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本纪念文集写一篇后记甚为不易。难点仍然在于对刘公的理解和评价。编辑小组的方针是兼收并蓄,有争议的观点和否定性的文章也照收不拒。在此类纪念文集编辑中,相当大度,似无前例。朋友们命我作一篇序言,而我只敢写一篇后记。其实后记也不好写,怕写不好,有辱先贤。下面所记叙的,仅仅是我作为晚辈同行的几点回忆与感想,比较私人化,所谓“代表性”是绝对不敢当的。自然,这里所说的“私人化”也绝非放诞言论,亦无意回避批评。

初识宾雁是在南京《钟山》杂志举办的一个笔会期间。想来是1980年前后。其时,我还是一位初学写作者,刘宾雁则刚复出。作为一位被“雪藏”了二十多年的“右派”作家,自然是我敬仰和关注的对象。一日讨论创作经验,不大的一个房间,大家坐的很近,促膝而谈。刘宾雁大谈人性、人的异化、人的自由与解放,使我十分地吃惊。回忆起来,或许那就是我的启蒙:开始懂得文学是“人学”,并非舞文弄墨。

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火车上巧遇刘宾雁,说起文革期间广西大屠杀人吃人。我问他知道不知道?他说知道。我问他写不写?他说太丑恶了,不想写。这一瞬之间,我便下了决心:我来写!那时,他已经发表了《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等扛鼎之作,在我们这帮青年作家心目中俨然精神领袖。下意识里,广西文革过于血腥令人难以置信,非刘宾雁执笔不足以取信天下,于是就有了以上几句简短对话。旋踵,刘宾雁被第二次开除中共党籍,全国性公开羞辱。我访德返国,一下飞机,撂下行李,便去看望他。两手空空,就从街边小摊儿抱了个大西瓜。说到名作家们无一公开抗议,仗义执言,不禁热泪长流:“凭什么……凭什么每次都叫刘宾雁去为我们打头阵,挨枪子儿!”宾雁则是一片和风细雨,兄长般微笑着,说现在每天收到许多热情的读者来信电报电话,并不感觉恐惧,也终于有时间看病补牙与家人相守了。我很愧疚,不敢看他的眼睛。这次也算是一种启蒙: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要老觉得自己名气小,事儿来了,直起腰硬扛就是了。

89年春雷激荡,我和中青年作家们一起投入那迷人的自由之梦。在臂挽着臂的游行队伍里,感觉缺少了一伟岸身影。就和小雁一起跑到电报大楼往美国打长途电话,把宾雁从睡梦中唤起,激动万分地叫他立即返国。我说动了他。我说你现在的位置应该在天安门广场,在千万青年学生和作家记者中间,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一句话在嘴边却终未出口:你是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旗帜!后来在天安门广场的杂乱营地里,我总跟作家哥们儿念叨:刘宾雁就要回来了,就要回来了。却终于没回来,三次决心启程都耽搁下来了。因此,知识界甚而整个八九民运缺少了一位深具号召力的领袖,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后来我也流亡到了纽约城边上的普林斯顿,与他比邻而居,相处的日子就比树叶还稠了。再往后,我家搬到华盛顿郊区,见面渐少。他重病缠身,电话也不便多打了。很少谈病,说起来也是三言两语:发烧,因为癌症病灶发烧,不当回事。肺里有了癌细胞,说“那不是最危险的”,也不当回事。临终前一个月左右,给我打过来一通长电话,谈到一些奇特的感觉。我抓过一张纸,随手记了几个字:

停化疗两个月了,有些副作用更强了,化疗到对任何食物无食欲,后来,(医生说)药杀不死癌细胞,只杀死健康细胞,(只好)停药,休息,现在躺的时间多,活动少,口干,不停喝水,肚子吃中药挺管用,一化疗就乱了,夜小便,平衡不好,摔两次,衰弱到何程度,从有念头到动作,半小时,(心想)要喝灵芝了,到起来去喝,半小时,看书报兴趣恢复了,前些时候,对世界的兴趣消失了,很可怕……

回想起来,这是他给我打来的最后一个电话了。分明听到死亡的足音,但不敢真往那处去想。

分手的日子终于来临。

那天早晨,林培瑞、苏炜去看他,理由是来开每年一度的教学例会,顺路探视。刘宾雁正在勉力吃早餐,淡淡笑道:“真巧了。”——看来他已然犀利地意识“顺路探视”的真实意义,却不忍说破。为了不打搅进餐,林苏二人退出。咽了几口蛋糕,小雁来招呼他们再进去时,已言语困难。在大口大口的抽喘中,断断续续吐出了那个著名的句子:“将来……想起今天……这样的日子……会非常……有意思。”

