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城市晚报》6月4日报道,一周前《一双病儿女医院哭盼爹娘归》报道中呼唤的孩子父母,以不堪重负双双投湖的方式悲剧性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经历了生死离别后的一家人再度相聚,抱头痛哭的场景让人心酸。同命相怜的另外17个家庭向白家伸出救援之手,除赠送500元外,还鼓励他们加入这17家患儿家长自发组成的募捐团队。前途虽然依旧渺茫,但对作为父亲的白月涛来说,应该已经从关注与鼓励中得到了些许的生存勇气吧。

彼此之间的同情,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德行,更确证着每个人的基本人性。基于普遍同情的民间互助是一个社会得以维系的枢纽。走投无路、生不如死的绝境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但重大疾病的灾难性降临是每个人都无法完全避免的遭遇。在命运面前,我们都是脆弱的,因此,每个人在一个父亲的痛苦与绝望面前都应该有所触动。笔者在这则报道中发现了点滴的令人欣慰的信息:面对无法负担的白血病患儿的巨大医疗开支,17个家庭结成了一个既自助又互助的特殊团体。共同的遭遇让他们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他们的规定是:“谁家实在拿不出钱来给孩子治病了,就从筹集款里拿出部分解这家的燃眉之急。”请注意,这是一个意义特殊的规定,它体现着这17个原先并无交往的家庭彼此间的坦诚、信任与同情。在危难之中,公民个体间的普遍交往就这样启发出人性中的善良与无私。他们一致同意把辛辛苦苦募捐到的钱转送给白家暂渡难关。随后,他们又让白家加入他们募捐的队伍,白家已一无所有,进入这个团体后必然是暂时收获多于付出。这17个家庭的决定无疑是不能仅仅用简单的爱心奉献来评价的。非常明显,这种民间互助已经具有了超越小视野和趋向大格局的内在动力。

民间互助的大格局体现为成熟、持续、开放和规模化。互助团队中的一位家长表示:这个群体的募捐活动,会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更多的白血病患儿提供帮助。他们的愿望是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为白血病患儿设立一个救治基金会。他们关于基金会的设想是完全契合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的。虽然这些美好的愿望目前还没有变成现实,其中透露出的新的民间互助的精神元素已经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力量。

17个家庭的所作所为昭示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在原来的僵化的观念秩序中,一向都是依赖权威、依赖管理、依赖问题的被动解决,在公民的心中没有一个活泼泼的、个体间彼此依靠交往而互相作用的现代社会。旧的基金会概念也常常成为工作上没有效率、制度上没有保证的死结构。而这些家长自发萌生的基金会想象,则充满活力,成为人生希望的创造者。这样的观念变迁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回归,因为中国自古就曾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出入共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韩诗外传》)的民间社会,本就该是新的公民社会建构的文明基础。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200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