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新闻”碰上老问题

近几年,刊登老新闻的报刊杂志渐渐多了起来(电视里也类似的节目,比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最主要的原因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系列图书《老照片》引起了连锁反应。除了一些报纸上不定期的版面、杂志上不定期的栏目外,最近比较畅销的就有《老新闻》和《旧新闻》等几份。

尽管这些版面、栏目或报头打上“老报翻新”、“旧闻重述”的旗号,却都同样地碰到了最棘手的“老问题”,那就是无孔不入的新闻审查,即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那里设置的一道道“红线”,必须严格遵守,严禁越线,否则这些老新闻仍然会惹来“新麻烦”。春节后和其中一家报社的发行人一起吃饭时,他就谈到这个最敏感的问题。这位发行人说,没想到老新闻在上海及南方一些省会城市出奇地受欢迎,但其中涉及到“文革”的一些老新闻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甚至是警告,随时都有被砍掉的危险,不得已,他花了2,000元月薪聘请了一位党报退休下来的老总编作终审审读,以解决这个令他放心不下的“老问题”。

他聘请的这位元老总编我也认识,以其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比忠诚和2,000元的额外收入,肯定会把关甚严,“老新闻”再加上老总编,绝不会出现任何“新麻烦”。“老问题”终将成为更“老”的新闻!(2004.2.28)

二、再说“老新闻”碰上老问题

我在《“老新闻”碰上老问题》一文中提到,一些刊登老新闻的报刊或以“老新闻”、“旧新闻”命名的报纸,遇到最棘手的一个“老问题”就是严格的新闻审查。其实,这些老新闻、旧新闻都是过去公开发表的东西,或是合法出版物的文摘,是过去的“新新闻”,已经经历过异常仔细的新闻审查,如今旧货出新,惨遭二次审查,正应了“文革”中的一句老话“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对待老新闻,还有个双重标准问题,还有个“一国两制”问题。比如有些公开发行的图书上刊登的部分内容,报刊杂志转载时就会容易惹麻烦,尤其是一些有关“党屎”、“文革”的历史回忆录和人物传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各家报纸都策划了形式多样的纪念专刊或专版。陕西一家日报将1949年以来每年的重大事件用一个版面来摘发,出够50个“金版”,很有收藏价值。不幸的是,1989年“金版”上摘发了一张赵紫阳在天安门看望绝食学生的历史照片,所摘选的也是公开出版发行的一本大型图书,谁都认为不会出事。结果,那天的“金版”报纸是好卖了,该报的三位总编辑和副总编辑却被一纸文件强行调离,这张本来很有发展势头的主流媒体从此遭遇了“霉运”,迅速走向衰败并最终被强行合并。

我是这起事件的参与者与见证人。这件“老新闻”使我强烈地意识到新闻审查的极端荒谬,从而对“一国两制”的双重标准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憎恨!(2004.3.1)

——转自《民主论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