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是毛时代公开以人类普世价值挑战中共极权主义并为之付出惨烈代价的殉难着,完全有资格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的自由战士之列。我们应该让林昭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深夜看胡杰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旎辍罚游赐暌褱I流满面,激动不能自抑,是夜通宵不能成眠,想了很多很多……更翻身起床打电话给友人说: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

林昭的故事零零星星传之已久,但过去的资料十分有限,以至于我认为,林昭不过是又一个有着女性择善固执优点的张志新型烈士。这次胡杰的纪录片突破大陆的言论禁忌,披露了许多过去有意回避的真相,比如林昭对中共极权制度,对毛个人崇拜的批判,以及林昭是基督教徒等,使我们首次发现了中国二十世纪自由主义运动最可歌可泣的伟大殉难者,一位中国最黑暗时代的人类自由精神的传薪人。

林昭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份子后走上十一年反抗暴政和奴役的不归路,坐牢八年受尽非人折磨,但林昭的精神从未被摧毁过,她在狱中用发夹和竹签刺破皮肤,留下无数个伤口,写下几十万字的血书,批判中共极权主义和毛的暴政,甚至在令人谈虎色变最惨无人道的共产党监狱里始终保持了自己作人的尊严(林昭右派同学张元勋一九六六年去探监,亲自见到林昭精神如何震慑狱中看守)。其明志诗“生命似嘉树,爱情若丽花,自由昭临处,欣欣迎日华,生命巍然在,爱情永无休。愿殉自由死,终不甘为囚”,可与匈牙利诗人斐多菲最脍炙人口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相媲美。

以普世价值挑战中共的第一人

西方自由主义二十世纪初传来中国,命运坎坷,在中共上台之后,更遭到致命打击,一场五七反右运动几乎可说是全军覆灭,以至以后民间思想家起而批判中共极权主义时能凭借的思想资源非常贫乏,绝大多数只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右派章伯钧和罗隆基虽然骨子里信奉西方自由主义,知道毛泽东暴政最终会被历史否定,因此才为自己的名字可以上大英百科全书而兴奋,但是在政治高压下他们已公开屈服认罪,更遑论起而抗争延续自由主义的生命。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以今日的普世价值公开挑战中共极权主义,并为此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的似乎除林昭以外,中国尚未发现第二人。甚至在整个共产集团中,包括苏联、东欧等,也未听说出过如此悲壮的自由战士。

据胡杰的纪录片和林昭同学的回忆录,林昭的精神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她的基督教背景。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左倾年轻人一样,林昭最初也拥抱中共的革命,继而与家庭划清界限与教会绝裂。直到五七年反右她对中共的革命发生怀疑才重新与家庭和解回到上帝怀抱,在其中我感到她父亲彭国彦可能对她影响最大。回忆者说,林昭与家庭和解后,当时为反革命管制份子的父亲在她心中形象很高大,她对父亲产生了亲情与敬仰。父亲自杀后她还为他戴白花。林昭在狱中用血写了一段控诉中共极沉痛极深刻的文字:

“这怎么不是血呢?阴险地利用我们的天真,幼稚,正直,利用着我们的善良,单纯的心与热烈激烈的气质,欲以煽动加以驱使。而当我们比较成长了一些,关始警觉到现实的荒谬残酷,开始要求我们应有的民主权利时,就遭到空前未有的惨痛无己的迫害与折磨和镇压。怎么不是血呢?我们的青春、爱情、友谊、学业、事业、抱负、理想、幸福、自由,我们之生活的一切,这人的一切,几乎被摧残殆尽地葬送在这污秽不堪罪恶极权制度的恐怖统治之下。这怎么不是血呢?”

父亲和基督教的影响

林昭这一反省和控诉明显有其父思想的痕迹。林昭曾对狱中的医生说,“我父对我讲,利用青年人的纯真热情搞政治是最残酷的”。

林昭父亲彭国彦在国民党时代通过考试当过两任江苏吴县县长。彭曾留英国,回忆者称彭“沾上了威斯敏斯特的民主气息”,一九二六年他在东南大学的毕业论文题为《爱尔兰自由邦宪法述评》,可见彭国彦对英美自由主义传统与现状及东西方冷战对峙形势有相当瞭解。林昭指中共是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这一西方政治学用来描述纳粹政权和斯大林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恐怖控制的新词,首次出现在二战时期,五十年代冷战对峙才开始在西方流行,而当时中国完全封闭,林昭很可能是从父亲处获知并认同西方自由主义对苏联中共极权制度的批判。林昭来自基督教的精神资源则非常明显。林昭在她受难前夕说,选择以死抗争是为自己迷途重返的基督徒的良心。

基督教信仰给予了林昭抗争的勇气和忍受苦难的力量,也给予林昭西方自由主义中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因此林昭才能有“被奴役的人不得自由,奴役他人的人同样不得自由”,并反对以暴力的方式来建立自由这样的思想境界。她自己选择殉难流血,但她和共产党的烈士不一样,她不要求他人去牺牲和流血,而且说中国人为革命流的血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这样的社会不能再继续下去。

我们可以看到林昭和围绕林昭的一群难友是那个黑暗时代最具光辉人性的群体,他们追求真理,关怀社会,才华横溢,充满温情,忠实于友谊和爱情,在苦难中互相不离不弃,尤其是林昭和几位难友在苦难中孕育的友谊和爱情凄凉美丽得令人心酸落泪,是中国非文学虚构的真实《悲惨世界》。

