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亚洲之画像

原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Nicholas D. Kristof和Sheryl Wudunn,中文名字分别是纪思道与伍洁芳,因为报道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而获得一九九零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后来他们又作为时代周刊的记者常驻香港和东京,在西方新闻界算得上是亚洲通。最近,夫妇两人又共同完成了一本新书《Thunder from the East》,译成中文就是《来自东方的雷鸣》,副标题是“Portrait of a Rising Asia”,即“崛起的亚洲之画像”。由纽约的阿尔弗莱德·克诺普出版社(Alfred A·Knopf)于二零零零年出版,全书共三百七十七页,正文分为三部分,共十四章,三部分的标题分别是:一、亚洲过去的幽灵,二、重建亚洲,三、地平线上的三朵阴云。

《来自东方的雷鸣》一书,有人物故事,有采访考查,有数字图表,有分析论证,它涉及到近些年来亚洲地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并且指出这些变化将会对西方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者认为,中国可能在二十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尽管在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还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还只能算穷国,其生活标准只相当于今天的葡萄牙。作者还讲到印度正在从它漫长的冬眠中苏醒,日本正在发展未来消费技术而造福于亿万民众。整个亚洲正在着力恢复它在五百年前一度享有的世界中心的地位。按照作者分析,一九九七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由于它急剧地改变了亚洲的裙带之风和窒息活力的陈规陋习,解放了原先被束缚的能量和创造力,反而加速了亚洲的重新崛起。不过,作者也谈到亚洲地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弱点,除了许多国家还不自由不民主之外,还有对妇女的歧视,环境的污染,民族主义的泛滥,等等,因此,亚洲的崛起也将是一个充满风险和骚动不安的过程,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强权的出现在很多方面可能造成不稳定,亚洲地区的新的导弹技术和新的核武发展可能对美国的城市构成巨大威胁,今天的亚洲不但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也是最危险的地区。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作者不赞成所谓“战略伙伴关系”一说,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虽然中美双方可以在很多领域进行合作,但是两国在经济上、外交上、甚至在军事上是竞争关系,彼此是竞争的对手。作者不赞成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因为经济制裁并没有什么效果。在经济、政治、商业、文化以及其它非政府活动上加强和中国的交往更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变化。不过作者也承认,交往政策未必能收立竿见影之效,它可能需要长时期才能奏效。

在谈到美国的两岸政策时,我们知道,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是某种模糊政策,它一方面鼓励台湾自力更生,同时又让大陆认为一旦两岸发生战争美国将支持台湾。如果台湾率先宣布独立或采取类似措施而导致战争,美国不会介入,如果大陆率先对台动武,美国将支持台湾。但是作者认为,从长远看,在今后,美国若坚持模糊政策恐怕会越来越困难,因此他们建议美国还应采取某种外交手段,要让大陆知道,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将考虑承认台湾独立。作者认为,这种态度有利于使中共内部的温和派劝阻强硬派不致轻举妄动。不过,作者还说,如果在未来,中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更为强大,如果要武力犯台,美国很可能不得不袖手旁观。

作者认为,即便在二十年之后,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但它仍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不论是在核武器方面还是在电脑互联网方面。美国不用害怕亚洲的经济力量。随着东方使自己丰富起来的同时,它也使西方变得丰富,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变得更丰富。在未来,美国将有更多的亚洲移民,尤其是在教育和高科技领域。美国的经济也将与亚洲的经济实现更多的整合。美国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它的兼收并容,宽宏开放。

我们知道,在美国,在西方,有不少人都发表过对未来中美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的种种看法。读一读这些文章或书籍,对于我们自己思考这些问题想来也是有益的。

《北京之春》2001年4月号

《胡平文库》读书·评论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