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华侨领袖们呼吁,华人要努力争取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每当一个华人竞选公职成功,或者取得一项成就时,侨界舆论就会欢呼,华人朝着融入主流社会又前进了一步。

实际上,就华人的整体现状而言,别说进入主流社会,就是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华人也还不能说现在就已经做到了。一位移民研究专家最近就曾说过:自19世纪开始,150多年以来华人移民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只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始终被美国人当成是“外国人”,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之言。

一个族群之中的少数人的蹿升,不能代表整个族群地位的上升,像是美国黑人之中已经出过议员,法官,将军,国务卿,现在奥巴马又当选为美国总统,但是美国黑人的底层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同样,华人中间出现几位部长,州长,议员,大使,甚至将来出现一位华人国务卿,也不会意味着华人的整体地位得到明显提高,遑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了。

何况就是这些进入上层社会的华人出类拔萃之辈,有时也是很难甩掉“外国人”标签的。比如2001年吴振伟(David Wu)应邀前往美国能源部大楼演讲,题目就是庆祝亚裔在美国的成功。不料能源部警卫不知道来客是美国国会议员,反而根据其华人面孔,反复质问吴是否是美国公民。尽管吴及时表露议员身分,警卫们仍然不相信他的说词和证件,不但继续挡驾,还将吴作短暂拘留。事后吴振伟写信向能源部上层提出抗议,得到的答复竟然是“遗憾,但是不会改变目前做法”。

2002年西雅图女子花样滑冰世锦赛时,生于美国的著名运动员关颖珊(Michelle Kwan)不敌休斯而屈居亚军,美国报纸的大字标题竟是“美国人休斯打败了关颖珊”。 事实上,关颖珊4年前就“享受”过外国人的待遇,MSNBC网站当年就在新闻标题“美国人击败关颖珊”中就将她当作外国人报道,引起当地华裔社团的抗议。

华人(包括生在美国或是归化入籍者)经常被视作外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族的不同。美国虽然号称移民国家或者民族熔炉,但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白人为主的国家,白人构成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或基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一个来自欧洲的白人游客,可能一句英语都不会讲,但他走在城市和乡村的街上,只要不开口说话,没有人把它当做外国人。而如果这个游客喜欢美国决定移民来此的话,他的第二代立刻就会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勤奋一些的,跻身上流社会也毫无问题。而华人则由于人种的不同,外表与白人相差太大,别人一眼即可辨出,即使第二代第三代生在美国,不会母语而只能讲英语,甚至成功地立足于当地,但若根据外表长相判断,仍然是会被很多美国人认作外国人的。

但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美国黑人也是异族,来自远方的非洲,一黑一白的外貌差别可能更大,并且与华人相比,整体的教育,素质,收入,家庭财富都不如号称“模范移民”的华人(反之,在犯罪,吸毒,单亲,性病等等方面,比率都高于华人),但是没有人会把美国黑人当做外国人。

妨碍华人完全融入美国社会的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文化的巨大不同,这一点注定了华人无法被美国社会完全同化,因而无法变成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一方面,中华文化自身的固有活力,使得美国文化无法完全同化它。虽然美国文化,携其发达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具有的强大的“熔炉”同化能力,几百年来已经同化了无数的外来文化,融合了大批的移民,但在更为古老悠久的中华文化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内聚力和延续力极强,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过去只有影响和同化别的文化,而从未被其他文化同化过。中国近代固然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方面落后,鸦片战争以来全面学习西方,社会生活逐渐西化,甚至包括日常习俗时尚风气等也趋向欧美,但是中华文化中最本质最有特色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却是从来没有落后过的,甚至在某些方面一直是傲视各国的,这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部分儒道释教的精神伦理等等。仅以语言文字而论,尽管由于殖民历史和网络科技的原因,英语目前在全球较为流行,但汉语事实上是不次于英语的,词曲和书法的境界更是连英语也难以企及,而唐诗或许是人类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了(鄙意认为可能没有其他民族能够把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如此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很难想象会被其他文化轻易同化。

另一方面,华人总是顽强坚守自己的固有文化,不想被别人同化。文化的同化意味着切断同过去的联系,放弃自己的文化,全盘接受另外一种文化,就像美国黑人一样,已经没有了同非洲故土的联系,舍弃了自己的原始文化,全面接受了美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等等,这样的黑人就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没有人再怀疑他们不是美国人。

但是中国移民无论走到哪里,移居何方,都不愿隔断同自己故土的联系,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文化,不愿被异族同化。美国华人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与大陆的密切联系,从寄钱回家到叶落归根,从襄赞辛亥革命到支持抗日战争,从资助故乡教育到前往大陆投资,血浓于水,情系家乡,关心中国胜于关心美国,宣誓入籍仍然心系故土。而在美国的华人,大多数是聚族而居,集中在大城市的特定区域内,使用家乡语言,阅读华文报纸,流行本国风俗习惯,按照传统观念行事,俨然国中之国或者海外飞地。家庭稳定崇尚读书,子女接受双语教育,温习经典,背诵唐诗,念念不忘传统文化,经常寻根探亲怀旧。随着大陆的经济发展,中美来往增加,交通便捷,全球一体,华人同故土的关系今后更加频繁密切,华人的自我意识会更强烈,华人的固有文化非但不会被吸收同化,而且还会进一步发扬光大,最近美国各地纷纷出现的汉语学校和孔子学院即是一例。

华人念念不忘故国,坚守中华文化,拒绝接受同化,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就是不认同这块土地和人民,不看待美国作为自己的真正家园(只是来此挣钱,享受或者避难),不愿意安身立命入乡随俗,因此自然就被当作“外国人”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实际上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是由于这种执着坚持,中华文明连绵不绝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之中,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形成独特的人类瑰宝和世界财富。也正是这种万古流长举世无双的辉煌文明,使得华人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极大的自豪,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坚定美好的期望,正如柏杨先生所说的,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惟一的立足点。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明乎此,华人就不要再空谈进入主流社会,也不要处处以白人上层社会的标准来强求自己了。既然不想被同化,既然完全融入是不可能的,做个堂堂正正的外国人也未尝不可。美国华人的当务之急,就是清醒认识自己的真实社会处境,放弃一厢情愿的迷思,努力去改变一盘散沙内斗不休的通病,尽量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自我保护,守望相助,互为声援,对抗作为“外国人”所受到的不公和歧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选举,集体表达诉求,影响政策制定,维护自身的权益。美国华人已经达到6百多万了,教育和收入也不低,力量相当可观,如果真能合众为一的话,相信即使作为“外国人”,也是无人可以轻视的。

2011年11月23日

《英顺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