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的女儿是这样出国留学的。

当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师大生物系。填报志愿时,我向她和她的父母提供了一点意见:生物学专业是永远的“朝阳”学科;孩子性情沉静,耐得住寂寞,做事认真、细致,具有某种实验科学家的潜质。

她和她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议。而她本人同意填报北师大生物系而不是北大生物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北师大生物系属师范类专业,学费和各种花费都比较少。

四年本科毕业,她被保送读本校本系的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导师希望她硕博联读,直接攻读本校本系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她婉谢了导师的美意,投信美国的几所优秀大学。她对我说:“最先进的科学在人家那里,我要去那里学。”

那时,她的父亲已罹患晚期肺癌。这时,我的这位终生挚友十分羞涩地对我说:“孩子要去美国留学,你们帮帮她吧,给她筹集点钱,使她能度过去美国后的一些难关。”

父亲去世十多天后,她就只身赴美了。临行前,我们把她请到家里。我把三万元人民币摆在她面前,郑重地说:“我们把这些钱给你。你享受与我们女儿同样的待遇,以后要还给我们,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

真没想到她竟然会这样回答:“谢谢叔叔、阿姨。我不拿这个钱。我平时攒的钱和我的奖学金足够我用了。如果还要用家里和亲人、朋友的钱,我就不出国留学了。”

她的回答令我有些失落感,同时也使我顿生敬意!多好的孩子啊。

硕士毕业后,她向美国三个大学投递了自己的档案资料,结果,两个大学都以全额奖学金的条件录取了她,她选择了其中更优秀的一个。

到美国后,她每个月都省下一些奖学金,寄给自己的母亲。

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她都潜心学业,未曾谈恋爱。我曾为此忧虑,担心她是否会成为那种缺乏情趣、缺乏情商的“学霸”。

结果又大出我的意料。到美国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如今的丈夫。这位先生高她一个年级,当年入大学新生报到时就曾在北京车站将她接到学校,之后再无联系。“他乡遇故知”,一到美国,第一个就遇到这样一位老校友,真是缘分啊。从此,他们相爱了!

没想到,外表平静的她,内心却激情如火。她毅然决定:转学,由温暖的地方到寒冷的男朋友就读的大学去!

他们博士、博士后毕业后,先后寻到了各自满意的工作:在各自的公司里研发抗癌、治癌的新药。她不无激动地告诉我:“我仇恨癌症!它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夺去了许多亲人、朋友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她满有信心地告诉我:“到本世纪中叶,人类就能完全战胜癌症”,她要“一天等于二十年”地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

他们夫妇的家境很相似:父亲都是在各自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夕因病去世;母亲都独立生活,现已退休,如今常去美国与他们团聚。

他们的孩子是一个今年已经五岁多的清秀小帅哥,甚是可爱。

这个女孩,有许多令人深思的特点:从来不化妆,不在意穿着,总是一身青年学生的装扮,但也许是天生丽质,朴朴素素的她,总显得很清新、得体、俊俏;每次去商场,母亲给她买东西,她总是千方百计婉拒;丈夫送的各种手饰,她很少佩戴,使丈夫多少有些失落感,曾心疼地跟我们说:“我家媳妇物质欲望太低,仿佛有一张床就够了。”

她很低调,不喜欢虚荣、炫耀,在荣誉面前很羞涩。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她在国际上很有名气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为此还得到了学校的奖励。这么一件大喜事,她一直没跟我讲,当他的导师把这事告诉我,我问她时,她一脸绯红地说:“这是个多大的事啊,不值得跟您说。”

这女孩很善良,心很软,待人谦和、平易,对人平等、平视,很知道感恩,很同情弱者,总喜欢看人长处,很少论人长短。

她读小学、中学时,我曾寄给过她香山红叶,曾赠送她《耶稣的故事》。她一直记着,并把那枚写有我祝福话语的香山红叶卡片带到了美国。她受洗成为基督徒后说:叔叔早就送我“耶稣的故事”,看来,上帝早就拣选了我。

他们夫妇是搞自然科学的,自知人文修养不足,因此,十分重视阅读有关的人文著作,十分重视和孩子一起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展览馆。

现如今,他们一家人和两位母亲都有了信仰,“行公义,好怜悯,与真理同在同行,做光明之子”,成了全家人的共同追求。

他们的家在大洋彼岸,他们的祖国在大洋此岸。这一生,他们将行走在自己的家与自己的祖国之间。真希望他们常回祖国看看,真希望父母之邦成为他们心中永不消失的彩虹。

听雨者2017年12月13日记于京北香堂荷斋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