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名作《嚎叫》(Howl)发表50周年。 继续阅读 《垮掉与崛起》专辑稿约
月度归档:2006年01月
Val Wang:与桑塔格共进晚餐
◎ Val Wang
老哈 译
我并没打算跟苏珊-桑塔格争辩。 继续阅读 Val Wang:与桑塔格共进晚餐
大卫·里夫:疾病:不仅仅是隐喻
疾病:不仅仅是隐喻[1]
◎ 大卫·里夫[2]
北塔 译
我母亲,苏珊·桑塔格,活了整整71岁,她几乎一直相信,自己能战胜厄运(beat the odds)。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9个月里,在她被发现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一种特别恶性的血癌之后,她也还是坚信自己是特例。 继续阅读 大卫·里夫:疾病:不仅仅是隐喻
焦国标:“西洋远臣”汤若望(下集)
◎ 焦国标
瑞雪纷飞,殿阁更添壮丽。
乾清宫内,十三四岁的顺治皇帝隔窗望着雪景出神,郁郁寡欢。 继续阅读 焦国标:“西洋远臣”汤若望(下集)
雪川:斗笠西施(小说)
◎雪川
斗笠西施姓封,芳名秦月,在我曾经住了好多年的老县街御史巷一带是个人物。绰号“斗笠西施”得名于一件木雕,是她读美院雕塑系时,班长杜童以她为模特儿的满分作业。 继续阅读 雪川:斗笠西施(小说)
刘自立:电脑魂(小说)
◎ 刘自立
百盛是北京的一个真的市场,是超市。有那种很高很大的楼房做为其载体,不像手提电脑可以手提,按照翻译是放在膝盖上的,面积小,有拎起来显示身份的作用。 继续阅读 刘自立:电脑魂(小说)
李景冰:北美的河流(四首)
◎ 李景冰
河,一种异质,在蒿草、荆丛模糊的褐色间,
在拔起于强风或低压的绿宝石的松枝间,
莽蛇一样闪着寒色。 继续阅读 李景冰:北美的河流(四首)
《垮掉与崛起》专辑稿约
2006年,是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名作《嚎叫》(Howl)发表50周年。 继续阅读 《垮掉与崛起》专辑稿约
焦国标:“西洋远臣”汤若望(上集)
◎ 焦国标
故宫丽日当空,惊甍如飞,熠熠闪动,金碧辉煌。历史深处传来旁白声:“大约四百年以前,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二十多年里自由出入这最高贵最神秘最森严的东方宫禁。 继续阅读 焦国标:“西洋远臣”汤若望(上集)
以塞亚·伯林论爱德蒙·威尔逊
◎作者:刘易斯·达伯尼
译者:王一梁
爱德蒙·威尔逊(1895-1972)和以塞亚·伯林(1909-1997)是二十世纪大西洋两岸智性生活的顶尖人物。 继续阅读 以塞亚·伯林论爱德蒙·威尔逊
余杰:永恒的忏悔——访托尔斯泰庄园
◎余杰
一八六二年九月末的一个晚上,当托尔斯泰领着新娘索妮娅抵达波良纳庄园的时候,那栋房子已经不是十五年前他所继承的、有三十六间屋子的大宅邸了。为了偿还赌债,托尔斯泰被迫卖掉房子的主体,这部分已经被运走,剩下的只是两个不大的侧翼。一侧做了托尔斯泰为农民子女开办的学校;另一侧则归托妮姑妈和托尔斯泰本人居住——这栋房子远非十八岁的新娘索妮娅心目中的宫殿。 继续阅读 余杰:永恒的忏悔——访托尔斯泰庄园
一平:面对黑暗——读廖亦武的《证词》(上)
◎一平
1
“叫叔叔。”我笑道。
“叫你狗屎,”为首的女孩骂道,“坏麻雀。”
“投降!”我急忙高举双手。可弹药却纷飞而来,在监狱里长大的孩子是不信邪的。“你犯了什么罪?”为首的女孩叉腰审问道:“杀人?抢劫?强奸?贩毒?” 继续阅读 一平:面对黑暗——读廖亦武的《证词》(上)
七格:一根稻草的价值(小说)
◎七格
有一根稻草叫桃力克,他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即便是到了秋天,他和伙伴们还有妈妈都被堆成大垛了,他还是这么想。有一天,当大家都陶醉在一片丰收景象里时,他终于忍不住把他的想法轻轻说了出来。 继续阅读 七格:一根稻草的价值(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