胡德平亲眼目睹了耀邦当时的反应:

我看到父亲匆匆从外边回来,径直一人走进客房,一下坐在床上,右腿盘在床边,左脚垂落在地,半晌没有言语,沉思一会慢慢抬起头来,面带一丝笑意看了看我,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的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让我做青年团的工作?哼――,没有想到,真没有想到。……”边说边摇头,一扫来京时的兴奋。

显然,耀邦本来是看好建筑工程部的工作的,做“孩子王”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耀邦还是服从了“组织决定”,第二天就到团中央报道、上班。

耀邦在团中央立了一条规矩: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叫同志。结果,此公在团中央工作14年,上上下下都称他“耀邦同志”。这在那个年代党的官僚衙门中,并不多见。这不是胡耀邦在“作秀”,而是他的阳光品格的自然表现。

60年代的胡耀邦仍然充满激情。1963年胡代职下放,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在他的老家浏阳曾发表过多次讲演。两位听讲者后来描述过耀邦讲演时的神态,相当传神。这里不妨摘引一段:

由于1960年的整风整社运动搞得过火了些,伤害了部分干部的元气,加上三年艰苦岁月的磨难,不少干部情绪低落……。为了稳定干部情绪,提高干部觉悟,以便更好地带领群众干社会主义,浏阳县委于1963年12月上旬在永安公社礼堂召开了县、区、公社三级干部会议。说是礼堂,其实是个旧戏台。台面是用木板搭的,4根圆木柱支撑起戏台上的屋架。台下用土砖搁着一行行的杉树作凳子。台上挂红布做前幕,挂草绿色布做后幕。台正中放着几张办公凳。如此而已,十分简陋。会议由县委书记石维刚主持,一共开了六天。第二天便请胡耀邦同志作指示。

胡耀邦同志联系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联系大革命时期及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些深刻事例,勉励各级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对待1960年的整风整社运动和三年暂时困难,坚持革命不动摇。当他讲到当时美帝国主义卡我们时,他引用了美帝国主义者曾经嘲笑我们的两句话。他说:“美帝国主义者讥笑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挂红旗,五星(心)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意思是说,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新中国的成立。现在,我们走了些弯路,遇到很大的艰难险阻,美帝国主义者就料定我们会徘徊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十字路口上五心不定,我国人民就会感到欢庆胜利的秧歌再也扭不下去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讲到这里,胡耀邦同志不禁从坐凳上站起身,慷慨激昂地向与会者传达毛主席的坚定回答。他说,“我们的毛主席回敬美帝国主义的话是‘挂红旗,五星(心)早定;扭秧歌,进退不难’”。当耀邦同志讲“挂红旗,五心早定”时,他象一名旗手高擎红旗在台上走着正步,直蹬得木板“咚、咚、咚”地响。当他讲“扭秧歌,进退不难”时,他竟然真的在台上扭起了秧歌舞并时而进时而退。接下来,耀邦同志又傲立戏台正中高声朗诵起毛主席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当朗诵“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时,耀邦同志模仿苍蝇“嗡嗡嗡”地叫着转过身朝后幕跑去,一鼻子撞在后幕上,然后又反过身来学做抽泣的样子……。耀邦同志这一幕生动幽默风趣的讲演直惹得满堂笑声。

上述描写,让我们领略了胡耀邦作为天才的鼓动家、演说家的风采。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在动员别人真心相信这个事业,他自己本来就是这个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反帝、反修,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今天的年轻人大概很难想象40年前在一个如此简陋、破旧的会场里一位共产党高级领导人面对上百基层干部手舞足蹈地宣讲党的声音和自己的信仰时他的内心状态。耀邦显然被毛泽东叱诧风云的词作所感染,或者不如说,这样的诗词本来就更符合耀邦这类充满阳光的革命者的口味,那就是相信纵然“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但革命者从来就是硬骨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面对困难,作为党的地方官员,耀邦又以十分巧妙的形式在维护毛的形象。当然,“维护”用在这里不一定准确,因为今天的人可能会从“护短”的意义上去理解当年的“维护”。情况并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耀邦参加了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亲耳听到毛泽东的自我批评。而这样的自我批评往往会激起崇拜者的进一步崇拜之情。耀邦对毛是忠诚的,恐怕远没有发展到怀疑毛有什么“短处”的程度。那么,有没有不谐和之音呢?也有。1959年上庐山,由于沿途已经看到大跃进的虚假和浮夸,耀邦在批判彭德怀的会议上没怎么发言,基本上保持了沉默,这大概令毛泽东感到失望,以至在后来的一两年中不大理睬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1961年,胡耀邦到河北唐县农村作调查,回来后直接给毛泽东写了份调查报告,反映农村经济遇到的困难,建议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以便渡过饥荒。这份报告自然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毛向来是反对“单干”的,认为那是在开“资本主义”的“绿灯”。只不过胡是“小字辈”,毛没有把胡的建议当回事、也没有作任何追究罢了。我们无从得知耀邦迟迟得不到毛的回复时的真情实感,但可以断定他的内心一定有某种困惑,甚至痛苦。但也仅此而已。在巨大的权威面前,一个人的无意识心理防卫机制会阻止危险的怀疑或者想象以理智的形式发展。当自己的想法、认识似乎同领袖的意见、党的现行主张发生偏差时,通常的情形都是修正自己的想法,向领袖和党看齐。这几乎是那个年代的通律,耀邦恐怕也不例外。

