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中国人筹办研讨会上个月末,一位中国民间活动家,带他的朋友到东京来。他们曾举行了几次论坛,希望在东京举行下一次的论坛。他们的论坛是和公民社会有一些关系,邀请十几个研究家,历时3、4天。在日本,这些论坛算是比较大规模的活动。

他们来东京的目的是在日本的大学或财团中寻找合作单位,但是目前还没找到。因为他们告诉“由于很多理由,东京的论坛一定要在2015年内举行!”我告诉他们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的话,在日本,找合作单位、预订会场、找翻译等人员、宣传都来不及。但他们还不想更改日期,就说“其他的小事都可以一步一步解决”。

除了关于大媒体感兴趣的时事问题,在日本举行这么大规模的研讨会必须用最少半年时间的准备。我能猜想与他们见的不少日本人把他们的构想视为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国,不少大规模的研讨会还是像他们似的只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准备好。准备的做法也是跟他们一模一样,即先决定会议的名字、日期、场所等“大事”,然后开始考虑合作单位、人员、资金问题等“小事”。在中国,即使到半年前决定预订会场等,但不一定不能被取消、变更。另外,在中国,半年前构想的东西不一定半年后还有用。我觉得在中国的这样情况下,他们又着急又粗略的方法很合适。

而在日本,举行研讨会等活动的话,首先准备好一半左右的小事,才正式决定活动的日期。为了确保翻译人员等目的,把日期定得较晚。即在准备开会等方法上,日本和中国完全不一样。我最近才意识到这些差异。因为大陆的中国人在日本举行活动,这是最近刚开始发生的。

一些日本人一直以来在大陆举行了研讨会等活动。日本的又慢又慎重的方法,在大陆没带来很大的矛盾。虽然遇到突然的变更、取消,但是因为有够的时间,举行活动得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中国和日本一直以来有交流。但是以前的交流主要是日方对中国投资的形式。现在不是那样。来日本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的职业、目的也是多方面的。大陆中国人对日本社会投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在这样情况下,我首次意识到跟日本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式举行开会的做法。像中国人游客的“爆卖”、“说话吵闹”、 “不文明”似的,在一起展开工作和活动的时候,这些”中国式」做法可能带来日本社会的矛盾或批判。

但是,带来中国式的这些方法,对于日本社会,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又着急又粗略的方法肯定会促进实现更多的活动。这些方法即使带来矛盾或批判,但给处于停滞状态的日本社会带来不少刺激。

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