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kel让人放心的老妈

梅克尔的国际声望如日中天,主要还是归功於她的危机处理能力。2008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赤裸裸暴露出金钱游戏泛滥和欧洲财政入不敷出的沉疴。梅克尔先是跳出来谴责交易不透明的伦敦和华尔街金融圈是罪魁祸首,「更多规范才能遏止不负责任的投机」,然後在接下来几年主导欧元区建立常态性的纾困机制,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成功维持住金融稳定。

梅克尔坚信,唯有根本解决赤字问题,才能避免欧元再次受到波及,德国在她的领导下於是以身作则,立法规定政府的举债上限。当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塞普勒斯等国被赤字压垮,如骨牌般出现债信危机时,梅克尔立刻要求这些国家仿效德国当年推动「2010议程」的精神,整顿财政和停止过度慷慨的福利。

在欧元区一连好几轮的谈判中,梅克尔「改革换金援」的原则始终不变,各国相继跟进她的立场,终於迫使希腊等国实践延宕已久的结构性改革,她因此被视为是巩固欧元的最大功臣。

欧元是欧洲在战後迈向和解丶和柏林围墙倒後深化统合最有力的象徵。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梅克尔一再重申:「欧元垮了,就是欧洲的失败」、「我希望欧洲在摆脱危机後,比危机前还强大」,捍卫欧元的决心有目共睹。
不过,梅克尔的解方是靠削减公共支出提升竞争力,有别於美式印钞票拉抬景气的做法,她对撙节的强硬立场因此备受抨击,尤其在英美学术圈中出现强大的反对声浪。

对此,穆克勒(Herfried Münkler)解释,欧洲经济长久以来欲振乏力,而且面临严峻的人口老化问题,原本的高福利早已不合时宜。因此梅克尔坚持从改善财政体质着手,对症下药提升竞争力,「危机何尝不是转变的契机,对她而言,德国在施若德时代的瘦身经验,值得各国效法。」

早一步改革的德国,在欧洲景气一片低迷声中逆势成长,不仅成功稳住欧元区的经济,稳居欧洲龙头地位,还为政府带来丰厚税收,至今已连续3年实现零举债的目标。

2013年大选,基民盟在柏林中央火车站的正对面,甚至以梅克尔的菱形手势做为主要意象,制作一道长达70公尺的看板,文案只有短短几个字:「德国的未来,掌握在值得信赖的手中」;这个在全球政治人物当中最容易辨识的手势,自此也成了梅克尔的权力象徵。

「观察梅克尔的肢体语言和领导风格,多少可以归纳出德国此刻的社会氛围,」穆克勒总结说:历经两德统一後的阵痛期丶「2010议程」的痛苦改革和接二连三的金融动荡後,民心极度渴望稳定。

过去这几年,民众普遍觉得政府的钱有花在刀口上,日子过得还不错,在她那双手的呵护下很有安全感,这个别出心裁的竞选广告,诉求简而言之就是:「就算外头风雨交加,你们还是可以放心把一切交给老妈。」

梅克尔2015年暑假来临前召开的例行记者会,由於希腊债务危机歹戏拖棚,延到8月底才举行。面对在场两百多位国内外记者,梅克尔一坐下来就切入正题:「最近发生许多悲剧,难民死里逃生,一路上克服重重障碍,还得担心家人的安危,这点大家应该很清楚,」她说,「每一个人的尊严都应该被尊重,任何受政治迫害的人,根据德国宪法有申请庇护的权利,我们应该对宪法的人道精神感到骄傲。」

随後,她罕见恳求在场记者:「你们报导的那些帮助难民的义工,足以做为社会表率,请各位继续报导下去,鼓舞更多的民众站出来。」

在这场全长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记者会中,梅克尔始终精神奕奕,如传道般想说服大众:「照顾未成年儿童丶开语言班丶盖公寓给他们住丶帮忙找工作,不是几天或几个月内就能办得到」,「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这样很好,可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德国人的弹性,全国都得动起来。」

她坚信,连统一和废核这麽艰巨的任务德国都能完成,「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只要勇敢排除障碍,「我们一定办得到!」

自从年初以来,来欧洲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就持续上升。这场记者会前3天,奥地利警方才在停在路边的货车发现数十具活活闷死的尸体,凸显问题的急迫性,这是梅克尔第一次针对难民危机清楚表态。

几天後,数千位被匈牙利拒收而困在布达佩斯火车站动弹不得的难民,在德国和奥地利政府的安排下开始动身,没火车搭就走高速公路路肩和废弃的铁轨,带着全部家当往德国移动,一位难民对着德国电视台说:「我们要去找梅克尔。」