——我猜想,他也许闪电般地回顾了自己八十年的一生,至少是某些重要断片,从容坦然。“今天这样的日子”,狭义的解释可指流亡岁月,广义的则可涵盖他为人的自由与解放而奋斗的一生。他不像那种临死之际给自己划“几几开”的“伟人”,他并不关心“政治正确”和“历史地位”,只关心活得有没有“意思”。——这正是我所仰慕的宾雁兄。何等的洒脱!何等的率性人生!

还有,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在“将来”,谁会“想起今天”呢?有两种可能:他们(我们的后人)或我们。前一种可能:他们(我们的后人)将会“想起今天”,这大约是普希金著名诗句所放射的那种英雄主义激情:“请相信,就要升起了,/那迷人的幸福的星辰,/俄罗斯将从睡梦中惊醒,/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的姓名!”(普希金:《致恰达耶夫》)宾雁是具有这种英雄主义色彩的,但我感觉,他已经超越这种激情,而进入另一种放达之境。他省略掉的主语应该是“我们”。——“‘我们’将来想起今天这样的日子,会非常有意思。”——要命的是,在某个“将来”,我们可能全然故去,又如何来“想起今天”呢?在时间的长河中,真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我们再次聚首,一起来回顾人生吗?宾雁的意思是肯定的:他已经站在那里,返身回望,脸上还“带着隐隐的笑容”(见苏炜文)。这就是死到临头的幽默了。——我想我多半猜对了,这正是刘宾雁!上一次是在八十寿诞上自我调侃,说“如果当年没打成右派,可能后来会和张春桥姚文元搞到一起去”,全场笑翻。这一次,玩笑就开得更大了。自然,宾雁兄不会强作幽默的。“会和张春桥姚文元搞到一起”,说的是人的普遍罪性。“将来想起今天”,则是摒弃功利成败等身外之物,惟看活得有没有“意思”。

那位世界著名的从奥斯威辛集中营生还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医生维克多·法兰可创建了“意义疗法”,以对抗这个虚无与犬儒的时代。他认为:即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最后一口气,只要表现了人类最杰出的那种将苦难升华为人生价值的能力,我们仍然能够赋予生命以意义。(维克多·法兰可:《意义的呼唤》)刘宾雁的临终幽默,正是这种化苦难为价值,赋生命以意义的英雄主义范例。

这个人,是中国当代史深重苦难馈赠予我们的回报。

刘公辞世的过程甚为急促。大家甚至来不及向他道别,说一声我们都爱你。有所慰藉的是,总算为他办了个盛大的八十大寿餐会。时在去年初春。还请了四重奏小乐队,相当正式隆重。餐厅座落于普林斯顿大学花园,三面皆落地玻璃墙,景色很幽雅。大件寿礼有三,都很别致:一个网站、一本散文集、一尊青铜像。最后这件礼,让我们很费了一番思量。它显然超出了一般寿礼的规格,而成为对刘宾雁文学成就及人格典范的庄严肯定。

刘宾雁不仅仅是最老的流亡者,我们的难兄,平心而论,他身上凝聚了上一个时代的许多传奇。他有点像索尔仁尼琴,是初春的早雁,那种类似于先知的人物。读《战争与和平》,索尔仁尼琴比刘宾雁早,才10岁。发表成名作,则是刘宾雁早。宾雁的成名作《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发表于1956年;索氏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表于1962年,《古拉格群岛》则是1970年。当然,索尔仁尼琴比刘宾雁彻底,《古拉格群岛》也更有份量。就是在发表两篇成名作的那个1956年春,刘宾雁赴东欧参加国际新闻会议。在波兰,他了解到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报告。经苏联回国途中,又应邀到“大胆干预生活”的代表作家V·奥维奇金家小住数日。白天看读者来信,晚上秉烛长谈。这些直接的震撼与感动,使他成为“解冻文学”在中国的主将。自中共建政初期,他便以报告文学这种特殊文体,首开“揭露阴暗面”文学之风,后继者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这种独特的文体,以其生动热情的文风与逼近生活的勇气,启迪了人民,引领了整整一个时代。有幸造成文学奇观的作家是罕见的。有幸开创一种文体的作家更是罕见的。

