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中文笔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欢迎词

现在顾不得礼节,首先问候自己人,我代表独立中文笔会向来自中国内地的会员们致以衷心亲切的敬意和祝贺,欢迎你们来到香港跟大家团聚,我们知道你们此行之不易。我也向特别来宾,来自美国的国际笔会副会长、狱委前主席乔安尼·利多姆-阿克曼(Joanne Leedom-Ackerman)女士、加拿大的国际笔会狱委主席玛莉安·博茨福特·弗雷泽( Marian Botsfold Fraser)女士致意问候,感谢她们多年来为中国狱中作家的安危所做的努力。国际笔会秘书长崛武昭(Hori Takeashi)是我们笔会的好友,他的出席,让我们感到荣幸。让我最为感动的是美国笔会的几位同事利多姆-阿克曼、史蒂文•伊森伯格(Steven Isenberg)、海纳•帕库拉(Hannah Pakula)、拉里·赛姆斯( Larry Siems)和萨拉·霍夫曼(Sarah Hoffman),他们刚刚到北京访问数天,冒着一些风险和麻烦,跟许多我们笔会的会员见面,并且特别关心询问某些狱中和刚被释放的会员和家属的状况,这是雪中送炭的侠义和情谊。我也感谢本次所邀请的来自台湾和香港本地的特别来宾们,感谢你们的出席和参加本届会议的讨论。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自由写作奖和林昭奖的得主都能够出席,就中国国内当前对文化界的严厉禁锢的情况下,在这里见到本届得奖人崔卫平和野夫以及前届得主徐泽荣,几乎是一种奇迹。可惜我们首届的刘晓波写作勇气奖的两位得主,刘贤斌和缅甸的扎加纳都还在系狱之中。但是他们的精神今天是跟我们同在的。

除了颁奖, 我们今天也庆祝独立中文笔会成立10周年, 因此三位创会会员贝岭、马建和孟浪的出席,为本届会议增加了分量和喜气。

然而今天的盛会有一个人缺席却很令人惋惜,这是美国笔会会长安东尼·阿皮亚(Anthony Appiah)。他被中国当局拒签,不能随团访问中国,另一位被拒签的是萨拉·霍夫曼,不过萨拉还是来到香港,今天在座。安东尼是提名刘晓波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人之一,这大约是他被阻挡在中国国境外的原因。我想在这里提到安东尼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位普林斯顿的教授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哲学家和学者,他和中国还有一段文化姻缘。安东尼的祖母是伊莎贝尔·克里普斯夫人(Lady Isobel Cripps,1891-1979)曾经于二战结束后筹款创办了英国联合援华协会(British United Aid to China,BUAC),目的是为了向八年抗战后,挣扎在满目苍痍、物质稀缺,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老百姓输血。她于1946年来到香港和中国,不仅跟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如蒋介石、宋美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见面,也到了各大城市和偏远的小村落去探访。

1947年,克里普斯夫人又创办了中英奖学金基金会(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开始资助当时因战争原因而滞留英国的中国学者, 她担任第一届会长,在任上30年。这个至今仍然存在的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资助了无数的中英两国的学者。

我想安东尼·阿皮亚的确承传了他祖母对中国的情缘,如今对我们笔会国内的会员特别关注,这里再次对他表示深切的敬意和谢意。

回首独立中文笔会筚路蓝缕的十年,有艰难心酸也有荣光和欢欣。看看过去几年各个奖项的勇敢而优秀的得奖人,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信。缅怀逝者,思念囚禁中的同事友人,心系尚不能享受到写作出版自由的同行,我相信未来的路虽然崎岖,但是康庄大道离我们不会太远了。

香港, 2011723

廖天琪——作家、翻译家、人权活动家,独立中文笔会会长。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