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凭历史的良心写有良心的历史

信念的力量

本期杂志有两组文章很值得推荐。一组是西南民族学院伦理学副教授萧雪慧女士的上诉书,一组是关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教师袁红冰及《历史的潮流》一书的情况介绍。

我和萧雪慧与袁红冰都认识。一个是成都同乡,一个是北大同学。印象中的萧雪慧是位端庄文静的女性,对自己的事业有执着的追求。早在四川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七八到八二年),萧雪慧就常常和另外一些同学热切地讨论各种政治问题和哲学问题。毕业后任教于西南民族学院,是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她发起成立了四川青年伦理学会并被推举为负责人,发表过不少文章倡导自由民主、倡导进取性道德。本着“公民的责任感和学者的良心”,萧雪慧积极投入了八九民运。六四后被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中国之春》第103期刊登了她这篇精彩的自辩词)。出狱后继续遭受迫害,不久前她投书上诉,控告成都公检法。这份起诉书胆识兼具,尤其是有关公民权利的论述,不仅富于机智,而且包含智慧,比起上篇自辩词更上一层楼,从而为历史留下了又一篇珍贵文献。四川历来有奇女子,象古代的卓文君、薛涛。现在人们称萧雪慧为巴蜀女侠,喻之为当代秋瑾。

袁红冰也参加过八零年北大的自由竞选。那时我们有过一些交谈。这是一个敏感深思型的人物,壮怀激烈却又相当腼腆,他那份竞选宣言很有散文诗的风格。初次向公众陈述己见,由于思绪太多,反而难于被他人理解,所以没能引起更广泛的注意。看来在当时,袁红冰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不过他那个诗人哲学家的气质,使人难以忘怀。经历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袁红冰,勇气十足,理念坚定,文采盎然。他那本《荒原风》和他参与写作编辑的《历史的潮流》,在沉闷的大陆知识界造成一股不小的震动。

“六四”过去三年了。海外人士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现在国内的民众究竟在想些什么?其实,这也是国内民众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一个缺乏自由舆论的地方,那里的人民自己也常常不清楚别人在想些什么。我当然承认,认真地了解国内民意民情是十分重要的。不过我也要指出以下几点。

首先,我感到不少知识分子仍然只习惯于扮演“为民请命”的角色。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把大多数老百姓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因此,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站在了大多数民众的一边。他们总是问自己:“自由民主固然好,但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是不是也追求它呢?如果大多数民众还没有这个追求,我们倡导自由民主是不是脱离群众?是不是还正确呢?”这些朋友未能理解的是,我们的真正使命,并非在于如何确保自己总是站在多数一边,而是在于如何以正确的理念去赢得多数。既然我们相信自由民主的宝贵价值,假如说在中国还有许多民众对之缺乏理解和缺乏追求,我们不是要为此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恰恰相反,我们更需要大力地向人们阐发和推荐自由民主理想,使之深入人心。这正好是我们推动自由民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谈到民意。民意并不是一个现成的摆在那里的东西,只等我们去作统计而已。真正的民意产生于各种观念的交锋和竞争。人人都希望营养美味的食物,但除非厨师们各显神通,作出各种食物供人们品尝,否则人们无从判断何种食物为最好。有个笑话,一位农民说:“我日后当了皇帝,一定顿顿吃饺子。”你若因此而推断说农民只爱吃饺子而不稀罕山珍海味,那就大错特错了。

再说舆论。舆论是指一个社会中积极活跃的那种意见。这种意见在人数上不一定非是多数不可。事实上,古今中外一切重大社会变革,都是在有限的一部分人的发起下和参与下完成的。只有那种积极活跃的意见或思想,才是在社会变革中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以上几点分析,无非是说明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理念和信念的力量,这一点萧雪慧、袁红冰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范例。中共当局每逢六四忌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则从反面验证了民主力量的巨大潜能。有鉴于此,我们理当对自己的事业怀抱更大的信心。□

(1992年)

《从自由出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胡平网站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