就作家与生活与人民的关系而言,刘宾雁更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奇迹。《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等作品引发的全国性轰动不必说了,就连一些不算代表作的作品,也会收到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在我不算孤陋寡闻的人生经验中,尚不晓得有哪位作家是一麻袋一麻袋往家背读者来信的。诚然,读者来信并不能说明文学成就,但至少能看出他是何等地贴近“人、人的灵魂和人的命运”,贴近“这块被血和泪浸透的土地”(刘宾雁:《在首届自由写作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他那几篇代表作,每一篇都可以和左拉的《我控诉》相媲美。每一篇都如雷鸣电闪,给生活在沉沉长夜中的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那一时代的中国人,鲜有不受刘宾雁报告文学所启迪,所激励的。时代逝去,故事会陈旧,话题会转移,但那种追求正义和真理的理想主义,那种始终与底层民众休戚与共的博爱精神,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献身勇气,将历久弥新。作为小说家,我还不至于不懂得何谓审美距离。这里所说的,乃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怀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爱,在一个黑暗时代所进行的英雄式的写作。在那些磨盘般沉重的岁月里,他和人民一起哭泣,人民回报他以鼓舞。如此交相激荡,展现出一种感人的文学奇观!原本,他并不十分入世而富于浪漫气质。他喜欢小说,也想写小说。到乡村劳改时,还每晚就着油灯苦读原文版《战争与和平》,“找寻托尔斯泰成功的秘密”。本性上,他更接近于浪漫主义诗人。他自述道:“我生来是一个爱幻想、有几分怯弱又不善社交的人。在正常环境下,我多半会成为一个离群索居的诗人……”(《刘宾雁自传》)他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这颗心驱迫他面对苦难。如同拜伦投笔从戎,渡过大海,为他人的自由而战,刘宾雁也放弃小说梦,贴近黑暗,为一切被欺凌者代言。之英勇,之壮怀激烈奋不顾身,真是“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陶渊明)!这种英雄式的生活与写作,达到了人类生命所能够达到的辉煌。

为了写这篇文字,我通读了已大致编好的文稿。人们观点立场各异,但一致推崇刘公之人格,令人感动。所用褒奖之词,仅邵燕祥老的序言,便有崇高、善良、执着、天真、轻信、责任、使命、自律、温情、同情十条。除此,散见于全书的二字褒词还有:正义、公义、公正、良知、正直、高贵、尊贵、高尚、谦卑、谦和、谦逊、坦诚、坦荡、坦然、诚恳、诚实、刚正、耿直、刚毅、耿介、热情、激情、热忱、奔放、无畏、勇敢、敢言、伟大、伟岸、忠诚、真诚、睿智、智慧、纯真、真实、朴实、质朴、勤奋、温和、和蔼、无私、感恩、宽容、宽厚、乐观、豁达、尖锐、忧患、悲悯、慈祥、信心、希望和爱……凡数十条之多。我不敢说刘公已具备如此丰满的美德。但一个凡人,能受到如此盛赞也算是一种奇迹了。确实,令众多中国人感动的,还不仅仅是刘宾雁的文字。他一生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他自己高尚的人生。

当他“整天跟着老乡一起哭”,想着“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们”时,当他为蒙冤无告的贱民们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时,他周身燃烧着侠的血液。当他走遍世界,上下求索救国之道时,当他大声疾呼,在党和人民的矛盾中“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人民的一边”时,他眉稍上飞扬着士的流风余韵。他猛烈攻击着“共产党反动派”,同时又苛刻探究自由世界的种种弊端。他一面清算着暴君毛泽东,一面不断告诫每一个人都要警惕心中的“小毛泽东”。他坚持群而不党,超然于政治权力之外。他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就像那位在日内瓦被加尔文绑上火刑柱用文火烤死的塞尔维特一样,刘宾雁是双料异端。塞尔维特先是天主教的异端,后来成了加尔文新教的异端。刘宾雁先是共产党的异端,流亡海外后又成了某些意识形态斗士眼中的异端。权势的煎迫,同道的冷眼,都无法阻止他自由地思想。他终生保持着旺盛的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如同激情洋溢的青年。在最经典最严格的意义上,他是一位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融东西方优秀传统于一身,堪称典范。

回想和宾雁相处的时日,实在很愧疚。我看不清近在咫尺的伟大。

他永别而去,把我留在莫名的惊愕中。半年来,我长久地思想着,试图破解人生之谜。我感觉内心发生了某些重要的变化。于是常暗自惊叹不已: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无论生,无论死,都给我们带来震动和启迪!

