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百瑞
唐奖第二届“汉学奖”,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思想史泰斗狄百瑞获得。(唐奖基金会提供)

http://www.rfa.org/mandarin/video?v=1_ds12xftr

唐奖第二届“汉学奖”颁发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黄进兴在宣布会上说,当世界兴起汉学,台湾却急欲“去中国化”,这是一时的情绪,硬要排除中华文化要素,是很难想像的。

第二届唐奖汉学奖由高龄97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思想史泰斗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获得,他是将中国儒学带进美国的开创性人物,至今仍十分关注中国的人权与公民社会。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介绍得奖人时指出,狄百瑞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时具进,从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一直到现在的中国。王德威说:“包括了公民世界、公民社会的问题,包括了环境的问题等等,他都企图从他研究的方向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针。”

狄百瑞主张,虽然中国缺乏西方意义下的“自由主义”,但明代理学保存了“自由倾向”,驱使众多儒家与新儒家的“君子”在历史上以所谓“先知的声音”反抗遭滥用的政治力量。但是,中国先知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西方教会那样的权力据点,难有施力的场所,以及“君子”和人民脱节,只对君王传达讯息,社会影响力受限。

当代著名思想家、中研院院士林毓生回应本台对于中国人权的提问时,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没有人权,而且“没有就是没有”。林毓生说:“就没有人权,但是又有好像一些,他叫做自由的倾向。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话,你到什么地方,你的责任感和其他道德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他指出,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道德和责任,强调到极致后也几乎像是人权,但其实不是,那并非法律保障上的人权,但至少可开启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狄百瑞透过影片表示:“唐奖的重要性等同于奥巴马总统颁给我的美国国家人文奖章,那个奖是我在美国获得的最高荣誉;唐奖这个奖是华人社会给我的最高荣誉,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获得这个奖项。”

唐奖第二届汉学奖
唐奖公布第二届“汉学奖”。(苗秋菊拍摄)

中研院副院长王泛森也分享了在八九民运时与狄百瑞接触的一个小故事。王泛森说,那时一个聚会大家提出很多新的想法,“狄柏瑞反覆的问,这个会不会成为建设性遗产?”这也反映了狄百瑞看出了儒家君子的困境。

对于世界各国兴盛研究汉学,台湾却似乎急着“去中国化”,中研院院士黄进兴认为,台湾当然会发展出具有台湾特性的文化,但这当中,中国文化必定扮演重要角色,希望大家能采取宽广眼界和心胸看待。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  苗秋菊  台北报导  (责编:黄春梅)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