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网络图片)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使用了这样一个公式:G-W-G‘,这就是他吹嘘的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G代表一个投入的货币资本量,W代表商品,G‘代表增值后的G,W也有另外一个形式,即W’,它也是增值后的W,或者叫W+w.W‘还可以和作为生产要素的P颠来换去,有的时候G也等于P.这是个典型的裹脚布工程,其中运用的字母和组合形式颠来倒去,令人眼花者缭乱。但它最后还是归结为G-W-G’。所以马克思说它就是资本的总公式,他自吹这是他的一个“伟大”发现,他的吹捧者们更是对它极尽恭维之能事,说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全部秘密。

其实,还在商品生产出现前,从劳动创造人一直到今天,人类的整个劳动创造过程都是如此。一粒谷种埋进土中可以长出一束谷穗,这就是当初种下这颗种子的意图。人类早先的自给自足劳动是如此,今天的商品生产是如此,大规模的集团劳动是如此,简单的个体劳动、小商贩经济也是如此。致力于产出大于投入,这是人类劳动生产的一贯追求和正当要求。

描述这个过程和表述这种意图,人类社会从来都是用尽全部赞美词语在颂扬,唯独在马克思这里,这种意图和过程被他用剥削的名义,踢进了一切肮脏、凶残、恶毒词语的污浊中。

马克思甚至在论述资本运动全过程是如何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和产生,揭露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剥削程度的理论中,竟然把劳动生产率改换成剩余价值率来表述,用诅咒剩余价值率来诅咒劳动生产率,说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导致劳动者境况越来越悲惨的直接原因。这种公然诋毁人类劳动,攻击、咒骂社会进步的反动理论,竟然在半个地球上盛行了几个世纪,甚至被它的追随者们尊崇为唯一真理。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看清这个所谓“真理”的真实面目了。

马克思在他的“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这一章中,使用了这样一根线段:a——b——c来表述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线段ac代表一个假定的工作日,ab段为必要劳动,bc段为剩余劳动。b在ac中的相对位置就说明了剩余劳动的相对量,即b向a端移动,表明ab缩短而bc延长,反之则ab延长,bc缩短。马克思用此说明资本如何通过使b点向a端移动,即不断压缩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如果ab不变,即必要劳动时间不变,c超过它的终点使bc延长,从而也使ac延长,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

马克思用演示这个abc线段的变化,来“揭露”资本或资本家的剥削。但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从来就是力求用少量劳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人类社会并不是只有马克思咒骂的资本主义才从事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谋生手段。在马克思演示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即使在奴役状态下的劳动,bc的延长也有一个极限。在竞争的资本主义劳动中,奴役的消除和物质财富的普遍增进,必然会限制它的延长。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这个线段能够表明的,要么是资本家强迫工人在总的劳动时间已定时,用增加劳动强度来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增加。

但是,在契约自由为基础的自主资本和自由劳动的生产关系中,劳动的地位虽然低下,也不会容忍资本恣意妄为。就算“资本家所代表的那个东西里面没有心脏跳动”(马克思语),资本家的资产权也替代不了奴役权,更比不上马克思主义的专政权。因此,资本家只有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方法来提高生产率,使工人用同样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或甚至较少的劳动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是资本家追求的,也是人类劳动共同追求的。工人作为为他人出力的劳动者,本身也在积极这样做,不断的发明创造和工艺改进,历史上并不只是资本家在做,更多的是劳动者们在做。这不但给资本家,也给劳动者带来了利益。可这种生产率提高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进步和繁荣,却成了马克思用剩余价值率描述的黑暗、恐怖的社会景象。

为了看清个中缘由,我们也用马克思的这根线段a——b——c来对此加以说明。我们假设ab段代表生产资料,即马克思说的不变资本,bc段代表劳动力,即马克思说的可变资本,ac就代表总资本。在一定资本量ac下,如果b=a,那么这个资本就全由劳动力构成,这种状况我们大概只能在奴隶社会的最早时期或者是原始社会中才能看到,稍晚时期的奴隶制社会都至少令b≠a,因为铜、铁的出现使由它们铸制的工具已广泛使用。

当然b也不可能(至少在今天还不可能)等于c,因为现在的无人工厂至少还不是绝对的。于是b既不等于a,也不等于c.但b并不是一个自由电子,它是一个被束缚力很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约束着的电子。因此,ab:bc的大小并不是在受个人意志任意支配,而是被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对单个资本来说,则由其本身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

我们看到,ab段代表的生产资料,是由机器、厂房和原材辅料等构成,bc段代表的劳动力,是由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来表现。如果ab小于bc,那就是大量劳动力使用粗笨的生产工具的劳动状态下,生产率自然十分低下。如果ab大于bc,那就是少量劳动力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工具的劳动状态。并且b越是接近c,也就是ab越是大于bc,生产工具的效率即自动化程度就越高,生产率也就越高,一定量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就越多。

但bc是资本中使用的劳动量,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可变资本,马克思用字母v来代表它,用它做计算剩余价值率的分母,而把资本的全部收益改称为剩余价值,用字母m来代表它,用它做计算剩余价值率的分子,用m‘代表剩余价值率,即:m’=m/v.我们看到,当资本中的ab不断相对bc增大,也就是生产力不断提高时,分母v在不断变小,而分子m却在生产率不断提高时和利润量不断增加时都会不断膨胀。

于是,生产率越高,社会生产创造的物质财富越丰富,m比V越是压倒一切地不断增大,按马克思的理论就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越残酷,工人的境况越悲惨。

