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ditor

在 “张桂华:价值澄清方法及其批评” 有 1 条评论
  1. 《人物印象:名家推荐2003年读最具阅读价值》

    友人不舞文弄墨,节中看望赠是书,邮寄怕扣,平日来访怕查,
    其实也就十多年前罢工后的难友而已,路摊遇奇,慰为我喜。
    一夜青春,三更残酒。
    果然是个经典。夜半读至天明。不是书评。点滴感怀。
    1.香港文人不相信什么二十四史,民国史的。总不以官史然。
    2.王国维感叹苏俄必将祸及于我,故自沉。
    3.英美救中国。因为人治,和人治下的变通或对它的调节,正是
    抽空规则塔基的固疾流弊。曾国藩的方正并不见效,弟子李鸿章以后推高了。
    蒋介石信,蒋上当。
    4.北方多悍将,南方皆儒商。只是这种英美日先进影响被叫做地
    方主义了。
    5.张炜郭敬明莫言,没人会从头读到尾,那儿没有美学。虽然长
    篇是文学王(如《飘》),但塞林格的《九故事》,特丽莎-门罗的短篇,远
    至亨利-詹姆斯,那被阅读亿万人次的优秀散文,演讲词才是美学王。
    中国文学的美学探索只在鸳鸯蝴蝶派那儿开了个头。八十年代只 知道具体美,不知抽象美才是文学王道。 知道早的,吴非。 海明威肯定比福克纳影响大,专门治史的人才去读福克纳;同样 道理,《最后一课》比《崩溃》就突出了美学价值远高于文学。契坷夫比之 托尔斯泰文学成果小,然而美学成就大。 多少文学文本因为缺乏美学设计而无人问津啊!
    6.鸳鸯蝴蝶派开始,对传奇,评话,才开始了美学考量。
    7.中国人只知道具体美,西风美雨之后才知道抽象美。
    8,读巴金,徐中玉,高晓声,章伯钧,张伯驹,叶公超,聂绀弩, 黄源,张中行,顾城 ,等等,还有王若望,刘宾雁,顾准,这些只从书刊上 知道的名字,就那么感慨吗? 是。因为,良知。因为焚书坑儒那朝那代都有! 如同黑社会,李自成,军婚,永远不变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