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总是以丰富的美感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诱惑着张开审美经验的网去捕捉它,使每个读者由于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的差异而做出各自的反馈。本文试从信息论的角度对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进粗浅审美赏析。

(一)

1982年2月号《诗刊》上刊登的《会唱歌的鸢尾花》(以下简称《花》),是至今为止舒婷所发表的诗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十六小节,一百五十六行,形式活泼,诗情跌宕,意象纷纭,哲理闪烁,以强烈的美感信息,震撼着读者的心灵。现在先来赏欣一下这首诗中美感信息的多项传递形式。

A:辐射式传递

这首诗中美感信息的辐射性传递是很突出的,它包括在意象辐射、情绪辐射和情思辐射之中。就以其第二小节来说吧,仅八行诗就辐射出了十一个意象,构成了渗透童年生活气息的画面感(她出生于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第三小节又辐射出了带有历史感的七个意象;第四个小节的连续四个“梦”,(宁静的梦,安祥的梦、荒唐的梦、狂悖的梦)更是情绪辐射的典型。再从思想倾向来看,全诗辐射式传递出信息源(即诗作者本人),对爱情、对事业、对祖国、对人生的异常丰富而深沉的情思,处处迸射出象“我情感的三角梅啊,——你宁可生生灭灭/回到你风风雨雨的山坡/不要在花瓶上摇曳/我天性中的野天鹅啊——你即使负着枪伤/也要横越无遮拦的冬天/不要留恋带栏杆的春色”这样闪烁着人生哲理的佳句。

B.推进式传递

这类美感信息的传递形式,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奔涌和主题的升华上。诗中第二和第三节的两组意象群的推进,就是情绪奔涌的结果。从第五、第六节中爱情的极度沉醉,到第七节至第九节的末尾“我的名字和我的信念/已同时进入跑道/代表民族的某个单项纪录/我没有权利休息/生命的冲刺/没有终点/只有速度”所表达的理智完全清醒。紧接着的第十节中“我还有为自己的心/承认不当幸福者的权利”,第十一节中“大道扭动触手高声叫嚷,不能通过/泉水纵横的土地却把路标交给花朵”,第十三节中“中国的母亲啊,给你应声而来的儿女/重新命名”层层升华到全诗思想感情的高峰,第十四节“把我叫做你的‘桦树苗儿’/你的蔚蓝的小星星吧,妈妈/如果子弹飞来/就先把我打中/我微笑着,眼睛分外清明地/从母亲的肩头滑下/不要哭泣了,红花草/血,在你的浪尖上燃烧……”就这样,诗的美感信息在这势不可挡的层层推进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C.曲线式传递

所谓“曲线式传递”也就是“反复式传递”即指诗的美感信息,通过情绪、氛围、意象等因素的反复,曲折的呈现中源源传递出来。例如《花》中第一节和第五、第六节的氛围再现,以及溶解在各诗节中的热恋情景的回顾的反复,如“那条很短的街/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虽然再没有人/扬起浅色衣裙/穿过蝉声如雨的小巷/来敲你的彩镶玻璃窗/虽然再没有淘气的手/把闹钟拨响/羞恼地说:‘现在各就各位,去回你的航线上’”等等。总之,诗作的美感信息传递功能,是指对于来自信息源(诗人)的母信息群封闭系统的输出(这是在信息接收者介入下发生的)的整个过程,它和传递形式是有机的、多变的、多姿的。

除上面论述的三种之外,还有间离式、立体交叉式……不再枚举。

(二)

诗作的美感信息固然有多项传递形式,然而,对于信息的接收却需要有特殊的捕捉功能,但并非所有的读者(即信息接收者)都能全面地、准确地、圆满地掌握这一功能。这正如马克思所说,音乐只对具备“音乐耳朵”的人才有意义。而要掌握美感信息捕捉功能,就必须首先了解构成美感信息的三个基本成分,即可辨析性的音韵(乐感)、可视性的画面感(物象、意象)和带有不确定性的综合意识(指诗人和读者的双方的意识,还包含一定的历史经验,文化修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现在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花》中传递出来的美感信息捕捉。

A.音乐美的捕捉

诗的音乐美从本质上说,是诗人基于言语的节奏和韵律,来表现诗人内心的颤动和变化。它包括追求有听觉效果的外在的表层音乐美和反映广阔的精神生活的内在的深层音乐美。

在《花》中对于表层音乐的信息捕捉是触目可获的。全诗语调强弱长短,抑扬顿挫,均极为自然流畅。诗节行数多则十几行(如第四节),少则两三行(如第八节)。节奏更是张驰多变,每行的节拍多有七八拍,少则仅有一拍。韵脚也不单一呆滞,头几节用花辙韵,后来以波辙为主,最后又回到花辙。至于《花》中的内在音乐美的捕捉,读者只有从抒情主人翁汹涌的情绪流的波动中,唤起自己的乐感经验,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捕捉到源源不绝的流动着的美感信息。《花》以和谐的热恋的氛围作为情绪的源头,用大跨度的回忆展开了抒发主人翁广阔的精神世界,多层次地表现了幻想、迷惘、失望、求索、超脱、使命感等复杂的情感波动,完成“理想使痛苦光辉”的主题归宿。诗情延绵起伏,回肠荡气,飞扬着交响乐般的音乐旋律,给人以沁心的美感享受。