9月5日午後,难民开始穿过奥地利边界的检查哨,搭火车陆续抵达慕尼黑火车站。慈善团体和热心人士在站内分送食物,围观的民众拉起布条鼓掌欢迎,站外临时搭建的帐篷还有医生在待命,难民在跋涉千里後总算一展笑颜。德国民众张开双臂迎接难民的画面,在这一天传遍了全世界。

然而,随着沿着巴尔干半岛一路北上的难民源源不断,几周後每天入境的人数突破1万人关卡,官员和义工为了安排食宿忙得焦头烂额,邻国从头到尾却袖手旁观,报纸上开始出现斗大的标题:「德国真的办得到吗?」

任内最严重危机

这波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潮,无疑是梅克尔总理任内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对欧洲互助和人道的精神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在欧洲国家,德国传统上对难民相对友善,但2015年接纳的人数超过90万人,将近一年前的5倍,2016年也高达30万人。蜂拥而至的一百多万难民激起部分民众的反感,脸书等社群媒体上到处可见仇恨的言论,暴力攻击难民和纵火的刑事案件数,与难民潮来临的前一年相比也暴增到5倍。

2015年跨年夜,西部大城科隆的街头发生前所未见的大规模性侵案,涉案者许多是来自北非的难民,让社会上人心惶惶;巴黎和布鲁塞尔接连发生严重的恐怖攻击事件,更进一步加深大众对难民的疑虑,成了仇外运动「反对西方伊斯兰化的欧洲爱国主义者」和极右民粹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崛起的导火线,愈来愈多民众听信他们的宣传,将难民和恐怖分子划上等号。

反观梅克尔的领导威信则大受打击,她对难民门户大开的政策支持与反对者各半,造成社会上严重的对立,执政满意度从原来的7成暴跌到只剩下4成。

连山都能移

但梅克尔没有怯战,多次上电视面对记者的尖锐质问。「妳不认为,订下德国接纳难民人数的最高上限,妳的压力会小很多?」梅克尔的回应从容不迫:「这麽重大的问题,我不能现在承诺,几周後又说办不到,随随便便承诺,人民对政治会更失望。」

「是不是因为妳向难民招手,让情况变得更糟?」这问题马上让大家联想到那张梅克尔和心满意足的难民自拍的照片,她听了不假辞色:「我必须坦白说,当对方有难,我们还得为自己友善的脸孔而道歉的话,这不是我的国家。」她承诺会努力减少难民的数量,恳请民众给她时间,「可是何时能解决,我也不知道。」

这波主要由叙利亚内战所引爆的难民潮,在土耳其人蛇集团的推波助澜之下,让在过暑假的整个欧洲措手不及。欧盟运作的基本精神就是团结和互助,然而各国不是把收容难民的重担全推给难民最早上岸的希腊和义大利,就是在边境拉起铁丝网,不愿接受欧盟执委会和德国倡导的分配机制。德国对难民的善意,在欧洲一片防堵声中,益发显得孤立,没有人知道梅克尔能撑多久。

即使如此,梅克尔仍坚信德国有能力领导欧洲走出难民危机:「欧债危机一开始,德国紧缩财政的立场还不是孤立,可是最後仍是靠德国的力量为欧洲找到方向。」她甚至一肩扛起失败的责任:「就算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我愿意为我的决定奋战到底,我没有在想退路,」她说:「我希望更多人有相同的信念,这样的话,我们连山都能移。」

捍卫欧洲和平象徵

空前的难民潮让梅克尔陷入国内外夹击的窘境。令观察家大感意外的是,她无畏逆流,还在反弹声浪最大时出现「这不是我的国家」如此情绪化的语言,与过去自制的作风判若两人。梅克尔为何不惜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还是牧师女儿同情难民的遭遇而一时冲动,没想清楚後果就贸然行事?难道她心中有清晰的蓝图,足以回应让全欧洲都束手无策的难民危机?

