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人到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一被普遍接受的理论,久已受到众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质疑。格林兰童话故事和考古发现,早在公元1000年期间,维京人就抵达加拿大东海岸(今天的纽芬兰),并将他命名为「葡萄之国」,因为那里生产葡萄。

维京人的远征

在公元800至1050年期间的维京时代,维京人在北欧和北大西洋地区从事商业、海盗和开拓殖民地的活动。「维京(Viking) 」一词缘于港湾(vik),居住在港湾的人即称为维京人。在今日的瑞典、挪威和丹麦(如附图一)都居住着维京人。挪威的维京人占领了冰岛和格林兰岛,并在苏格兰和爱尔兰定居下来。在整整一世纪里,东英格兰和法国西北部(即诺曼地)受丹麦的的管辖。「诺曼地(Normandie)」这一名字本身就打上了北欧的烙印。格林兰的维京人曾抵达美洲,但一直没有在那里住下。在东部,瑞典的维京人沿着俄国河流航行曾抵达君士坦丁堡与阿拉伯人做生意。在今日的英语和法语里,有许多单词和表达法源自于北欧。当维京人到诺曼地与当地居民做生意时,他们将小木签(stickor )当成商标插在货物上,「小木签」这一字眼也随着被当地所采用。由于当地人很难发「st」这个音,便改发成「et」,「sticka 」 也就变成「eticka 」,「小木签(liten stickor )」便成了(etiquette ),该字到了英国则演变成「票(ticket)」。讽刺的是,当十七世纪崇尚法语之时,北欧人又把该字借回使用,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拼写此字,即「etikett」,「sticka 」这个字在半个欧洲转了一圈后,又在七百年后回到北欧。在英语里有许多从北欧语言里借用的字,例如,一个很古老的北欧字「tunna」,在英语里变成「城镇(town)」。在今天的英国城市名字里,有许多是以「by」或「thorp」结尾的。另一个例子是史前北欧字「vindå」或「vindöa」,意思是从墙上的一个洞往外看,借到英格兰时,便成为「窗户(window )」。当瑞典的维京人到达今日的俄国时,当地人问他们从哪里来,由于他们当中大部分来自Roslagen (斯德哥尔摩东北部地区),当地人以为他们是来自于一个叫「玫瑰(Rose)」的国度,有一个瑞典人甚至被当地居民选为国王,因为他们来自「玫瑰之国」,故当地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之为「玫瑰国(Ros-land)」,此名后来逐渐演变为「俄国(Ryssland)」。

雷福·耶力克松

大约一千年前,有一个叫雷福的维京人,他是格林兰岛布拉塔利德地区,一位名叫耶力克·罗德的儿子。耶力克是发现格林兰的人,由于他曾与挪威当权者发生冲突,并在冰岛被宣布为非法份子,所以他在格林兰岛定居下来。此时他们一直在讨论,准备航海去发现新的陆地。雷福向一位名叫比昂内·赫尔尤夫松的人买了船,并配备好装备,准备做长途的航海旅行。他还招募了三十多名船员,其中一人是雷福的养父,名叫特勒基的南部人(德国)。雷福曾要求其父耶力克领航,起先耶力克以自己太老,无法承担此任拒绝,但经雷福以耶力克是家族里最大的福星,能给他们带来好运为由力劝,耶力克才答应领航。可是,在耶力克骑马往船上去的途中,其马被拌了一下,耶力克随即被摔了下来,脚受了伤,自此他即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雷福所称的那种「福气」可言。他说:「上帝没有让我再发现新大陆的意愿,我们不能一起去远航了」,因此即打道回府。雷福将船装备完毕,便和船员启程出海。起初他们朝北航行,以避开格林兰岛南部的浮冰,然后他们又折回南部,毫无困难的到达了比昂内曾经做为登陆目标的陆地。比昂内在其航海旅行中,曾经见到过许多陆地,但都没有登岸,因为他一心只想到格林兰岛去,而无暇去发现新的陆地,他也因此受到强烈的批评。好在这些陆地正是雷福要寻找的目的,当他们发现比昂内最后寻找的目标时,雷福决定抛锚停船,登上岸去。这块陆地不适合居住,对于他们毫无价值,雷福给它取名为「不毛之地」,因为它主要是由陡峭的岩石和冰川组成,没有什么生长物。他们回到船上继续航行,最后又发现了一块陆地,他们再次靠近岸边航行,并抛锚停船上岸。这块陆地上长满了树林,海岸是由长长的沙滩所组成,雷福说这块陆地应叫做「森林之地」。然后他回到船上,继续航程,急切地寻找着新的陆地。此时刮东北风,他们漂流两天后,才重新朝新大陆的方向航行。他们来到新大陆的一个小岛,登上岸去,发现岛上长着草,并尝了尝露水,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东西。然后他们继续航行到岛南部的一个海峡,他们的船在一个退潮的沙滩上搁浅,这里正好是一条小河的出海口,小河的源头是一个湖。当涨潮时,他们沿着小河航行至湖,在那里住了下来,并盖了一栋大房子,以待冬天的到来。他们来到的这块陆地很不错,冬天连霜冻都没有,河里和湖里有许多蛙鱼,雷福让一半的人去察看这块陆地,另一半的人守住房子,出去的人当天晚上便回来了。有一天南部人特勒基突然不见了,雷福出去寻找,很快就找到他。特勒基告诉雷福说,他不但看见很多野生的麦子,还发现和他们故乡一模一样的葡萄树和葡萄,雷福即给这块陆地取名为「葡萄之国」,他砍了一大堆的葡萄树带回到格林兰岛,后来人们称他为「福星」。雷福·耶力克松,格林兰岛耶力克.罗德的儿子,就此成为第一个登陆「葡萄之国」的欧洲人,这些陆地正是比昂内想要达到的目标。