革命和良心的冲突

林昭不是一个自小立志要作一个英雄的人,她爱好文学,喜欢古典诗词,爱读红楼梦,想当作家。她娇柔美丽,讲一口吴侬软语,被同学称为林姑娘(林黛玉).说她有小资产阶级情调。但是革命的风暴颳到了这位林姑娘的身上,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共产党竟然以一场阳谋来迫害千千万万的知识份子和热血青年,粗暴丑恶的革命风暴冲击着林昭热爱着的“人的一切”:青春、爱情、友谊、学业、事业、爱情、抱负、理想、幸福、自由。相信共产党相信革命事业,还是相信自己的良知?林昭的良心受到煎熬。她在反右初期写了一篇“组织性和良心的矛盾”的文章表达她当时痛苦挣扎的心境。因为太真诚,天人交战的林昭常常半夜跑到未名湖去痛哭,甚至一度因走不出精神的困境自杀未遂。

林昭这种挣扎在强权界定的政治正确和自己良知之间的痛苦,像我这类在毛时代度过青少年岁月的很多人都刻骨铭心地感受过。共产极权社会讲目的一切手段不择,为了必将实现的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命定的美好归宿,我们必须忍受现时的苦难和残酷(阶级斗争),人类许多美好的情感:爱情、友谊、忠诚,对美、对幸福,对知识的追求都可以牺牲,甚至还被视为阻碍革命的罪恶而于根本否定。这种意识形态在中共的洗脑加恐怖压力下已成为一种奴役人身心的新的宗教,能挣脱其桎梏者极少。在大跃进导致大飢饿出现后,林昭的北大右派同学陈爱文不愿正视,说他相信共产党一定会在全球胜利,人类将会生活在共产主义时代,大跃进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这种说词是当时许多人最后放弃良心的判断屈从于权力的一种犬儒心理。但林昭的真诚和她深厚的人道精神使她最后走出精神的困境,她的良知战胜了强权的说词,亦使她的精神获得自由。从胡杰的纪录片和同学的回忆中可看出,这时的林昭虽然仍然悲痛,但情绪已趋于平静,她肯定了自我,并对现实的认识有了超越和昇华,对紧接反右后出现的大跃进举国皆狂,只有她冷眼旁观,讥笑“共产党疯了”。

人类良知和现行秩序的冲突是革命时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九三年》中曾深刻探讨革命的正义和人道的正义之间如何取舍的难题,雨果肯定是林昭式的人道主义选择。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只有良知的声音才是真实的,而所谓“革命正义”往往是虚假的。

在举国皆奴役中成为自由人

林昭的悲剧是她选择的结果,在死与不死之间她是可以选择的,而当局最初也只是要压碎她的意志(采用各种手段要她坦白认错让当局可以下台),而非要消灭她的肉体。作为情感丰富,充满求知欲的年轻少女,林昭也是非常留恋生命的,对她“生命似嘉树,爱情若丽花”,但是“自由无价”,林昭因而选择自由而死非屈辱而生,亦从而使自己在举国皆奴役的状态中成为唯一的自由人。

林昭的选择是人类自古以来,从苏格拉底、耶苏基督,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到中国革命女侠秋瑾、二战时反抗纳粹而殉难的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等无数追求自由的仁人志士的精神的延续,是将人类精神从沉沦中向上提升的最伟大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财富。

英国圣公会为表彰二十世纪人类的正义奉献牺牲精神,于一九九八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塑造了十位反抗极权主义、暴政和社会不公的基督教烈士的塑像,其中有人们熟悉的朋霍费尔、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一九一八年被布尔维什克处死的俄罗斯伊丽沙白女大公(伊丽沙白亦被俄罗斯东正教封为圣徒),也有一九七二年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遭杀害的中国福音传道人王志民(译音)牧师。我认为林昭完全有资格跻身于这些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自由战士之列。

就像朋霍费尔的选择的意义之对于德意志民族一样,林昭的选择亦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救赎,她填补了中国最黑暗的时代自由战士反抗暴政杀身成仁的空白,延续了已奄奄一息的自由主义火种,以她微弱之躯奋力提升起正在集体沉沦的民族以免于没顶,使得在除了暴君,佞臣、助虐者,受虐者,背叛者,告密者,苟且者之外,也有了英勇不屈的自由战士,否则我们民族这段历史将会更加不堪。林昭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贡献再怎样高估都不过份。

要使林昭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把林昭从被刻意尘封的历史中寻求回来,把英雄还给我们的民族:出林昭的遗着和传记,拍林昭的殉难故事的史诗片,为林昭作歌曲,写交响乐,演舞台剧,塑雕像,开研究会,设立林昭基金会,成立林昭自由精神奖……总之要让林昭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要让林昭事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一重要篇章,要让林昭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此我非常非常感激胡杰,是他为此走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林昭短短一生经历了毛时代最黑暗的三个时期:反右、大跃进、文革。如今这段历史完全被当局封杀或粉饰,杀人魔王毛泽东仍然被当局和民间顶礼膜拜。因此纪念林昭张扬林昭亦是为了不要忘记毛泽东时代的残酷、血腥、惨无人道。过去中共以虚构的一齣歌剧《白毛女》骗来人民的支持,今天我们要用真实的可歌可泣的林昭去唤起中国人的良知和觉醒,相信这比无数的说理记实文章更能走进千家万户,打动感染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

寻找林昭,唤回林昭,由现在做起,由我们做起。

文章来源:作者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