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消失中的江城》封面截图

《消失中的江城》封面截图

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一本认识中国底层社会的好书——《江城》。

何伟作为一个外国人,深入到中国的底层,以他独特的视角,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这些问题放在西方国家,你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放在中国,大家却都习以为常。找到这些问题,呈现这些问题,尤其是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桉,这就是一个逐步深入认识中国的过程。因为中国,确实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何伟教书的城市涪陵,正是在三峡工程的影响范围内。正如何伟所说:“外国报纸常常刊出挞伐这项工程(三峡大坝)的报导,而像北京和上海这些城市也有人提出愤怒的批评。”按照正常的思维和现象,受到如此巨大工程影响的人,要被迫离乡背井,生命中遭逢巨大的变动,其不满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何伟告诉我们:“接受到水坝影响的涪陵,却没有任何不愉快的迹象。在我生活在涪陵的两年期间,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位居民抱怨三峡工厂,但是,我听见他们几乎针对其他每一个敏感话题发牢骚。在重要的地方问题上,涪陵居民无法得到可靠的咨资讯,这一点再加上政府对于公开抗议的约束,使得市民更难以任何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最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期待,也不要求这种资讯。”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一段描述更加深入到中国社会的肌理中的了。中国进步所面临的障碍很多,从五四时代开始,一些敏锐的观察家就注意到了作为社会基础的普通中国民众身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公共事务的冷漠的问题。当年鲁迅就是因为看到中国人的这种冷漠,才决定从用手术刀医治国人的身体疾病改为用笔医治国人的心理疾病。何伟的一句“既不期待,也不要求”,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中国民众文化基因中这种根深蒂固的冷漠,这种冷漠的严重性在于,它不仅指向他人和与己无关的事情,甚至还指向自身和与自身利益攸关的事情。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听天由命的顺从意识,他们把苦难当作正常,而不是当作不公;面对苦难,他们的心中不是不满,更不是愤怒,而是无奈和接受。

这样的群体文化心理,在各种文化体系中都是少见的,如果认真分析起来,恐怕一两本书的篇幅都无法完整剖析。这也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由于有这样的具有悠久历史脉络的群体心理,中国人的反抗意识,确实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强烈。不是被逼到最后一步,中国人宁肯选择逆来顺受;而且为了让自己的忍受能够心安理得,还会采取“既不期待,也不要求”的态度。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很多问题,例如:为甚么1960年代初的大饥荒导致三千多万人死亡,但是并未在中国掀起大规模民众抗议;为甚么中共的谎言如此不堪一击,但是还是有很多国人选择相信。这些现象绝不是仅仅用恐惧就可以解释的。

如果我们把中国比喻为一个巨人,你会被他的体型庞大而产生错觉,认为他雄壮威勐,于是望而生畏。但是这样的一个巨人,两千来的历史却是颠仆曲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他的体型相比极为不符合比例原则,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这个巨人的身体内部,在更为细微的层次上,一定有一些内生的疾病元素,存在于细胞中,微血管中。要发现这些问题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是中国人自己都很难做到。但是在《消失中的江城》中,我们可以从何伟的笔下接触到一些这样的蛛丝马迹。这,就是我高度推崇何伟的根本原因。

要了解中国,就要看何伟的中国观察系列报导,包括我推荐的这本《消失中的江城》。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