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香港明镜出版社推出《中国“六四”真相》一书,引起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展开热烈讨论。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中文出版机构大纪元出版社趁热打铁,精选出一批评论文字,整理成书,于五月出版。书名叫《“六四”真相名家谈》,全书共199页,编者署名秦聆。

本书一共收录了三十六篇文章,作者阵容庞大,有八九民运的学生领袖,如王丹、封从德,有八九民运的知识界代表,如严家祺、刘晓波、戴晴、郑义、于浩成,有中共体制内人士,如胡绩伟、金尧如、吴稼祥,有自由派知识份子,如苏绍智、陈奎德、陈小雅、吴国光、阮铭、张伟国,有海外政论家,如□锋、陆铿、罗孚,还有杨建利、吴宏达和几位元网上署名文章,以及美国学者林培瑞和《中国“六四”真相》一书编者张良,等等等等,称得上高手云集。由于这些作者的身份不同,背景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这就爲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啓示。

这些文章涉及的问题很多,观点并不一致,有时还尖锐对立。《中国“六四”真相》这本书,按照作者张良的说法,是根据中共内部文件和高层会议记录整理编辑的,那么,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作者断言此书披露的材料是真实可靠的,并以当事人的身份提出若干佐证;有的作者则提出怀疑,批评这本书“以假乱真”;还有作者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对书中涉及的事实给出进一步的补充,或者相反,提出质疑并作出修正。对于《中国“六四”真相》编者张良的政治背景,有几篇文章也给出了不同的猜测,有人认爲张良只是中央机要部门的一般工作人员,并没有更深更高的政治后台;有人则推测张良恐怕有杨尚昆家族的背景。有些作者集中讨论了这本书出版的政治后果,到底是有利于改革派民主派呢,还是适得其反,有利于保守派顽固派?有好几位作者从书中提供的材料出发,对八九民运,对六四事件作出深入的分析,见仁见智,不一而足。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天安门事件主要当事人之一赵紫阳和鲍彤的重要文献,一篇是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申辩词全文,一篇是鲍彤在秦城监狱中就所谓学潮和动乱期间的言行的交代。这两篇文献的真实性都得到多方面的证实。丁子霖、张先玲等一百一十一位“六四”难属和伤残者针对《“六四”真相》的出版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也被编者收入此书。

正如陈奎德博士在序言里写到的那样,“六四”是现代中国的十字架,正义是没有替代物的,历史的审判是不可避免的,天下没有白流的鲜血。“自从六四那天的枪声响过之后,中国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中国了。我们都是六四之子,中国人都是六四之子。在某种意义上,六四将爲这个正在溃烂的民族之精神输入道德感,输入宗教感,输入神圣性的资源”。

不论人们对《中国“六四”真相》一书的真实性有多少争议,它的出版再次启动了世人对“六四”的记忆和对中国民主前途的思考,在这一点上,它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以爲,如果在阅读《中国“六四”真相》这本书的同时,也结合著读一读这本《“六四”真相名家谈》,一定会更有收益。

2001年12月8日

《胡平文库》读书·评论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