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华民族一身酷爱自由、和平、主权与尊严,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异族的野蛮入侵,值得骄傲的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抵抗,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强大的反侵略战争、反异族暴政的起义浪潮,直至将侵略者赶出国境,直到推倒异族暴政或异族人挟持的暴政。自1931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再一次表明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和平、主权与尊严的光荣传统是任何野蛮残暴的力量都无法消灭的;表明中华民族在自己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维护民族的自由、和平、主权与尊严,总是勇敢无畏、视死如归地高举起反侵略、反压迫、反强权的旗帜。

视死如归地维护民族的自由、和平、主权与尊严,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也是以往全部中国史上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上,必将永垂不朽,成为多数华人奋斗进取、卫国爱民的高贵的榜样。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吧。

1931年,凶残蛮横的日本法西斯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吞了东三省,日寇与满清遗孽共同组建的伪满洲国将东北变成了人间的地狱,对我们三千万东北同胞实施了灭绝人性的压迫与屠杀。但是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东北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淫威吓倒,他们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先是马占山部,给疯狂傲慢的极端嚣张的日寇以沉重的打击;后是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等领导的抗日联军,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在常人无法忍受的饥寒交迫,敌兵紧逼的困境中,坚持了很多年的惊天动地的斗争。就是到了吃树皮、草根、雪块的时刻,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1932年,企图亡我民族、吞我山河的日本侵略者,又在上海挑起战火,中国的抵抗部队,以十九路军为主力,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抗日军民的鲜血洒启蒙了淞泸平原的河沟、田野、村庄和城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在喜峰口一带英勇抗战,在装备低劣、缺少弹药的艰难困苦之中,常以大刀队夜袭敌营,砍掉了日寇的骄横气焰,砍出了中华民族的无畏气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寇阴谋策划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于是华北、华东陷入战争的火海,接着华南、华中相继遭到了日寇铁蹄的蹂躏;于是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不能容忍异族人的野蛮入侵,不甘心做日本军国主义的奴隶,不愿放弃民族生存的权利与尊严。在数千年酷爱自由、和平、主权与尊严的,不容侵略与压迫的光荣传统的激励下,在国民政府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的旗帜下,举行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巨大的反侵略的英勇抗战,每一条战壕,每一道防线,每一条河流,每一块田野,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城池都被为国捐躯的军民的鲜血染红,千百万革命的将士,千百爱国青年,千百万不愿做亡国奴的普通国民,在战争中献出了可贵的生命。这些人当中,有国民党人,有共产党人,有民主党派人,还有众多的无党无派的爱国者。刘桂五、佟邻阁、赵禹登、范筑先、王铭章、饶国华、寸性奇、唐维源、左权、张自忠、马本斋、戴安澜、彭雪枫等等就是这些人中的杰出的代表。当时数百千万牺牲于战火的抗日将士与爱国者,将个人与家庭的利益完全置于民族救亡之下,蔑视日寇猛烈的炮火,终以极端落后的装备,与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挫败了日本战犯亡我中华民族的狼子野心。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1931年至1945年的漫长的抗日岁月中,中国的抵抗力量没有因自己国家的贫弱而气馁,中国的军队缺少枪械、弹药、服装、食物、药品,常在饿着肚子、穿着草鞋,在平原山地、林中雪野,频频打击装备优良的日寇,许多抗日将士,子弹没有了,就用刺刀;没有刺刀,就用枪托;没有枪托,就用石头;没有石头,就用双手;双手伤残了,就用牙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几万里山河,到处都留传着他们悲壮的英雄事迹。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在漫长的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包括众多华侨在内的几万万爱国同胞,在海外,在大陆,在前方,在后方,无私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种田的、做工的、教书的、上学的、经商的、当公务员的、从事自由职业的爱国者,都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因战争失去亲人与家园而沦为乞丐的小流浪者也捐上仅有的几个讨来的铜子,还有双亲中只有一方是华人的不少外国人,也义无反顾来到中国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奋斗支柱,它激励着每一位爱国者,激励着每一个爱国的党派,激励着每一个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激励着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民族的成员。

视死如归的抗日精神将永垂不朽!这就是历史给予现代每一位民主型爱国者的最高贵的礼物。(完)

1995夏于江苏南京东郊龙潭监狱

《杨天水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