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公民之眼

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提要:当理念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行动,及与之相关的行动策略,就是决定一切的。如果说当下有什么困境的话,行动无力的问题才是最大困境。一切有利于突破这一困境的讨论和尝试,才是于变革真正有益的。一切无视这一困境,对突破这一困境毫无帮助的政治正确,都是泡沫,都无益于真正的变革,无非自我称义而已,无非党同伐异而已。

万众围观贾敬龙案,呼吁废除死刑、救人一命之际,网上看到一则高论:“对于一个不但不能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利,而且还肆意的强拆,掠夺公民的私有财产的政府,迫切需要废除的是这个政府,而不是死刑。”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说,只要这个政府没有废除,就不该立即推动废死?即废死和其他一切尽可能缓解现实苦难的努力,跟废除这个政府的神圣目标彼此冲突,因而所有废死及其他一切尽可能缓解现实苦难的努力,都必须让位于废除这个政府,否则就是渐进、就是改良、就是阻碍他们所谓的变革?就都该批倒批臭?

他们只相信他们一夜总解决的乌托邦,而否定一切基于现实情境的具体推进。但一夜总解决的乌托邦,都说了多少年了?何时兑现过?还要多少年才能兑现?只要他们的乌托邦没兑现,基于现实情境的具体推进都多余?废死等努力都该放弃?贾敬龙等在生死关头挣扎的同胞,就都该牺牲?遭受具体的恶政折磨的其他同胞,就都该继续受难?这有任何人道、人性可言么?

诚然,当年的孙志刚事件是特例,今天已很难复制。但关系到生命与正义,哪怕只有亿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基于现实情境百分百努力,这我不认为有什么错。就算全力以赴仍归失败,在我看来仍有意义,因这种努力最大限度提升了恶政的信用成本,最大限度否定了其合法性。这跟制度变革的目标非但不冲突,反而最终必然通向制度变革。所以,虽然我不相信废死现状下能成功,贾敬龙能得救,但我仍对所有努力者都抱以敬意。

如果说这就是渐进,那我们就渐进吧;如果说这就是改良,那我们就改良吧。相比于一夜总解决的乌托邦,这其实才是脚踏实地,也才是人道的、人性的、负责任的变革。

基于现实情境具体推进的人,何尝不知当下的体制无合法性,何尝不知当下中国迫切需要制度变革。即以本人而论,1993年编《历史的先声》,即已借党史资料道出了“一党独裁、遍地是灾”的真谛。但仅有理念是不够的,理念不可能自动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而制度变革不仅需要理念指引,更需要现实力量的撬动。否则,即便突变的机会来了,但机会不会垂青无准备的人。一个没有从现实力量的角度做足够准备的社会,不可能抓得住突变的机会。而历史上我们民族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而且一错过就是蹉跎几代人,今天再也蹉跎不起。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空喊口号,不是比赛姿态多完美,而是如何基于现实情境脚踏实地具体推进、如何切实地准备、如何从所有方向形成最大合力。换言之,当理念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行动,及与之相关的行动策略,就是决定一切的。有人大谈所谓改良派的困境问题,这不诚实。当下不只是哪一派的困境问题,而是所有人的困境问题,所有人都行动无力的问题。行动无力才是当下最大困境。一切有利于突破这一困境的讨论和尝试,才是于变革真正有益的。一切无视这一困境,对突破这一困境毫无帮助的政治正确,都是泡沫,都无益于真正的变革,无非自我称义而已,无非党同伐异而已。心里真正装着公义、真正推动中国转型的有志之士,对此应该是很不屑的。

文章来源:微信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