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一大批跟随他打天下的有功之臣相继被治罪、杀戮。其中,对于蓝玉、冯胜等人的下场,我并不奇怪。一者,兔死狗烹,已经成为一种政治规律;再者,朱元璋的心胸并不宽厚,他不会容忍在其身边长期有气焰嚣张、居功自傲之人。但是,刘基、宋濂两人,皆为几百年难得一见的智谋之士,而且他们都深谙韬光养晦之策,却也命运坎坷,结局惨淡。不得不叫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

刘基,字伯温,元朝时的进士,博通经史,擅长“象纬之学”。朱元璋起事后,他应聘前往。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为其出了许多计策。大多都被朱元璋采纳了,而且都取得了成功。朱元璋称帝后,他曾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后又被封为诚意伯。朱元璋曾让他做丞相,他以自己“疾恶太甚”为由推辞掉了。在朱元璋大封功臣后,他被“赐归老于乡”。但是,在乡下,他也没有能完全免祸。先是受人诬告,被朱元璋剥夺了俸禄,后又因忧虑而病倒,于六十五岁时死去。对于他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被人下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宋濂,字景濂,在元朝时,曾被举荐为翰林编修,却没有到任。后来,他同刘基一起到达朱元璋身边。在朱元璋那里,曾任宁越府郡学《五经》教师、江南儒学提举。朱元璋登基后,他先任《元史》修撰的总裁官,后又任翰林院学士、国子司业、安远知县、礼部主事、赞善大夫、中顺大夫等职,并先后十余年任太子的师傅,多次被推举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朱元璋身边一直小心谨慎。他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在小事上也不敢对朱元璋有任何隐瞒,并且把自己的居室题名为“温树”。但尽管这样,他还是因其孙子的事情差点被朱元璋杀掉。后虽经皇后和皇太子极力援救,保留了性命,却遭流放,并死在他乡。

中国老百姓对官员的评价,首先,要看其是不是忠臣。老百姓认定的忠臣皆是以国家社稷为重、亲民爱民之人。然后,要看其所取得的成就。成就高,当然影响就大。最后,还要看其人生结局。结局好坏也是其智慧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即在所谓的忠臣中,成就高而人生结局也好的人,最受后人追捧。成就大但结局暗淡的人,则被人认为是不智。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历史上最受人推崇的官员有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房玄龄、魏征、郭子仪、司马光、张之洞等人。而人品和成就也都突出但却结局不佳的范增、伍子胥、文种、刘基、宋濂、袁崇焕等人,则等而下之。

以前,我也曾认同于这种观点。因为人若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住,成就再大又有什么用?但是,当我认真研读了中国的历史后,却有了不同的发现。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摆脱人治的模式。帝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具有对其统治下的人民生杀予夺的权力。官员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帝王的人品有关。根据这些帝王的人品,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开明、一般和残暴三类。所谓帝王开明,也并不意味着其始终对下属宽容,偶尔也会存在“灯下黑”的情况;若帝王的人品一般,则要时刻考验官员们的智慧了;而遇到残暴的帝王,再聪明的官员恐怕也只能无奈。

我认为,从对臣子的态度上看,朱元璋应该归于暴君之列。应该说,刘基、宋濂二人的才智并不比姜子牙、范蠡、张良等人差。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生前的功业和留下的文章、著作得到证明。他们的悲惨结局,并非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应归因于朱元璋的残暴和反复无常。

刘基开始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还在尊奉小明王韩林儿。新年时,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为韩林儿设御座行礼跪拜。别人都去跪拜,唯独刘基不拜。因为刘基已经看出朱元璋有自己做皇帝的志向。刘基说:“牧竖耳,奉之何为。”并向朱元璋陈天命所在,解征取之计。让朱元璋听得十分高兴。后来,为遏止滥杀无辜,刘基曾借天旱不雨来劝诫朱元璋。朱元璋又以梦中的意境为由,坚持要行刑杀人。刘基听过朱元璋对梦境的叙述后,以“此得士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的理由,最终说服了朱元璋,使很多人免遭杀戮。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上面都是宋濂《阅江楼记》中的话语。话中没有阿谀奉承之词,但却不露声色地将朱元璋提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句里没有教训用语,却将对朱元璋的规劝隐含在赞美之中。也因为有这种蕴含着超人智慧的话语,他的这篇记,才被朱元璋选中,并传之后世。

高也,刘基!妙哉,宋濂!每当我读到此二人的文章与他们早年的故事,常常会情不自禁,拍案叫绝。古今中外为人臣者,驾轻就熟,进退自如,莫过于此。但兴奋过后,想到其命运结局,又会使我独自神伤:难道中国的智者除了期盼明主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以免祸的办法吗?

2013-11-2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