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被炸风波未息,两国论风波又起,中美关系从一个危机到另一个危机。据了解,不论是中共高层还是美国政界,都在重新检讨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明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估计到那时,对华政策免不了又会成为各方争辩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詹姆斯×曼的《向后转》一书出版,可以说出的正是时候。

今年,纽约的阿弗瑞德×诺夫出版社(Alfred A稫nopf)出版了洛杉矶时报前驻北京办公室主任詹姆斯×曼(James Mann)写的《向后转》(About Face),该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和中国的荒谬关系史,从尼克松到克林顿”(A Histroy of America’s CuriousRelationship with China,from Nixon to Clinton)。作者根据大量的官方文件、采访记录和亲身经验,对美国将近三十年来的对华政策给予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全书共433页,正文分十八章,还有序言和结论。著名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谭若思(Ross Terril)、黎安友(Andrew J種athan)和林培瑞(Perry Link)都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按照作者的叙述,起初,尼克松和基辛格决定和中共发展关系是为了给越南战争寻求一条出路,美国想使自己能够在和中苏两国打交道的时候享有更大的弹性,不过渐渐地,向中国开放就变成了一个既定方针,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卡特时代和里根时代,美国政府把中国当作它反对苏联的盟友,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那就是,美国对其他国家是一种标准,对中国则是另一种标准。在布什当政的时代,共产阵营瓦解,中国发生了天安门事件,但布什并没有改变原先的对华政策。克林顿上台后试图实行一套新的政策,不过这种新政策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

美国对华政策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它的个人色彩比较强。三十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没有脱离当年尼克松和基辛格定下的调子。其次是它的透明度比较低。本来,民主国家的政策制定都是高度透明的,相比之下,外交政策的透明度要低一些,而美国的对华政策的透明度更低。据作者披露,早在1971年基辛格初次访华时就向中共承诺美国绝不支持台湾独立。再有,美国的对华政策常常偏离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国是一个共产专制国家,照理说,美国的政策应该表现得强硬,但事实上却一直是温和的。在初期,美国和中国友好,是为了牵制苏联,所以美国并不理会当时中国内部的黑暗。后来苏联解体,但是美国依然保持同中国友好,一来是为了借助中国去约束北朝鲜,二来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美国对中国和对苏联不是采取同样的标准,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最惠国待遇问题。美国给予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甚至在六四事件后也没有中止,但是美国并没有给苏联最惠国待遇,即便在戈尔巴乔夫大力推行民主化之后也还是不肯给。

一说起要对共产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有人就批评说这是“冷战心态”。作者指出,其实这些批评者才是冷战心态,因为他们要求美国在冷战结束后还继续保持冷战时期的对华政策,也就是说继续原谅中国政府的野蛮镇压行为,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和中国发生冲突,似乎共产专制这一套东西对俄国人东欧人都不适合,但对中国人就适合,如此等等。

在中美关系中,中共很懂得如何反制美国。在过去,中共动辄表示要和苏联再度结盟,从而要胁美国进一步向中国靠拢。后来,中共则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在西方国家把经济交往与人权问题脱钩之后,中共自己又把它们从反面挂上了钩。

但是,尽管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安抚和交往的政策,中美关系还是常常陷入危机,中国政府还是觉得自己受到美国的威胁。有趣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种威胁不但来自它在美国的对手,而且也来自它在美国的朋友。因为那些主张发展友好关系的美国人,至少是在向美国民众解释他们的主张时,总是说越是和中国全面交往,就越是有利于中国的自由化,越是有利于中国的和平演变,这势必就引起那些坚持共产专制的领导者们的深刻敌意。

在回顾了美国对华政策后,作者提出质疑: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关心中国的自由民主吗?美国有什么理由棗不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在其他方面棗反对东欧的共产主义然而却接受中国的共产主义呢?”

《向后转》一书完成于1998年。当时的中美关系看上去还不错。今年的形势就大不相同了。如今的中美关系正陷入低谷。以后会朝什么方向演变,现在还难以确定。詹姆斯×曼是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持批评态度的,很可能,和他观点相似的人正在多起来。

1999年8月

《胡平文库》读书·评论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