许多人对刘宾雁的某些政治观点持不同看法,我也可算作一个。人总是有局限的,刘宾雁不能例外。比如他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就确实存在误读。但我发现,在他的局限之处(或自相矛盾之处),往往透露出某种深刻的超越性的意义。这可能正是邵老所言:“不合常情处,也就是高于常人处”。过去,我很在意他的那些“思想局限”,而完全不懂得那些“局限”背后的大悲悯。他在智力上、精神上、道德上有问题吗?我看不出来。依我之见,他的问题是过于善良,过于轻信,过于虔诚,过于仁爱,过于幻想。凡事一过于,便“不合常情”了。他持无神论,其实心底有一种沛然莫抑的宗教情怀。本质上他不是党人,而像是一位置身俗世的圣徒。他并非不懂得邪恶需要抗拒。在反抗者的行列中,他总是奋不顾身地走在最前面。但同时,他又心怀悲悯,如同许多圣徒那样,耽于崇高理想而在现实事务中屡遭挫折,甘愿受骗而不以恶意猜度他人,对恶人也心怀友善与期待,打了右脸再伸出左脸,不报复不认同任何理由的残暴,对生活永远抱有希望等等。在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斗争中,圣徒与他所持守的超政治超律法之道德多半是不合时宜的。邪恶必得铲除,罪行务须惩罚。但圣徒是伟大信念的倡导者,是仇恨与绝望的驱逐者。世界不会如圣徒般思维与行动。但一个没有圣徒的世界则过于冷酷。我并非暗示刘宾雁已然成圣。我只想说,这个人确乎具有某种“圣徒性”或神圣感。

信笔由缰地居然写到了神圣,实出乎意料。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执意要塑一尊铜像,恐怕也是源于这种神圣感。当时大家就议论过,此举是否有“个人崇拜”之嫌?我们明瞭一些简单确凿的基本事实:刘宾雁是很早就质疑共产制度的先知先觉者,是始终站在反抗阵线前列的勇者,是历尽劳役贬谪流放的殉道者,还有,他是我们的难兄,是最老的流亡者。为这样一位无权无势、风烛残年的老人捐款造像,何来“个人崇拜”!并且,这雕像并非当政者所赐,不是一块迟早要回炉的青铜。多年之后,它必将拂去流亡岁月的尘垢,回到祖国,回到刘宾雁念兹在兹的人民中间。当时就很明确:我们并不是要树立一座偶像,一位供人膜拜的“完人”。他本人就不是那种“吾日三省吾身”的慎微君子。他从不刻意修炼,不过是秉持良知真诚地生活。缅怀故人,如今我想追加一种感受:神圣。当时就有所感觉,但朦胧而不很清晰。只是在我们永远失去了刘宾雁之后,才在他八十年真诚生活中体味出神圣感。在这个时代,统治者及其帮凶帮闲们也不要了那张脸子,甘于堕落,迷恋堕落,炫耀堕落。被统治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抵是五十步百步之差。就连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法治,皆可换取功名利禄,皆成终南捷径。而先前,理想总是神圣的。理想的呼召意味着舍弃一切,转而拥抱监禁、苦役、流放、死亡。在这样一个彻底丧失神圣感的时代,刘宾雁是一面镜子。无论走近他还是想起他,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掩饰自己的卑下,努力变得圣洁。虽然我们命定地生活在这个堕落的时代,但凭了刘宾雁,我们永不绝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潮起潮落间,刘宾雁竟已作古。从青少年时代对人性、人的自由与解放之热情追求,到中年受难初衷不改,再到晚年客死他乡而晚节弥坚,他的一生真是很完美了。他超越了党人或作家记者的世俗身份,臻于出凡入圣之境。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结尾处叹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前面说雄姿英发、人生壮丽,结尾说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真是婉转惆怅,莫衷于一。细思量,“将来想起今天这样的日子,会非常有意思”这句话,似也未脱出“人生如梦”之母题。所不同者,宾雁为人生之梦赋予了更多的肯定和意义。正是如此,自古以来,总有一些人杰,生与死都给我们带来感动,以他们善良优美的人生,纯洁我们的灵魂。

走笔至此,情不能禁。

让我们举杯: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一樽再酹刘公——那只殒落于他乡的孤雁。

是为后记。

草于2006年6月5日刘公逝世半周年
6月26日改定
于华盛顿D.C.

首发民主中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