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寒山碧的长篇小说《还乡》

房福贤(山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导师)

印象中,寒山碧先生是一个成功的文化事业经营者,也是一个成功的传记文学作者。他经办的东西文化事业公司在香港颇有影响,而他写作的《邓小平评传》丶《毛泽东评传》丶《蒋经国评传》等,也在大陆丶台湾和港澳以及海外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反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这位香港文化事业的经营者和传记作家,却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向喜欢他的读者奉献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还乡》。尽管这只是作者《狂飙三部曲》的第一部,但读过之後,我却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与寒山碧先生的文化事业丶传记写作一样,这部长篇小说也是十分成功的。

(一)

作者说:这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我很年青时就想写了,来港初期故事里的人物就像电影似的在脑际萦绕,令人无法入眠。可惜当时我只是个一无所有的难民,必须营营役役为稻粱谋,才可避免饿馁,根本不可能旷日持久地搞文学创作,更不要说写不能换钱的长篇小说了。这样,年青时的夙愿也就延宕三十多年没法实现,我也一直担心随着年华老去,说不准那一天突然会把青年时的梦带进棺材,让满脑子影像随烟而散,未能在世间留下点滴印记。                                               

——《还乡》後记

由此可见,《还乡》是一部酝酿已久的心血之作。是甚麽东西使得作者如此耿耿於怀以至於不写出便不能释然呢?毫无疑问,是那段令作者难忘的历史。

小说以八十年代初期从美国归国讲学的学者林焕然(当年的诠仔丶林嘉诠)参观一个画展时突生还乡之念写出,依次描述了他青少年时代五次还乡的经历,展现了自抗战胜利至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细致地表现了发生於这一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如土地改革丶肃反运动丶反右斗争丶大跃进与大饥荒等,以及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对林焕然及他家人的人生命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让读者重温了一遍这段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应当说,对於这段历史的反映,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陈旧了。熟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突破,正是从历史的反思开始并逐渐走向深化的。比如《天云山传奇》丶《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丶《剪辑错了的故事》丶《绿化树》丶《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丶《古船》丶《犁越芳冢》等等,都有力地反思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丶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对极左的政治思潮进行了认真的清算。而这些小说的出现,也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极有历史意义丶现实意义和文学意义的题材领域,还没有获得更深入的开拓,就很快被人 PASS 过去了。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後,更是鲜有作家问津,以至这段历史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

之所以说遗憾,主要是因为这段历史对於中国人民来说是太重要了。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而且给後来人提供了太多值得反思的经验教训。我们的民族要发展,要进步,要现代化,就不能不认真检视这些曾经发生於中国大陆上的严重事件,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事实上,尽管我们曾经出现了很多反思小说,但我们的国人丶我们的文学对这段历史的反思离「深刻」二字还有相当的距离。反思尚未进行到底,遗忘的速度却是这样快,不禁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难道迅速「遗忘」是中国人不可根除的民族劣根性?经受了几十年极左思潮之苦的大陆作家很快忘却了苦难的历史而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所谓的幸福生活,生活於香港繁华世界中的作家寒山碧先生却不忘历史,而且勇於在这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辛勤笔耕,实在是值得的敬佩的,他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对此,大陆的作家应该为之汗颜。

当然,这决不是说只要有人去反思这段历史就予以无条件肯定。如果是那样的话,还有甚麽文学可言?我之所以肯定《还乡》对历史的反思,更主要的是基於作品对那段历史描写的高度真实。作为叙述文学,小说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表现历史,那麽,它就失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然,作者对此是深有体会的。因此,出现在小说中的历史生活,无一不具有着史料可以佐证般的确凿性。比如对於华南地区农村土改过程的描写,对於肃反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描写,对於大跃进和大饥荒的描写,都与历史的记忆十分契合。

但是,文学毕竟不是历史,只有历史过程的真实还是很不够的。《还乡》之所以给我以深刻印象,更主要的是,它揭示了历史过程深处的真实。甚麽是历史深处的真实?就是发生於五六十年代的这场革命对人心丶人情和人性的巨大破坏。

