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平

网上近日流传出一组照片,说是5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一个合唱演出,演出者是称为“56朵花”的少女组合团体。消息说她们演唱了《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但最具争议的是节目中包括有《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一“文革歌曲”。此外,舞台幕布打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等容易唤起特殊政治记忆的口号。

这一组织者称为“社会主义经典歌曲大型交响演唱会”的细节在网上曝光后,引起争议。一些人对演唱会的“背景”议论纷纷,还有人把这次演唱会看成是“‘文革’有可能在中国重演”的一个征兆。

本文试图针对这些信息做些厘清和分析。

第一,我们不相信这次演唱会有任何“官方背景”。今年是“文革”发生50周年,任何一个官方部门都不可能很突兀地搞可能引起争议的活动,官方如果搞活动,首先会把握政治上的正确和严谨,不太可能让这么容易造成“文革联想”的歌曲和口号出现。

第二,很多过去被认为的“官方活动场所”早已向民间开放,这场演唱会应当是某个民间群体租用了人民大会堂的场地,搞了“尺度不常见”并受到争议的演出。不知道演出中的个别曲目是组织者想标新立异吸引眼球,抑或为“56朵花”炒作宣传,还是他们就是要做一个姿态,以这种方式制造与“文革”相关的某种表达。

第三,无论组织者有没有、或者有什么特殊目的,这种引起争议的做事方式都不会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特殊歌曲、时间、表演场所组合在一起,的确容易引起误解,它们传递出的信号与中国真实的意识形态面貌有很大出入,这不是一种广义上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多元化的中国社会有各种思潮,不同主张的倡导者都希望自己的圈子更有人气,更被相信“代表人民群众”,更与中国的大趋势接近,因此会做出一些营造声势的动作。当相反的主张在互联网上碰撞时,很像是发生了“大论战”。其实互联网放大了这样的氛围,比如在“文革”问题上,中国社会看法的一致性远大于网上所展示的分歧。

第五,“文革”早已盖棺论定,中共中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中央的这一态度不可能改变,也不可能有哪个官方机构站到这一立场的对立面。

近一个时期互联网上回忆“文革”的贴子比较多,这是正常的,毕竟今年是“文革”发生50周年。然而其中有一些很激烈的情绪,它们相对于50年这个距离就显得不那么寻常。相信有些人谈“文革”其实是在直接或者绕着弯子表达对现实的某种态度,这使得反思活动增加了一些复杂性。

关于“文革”,35年前的《决议》很正确,它过去是,今后也应当是我们认识那场运动的基石。偏离它的东西或能一时抓取些眼球,但大概都是时间长河中的过眼云烟。就文中的演唱会来说,它或许不应被舆论场的关注包围,被各种引申出来的意义抬高。它作为个别民间群体行为的本来面貌应当得到还原。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