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我对所有英年早逝的天才艺术家都怀有愧疚感。可是,这些英年早逝发生在艺术家身上却是常事。凡高在他的三十七岁结束了光色灿烂的艺术生命,为此令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难过。凡高的生命被誉为向日葵的生命,只在阳光中短暂地灿烂过。然而,曾经师从安格尔的学生亨利莱曼(Henri Lehmann)的乔治斯·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却在他的三十二岁病逝。他死于白喉病。他生于巴黎死于巴黎,这个画了许多关于巴黎河流、桥梁、草地与衣着时尚的人们或悠闲或孤独的被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1886),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仅仅十年的短暂艺术生涯中,最杰出的作品。这幅画验证了他与当时以莫内、雷诺阿等人为首的印象主义相互挥别然而也继承了其光色理论的科学技法的成功。这幅画里,使用彩色的光点将人物逐渐组合起来,构成色点的整体形象。每一个立体的人物都是独立被置放在不同位置上,但各自表现着不同的动作、表情、休闲的衣饰。他们密密麻麻地独立于彼此,现出空间上的立体感,以及颜色所带来光的效果。这四十个独立的个体活动,或喜悦或平静地阅读或悠闲地观看海水的潮来潮往,或彼此互不相识地挨着,或猫狗各自溜达,撑着红色阳伞的与撑着黑色阳伞的巴黎时尚妇女的面部表情虽然无法清晰辨识,可是,阳伞下的身体却体现出星期日下午的休闲与快乐的意味。以修拉自己最独特的颜色分割法将一个一个小色点使用纯色镶嵌在物体上,这样一来,传统的调色混色就被省略了。也就是他的光色理论,采用单纯色调进行对光的混合,如何混合?不是调色的混合,像红色加白色,混成粉红色。而是,将单纯的色调使用小点彩色块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将色彩相互靠近,并且带给视觉上颜色转变的效果。“将红色挨近白色时,远距离看上去,就产生粉红色的效果”。这就是对点彩派(Pointillism)绘画技巧最简单的理解。被镶嵌的人物都像真人那样立体地活动在画面上。这幅画视觉上能带给我们“国际象棋”图组的效果,因为每一个棋子都像在移动着,他们的形体被理性的线条组合然而却表现出他们的情感方向。明暗的对比,也是修拉用来突显画面的亮度所作的光色组合的另一成功的画法。画中被阳光照射的一面,是鲜艳的,亮丽的红色、粉红色、白色、以及黄色的沙滩;然而,暗面的这边,则使用黑色、紫色、红色、绿色草地,树木以及一些中间颜色。他的中间颜色不是调配出来的,而是比较出来的视觉距离的颜色。远处海面上飘动着白色的船帆,白点是这幅画的亮点,它特别突出空间感所带来的人们心境的开阔和愉悦。

当时,修拉的点彩分割理论,赢得了许多画家的赞赏。连印象派的重要人物毕纱罗(C. Pissarro)也花去不少时间尝试使用修拉的点彩分割法,实验的结果,对于修拉的一生是成功的,而推崇这种技法的另一人,修拉的好朋友西涅克(1863-1935),也是成功的。然而,对于着迷于大自然纯朴厚重的风景画家毕纱罗却成了他精神的负担。他最后扔下画笔,认为修拉的点彩派是不适合他的,因为,这种只注重于追求艺术形式的科学理论的画法实在太沉闷和呆板。他感到实在受不了了。毕纱罗最后还是放弃这种绘画方式,对大自然纯朴的热爱,是真实的风景,然而,修拉的分割法却背离了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混合的真实感,光暗之间的相互依托与相互对抗的真实感,或者像凡高尤其关注颜色可以表达真实的精神的强弱以及情感的厚重来完成人与大自然之间永恒的关系。毕纱罗的绝望是因为,他看不到任何立体的物体甚至可以游弋的物体之间有什么伟大的自然美。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