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员吴越
(著名青年演员吴越在《我的前半生》中扮演“小三”引发争议)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我的前半生》,印象里,当时的图书馆,亦舒的爱情小说和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借阅率最高的。然而,我读小说是出了名的速度快,不要说一本薄薄的亦舒,金庸的《鹿鼎记》厚厚七大本,也被我不到半月翻完。所以,《我的前半生》到底扯了些什么,不要说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就算回到当年,也是完全不记得了。

即便如此,抱着一种怀旧的心情追看电视剧版《我的前半生》,却始终感觉怪怪的。众所周知,亦舒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试图用小说的形式,来向读者传达一种她始终坚持的价值观,即“做人最要紧姿态好看”,女性一定要有尊严地活着。

然而,从已经播出的前几集内容来看,女主人公罗子君表面生活衣食无忧,孩子听话,老公疼爱。但实际上,她是一个相当粗鄙、市侩的女人。先不要说一天到晚穿得花里胡哨,也不要说整天只知道疑神疑鬼猜忌老公是否出轨,单是回答儿子有关角膜的提问,就暴露出她的无知和不求上进。这样的一个女人形象,和30年前亦舒塑造的子君相比,不但没有任何进步,反而大幅度倒退。

问题的实质在于,30年前,中国并没有中产阶层。当时的都市女性,基本上都很独立,都有着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工作。至于“小三”,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是稀之又稀,罕之又罕。原因是,80年代的中国,刚刚才从“文革”的阴霾当中走出来,依旧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之下,每一个人都被划定为社会运转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尤其在“妇女能顶半边天”口号的宣传下,都市女性都以能够有一份自力更生的工作为荣。所以,表现在文艺创作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影视或小说作品。譬如后来曾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爱情小说《白领伊人》等。

30年后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先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都市中产阶层渐成雏形,于是,一大批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被留在了家中,成为全职太太。这一部分人,不能说全都不学无术,但的确有很大比例如罗子君那般,不但性格乖戾,蛮横、不讲理、疑神疑鬼,整个思维方式也逐渐和社会脱节,唯一能够让她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是每天阅读所谓的“心灵鸡汤”——以此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能够有充足理由苟且下去。

假如苟且能够保证婚姻一辈子安稳,那也就罢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全职太太,即使卑微到尘埃,也无法让一个男人一生一世跟你在一起。因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女人,或凭借年龄的优势,或凭借姿色的魅力,或凭借恰到好处的撒娇卖萌,强行闯入,夺走你所依偎的男人的心。

许多观众不理解吴越扮演的“小三”,长得实在不咋地,仅仅只是陪着上下班,就能成功上位。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由于国家广电部门规定,小三不能在结婚之前和男主同居,所以,在表现凌玲和陈俊生二人的情感方面,导演相当的克制,不要说床戏了,即便拥抱接吻都没有,顶多就是双手互相摸一摸,握一握。可以想象,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办公室恋情,其实是相当刺激的。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到底什么是爱情?我的回答是,只想一生一世跟你走。而这个答案,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书写。

也就在《我的前半生》仍继续热播的当口,经朋友的推荐,花了三个多小时,终于看完了台湾著名电影导演杨德昌的代表作《一一》。在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一”表示什么意思,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说法。我的个人观点,“一一”应该就是一生一世的意思。当然,这里说的不仅仅只有一生一世的爱情,其中也包括了一生一世的亲情,友情,同学之情。

(《一一》剧照
(《一一》剧照)

先说爱情。简先生的爱情还真的蛮简单,就是在高中的时候爱上了女同学,然后因为经济实力不够而分开。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背景是,杨德昌和前妻蔡琴,虽然表面是模范夫妻,但实际上一直处于无性婚姻状态。所以,在塑造简先生这个人物的时候,杨德昌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现实境况代入了进去。那就是,虽然简先生和女同学非常的相爱,但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后来在东京约会,都没有发生性关系。他们在一起,纯粹就是一种柏拉图之恋。在简先生看来,唯有如此,这样的爱情才可以值得一生一世去怀念。

