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

钱学森

钱学森(Public Domain)

关于表态,我最佩服的就是钱学森先生。1958年6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篇文章《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这篇文章写道:“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这段文字可以总结如下:如果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能够达到30%,那么亩产万斤是可以实现的。

这段话的问题在于,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远没有文中所说的那么高,能有3%就不错了。所以这段论述的前提就是错误的。

从形式逻辑上来说,一个论证如果前提是错误的,那么无论推出任何结论,论证都是有效的。

一个前提错误,因此结论是胡说八道,但是仍然有效的论证,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1+1=3,那么我就是教皇。

还真有人尝试过从1+1=3推出我就是教皇来:

等式两边减1,可得1=2.我和教皇本来是两个人,现在是一个人了,所以我就是教皇。

钱学森先生的论证其实也是一样:从错误的前提出发,无论推出什么荒谬的结论来,论证都是有效的。

窃以为,真相很有可能是这样的:钱学森先生当然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如果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所以就选择了这种拐弯抹角、明褒暗贬的方法来表达。恰巧中国青年报的主编也不懂形式逻辑,于是就让这种反党言论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报纸。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揣测,算不得数。不过这倒给我带来了启发: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你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那你不妨学习一下钱学森先生,给你的表态加上一个不可能成真的前提。这样无论后面你要说的是什么样的胡说八道,你的论证在形式逻辑上都是有效的。

不过,你的前提也不一定非要像“1+1=3”这样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是假的。像钱学森先生那样把“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能够达到30%”当作前提,一般人可能就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此类虚假前提,我们可以到科学中去找。比如,物理学家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一是永动机,一是预言未来。再比如,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