说起来,《还乡》对历史过程的揭示是相当理性的,也是非常客观的。从整个作品来说,作者并没有像大陆八十年代初期的反思小说那样,着力展示历史的血泪,予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即使是对斗争比较酷烈的土改场面,也没有作过份的渲染。无论是斗争的激烈,还是斗争的广泛,既比不上四十年代末期出现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丶《暴风骤雨》,也比不上八十年代出现的《古船》丶《犁越芳冢》。上述这些小说无论是肯定当时的斗争,还是否定当时的斗争,都采用了对运动本身极尽描写渲染以表达作者之态度的方法,因而不免带上一种强烈的情绪性,影响了对事物本身更为客观冷静的分析。而《还乡》在这一点上应当说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不敢说作者没有对历史的个人情绪,但他没有采用那种简单的二元论对待之。事实上,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没有看到作者对发生於现代中国的这场革命作甚麽政治性话语的判断。历史已经发生了,革命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否定与肯定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当然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而也是很容易犯错的)。一个对历史进行反思的文学家所要做的,绝不仅仅局限於对历史作政治的判断,而是采用更加艺术的方式进行艺术的描绘,从历史的深处找到足以令人反思的那种震憾人心的东西,那种历史的真实。而这,正是我对《还乡》给予高度评价的重要原因。

我们说,八十年代大陆出现的反思小说,其对历史的反思主要集中於对极左路线的反思,亦即将历史的曲折变化归结为一条极左路线的兴衰演变的过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认识。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认识吗?当然有,这就是《还乡》的认识。《还乡》对历史的认识,显然是基於对於现代革命的核心内涵――阶级斗争的把握。阶级斗争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它已经发生并取得了成功之後。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当然不能因为这种革命已经发生或者已经成功就无话可说了,事实上,为了今後的国家民族的发展,更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它的利弊得失。在作者看来,这场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革命,无论它具有怎样的必然性丶必要性,但在这一点上,是显然的,那就是它对人心丶人情丶人性进行了巨大的破坏,并由此造成了一种全社会性的不安全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大疏离,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民族悲哀。

看看那个林耀祖吧。这个从小在战乱的艰难处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比较富有的农民丶小商人,不能说没有商人的精明,但也的确是个正直丶正派的人,无论是对乡亲,还是对朋友,都尽力帮助照应。他不敢得罪国民党,也不反对共产党,国民党的捐他缴,共产党的税他也交。他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两大政治势力的夹缝中,仅仅为了获得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权利。应当说,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平民。所以,当着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後,他没有逃离他的祖国,他的家乡。他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良好愿望,真诚地相信共产党的政策,期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过好日子。但是,林耀祖的这个十分普通但又十分实际的愿望,却很快地破灭了。他本来没有多少土地,按照《土地法》只能评为中农,而且一向支持共产党,还救过康县长的命,按照老地下党员德叔的话说,应当得到共产党政府的支持的。可是,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逃脱政治的惩罚。在土改中,他和他的一家被揪回家乡批斗,土地丶房产和浮财全部没收,妻子也在批斗中含怨自杀。一向友好相处的乡亲,在一场批斗後,相互失去了信任。此後,他在城里的贸易货栈也被公私合营,他也从此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工人,一个烧开水的锅炉工。其实,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最令林耀祖痛苦的还不是他的财产损失,而是他作为一个人对於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的失望与恐惧。他无法想像,怎麽一夜之间,本来十分相知丶十分亲近的人,甚至是受过他很多恩惠的人,就成了陌生的人,甚至是敌人?这种世事的变迁,使他无法理解,他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与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世界在他的面前变得隔膜了。试想,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构架里,怎麽还会将人们的心凝聚起来呢?

再看看林耀祖的弟弟林耀庭吧。这个医学院的毕业生,当年,为了抗日,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成了一名军医。在解放广州的时候,他的医院被共产党军队接收,他也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并且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以後,他回到广州,到医科大学作了一名讲师。他非常珍惜这种「虽然平淡但却充满希望」的生活。「能够在医科大学里教书,能够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虽然对社会上一些变革和一些政治运动,他不理解,但不敢说对或不对。他以为想不通只是因为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没有改造好,所以除了钻研业务之外,还买《毛泽东选集》和一些马克思丶恩格斯的书来看。」可是,仅仅因为他在抗战初期与国民党要人郑介民的一张合影,就被诬为国民党特务,判刑二十年。他对政府和政党刚刚建立的信任感,一下了瓦解了。最後,他冤死狱中。假如他没有死,而且有幸活下来,他会怎样来理解这个社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政治运作方式仅仅是针对如林氏兄弟这样的有「问题」的人,并不涉及更多的人也还罢了,问题是,这种斗争方式,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周围的人,都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比如,当着林耀庭被关押後,他的邻居就不敢再与他家正常来往。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到了反右斗争期间和之後,就更加严重。即使是在普通人中间,甚至家庭内部,人们都相互提防,互筑壁垒。本来是想以阶级斗争作为纲,让人们围绕着一个核心旋转,从而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在这种强力的作用下,人们反而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离心力。六十年代初期发生於广东三角洲的逃亡潮,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阶级斗争对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并不仅仅是它使得极左思潮盛行,更大的危害在於它在所谓的全社会性的思想一致丶步调一致的外表下面,深藏的却是又一个「一盘散沙」的巨大危机。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思考,不仅在小说中有了艺术的表现,更为後来的「文革」以及「文革」之後的社会现实所证实。这说明,作者对中国五六十年

