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十五六年前,我读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觉得那是一部枯燥乏味的书。那个阶段是我在阅读上最要求上进的时期,但面对课本一样平铺直叙、繁芜丛杂的哲学史著作,仍旧毫无读下去的耐心。伟大的思想从我的视线里划过,并未在我大脑中激起任何波澜。我对自己非常失望。之后不久,我迷上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把其中的一些章节读得滚瓜烂熟,看到激动处,仍会击节赞叹,捧腹不已。在当时的我看来,罗素的哲学史是对传统哲学史书写的反叛,罗素其人与“客观治史”不大沾边,他的哲学史是个人化,其中夹带了很多“私货”。阅读这部书,就像在翻看罗素自己的笔记本,有趣的不仅是哲学的历史本身,更吸引人的是他的批注和标记的重点。我以为这是哲学史能走得最远的尝试,但不久之后,我读了《苏菲的世界》,震惊地发现哲学史不仅可以写成小说,原先一直作为对象被书写的理论还可以反客为主,成为构建和支撑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创造超越想象边际的自洽时空。那之后,我还读过一些哲学史,它们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呈现,一次又一次颠覆我对哲学史的理解。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哲学也需要以更新颖和时髦的面目来示人。更重要的是,人们很难再接受一部大而全面,瓷实难啃的传统哲学著作。而今,哲学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微小。我们不再需要哲学家为我们解说世界的真相,关于宇宙、地球,还有我们自己,科学已经告诉了我们太多,多到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们也不再需要哲学为我们指点迷津,因为人存在的意义看来越来越明确,社会的前景看来也越来越明确,这些都是万能的金钱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我们的,它们简单、粗暴、无可反驳。当一本书上出现“哲学”两个字,大多数人的反应大概都是:这与我何干?比起如何成为职场赢家、运营1000000+的公众号、装修房子还有穿搭,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

不过,对于哲学的命运也不必悲观,毕竟,依然有一些有趣的人撰写着有趣的书,向世人证明哲学的价值和魅力。《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作者是一位瑞士博士,常年致力于哲学普及的工作。在这部妙趣横生的“哲普”读物里,连常规的哲学史框架都被他大胆地抛弃掉了。

在传统认知中,哲学史是一个普通人走近哲学的最优捷径,它使你轻而易举地掌握重要哲学家的生平和观点,对于哲学的发展脉络产生明晰的认知。然而,《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以下简称《如果》))却另辟蹊径,它不再为读者勾勒完整的哲学体系和脉络,相反,却把整块的理论敲成碎片,按照其特质重新拼接。

《如果》将所有哲学思想中最有趣的部分单独撷取,把我们引入思想实验令人惊骇、好奇、忍不住思索的情境。以此为切入点,书中内容向各位哲学家的经典思想辐射发散,并将哲学历史上的核心问题划分成11个主题(幸福、知识、道德、美与艺术、自由、法律与公平正义、心智与大脑、上帝与信仰、逻辑与语言、空间与时间、自我),每个主题都有对应的实验阐释。我们不妨把整部书看作一部“实验手册”,因为书中对其所收录的55个思想实验(严格的说,不止55个,很多问题都带有从中衍生的变体)都予以详细说明,并且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走入情境,展开自己的思考和验证。

至于什么是思想实验,作者伊夫·博萨尔特这样解释:

“哲学是一门坐在沙发里就能进行的科学。有别于物理学、心理学或社会学,哲学无法借由实验来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哲学家会躺回他的沙发,仔细地思索、检视一切,做出精确的描述,进行犀利的论证,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不忘掌握问题的全貌。他们有秘密武器,就是思想实验。哲学家们让真实与不真实的情境在思想中上演,从中探查出根本概念的意涵,推翻不同的理论,或者为新的思想打下基柱。”

对于读者来说,思想实验也是一种具有很强参与性的思辨,哲学史中的思想往往是完成时的,而思想实验却是对盖棺定论的反驳,每个人的参与都可能改变答案的走向,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挑战哲学大师。作者伊夫·博萨尔特深知这一点,这也就是他编纂这部“思想实验手册”大集合的初衷之一:

“哲学的思想游戏促使我们面对谜题,偶尔让我们感觉不快,但也吸引我们,唤起我们的问题意识。此外,这些游戏还能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就能走向伟大的哲学理论。本书所呈现的思想实验,时常可以用来推翻其中一种哲学理论,并支持另一种理论。借由这些具体的例子,我们得以认识重要的哲学立场,包括它们有什么长处与缺点。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思想实验给我们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只需少量阅读,如此才能思索更多。……(思想实验)把我们迅速地丢尽迷人的哲学世界中,并带我们直接走向那些与伟大哲学思想相悖的根本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提供给我们的是面对自我的短暂时刻,在这个珍贵的时刻中,单薄的个体因为思考而变得深邃。我们不可能像古希腊哲学家那样用大量整块的时间来冥想,无穷无尽的琐事总在打断我们连贯性的思维。《如果》把哲学问题拆分成小段落,小巧玲珑,适宜随时拎出来把玩。它们给我们扁平化的生活带来一些其他维度的考量,让我们在俗事纷扰中,活得稍微立体一些——

譬如,清早起床半梦半醒的你,可以在望着镜子发呆时想想忒休斯之船:假如你是伟大的冒险家忒休斯,你在不断修缮自己旧船的时候保留了所有替换下的旧零件,当所有零件都被替换了一遍之后,你用报废零件又拼凑成了一艘船。你现在拥有两条船,一条零件全新的好船,和一条旧零件攒成的破船,请问,这两艘船哪一艘是你原来的船?哪一艘是你真正意义上的船?忒休斯之船只是一个隐喻,其实这个问题所探讨的是我们自己。每隔七年,我们全身上下的细胞都会更新一轮;岁月蹉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信念也已经逐渐从脑中淡去……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了和曾经的自己很不相同的人。那么,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还是同一个人吗?是什么保持着我们身份的同一性?是记忆吗?如果记忆变得不再可靠了,我们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自己?

又比如,你头昏脑胀地在拥挤的站台上等待地铁,心急如焚,车却迟迟不来,你眼前只有一条空空的铁道。这时你或许可以用这个思想实验来打发时间:想象你是一位火车司机,正要开着火车进入隧道,却看见轨道上有五位工人。刹车已经来不及,你只能选择开向另一个隧道,可是那里也有工人,不过只有一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你会如何选择?如何选择才是道德正确的?你会选择牺牲那个独自一人的工人吗?死一个真的比死五个好吗?每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是应该用结果来衡量,还是也需要考量行为本身的善恶?

再比如,你和同事交接工作,你发现他们的思维和你根本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无论你和他们解释多少遍,强调多少遍,仍旧无法让他们理解你的意思。你当然可以发火,但也可以尽量平复心情,假装自己是在亚马逊河做调查的语言学家:你看见一位原住民指着一只兔子叫“Gavagai”,你觉得这个词的意思是“兔子”吗?但它也可能意味着晚餐或者打猎啊……你走过去问原住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Tok!”可是“Tok”又是什么意思?这个疑问对你来说可能有永远也没有答案……是不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别人的话语所指涉的是什么,即便是运用母语也是一样?

又或者,你和朋友去看画展,却对展品完全提不起兴趣。你可以假装全神贯注,暗中进行自己的思想实验:如果展览里的每一幅画都是相同的红色画布,画名和简介却不同,策展人说每幅画传达的东西也都不同,你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吗?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在何处?艺术的功能就是传达吗?为什么其他具有传达功用的事物就不是艺术品呢?或者能否成为艺术品的决定性条件只是有没有被摆进美术馆?

这些能够随时随地开启的短促思考,其意义并不仅仅于打发时间的思维游戏。它们带领我们去认识人类的普遍困境,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来打量自己的生活。而这正是哲学与我们每个普通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所在。思维实验让我们跳脱个体视野的局限,跳脱日常生活的蒙蔽,把自己看作是漫漫人类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选择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走向,也决定着何为善,何为恶。

就内容而言,《如果》并不是一部厚重的哲学著作,它其中包含的思辨在哲学殿堂中可能仅仅算得上入门级,但它却是一本迷人的哲学入门书。它将哲学的碎片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开启了看待世界的另一个维度。打开这本书,很可能意味着你的生活即将发生小小的改变:你将不得不面对自己看惯的狭小世界背后的广阔空间,那里有你从未想象过的矛盾和困惑,也有你从未想象过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豆瓣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