为了直观地看清这一现象,我们再用下面的曲线图来加以说明。从图中我们看到,随着资本中生产资料所占比例增加,生产率提高,剩余价值率也提高,而一般利润率随着生产率提高却在持续下降。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曲线图本身就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直白表述。

发展中的社会生产资本

发展中的社会生产资本

如果我们要比较同一个资本在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两个不同构成的资本。那么,如图中两根红线所示,左边的一根红线,是资本构成中生产资料较少,劳动投入较多,生产力较低的资本状况,右边的红线是生产资料所占比例较大,劳动投入相对较少,生产力较高的资本状况。从图中可见,左边红线处的资本,其生产率不及右边资本的1/3(即左侧红线与生产率、利润量、剩余价值率曲线交汇点和右侧红线与生产率、利润量、剩余价值率曲线交汇点之比),可它的利润率却高出右边的资本近一倍(即左侧红线与利润率曲线交汇点和右侧红线与利润率曲线交汇点之比)。同样,它的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也不到右边这个资本的1/3.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在这种落后的生产状况下,工人们所受的剥削就轻微得多,他们的境况就相对要美好得多。这种反动理论也会有人相信!它让中国人吃尽了苦头。

马克思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假设产品的价值=410镑(c不变资本)+90镑(v可变资本)+90镑(m剩余价值),预付资本=500镑,因为剩余价值=90,预付资本=500,所以……剩余价值率不是=m/C或m/c+v,而是=m/v,也就是说,不是90/500而是90/90=100%,比表面的剥削程度的5倍还要多。……因此,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七章)。

我们照马克思的这个例子,按照他的逻辑推论,如果另一个资本的产品价值=250镑(c)+250镑(v)+90镑(m),预付资本一样=500镑。我们完全按照马克思的计算方法,那么这个资本的剩余价值率=m/v=90/250=36%,还不到前面那个资本剥削程度的一半。

如果我们因此得出结论说,这个资本因为剩余价值率低,它的剥削就少,它就要善良得多。前一个资本因为剩余价值率高,它的剥削就多,它也就要残酷得多。那我们就真的要误进八阵图了。从我们举例的后一个资本的构成来看,它的生产资料所占比例较小,必然代表一个相对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其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必然较差,它尽管使用了较多的劳动力,但在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中,人均创造的价值当然就低。而马克思例子中的资本,其生产资料所占比例较大,必然代表一个相对先进优良的生产设备,其生产环境必然也较好,它虽然使用了较少的劳动力,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小,但在相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下,人均创造的价值当然就高。

难道我们能说,在人均创造价值大的资本中,剥削就严重,而在人均创造价值低的资本中,剥削就轻微,或甚至规定生产资料所占比例大,生产力高的资本,必须在剩余价值率即生产率上与生产资料所占比例小的落后资本看齐。那这样一来,人类社会就只好走向倒退。马克思正是这样将生产率改换成剩余价值率来表述,用诅咒剩余价值率上升来诅咒生产率提高。

只有超级恶魔才能做到在吃人的时候仍然装扮得像美丽仙女,甚至在它挖开人的胸膛,让人痛苦不堪时,还要受难者赞颂它美好无比。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超级恶魔。

从马克思的m‘=m/v这个公式中,我们看到,v所代表的是总资本中所需的劳动量,或者说是总资本中用货币代表的劳动量所占份额,m并不是通常认识的资本利润,而是所谓剩余价值,它远比利润要大得多。当—个资本中c的比重加大时,在v不变甚至减小的情况下,m必然会增大,这种情形反映的正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可用马克思的m’=m/v公式却反映出工人遭受剥削的程度在加大。因此,照马克思的这个公式,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工人们的处境就越悲惨。这就是马克思理论对社会生产力的反动性,他的m‘=m/v公式正是诱导人们进人死亡狭谷的魔鬼公式。

从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咒骂的资本剩余价值率,其实就是劳动生产率。他当然不敢公开咒骂劳动生产率,但他将劳动生产率改称为“剩余价值率”后,就使他对生产率发展的咒骂博得了某些人的公开叫好。……马克思声称,资本的剩余价值率即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处境就越悲惨。这种公然对抗社会进步,反社会反人类的无耻理论,也能在人类社会招摇一个多世纪!并且至今还在中国横行。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早已经在摆脱封建专制后表现出一般利润率随社会生产率提高而下降的规律。众多思想家都为此总结为劳动的自然价格会随着生产率提高而上涨,这是劳动者收入增加,资本不得不将利益让给劳动者和消费者,使得资本利润率下降。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可马克思却把利润率因生产率提高而下降,劳动者收入增加时,他的所谓剩余价值率也同样升高,硬说成是资本生产率提高下的利润率降低是剥削率升高导致的。剥削率升高后利润率反而下降,这不明摆着是生产率下降了吗?可马克思却说是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这种充满矛盾,颠倒黑白的无耻理论,对造成中国今天的落后、恐怖状况就不足为怪了。

在今天的中国,所谓的“改革者”们只是部分放松了马克思主义对国民劳动的束缚,生产率就迅速得到了提高。而经济在持续一定时间增长后,劳动力价格却始终不像自然状态下必然表现的规律那样相应上涨,有的甚至反而下降。这一事实证明,马克思在咒骂一个对劳动者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时,却把一个更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强加给了天下劳动者。他的所谓“共产主义”就像《一千零一夜》中那个老渔夫唱的歌谣那样:无所事事的人吃穿不尽,辛勤劳作的人两手空空。

【民主中国首发】时间:9/21/201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