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的艺术分析不仅非常真实,而且十分深刻。

(二)

我别无所求,只想为我生存的的时代留下一点点印记,希望後人想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会想起翻阅《狂飙年代》,希望他们看过之後说一句:「啊,那时的人是这样生活的!」

——《还乡》後记

如果说《还乡》的最深刻处是它对五六十年代社会政治生活的真实描写,那麽,对主人公林嘉诠迷惘丶失落的青春的悲悼伤感,则是它最感人的地方。

「文学是人学」,尽管这个说法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已经过时了,但是,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如果不描写人的命运,不让人产生同情或厌恶的情感,就无法产生其独特的审美效果。而在文学中,最经常丶最感人也是最敏感的人生内容,莫过於青春的或悲或喜的艺术观照。人们常说,青春是美丽的。多少美好的希望丶憧憬丶爱情,都是发生於这个时期啊。谁不想拥有一个美好的青春时代呢?可是,由於种种的原因,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代却被一些外来力量破坏掉,那将是多麽痛苦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青春之祭便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年华之思,成就了李商隐作为大诗人的盛名,一部《追忆似水流年》,也因对青春人生的深刻书写,而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还乡》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逝去的青春的不乏感伤的追忆。

《还乡》的青春之祭,首先是从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开始的。应当说,林嘉诠虽然生於战乱时世,但在他七八岁时,战争就结束了,而且很快地建立了人民政权。用过去大陆社会中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他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应该有一个美好的青春年华。然而,由於「林家祖上中过举人,当过两任县太爷」,在乡间比较富裕,比较有地位,却注定了他此生必将为他的家庭所带给他的一切付出沉重的代价。他出生不久,就因为伯父没有孩子而离开了亲生父母,跟着伯父伯母生活。少年时代,又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十分疼爱他的伯母,因为不能忍受土改中的残酷折磨而上吊自杀。亲生父亲回到广州成为医科大学的讲师,他也有幸回到了他们身边,然而幸福平静的家庭生活刚刚开始,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大打击就接踵而至:他的父亲在肃反运动中被误作国民党特务而锒铛入狱。生活无着的母亲不得不到处找工作,不得不为了他们母子的生存改嫁他人。然而人生的厄运并没停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打击直接落到了他的头上:读高中期间,因为受到大学校园里鸣放热潮的鼓励,他向毛主席丶周总理写信,申诉父亲的冤情和土改工作中的失误。於是,这个十六七岁的高中生不久就受到了政治上的严厉惩处:发配回老家,劳动改造。虽然後来在母亲的多方努力下,他终於将户口迁回了广州,并且上了大学,但是,他的心情再也无法轻松。

