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于4月20日的头版头条刊出了“中国让切尼在电视上讲话,事后却进行删改”的一篇文章。中美双方政府原先长时间协商,中方答应中央电视台进行直播切尼副总统4月1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然而这篇演讲里的那些有关“政治自由”、“思想和信仰自由”、“美国有义务协助台湾自卫”、“平壤政权历来不负责任且欺骗成性”、“给这个地区(中东)的人民指明出路,摒弃使他们长期落后的暴政和腐败政府”,所有这些在中国政府眼中具有煽动性或双关影射的话语,在平面媒体的《人民网》和《新华网》上全部给清洗掉了。大陆读者看到的是一篇“合乎中国口味”的文章。作者指出中国政府的隐形之手也曾伸向克林顿夫人希拉蕊的自传《亲历历史》。

中国官方作了丑事,却又抵赖,说切尼演讲时,电台和电视台曾进行转播,之后平面媒体所发的稿件,是通讯社的事,跟政府无关。中共政府对传媒向来发号施令惯了,这次大意,拿出对付自家人的新闻检查的土办法来处理“涉外”事件,闹得事情曝光,丢人现眼。虽说专制政权控制媒体是一种“自然法则”,但是如此食言和失态,实在有失国家体面。

说来切尼也是怪腻味的,左一个自由,右一个自由,说了政治、经济和宗教自由还不够,还要搬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来给中国人上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有自由选择和更换政府的权利。”“自由是普天下每一个人的希望,并非专属于某一个国家、某一种文化或某一个地区。”已经取得成功的社会和明智的领导人认识到应该提倡自由,绝不应该畏惧自由。“真令人捏把冷汗,切尼先生好歹是美国人,若是像杜导斌或丁子霖那样的黄面孔,在中国的公开场合说这种话,”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大帽子还怕不早就当头罩来,别说拿下人来,脑袋搬家都不在话下。

从克林顿总统开始直接面对中国的大学生演讲以来,许多西方元首都抱着“传道精神”,认定了这是一个向中国青年人宣讲现代民主政治理念和自由人权价值观念的好机会。其实早在八十年代里根总统就已经在复旦大学对学生演讲过,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电视的直接转播,自然谈不上太大的公众效果。克林顿1998年在北大,面对一大批平时在宿舍打扑克麻将、侃大山的北大学子,到了洋人面前个个成了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青年,总统大谈西藏、人权、民主自由,原以为能如春风过境,激荡青年们纯真的心,却是事与愿违,反而挑动了民族主义者那根敏感的神经,学生们认为他是“文化霸权主义者”。布什总统两年前在清华跟学生的对话就有技巧得多,他不批评中国,只着意于介绍美国的价值观念,江泽民政权也咬紧牙根顶住,总算是全程电视直播,吹皱一池春水,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

德国总理施罗德、俄国总统普京也都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到过北大,英国首相布莱尔则于去年7月在清华演讲。这些外国元首在跟中国政府签了大批的商业合同之后,都乐意来最高学府跟青年学生演讲和对谈,表示自己不仅照顾经济,也关心人文道德和价值取向。西方的政治家很懂得奉承本国民意和媒体,这种亲近学生的姿态无疑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他们往往对东道主中国的宣传伎俩估计不足,弄不清官方媒体是直播还是插播,篡改还是删改,有时被愚弄了还不自觉,帮了极权政府的忙,替他们做了活宣传,亦不自知。因此有时发生外国元首参观监狱、检阅解放军、出席妇女或工会甚至教会的活动,他们自以为是帮助了被压迫的团体和族群,结果刚好相反,中宣部挟洋自重,以此来炫耀西方国家对专制政体的支持和赞美,趁势打压反对力量和弱势群体。

美国毕竟是超级大国,在很多方面能跟中国一别苗头,不容被中国的官方媒体耍弄。但是在很多方面美国的“斗争”经验依然不足。面对中国政府这次食言“篡改”副总统的发言,美国政府只表示了不满,并未“严正抗议”,好似秀才遇到兵,纠缠不起。说实话,真正丢分和吃亏的,不是上当受骗的美国,而是说谎欺骗的北京政权。就像当年尼克松访华,老共把一条街都油漆粉刷一新来唬老外,自己沾沾自喜,觉得外国人够傻了,被咱中国人捉弄了。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又能怎样?不过让老百姓更瞧不起自己的政府罢了。

切尼演讲暴露的不仅是大陆媒体的奴婢地位,它更显现了被政府牵着鼻子走的“精英学生”的可悲处境,年轻人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必须说党要他们说的话,向客人提问题。且听他们向切尼提的那些起承转合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问题:中美关系、台湾军售、美国内政、外交、战争、商贸、选举,北韩问题等。最后当然以比较“温馨”的话题,如切尼的儿孙子女为结尾,画上“宾主皆欢”圆满的句号。瞧这些思路敏捷、口齿清晰、礼貌亲切的青年学子,他们说话字句斟酌,好似一个个政府发言人那样四平八稳,无懈可击。如果他们是自发随兴提问的话,那真会令人热泪盈眶,认为中国拥有最优秀、聪慧、有教养的下一代了。然而,一切都是演戏,一切都是作假。中国的孩童和青少年生长在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环境,谎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早早地就失去了童贞。谎言揭穿了,失真的不仅是话语,“失贞”的更是原本朴实的国民性。

《观察》4/23/2004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