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这片神圣之地,美国大地的祭坛。如林肯所言“那些在这里战斗的勇士,活着的和死去的,已使这块土地神圣……”那一场战争,60多万躺倒的生命和鲜血,奠定了这个伟大的国家;民有、民治、民享,繁荣而昌盛。一个半世纪的和平与劳作、创造与辉煌、光荣与自豪,来于这里,数十万生命的尊严、信念、勇气和牺牲。

我们来到这里,远方山脉起伏,辽阔的旷野,牧草欣欣,燕麦青青,清香的野菊散缀大理石墓碑,阳光与教堂的钟声,将神的祝福送向座座房舍和牛栏……。这些提醒我们,文明来于生命与鲜血的奉献,来于永久的守护与祭奠。

说远一点,基督教文明的生成及全部历史,也就是基督的受难,及人们世世代代对他的追随和精神的信奉。美国大地上,教堂星罗棋布,每一处教堂都是一座祭坛,每一次礼拜都是对基督的祭奠,人们重经他的受难,为其颂咏、歌唱、祈祷、忏悔、领悟,由此信徒们的精神得以新生,由此基督教的精神与信仰得以守护和光大。其实每种文明的生成与历史莫不如此。人类的存在并非是自然的存在,在人的存在与生命之上,必需有一种高于其上的东西,如果用宗教话语表述那就是神的旨意,基督教的最高显示是“爱”、佛教是“慈悲”;如果用儒家辞语表述,那就是“仁”。这是人与所有生物之别。为此,方有天下苍生之共生,方有人与万物之共处,方有人的尊严、自由——人最高的自由乃是从自身物性的解放、博爱,由此人方之为“人”,获得“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此,“杀身成仁”的儒家精神和基督受难的精神是一致的,均表示以个人生命为牺牲,以成就或守护那永恒照耀人类之精神:爱、慈悲、仁。文明的终极是相通的。

2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祭奠另一个国家的另一个日子。这是一件幸运的事,也是一件悲惨的事。

幸运的是,我们在此神圣之地,置身肃穆与庄严,在那些古炮、军旗、铜号、碑文之间,倾听往昔的炮火、马鸣,重新经临先辈们的热血与自由、光荣和梦想、死亡及悲痛,他们的精神如五月的暖风,抚慰我们的心灵。我们在这里重温林肯的演讲,为南北双方的英灵献上鲜花。我们可以借此神圣之地,祭奠我们祖国的那个日子,祭奠那些英勇倒下的人们,祭奠那些永不干涸的鲜血,洒下我们的泪水。能在这里祭奠他们,也是他们的荣誉,他们与此千万英灵共在,我们在这里为“六四”英烈,献上鲜花!“满处是玫瑰花束,啊,死哟,我给你盖上玫瑰花和早开的百合花……。”这是《金棕榈》中引用的惠特曼的诗句。

《金棕榈》这部影片以及郑义先生的原作,即借此圣地——葛底斯堡,祭奠“六四”英烈。在哀悼与呼唤中,大洋彼岸的殉难亡灵,将在这里聚汇,倾听。感谢王康先生及国内友人们冒着风险制作了这部影片,感谢郑义先生至诚之文字,感谢这片圣地容纳我们!

然而悲惨的是,在我们祖国的大地竟没有一角之地可以祭奠他们,他们依然被阻挡在阳光之下;而那些敢于祭奠的人则被关入牢中。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他们的魂灵竟然无处安落。《金棕榈》的片头引用了唐朝李华《吊古战场文》中的两句“吊祭不至,精魂何依”。那些年青的生命、英勇的生命、悲壮的生命,他们牺牲于中国的自由、希望、正义、未来,然而这个国家不仅没有对他们的祭奠,反而加之以恶名。这样的中国,是文明被摧毁的废墟,其凶顽、糜烂、以及将临的灾难都是自然的。

一个民族,其亡灵不得安宁,其国家也必不得安宁;一个国家,其牺牲者不得祭奠,其魂即散;而神鬼颠倒,则万劫不覆。我们可以想想,中国十数忆人的国家,而在首都的中心居然供奉一具愚蛮残暴者的尸体,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此乃中国当代以致未来命运之象征,当他成为全民的信奉,“新中国”所发生的全部暴行和灾难就都是当然的了。27年前那一夜所发生的事情仅仅是“新中国”历史暂短一瞬的缩影。

3

在这部影片中,一位中国流亡作家,无数次来到葛底斯堡,在旷野、古炮、墓碑间徘徊。或是盛夏的午日,阳光灼晒金黄的麦田,或是深冬暮色,大雪覆盖累累废石……。他在寻找什么?在这部影片以及他所记述的文字中,我们触摸到他的孤独、困惑、痛楚;他流淌的热血、激情、愤怒;他的发问、沉思、泪水;他的感动、悲悯、仰望……;他的身世、他的回想、他所经历的苦难、血泊、艰辛;他所走过的漫漫一生……。似乎这里是他的一生求索的终点,是他的归宿,那一生跋涉的目的……。葛底斯堡,简直就是他的故园。记着这部影片的结束语了吗?“葛底斯堡,你这抛洒了无边鲜血的旷野,自由的圣地。我岁月遥远的父亲。我的一见钟情的永恒的情人。……我的圣。葛底斯堡!”

