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语文究竟有无标点符号?

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是近代从西洋借鉴来的,其中,即便象“。”“——”“《》”等,有明显中国化的特点,其使用办法还是严格按照“主谓宾定状补”的叠床架屋结构来的。比较激进地推行西洋标点的是鲁迅、胡适一班人。传言鲁迅曾寄稿出版社,故意省去标点,以报复出版社不计标点付稿酬的态度。

但中国古代实际也有一套我们的标点。东汉开始句读,宋有明确的间隔符号以断句,明开始较为成熟地使用句号、逗号和人名地名划线。其实,在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对仗工整、上下文较有固定表达规律的时代,标点符号的作用的确不大;但话本小说记言书写,却比较生活化,不用标点歧义颇多。但古人何以只用句号、逗号和一般的划线就可以敷衍了呢?这和汉语文的表达实有密切关联。

我国语文的特点,叙述大于引用,就是间接引语的使用要明显多于直接引语,大有“述而不作”的遗风。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那是因为,中国语文,以文为中心,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基本在先秦就成型了,比较固定,不仅在区域上可以统一方言,在时间上也可以贯穿始终。

另外,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吗呢也焉盖夫”等前后语气词也甚多,这样语文本身就起到了标点的作用,这也就省却掉好多“?”“!”“……”等奇形怪状的手脚爪牙。

因此,严格地讲,少用标点,可以精简文字,也可以提高以文为中心的写作表现力。我们今天如果用这样的原则去检视一篇作文,你往往会发现,使用句号和逗号较多的,其行文简约而准确,文笔较为优美;而使用其他标点多的,往往有力不从心、上跳下窜亦词难达意的尴尬。

我们讲一个故事,总是间接的叙述多些,这就是为什么相声、说书、弹词、说唱比较盛行的缘故。当然,即使比较人物化的戏曲,其承接、描述和人物内心表白也占主导地位。这样的文艺形式,多让人感觉不真实。不过,我们的艺术,恰是来源于生活而反生活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梦想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总是希望以梦想来对抗现实的。这就是传统的美学,一种把握精神真实而淡化生活真实的美学。

作者文集200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