上述这段故事,是格林兰童话故事开始的综述。这个故事可能是两个关于发现「葡萄之国」故事里的最古老、也可能是最可信的一个。另外一个故事,「耶力克·罗德」,故事在许多方面与格林兰人故事不同。在「耶力克·罗德」的故事里,雷福是第一个以葡萄之国做为登陆目标的人,但是远航探险队却是由一个叫托尔芬.卡尔斯爱默的人领队,不管怎么说,这两个故事都是有关雷福.耶力克松发现北美的资料来源。我们把故事中的远航路线、航行天数以及有关气候等情况放在一起加以分析,便能发现这块路地指的就是加拿大纽芬兰一带。问题是尽管一千多年前,那里的气候比现在温和,但也没有生长葡萄,甚至连雷福的继父发现的那种子的、不太显眼的小葡萄都没有。涨潮与退潮差别那么大似乎也不对。那么要问的问题是,这些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关于这个问题,考古学家和维京人专家马兹.基.拉尔松专门写了一本书,名为「美好的葡萄之国」。自从上个世纪之交,维伯尔兄弟首次提出,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对史实来源要实行非常严格的判断标准后。这两个故事便至少可以做为研究的出发点、参考资料和想法来源。

考古发现

以往最大的问题是,人们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实物证据,表明北欧人曾经到过这些地区。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挪威研究人员黑格尔.因斯塔德在纽芬兰的最北角一个叫L’Anse anx Meadows的小渔村,找到了具有明显北欧特徵的建筑遗址。他在那里挖掘了几年,没有发现什么有决定性意义的实物,但后来突然发现一个不显眼但很有意义的东西,一个滑石斜轴(用于将棉织成线之机器),与在斯堪地那维亚发现的形状一样。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带圈的铜针,也具有北欧维京时代的特徵,但在爱尔兰也发现类似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泥炭墙房子和一个专做造、修船用卯钉的铁匠铺,运用碳十四的方法,人们确定其有机物的年龄正好是约一千年。换言之,这个地方非常有可能被来自斯堪地那维亚的人居住过。其他遗物如羊毛衣片等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故事里的许多情节与在L’Anse anx Meadows 的发现对不上。纽芬兰地区的政府部门却对此发现非常激动,他们在遗址处重新修复了建筑物,人们在此可以看到维京时代的住宅和带有篱笆围成的庄园等。那么书中所说葡萄的事又该如何解释呢?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即书中所说的葡萄可能是指黑加仑(vinbä)或是牙疙瘩(lingon),有人甚至认为可能是指草地,但是如此,字应该拼成「vinja 」而非「vin」,此外该字在冰岛文学里也没有出现过。但是马兹.基.拉尔松假设维京人继续航行几天到达纽芬兰西南部的诺瓦斯科夏,那里生长着葡萄,尽管很小,很稀少,但总是葡萄,而且至今还生长着。但有些学者则声称葡萄是在后几个世纪才种植的。马兹.基.拉尔松曾亲自到那里找到了一个与书中描写一致的地方,沙滩、湖水、小河、葡萄和湖。这个地方位于港口城市雅尔毛斯以北诺瓦斯科夏西南部彻果金河的出海口处,他发现的那个湖微不足道,那是因为近代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留下的印迹表明当雷福及其随从到达此地时,湖是很大的。马兹.基.拉尔松与斯特芬.A.戴维斯教授共同考察了彻果金河地区的两个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但是没能发现任何实物表明北欧人曾经到过此处,他们发现一个,期盼是墓地,但结果却是后几个世纪树林的化石堆。迄今的结果是,相当确定北欧人曾经到过纽芬兰,但是未能在诺瓦斯科夏找到实物证据,而诺瓦斯科夏却与故事里描绘的「葡萄之国」相近。雷福抵达「葡萄之国」并未像后来的哥伦布那样给美洲带来革命性的后果,维京人人数少,武器装备不足,无法抵挡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攻击。此外,当时美洲也非乐土,地球也未人满为患,不足以吸引人去定居,很可能他们后来又回到美洲好几次来砍树木,因为在格林兰岛的树木很缺乏。

原载:通讯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