「我在铁丝网後面生活够久了」,梅克尔有次在电视上受访,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出,连戒备森严的柏林围墙都无法阻止东德人投奔自由,只要中东和北非的战乱和压迫继续存在,就会有人冒生命危险逃到相对富裕和安定的欧洲,「没有人会随便离开自己的家乡,连铁丝网也挡不了。」

此外,凝聚全欧洲也是梅克尔的主要考量。即便铁丝网暂时把人挡下,欧陆各国领土相连,铁丝网後的国家仍然得承担难民的压力,造成两国关系紧张;上万名难民因马其顿的铁丝网卡在希腊进退失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梅克尔为了欧洲的团结,不愿弃希腊不顾,主张由欧盟各国平均分摊收容的责任。「连土耳其都收容了200万难民,我们欧洲有5亿人口,应该能做更多」,并以身作则主动将困在匈牙利的难民接来德国,无奈各国政府慑於民意反弹,对她的配额建议兴趣缺缺。

位居欧陆地理中心的德国,与9个邻国的领土接壤,还得承担保卫申根区的重任,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轻率关闭边界。无国界的申根区是欧洲除了欧元外最自豪的一体化成就,更是欧洲吸取二战教训走向和平的象徵。跨国工作旅行的便利和货畅其流如果不再,共同货币也将不保,这两者都是梅克尔极力想捍卫的目标。领导德国结束分裂的老总理柯尔再三提醒:「欧洲事关战争与和平」,直到今天依然适用。

价值共同体

梅克尔走在民意压力和团结欧洲的钢索上,一失足就跌下欧盟分裂的深渊,但她内心真正挂念的是欧洲是否能坚守核心价值。

欧洲原本就是不同种族丶文化丶宗教互相交融的地区;各族群在言论自由丶信仰自由丶法治和宽容的价值共同体内和平共存,一直是她对欧洲和西方的愿景。这些欧洲在纳粹浩劫後一再提起的核心价值,在面对难民潮时更不应该退让:「难民不能分基督徒或伊斯兰」,她直言批评东欧拒收穆斯林难民:「欧洲连难民问题都解决不了,谈民主和人性尊严只是空话。」

正因为梅克尔打从心底相信这些价值,所以她请求民众不要参加排外的示威:「不要追随他们,那些人内心充满仇恨,以为自己才是德国人,其实是想排除其他人。」

当社会再度因为欧洲遭恐怖攻击而感到不安,梅克尔就试图安抚大众:「可惜有太多的暴力以宗教为名,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对穆斯林有敌意。」

每当德国社会再次为了穆斯林到底有没有可能融入而争论不休时,梅克尔就提醒民众,德国早就是移民国家,过去称外劳为「客工」并不恰当。「幸好现在大家都是同胞」丶「伊斯兰当然是德国的一部分」;她还鼓励基督徒鼓起勇气与穆斯林对话,「克服一开始的恐惧,开拓自己的视野。」

在科隆发生震惊全国的集体性侵案後,她不仅要求警方依法严办,也呼吁来自阿拉伯世界的难民,「尊重两性平等,为融入欧洲社会而努力。」

当愈来愈多民众担心过多的难民会模糊掉国族认同,梅克尔就举战後一波接一波的移民潮为例,说明社会的组成分子本来就一直在变,但核心价值在新的条件下依然可靠,鼓励德国人不要对既有的社会秩序失去信心,「活在恐惧的社会没有未来。」

自由的秘密是勇气

梅克尔对民主价值的坚定信念,终究来自她的个人生命史。2009年,柏林围墙倒塌20年周年前夕,梅克尔应邀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发表演讲。「围墙丶铁丝网,和格杀勿论的命令,曾让我与自由世界隔绝,」梅克尔说,「当全欧洲渴望自由的意志所形成的强大力量,在这黑暗的墙上打开了一扇门的时刻」,她看见改变的机会到来,决心投入政坛。

在这场不时被欢呼声打断的历史性演讲中,梅克尔自许欧洲新一代政治人物的任务应该是「打破围墙」,「不能再走回头路」,她前後提了二十几次的「自由」:「我的一生,没有什麽比自由的力量,更令我感到振奋。」希腊哲人伯里克里斯(Perikles)在《伯罗奔尼撒战记》(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的一句话:「自由的秘密是勇气」,从此成了梅克尔的座右铭:自由从来就不是理所当然,随时都可能不保,必要时得站出来争取和捍卫。

当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挑起的隔阂与仇恨,让欧美在二战结束70年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价值共同体摇摇欲坠的此刻,这点显然是梅克尔挺身而出提醒川普西方的价值基础,和无视因难民危机而重挫的国内声望,毅然决定在2016年秋天第四度参选总理的真正动机。
「这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我深信我走的路是正确的,」今年即将满63岁的梅克尔说,如果欧洲能守住核心价值,克服历史性的难民考验,「我希望德国人能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本文摘自《欧洲的心脏:德国如何改变自己》,卫城出版

来源:报导者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