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上天堂我是在一个窗外飘着绵绵细雨的夜晚,读完这部《捆绑上天堂》的。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当我读至最后那句“晚安吧,还清醒着的人们”的时候,我这才发觉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在这样一个《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式爱情走红的年代里,我们究竟想得到什么样的爱情?或者说,什么才是所谓的真爱呢?著名青年作家李修文似乎一直在努力寻找真实的答案,《滴泪痣》里如此,《捆绑上天堂》里更是如此。作为李修文第二部以爱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捆绑上天堂》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既没有充满传奇色彩的男女主人公,也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架构。男主人公“我”是一个白血病患者,女主人公囡囡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小说通过“我”与囡囡的相识、相爱至最后共同“上天堂”的感人故事,将一段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纯粹之爱展现得格外美丽与凄婉。

小说的开头是耐人寻味的。“一个人,假如他来日无多,甚至只剩下一天可活,那么,那最后的二十四小时,他将何以消磨呢?”同其他的爱情小说绕大半天圈子,最后又回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美结局不同,李修文常常在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局必然是一个悲剧——死亡。什么是纯粹之爱?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要超越死亡的局限,也就是所谓的为爱献身。因此,小说里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读者心头,压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有意思的是,小说偏偏又通过囡囡反复强调“我”的病通过治疗仍可以痊愈,以此给读者留下一个结局可能仍然美好的假象。这正是李修文小说的高明之处。虽然压得人喘不过气,但又给人一丝希望,最后再将希望无情撕碎。并且,更让人意外的是,不仅“我”死了,囡囡也死了。“我”与囡囡最终只能在天堂得以永聚。尽管如此,“我”与囡囡对于死亡没有任何的畏惧,尤其是囡囡,自始至终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虽然她早已得知死亡不可避免,但她仍义无返顾选择了与“我”相爱,这份高于生命的爱,正是纯粹之爱的极致体现。

除了死亡,李修文诠释纯粹之爱的方式还有痛苦。“我”不爱囡囡,等于是给囡囡带来失恋的痛苦;“我”爱囡囡,又等于给她带来生存方面的痛苦。同时,为了治病,“我”要忍受与囡囡的分别之苦,囡囡要忍受经济拮据,工作辛劳之苦,乃至最后,因为“我”的病导致性无能,造成两人失去性爱的痛苦。这就是说,纯粹之爱的又一存在方式就是超越痛苦,重视痛苦对于爱的体验。想想也是,没有了痛苦,爱存在的意义究竟又有多大呢?这一点,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卫慧的《上海宝贝》,女主人CoCo的男朋友性无能,同样给他们的爱情带来的是痛苦。然而,正是在痛苦与绝望之间,爱才有可能进一步升华,最终达到纯粹之爱的境地。

当然,除了死亡与痛苦,性也是纯粹之爱的表现方式之一。《捆绑上天堂》里,好几处描写了“我”与囡囡的性爱,通过这些性爱的描写,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囡囡对于纯粹之爱的虔诚与崇敬。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与囡囡的第一次性交。“在最后的时刻,在我像一辆星光下的火车般呼啸着驰向终点的时候,囡囡的嘴角又动了一下,也就是这时候,我如遭雷击,以下子就僵硬了——我意识到了一件事实,囡囡是处女。”虽然,我并没有什么处女情结之类的传统观念,但是,当我看到此处的时候,仍不由得心头一震。当一个处女愿意将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一个即将死去的男人时,这种性爱,还可能掺进什么杂质吗?这份爱,还可能不够纯粹吗?

尽管纯粹之爱是美好的,但是,正如本文标题所言,它是人的生命中所不能承受——至少是很难承受的。在如今这个电视都能成为爱情媒介的年代里,在如今二奶三奶四奶泛滥的年代里,在如今“经济基础决定爱情建筑”的年代里,纯粹之爱,早已成为奢侈的代名词。

写到这里,刚好看到微信好友南宫浩上传了他的公号文章,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遥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清纯的女孩子是存在的,她们生活在某个地方,没准咱能碰见,从而体验永生难忘的爱情。她们不会被金钱和权势诱惑,因为她们的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些俗气的东西。一双红皮鞋,就可以让她们美滋滋的,很享受。一封情书,就可以俘获她们的芳心,很简单。非常珍贵的交往。再看看现在的女人,只留下一些貌似奢华的享乐及享乐之后的精神空虚。我们正在迷失,整个社会丧失了审美。”

而实际上,在我小时候,放学的路上,经常能看到傻逼似的青工,乐呵呵地踩着一辆破单车,后面载着的美丽姑娘,可能不亚于范冰冰。而现在呢?

就在不久之前,一位青年女作家向我表示了非有钱人不嫁的想法,我是理解她的,正如我能理解囡囡为什么会爱上“我”一样。

2017年7月24日于株洲家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