毫无疑问,林嘉诠的不幸命运,并不是源自於其本人的悲剧性格,而是由於外来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此,作者展示他的悲剧命运,当然有着批评当代政治的明显意图,也是与作者的总体构思一致的。但是,作者的高明处在於,他并没有过份地展示政治作为外在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极端残酷性,而是有意无意地对这些政治行为作了淡化的处理。比如,肃反中对林焕然的父亲林耀庭的处理,基本上就没有作正面的描写,其冤情屈状,只不过通过他的两封信表现出来,而对林嘉诠给国家领导人写信的处理,也并没有大肆渲染。除了学校那个「三角眼教导主任」在宣布对他「不准毕业,不准留级,勒令退学,回原籍监督劳动」的处分决定时,有些冷酷无情,以及他在回乡後,因为写日记而被人严厉审查以外,其他情况还是比较温和的。作品甚至还在很多章节中写到了一些难得的温暖之情。比如林焕然所在中学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的鼓励,以及他回乡後,乡文书周源对他的暗中关照,甚至他还可以有机会再次报考大学。但是,在这种并不十分激烈的环境里,林焕然心灵的阴影却越来越浓,连自己正常的喜怒哀乐都不敢表达。这种情况在他上了大学之後表现得特别强烈。虽然他瞒报了家庭成份才侥幸上了华南大学,但心中并不安稳。「大学是人间的伊甸园,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精彩最浪漫的阶段,可是回顾四年大学生活,他觉得自己除了窝囊之外还是窝囊。」他想写信告诉他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琪琪和曾经是邻居丶女友秋云,想与她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可是他不敢。「因为他不能肯定明天或下个月会怎样?他不想自己考取大学的消息变成谎言和笑柄。」在学校里,他从不向别人敞开心扉丶从不主动去结交朋友。「别人问到他,他的回答也只是一句起二句止,却又极力掩饰着不让人看出他的抗拒态度。所以他看到人时尽量保持微笑,就是减少说话,彷佛是一只用硬壳包裹着自己的缩头乌龟。平时他除了劳动之外就是看书,即使到珠江堤上散步,许多时候也是独自一人,边走边沉思。」这不能不启示人们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出了甚麽问题?一个人在他的青春时代里,却不能不时时压抑着自己的种种青春冲动,强行扭曲自己的心灵,能够说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丶一个正常的社会麽?

《还乡》的青春之祭,还表现在对主人公青春失落的痛惜。青春的压抑不仅导致了林焕然心灵大门的关闭,也导致了他青春期的精神混乱与人生迷失。而这是比青春的压抑更加痛苦的人生经历。在度过了难熬的政治审查之後,「他逐渐改变过去拘谨的生活态度,觉得做人实在没有必要过度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於是,他整个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变得开朗了,「不像刚入学时那样古板那样自我封闭。」然而这种变化的发生,不是由於林嘉诠「觉悟到新的人生哲理,也不是寻找到了新的目标,他只是胡混,一天天的胡混。」一个本来富有上进心的青年何以会沉沦?显然这也是由於社会政治使然。「那个时代,分配的好坏不取决於成绩,而取决於政治表现。在政治领域他没有发展的空间,他的家庭出身已注定他在政治上不能有任何作为。他不奢求入团入党,只求安安稳稳不犯过错已阿弥陀佛!在学问方面,他自信书读得比较多,文思也还算敏捷,只要加把劲是会有比较大的进步的。然而这又有甚麽用呢?」正是在这种气候的压抑下,他「彷佛只凭着本能而活着,活着是为了觅食,而觅食是为了活着,他觉得自己逐渐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他迷上了跳舞,从本校跳到外校;「除了跳舞之外,林嘉诠还跟着郑庆元到处找东西吃,甚至炒卖洋货,他也明白其危险性,但别无选择」;他也开始追逐女人,在刘淡竹和方倩怡之间周旋,先是和刘淡竹在鼎湖山秘密约会,刘淡竹离去後又和方倩怡缠绵,与刘淡竹的爱情无望,又不打算娶方倩怡,终於一无所获。所有这一切,无论按照甚麽标准,都不能说是好的行为,甚至可以视之为某种行为的堕落。但是,我们又怎麽能够狠心去指摘他呢?马克思说,青年人做错事,上帝都原谅他,何况是在那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但无论如何,这段美好青春年华的浪费,都是值得人们同情和反思的。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我感到特别地动情。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在悲悼林嘉诠的青春之失落时,并没有一味指摘社会,将全部责任全部集中於政治的原因,同时也对林嘉诠虽无奈却不能不说有些自甘堕落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而恰恰是这一点,使这部小说超越了普通小说的某种偏执从而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反思。

(三)

《还乡》不仅是一部反思之作,悲悼之作,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抒情之作。

纵观全书,几乎无处不有让人感动的浓情密意。这种笼罩全篇的情,首先表现在令人感动的亲情的动人描写中。看看诠仔与他娘(伯母)傲梅之间的那种美好的母子之情吧,其真挚动人令人泪下。而诠仔由於从小就不与亲生母亲郑桂香生活在一起,所以一向很生疏,後来虽然住在了一起,但由於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嫁他人,使两人之间的的关系更加疏远,但即使这样,作为母亲而对嘉诠的关爱,也足以令有感动。至於林嘉诠与嫲嫲丶伯父之间的亲情,也都写得十分感人。