郑义先生一次次来到这里,是寻找他的葛底斯堡,奉上他的祭奠,为那个壮烈的日子、残酷的日子,为那些奉献的生命、无辜的血,为那在伴随硝烟中远去的信念、勇气和精神……。他的那些热血滴滴的文字,与殉难的英烈同在,与汹涌翻滚的亡灵同在。纵使千山万水,他们总会听到,他们驻于千百万人的心中。

有关这部影片及郑义先生的某些观点,人们的见解或许各不相同。但是这不重要,凡意识均有局限,甚至带有偏差,况且人的经验、立点各有迥异。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和指向,其投入了多少。生命之爱之牺牲超越意念和思想。在这片浸血的旷野,对那些牺牲的南北军士兵,我们怎么分辨他们的想法呢?他们共同安葬在这里,献身这同一片土地,他们有同一个上帝,他们的生命和血共同奠立了美国之精神,这乃是自由精神的真正蕴含。

如郑义先生文中所记述:北方,气势宏伟的的宾夕法尼亚纪念堂,自由女神头戴桂冠,右手高举长剑,左手紧握胜利的棕榈枝;而南方,南卡莱罗那州纪念碑上的铭文则是:“那些光荣而坚强的人们永远懂得自由之中的责任。为了他们的传统和信念,英勇献身的南卡莱罗那人曾经站立起来并获得承认。在这里,州权之神圣不可侵犯成为他们历久不变的信念。他们赢得了永恒的荣誉。”二者昂然并立,各持尊严,同属光荣。即是今天,猩红色的邦联军旗仍在南方各州猎猎飘扬。

历史的进程中,失败是常态,有些由于自身的失误;有些由于对方的强大;有些则是命运。失败是人类悲剧命运之所在,其远比胜利更坚实更恒久。不可原谅的是,那么多人奉献了他们的血和生命,然而祭奠哪里去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信念、勇气、精神哪里去了?那一片大地只有腐烂和贪婪吗?

郑义写道:“都说时间能疗治心灵的伤痛,却我的心滴血不止。十九年过去,一滴又一滴,悄悄洇湿了我的衣衫、文字和目力所及的景色。那个晚照辉煌的黄昏,那片辽阔的战场,蓝雪枯草之下,我看到的是坦克履带榨出的永不干涸的血泊。”作者即使远离家乡,也未曾忘记。

“我何以久久在此徘徊”,“怎样的生,算是配得上死难者的生活呢?怎样的死,算是配得上为自由而献祭呢?”“无数的灵魂浮荡在周围,感觉到他们悲悯的凝望……”作者之生之死,与死去的魂灵共在。

“谭嗣同就义前在绝笔书中曾留下了对后世的期盼:”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复生先生,我正是令你遗恨绵绵的虚生者。你的血,秋瑾林昭的血,民众喷溅在坦克履带上的血,令我羞愧。当我读懂了先贤们斑斑血迹时,历史已然翻过了1989那一页。……历史翻过了那一页,便是求死,亦死无死所矣。角声已落,献祭的时辰已过。“

1989,郑义先生放下他的写作,作为一位“长胡子的人”,由始至终参与了那场运动。然而那场运动失败了,那些年青的生命倒毙街头,然而他还活着,并且逃亡了……,这是他的纠结与悔恨,他难以原谅自己……。

然而,葛底斯堡,你最终慰籍了中国这位流亡者作家,带回了他的信心和勇气。人类的精神最终指向同一高处。

“蓦然回首,发现纪念碑顶端静静燃烧的火焰。一阵轻微的颤栗如闪电击中心脏: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就是您赐予我的启示吗?”“……您是说这是一个祭坛吗?您是说那些鲜血与生命皆为献给自由的活祭吗?”

这位逃亡的中国作家,在葛底斯堡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祭奠死者,他们并非白白的牺牲,他们已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一部分。守护这一精神,使之重新照亮中国。

葛底斯堡,“你帮我翻过了生命的一页。……也许我已经治愈了那宛若阿巴拉契亚绵长的忧伤。”“星转斗移,我渐渐在北方碑群中体验到另一种感动,即信仰、希望和爱。”“再也没有泪水。”“葛底斯堡,愿你的星光照耀我余生。”

将这些撞击心灵的引文连缀起来,我们最终读懂这位中国的流亡作家何以一次次来到这里,读懂他的悲痛、纠结、泪水、仰望、欣喜、坚毅、信仰和爱。

葛底斯堡,一位中国老流亡者的重生之地。

当然,这位中国流亡者的葛底斯堡应该是天安门广场、是南岳忠烈祠;然而它们已被占据,或被摧毁为瓦砾,重新涂抹。但是,他已重生,必以他的方式重返“祖国”,召唤浩浩亡魂。

2016年5月 于伊萨卡

文章来源:纵览中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