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民党还会东山再起吗?

这次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可以说是大输家,从中央执政权到立法院,到地方县市的政治版图,国民党几乎丧失殆尽,整个台湾本岛的颜色,几乎都已经由蓝转绿。那么,国民党还有可能东山再起吗?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肯定的,就是认为国民党还有重新执政的可能。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从经验法则出发的。在他们看来,2008年大选,民进党也一样是狂输,立委席位比现在的国民党还少,当时就有人预言,民进党20年内不可能恢复元气。但是仅仅八年,民进党等于全面翻身,做到了东山再起。

这一次国民党还是保住了立法院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使得民进党没有可能进行类似修宪这样的走向台独的大动作;而蔡英文获得得票数并没有超过“马英九防线”,比上次大选只增加了80万票。换句话说,这一次选举,民进党大赢国民党三百万票,其实主要的原因,不是选民蓝转绿,改投民进党,而是有至少两百万的蓝营选民对现在的国民党失望,因而没有出来投票导致的。只要国民党进行改革,而民进党八年执政出现一些问题(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以台湾的民意如流水的历史来看,国民党当然还是有希望的。

这样的分析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政治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瞬息万变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民进党自己也有危机感。蔡英文在当选当天,以民进党主席和总统当选人的身份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谦卑,谦卑,再谦卑”,说明她很清楚地知道,胜选之后,就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是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看法,那就是,这一次,国民党元气大伤,而且展望未来,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个百年老党,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萎缩,从一个中型政党,慢慢变为新党一样的固有意识形态的小党。它还会活着,但是已经不可能再得到政权了。20年之后,很有可能,我们就看不到这个党的存在了。我为什么对国民党的未来这么不看好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路线问题。国民党这一次最早通过民主程序选出的总统候选人是主张统一的洪秀柱,结果选前用非民主的程序硬是换下洪秀柱,而临阵换帅,由主席朱立伦亲自出马。这个“换柱”的动作,对国民党的选情造成极大的伤害。国民党自身当然知道伤害会很大,但是全党上下为什么都支持换柱呢?就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以洪秀柱的统派主张,选举结果一定更凄惨。

显然,对于未来的国民党来说,是维持以“九二共识”为基础的两岸关系,走向终极统一,还是回到本土路线,这是他们最大的罩门。如果洪秀柱当选国民党主席,带领全党走向急统的道路,本土派一定出走,国民党会分裂。已经大败如此的国民党,哪里还经得起再次的分裂呢?如果再次分裂,就是死路一条。然而,如果本土派领导国民党,甚至改名为“台湾国民党”,在路线上改走本土路线,那国民党和民进党还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政党,跟自己的对手没有政策和基本主张的区隔,它的存在还有意义吗?所以现在的国民党,是陷入两难之中,一时也看不到解决的办法。而不解决这个路线问题,国民党就不会有未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群众基础的问题。国民党长期以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缺乏年轻世代的党员和支持者。现在所谓国民党的青年党员,都是三十岁以上。比起民进党的中央党部,到处都可以看到二十多岁的真正的年轻人来,国民党人才的危机极为严峻。传统上国民党的支持者,年龄层偏高,我们不难想象,八年以后,当蔡英文要下台,国民党又有机会的时候,他们的很多传统的选民由于生命有限的原因,都会被自然淘汰掉。而每年新增加的几十万所谓“首投族”,对国民党一点好感都没有。雪上加霜的是,民进党上台以后,一定会把投票年龄降低到18岁,这些更新的一代选民,更不可能转而去支持国民党。这样的一个党,几乎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八年之后,它的选票在哪里?如果没有群众基础,要怎样东山再起呢?

第三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国民党家大业大,是全世界最有钱的政党,这不仅使得它在选举中可以浥注庞大资源,也使得它可以维系很多的追逐利益者,它甚至还在用党产给自己的退休党工发退休金。可以说,只要国民党还保有它的党产,它就不会溃散。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民进党全面执政,当然也知道要对自己的敌手釜底抽薪。蔡英文和民进党在选前就多次宣称,正式移交政权之后,最优先处理的问题就是通过《不当党产处置条例》,说白了,就是要收回国民党的党产。届时,国民党将变成一个只能依靠向外界筹款的政党,而以国民党黯淡的未来而言,又有谁愿意掏钱支撑这么巨大的一个政党机器呢?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国民党从来不是一个善于反省的政党。2014年九合一大选,台湾选民已经对国民党提出了警告,但是我们并未看到国民党深刻的检讨。这一次的总统大选,国民党一系列荒腔走板的做法,例如制造蓝绿对立,恐吓选民未来会两岸关系恶化,用五年级生来对抗年轻世代,制造世代对立等等,都反映出他们几乎没有反省。总统大选输成这样,国民党只拿出六页纸的检讨报告,然后立即开始关于党主席的内部斗争。这样的一个不痛定思痛的政党,怎么可能还有未来呢?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