所以,浏阳永安那座破旧戏台上的演讲,仍然是耀邦真实的内心世界的表达。

文革的发生,耀邦一下子陷入更深的五里雾中――这是根据对这位阳光共产党人认知状况的了解不难得出的推断。当然,耀邦不会上来就怀疑毛发动文革的“理论”(从逻辑上说,文革揪“走资派”的理论不过是国内四清运动中的“阶级斗争”论和国际范围内“反对修正主义”论的继续和发展);但是,那么多他所熟悉的老干部被打倒,却一定超出了耀邦的心理接受程度。经验和几十年的经历告诉他,这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老党员、老干部不可能都是“叛徒”、“内奸”,都是反对毛主席、非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里还有个事实需要注意,即胡耀邦本人就是文革中最早遭到批判的党内高级领导人之一。耀邦早年曾有过被打成AB团的经历,险些命丧黄泉,但那时毕竟年轻。现在不同了,一位党的高级领导人、共青团第一把手要接受群众的批斗,当众遭到羞辱,甚至遭受皮肉之苦,这对一个人心灵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满妹的书向我们详细描述了耀邦在文革中受过的苦难:

宣布改组团中央的当天,父亲就和几位书记以及机关的一些部长、总编、秘书们一起被隔离起来。他们先是被关在团中央办公大楼三层,后来又被转移到机关南院东头的三间小屋里,十几个人一间,在铺有几块草席的水泥地上睡通铺。

接着,没完没了的批斗就开始了。造反派们总是聚集在团中央办公楼前的大院里,勒令这些“黑帮”们站在楼房的平台上示众。二楼没有通往平台的门,父亲每次在二楼挨斗,都是从全国学联主席伍绍祖的办公室踩着他的桌椅,登上窗台迈到平台上。最多的时候,父亲一天被批斗十四五次,要十四五次屈辱地从窗户钻进钻出。

……有一天,我好奇地跑到团中央去看大字报。那天大院里万人涌动,人挤人地正在批斗父亲。我看见他站在二楼的平台上,身边站着一溜陪斗的“黑帮分子”。父亲被两个膀大腰圆的造反派反拧着双臂,身子撅成当时批斗会上最时兴的“喷气式”,正在那里自报家门:“我,胡耀邦,出身下中农……”

满妹亲眼目睹了父亲挨斗、挨打的经过。更令人心酸的是,她还看到了父亲屈辱地接受“改造”、奴隶一般的非人生活: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他完全失去了自由。白天斗他一天,晚上还罚他去清扫厕所,打扫大礼堂和机关大院。

他们(造反派)知道父亲平时手不离烟,一天两三包烟都不够,便存心让他难受,不许他买烟。父亲只好在打扫卫生时捡人家扔在地上的烟蒂,实在熬不住了,就一个个接起来,趁人不注意时抽上几口。

一个冬天的晚上,风很大,我想造反派大概都躲在屋里避风烤火,就从半掩的机关大门悄悄钻进团中央大院,想偷偷给父亲送几片安眠药和一两包香烟。刚走进办公大楼,我就看见腿被打坏的父亲正跪在地上以膝前行,两手抓着拖把,吭哧吭哧地擦洗厕所的地面。擦着擦着,他发现地上有个烟头,捡起来吹了吹,小心翼翼地装到棉衣里面的衬衣兜里。

我的眼泪一下子漫涌出来,转身躲进楼道拐角的阴影里,无声地哭了……

满妹这里描述的是文革开始头两年时耀邦的情形。其实,与其他一些老干部相比,耀邦还算幸运,因为毛压根没有把胡耀邦真的当作走资派去整。1968年10月中共召开八届十二中全会,为了凑够党章规定的法定表决人数,毛泽东决定从被斗的老干部中“解放”几个。毛特意提到要“解放”胡耀邦:“胡耀邦是苦孩子出身,我了解他,他有什么问题呀?他也算一个”。 耀邦不但参加了八届十二中全会,而且参加了1969年4月举行的中共九大。

文革中期,耀邦到团中央设在河南潢川的五七干校劳动,还曾被他所在的连队评为“五好战士”。文革后期则经历了被重新起用,又被重新打倒的过程。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饱经沧桑的共产党人竟然在经过文革这样的洗礼后仍然不改其信念,甚至不改其阳光性格。我们不妨再来看一段文革晚期耀邦恢复工作后在中国科学院的一次讲话。那是1975年10月24日,在中科院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科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的胡耀邦激情洋溢地对台下听众说:

40年前的今天,我们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长征。40年后我们再干一件大事,进行新的长征,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强国。

青年们要大学革命理论,大树革命雄心,大讲革命纪律,大长革命精神。在到2000年前的二十多年里,年轻的同志怎么办?怎么前进?无非有三种可能:一是陷到修正主义里去;二是马马虎虎混它半辈子,也是“老革命”了;三是为社会主义,为党的事业,为四个现代化立下丰功伟绩。这第三种人一定不是少数。

我今天正式向同志们建议,25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开这么个大会。你们中在25年立下丰功伟绩的同志,请你们上台来,请你们讲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长征,新的长征故事。假如我能挣扎着活到那一天,我没有别的什么请求,就有一条,我来坐在一个角落里,只要给我那么一两支烟,就可以了。我想那个时候,坐在台上的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四化贡献了力量的人,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是的,这是一个参加过长征的老兵。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某种图腾。他当然希望这个历史继续延续下去。

可以说,胡耀邦一直是作为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一分子在工作,即便个人受到天大的委屈,也要忍辱负重,勉力前行。这个“党的人”的自我定位是我们理解胡耀邦人生行为的重要基点,也是我们从心理角度理解晚年胡耀邦的重要背景。

然而,文革毕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带来过肉体的被摧残,也导致过心灵的被腕割。它会促使胡耀邦更深入地思考许多问题,无论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耀邦显然看到了历史发展的某种悖谬,并决心努力改变之。1976年10月的“堤坝”和“冲垮堤坝”之喻即为证明。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胡耀邦并没有完成这个巨大的任务,但他已经在努力地思考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动之。这已经很了不起。

来源:民主中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