这种笼罩全篇的情,也表现在浓浓的乡情中,尤其表现在林嘉诠的童年生活中。小说在第二章《纳妾》中,对林嘉诠放假回到家乡後与同村的孩子们一起上山捉鹧鸪的描写,那份纯真丶质朴丶欢乐,简直就是一曲令人陶醉的乡间乐,一首优美动人的散文诗。《还乡》的这种抒情特色,还表现在友情与爱情的描写中。比如林嘉诠与素琴的友情,与琪琪和秋云的少男少女的朦胧爱情,都是相当优美的。尤其是与刘淡竹神秘丶优雅而又不乏大胆的爱情描写,都是极具抒情意味的。

除了亲情丶乡情丶友情和爱情外,富有南国独有特色的景物描写,也大大增强了《还乡》丰富的抒情性。比如嘉诠家乡山野的自然景色,广州市内公园的美丽环境丶以及鼎湖山令人心旷神怡的气候和山水描写等。

《还乡》的情之真丶景之美固然让人产生了许多的向往之情,但也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上的障碍。为甚麽在一部主要表现历史之曲折复杂丶人生之艰辛苦难的作品中,融进这麽多温情脉脉的人情美丶人性美和自然美的东西呢?这会不会冲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呢?显然,这样的处理,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衬托政治的严酷,试想,那麽美好的人情和事物,都被无情地践踏和破坏了,这不更令人痛心麽?而这,不更能启迪人们去对历史作进一步的思考麽?

当然,如果仅仅达到这一点,也还只是一种技术的处理,并无特别出众之处。事实上,在这样的艺术处理背後,还有着作者更加深刻的心理学上的理解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首先,从叙述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部追忆历史丶思念青春年华的小说,尤其是它是以一个已经功成名就了的过来人的身份来追忆往事的,因此,叙述时间和所叙时间是不一致的。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对往事的重新叙写,由於经过了记忆的处理,便与事实有了一定的距离,具有了某种情绪化的色彩。或许是经过了太多的人生磨难,当着过去的「丑小鸭」林嘉诠丶今天的令人尊敬的学者林焕然重回故乡时,过去的一切,包括一些曾经令人不能容忍的一些东西,也往往变得不那麽酷厉,甚至有些可爱了。这种记忆的情绪性和可滤性,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只不过作为普通人,常常没有注意到这些而已。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对事物非常敏感的作家,他就不能不注意到这些细微的方面,并将它运用於自己的创作中。而这样做,不仅没有破坏艺术的真实性丶完整性,恰恰相反,它使艺术的表现更趋圆满与纯熟。

其次,作者这样处理,还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当今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相对而言,人们的精神却越来越空虚,无根的飘浮感几乎成了现代人共有的精神病症。我相信,已经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的林焕然,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精神危机。否则,他何以会突然改变已经准备好了的赴西安游览的计划而匆匆回到了故乡?难道他仅仅是为了忆旧?不,他是想在忆旧中寻找曾经失去的家园。小说以《还乡》作为书名,从中不也可以看出某种形而上的意图麽?而家园,一旦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徵,它就像人类最初的家园――伊甸园一样,即使是有罪恶,也变得美好起来了。否则,我们怎麽能够有勇气面对未来?因此,「还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一种精神的寻找,一种积蓄力量的努力,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发现,也是作者对这部小说艺术的最有价值的升华。

总之,这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这部小说产生於被人视作文化沙漠的香港,其意义更为重大。即使将它置於大陆文学的现实格局中,我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好作品。当然,这部小说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由於作者使用了太多的广州方言,虽然有利於增强地方色彩,但却影响了大多数人的阅读兴趣,尽管作者加上了可以使人明白的普通话,但这又无形中影响了阅读的节奏感。另外,作者以林焕然「还乡」作为结构线索,连接起青少年时代的五次还乡的历史,还原了五六十年代的漫长生活,的确是很具匠心的。但是,今天的「还乡」作为逆向的寻找和过去五次「还乡」作为顺序的再现,还缺少更为有机的融合,当年,林嘉诠几次回乡都留下了不快的记忆,第一次是挨了亲生父亲的打;第二次是土改斗争,他失去了疼爱他的养母;第三次是由於他被开除学籍,回乡改造;第四次回乡则是为他嫲嫲送葬,第五次回乡则是大学毕业分配回去。他总是努力挣扎着想离开他的家乡,可是每次总是事与愿望。然而当他没有打算回乡时,他却意外顺利地回到了家乡。其中是否还有着某种神秘的丶形而上的形式意味?可惜的是,小说未能更自然丶准确丶流畅地将体现出来。

返回目录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