B.意象美的捕捉

如果说画家是以色彩和线条构成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意念,诗人则往往以文字为颜料,来勾勒意象并通过意象暗示出自己的意念。因此,读者便可诉诸视觉,调动自己的美感经验,从瞬间意象和画面意象以及意象群的整体综合和升华——意境等各方面去捕捉美感信息。在《花》中,“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伞状的梦/蒲公英一般飞逝/四周一片环形山”等诗句都是很好的瞬间意象。而画面意象那就更多了,如诗的第一节呈现出静态意象,第十一节和第十二节就明显地呈现出动态意象,更是意象群有机组合的画的长廊。另外,关于语言排列“建筑美”方面的视觉捕捉,这里就不多说了。

C.意识美的捕捉

一首诗的成败并非取决于有无具体的意象或意象美,而常以意识美取胜。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名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要捕捉这类诗歌的美感信息,读者可从真、新、深三个角度去感应。所谓“真”,不仅指情感的真挚,细节的真实,还包括潜意识的“真”。像《花》中个别的瞬间幻觉意象,第七节便是例证。所谓“新”不仅是个别比喻的新颖、想象的奇特和题材的新鲜,更是指立意上的创新,即“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清新感受,例如《花》中“三角梅”和“野天鹅”的两个哲理警句。所谓“深”主要是指诗作主题开拓的深刻性。《花》是最终体现的“理想使痛苦光辉”的人生哲理,确实是一位诗评家所点评过的,有丰富历史内涵的“自己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这是贯穿她美丽、忧伤、沉思、沸腾的全部诗篇中的一个透明的公式”(《诗探索》1982年第3期第27页)。

(三)

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反馈是由信息的接收者在捕捉美感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并由于接收者的认识结构不同,对信息捕捉和反馈也不同。它是诗歌的整个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即由信息源(诗人)到信息库(作品)再到接收者(读者和评论者),而后又反馈于信息源,对信息源发挥潜在的控制作用。因此,为了使整个信息循环系统达到最优状态,信息的反馈是最主要的手段,必须从以下诸方面认真提高反馈质量。

A.反馈的机制性

按照辨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内部的各个因素,也是互相联系的。就一首诗来说,构成这首诗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内容与形式,政治倾向与艺术风格,或是情和景,虚和实,以及起、承、转、合等,都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因此,诗歌信息系统的美感信息都是机制的,反馈信息当然也要带有很强的机制性,切忌断章取义、生硬肢解。可是,诗评中仍有这类现象,在评析《花》时,有的同志抓住全诗的前六节,极力贬低其思想倾向,而忽视了后十节,未能把握“欲望与使命感之间的冲突,后者终究战胜前者”,这一机制的主脉去领略全篇,捕捉美感信息,而是用“左眼扫描”,竟然觉得《花》“很象吃得撑得,闲得无聊的大小姐少奶奶以男女事厮磨终日所作的游戏”。就连象征苦难的十字架也被曲解为恋人“负罪赎罪的物志”。(《当代文艺潮》1983年第3期《殊途同归》一文)

B.反馈的准确性

反馈的准确性,就是要求反馈器(读者、鉴赏者和评论者)尽可能机制地掌握诗作发出的子信息群和诗人发出的母信息群,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选择,加工后将新的信息高度准确地反馈于信息源,促进整个信息系统向最优状发展。如要达到反馈的准确,就必须以马克主义美学为指南,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信息反馈,丁是丁,卯是卯,决不能无原则地盲目吹捧,决不能戴着“左”的有色眼镜蓄意歪曲。这样才能使信息源心悦诚服地接收反馈,并且卓有成效地提高输出母信息群的质量。就以上面《殊途同归》(下面简称《殊》)一文来说吧,对《花》的反馈就是显然缺乏准确性。例如《花》中第七节,明明是崇高的使命感对热恋着的男女双方的召唤,竟被歪曲成暧昧的女方对负罪的男方的要求(简直就是“吆喝”):“梦”的形象也被文化论述成似乎只能用来描绘向往憧憬(而《花》中是描绘回忆的);甚至断言“舒婷类似《花》的艺术特色,是追求海外诗风调调而患下的诗症”。而且举出舒婷《致大海》中的两句诗和台湾诗人覃子豪《追求》中两句诗,以其个别字面相似,作为“抄袭”的例证(其实前者写于1974年,最早发表于1980年的《榕树文学丛刊》,而后者在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选编的《台湾诗选之二》中才能读到),这类例子限于篇幅不多举了。

C.反馈的深刻性

反馈的深刻性就是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剖析作品,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从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上,以及从现代心理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结构主义有力度有分量地对作品进行学术探讨,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克服文学评论中简单化(如流行一时的政治与艺术割裂开来的“两分法”)、公式化、庸俗化的弊端,才能开创文艺评论工作的新局面,才是整个文艺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反馈。

此外,反馈还贵在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同类作品中接收到反馈信息越迅速,其发出的美感信息和价值量就越大,其社会效果和影响也越大。同时将更能引起作者(信息源)的感应和提高,以及文艺信息系统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赏析了舒婷的抒情佳作《花》的美感信息的传递、捕捉和反馈的课题。(由于篇幅和笔力有限,本文未能涉及来自诗人的生理遗传、社会因素和灵感情绪等多因素的构成的信息源方面的课题。)初涉论坛,不妥之处,耿盼读者赐教。

1981年6月写于福建师大作家班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

作者 editor

《春涧:美感信息的传递、捕捉和反馈——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审美赏析》有2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