然后就是胖子和婷婷以及莉莉的爱情。他们表面上是三角恋的关系,但实际上,胖子从头到尾爱的都是莉莉,婷婷不过是一个替代品。然而,莉莉却偏偏又和妈妈的男朋友,自己的英文老师发生了关系。这当然会引发胖子的极度愤怒,在胖子看来,他本来完全可以和莉莉一生一世在一起的,偏偏这个英文老师横插一杠,横刀夺爱,不杀他杀谁?

(《一一》剧照)

另外,还有一个被许多观众忽略的情节,即洋洋爱上了“小老婆”。为此,洋洋冒着生命危险跳进了游泳池,目的就是为了感受“小老婆”一个人游泳时的孤单寂寞。起初,看到洋洋跳进去再没有出来,还以为他被因为不识水性而淹死了。结果后来他湿漉漉地回到家,这才舒了口气。当然,这里我们不能认为洋洋喜欢“小老婆”就是“爱情”,但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对另一个充满好感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危险事情,都有可能去做。假如洋洋真的被淹死了,他的这份情感岂不就是一生一世为代价?

接下来说同学之情。贾樟柯评价杨德昌用一部片子就解释了全世界,的确没有说错。在现实生活当中,同学是所有人踏入社会后,仍自始至终保持联系的对象。很多时候,这种联系,就是一生一世。《一一》从一开始,就以婚礼的形式来表现同学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更纯粹,更疯狂。尤其是男同学见到女同学后的那种欣喜若狂神态,完全就是现实生活里各种同学聚会的翻版。我相信,在这里,所有的观众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杨德昌的伟大之处,在不露声色之中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出来,却又不让人觉得是刻意为之。

当然,贯穿始终的,仍旧是整部片子所散发出来的浓浓亲情。弟弟不争气,姐姐、姐夫一次又一次的从经济上予以帮助,这是亲情。婆婆中风,婷婷认为是自己没有去倒垃圾害的,所以一直都闷闷不乐,一直都感到惭愧,这是亲情。儿子性格孤僻,总想着看到一些普通人以正常方式看不到的东西,简先生便教他拍照,这也是亲情。所有这些情节的推动与发展,都是为了展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温情。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为了唤醒婆婆,每天轮流陪着婆婆说话,实际上映射了当代社会老年人的孤寂境况。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和自己家中父母、爷爷奶奶的交流。总认为他们年纪大了,什么都不知道,干脆就什么都不告诉他们,什么都不和他们说。但实际上,洋洋在最后一语道破天机,“不是我不愿意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要讲的,你老早就知道了。”

《一一》的拍摄时间为一九九九年,此时距离台湾民主转型刚好十年。所以,影片仍然留有一些威权主义印记——洋洋的班主任老师,其实就是威权主义的象征。但通过那道闪电的解说影片,威权主义终究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当然,这些就是题外话了,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本来,将一部商业电视剧和一部文艺电影放在一起评论,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些滑稽的。然而,无论亦舒也好,杨德昌也罢,他们想要表达的价值观都是相通的。只不过采取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罢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即便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依然没有从陈腐老旧的价值观中转变过来,没有形成一个与当代世界同步的文明理念。而香港与台湾,虽然之前并不是同一个政府在治理,但在战后,很快融入到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当中。虽然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会不断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但最终,更先进的价值理念脱颖而出,从而推动了台湾后来的迅速发展。而中国大陆,相比较起来,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这条路的名字叫启蒙。

2017年7月12日于株洲家中

作者简介:

刘淼,70后,长沙人,出生于邵东,后迁居至株洲,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库入选作家,曾供职于某国企,后供职于某杂志,现居家自由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沈情的背叛》《香水有毒》《盆村事件》,散文《一个人的馒头山》《消失》《斯人寂寞》等。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