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日前受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Ajit Doval)邀请,访问印度,并参加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议。这是今年6月到8月洞朗对峙危机后,中印双方首次就边界问题高层会谈。但由于历史、内政和民族主义情绪等因素,外界对中印这次高层谈判的结果不抱乐观期望。中印紧张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两国在战略互疑下,有无和解之道?

中印长期存在战略疑虑,根源主要如下:一、历史遗留问题。由于边界争端,中印两国1962年交战,致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此前,中印关系良好,巴基斯坦还是美国反共反华包围圈的成员。中印边界战争和印巴战争,对印度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对中巴两国的安全疑虑,则成为印度国家认同的一部分,至今仍牢固难变。

二、西藏流亡政府问题。西藏流亡政府与中国的关系,涉及印度的切身利益。如果西藏和中国关系改善,将使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的立场遭削弱。据达赖喇嘛的兄长嘉乐顿珠称,在印度干预下,1980年代,西藏流亡政府失去自1959年达赖流亡以来与中国谈判达成协议的最好机会。当时,中国和西藏流亡政府秘密接触,嘉乐顿珠代表达赖负责和中国斡旋。中方表现宽容姿态,让达赖选择谈判地点和时间。但由于印度单方面透露消息,激怒中方,令谈判胎死腹中。

三、巴基斯坦因素和“一带一路”。巴基斯坦因素(即中巴关系)一直是中印关系的最大干扰。中国与印巴都是邻居,喀什米尔和反恐等问题,都直接关系中国安全,而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严重触痛印度神经。中国“一带一路”与在南亚活动,也增强新德里对北京的安全顾虑与战略不信任。

印度反对“一带一路”,因为该计划的“中巴经济走廊”,从印度与巴基斯坦争夺主权的喀什米尔地区通过。“一带一路”广涉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等印度的后院国家,以及从印度洋前往非洲大陆的大门吉布地。这逼使印度直接干预其邻邦,牵制“一带一路”,让其后院小国继续留在印度的保护伞下。

四、中美日益尖锐的地缘战略博弈。近年美国将强大的印度,视为牵制中国崛起的战略资产。欧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将印度视为该战略的关键。川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也想将印度拉进美日同盟体系,抗衡北京的“一带一路”大战略。2017年7月,印度、日本和美国海军进行一系列演练,针对目标是潜入印度洋深海的中国潜舰。印度海军称,近年来进入印度洋的中国军舰数量大增。

五、民族主义情绪。中印两国都被强大民族主义困扰,这种“近乎沙文主义”的民族情绪,使双方解决争端的努力变得困难。洞朗对峙事件让中印民间对立情绪在各自国家的社交媒体上广泛扩散。

综上分析,中印关系紧张近期难有明显进展,但长远看,并非完全没有运作空间。印度虽对中国持续怀有安全疑虑,却与中国同属“金砖五国”和“上合组织”成员,经贸上与中国关系密切。金砖国家以新兴经济体定位,期待挑战和重整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北京声称,中国的大战略是针对美国主导的秩序,而非包围印度。印度外交专家也表示,印度不想刺激中国,而是想和平共处。在围绕地区安全保障的立场上,印度与美国存在分歧。在印度试射成功的超音速巡弋导弹“布罗慕斯”方面,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协调未取得进展。印度希望在印度洋东端安保上与越南合作,计划向越南出售布罗慕斯。而美国则无法容忍有损美国主导的地区安保的出售计划。印度不会在美国倡导的“印太战略”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而是想借力打人,箝制中国。

从这些层面来看,中印关系今后还是有改善的可能与契机。关键是,双方必须放弃历史成见与零和博弈思维,要相向而行,而非你输我赢。

(作者为德国明斯克大学政治学博士)

世界日报
2017年12月31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