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之
第八场
场间休息时,场内就可播放和开场相同的孩子们打闹追逐的配乐,如小学的课间休息。休息后铃声再次响起,孩子们的喧闹声逐渐平息,也表示下半场演出开始。 继续阅读 万之:幸福大街十三号(话剧·中)
◎ 万之
第八场
场间休息时,场内就可播放和开场相同的孩子们打闹追逐的配乐,如小学的课间休息。休息后铃声再次响起,孩子们的喧闹声逐渐平息,也表示下半场演出开始。 继续阅读 万之:幸福大街十三号(话剧·中)
◎陈集益
第七章 麻烦又来了
牛化生可怜,牛化生再也不挖洞了,也不再骂猪。许多时候,如果不是听见陈德方女人这样的谩骂:牛化生混蛋,牛化生疯子,牛化生恶棍,牛化生人渣……我们会以为牛化生已经从洪坛冈上蒸发。 继续阅读 陈集益:野猪场(中篇小说·下)
◎吴少明
题注——
民间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即鬼节。“七月半,鬼乱窜。” 继续阅读 吴少明:鬼节(短篇小说)
◎李对龙
一
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忽然想起了小说《如焉》里,被隔离在非典病房里的卫老师在日记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不是的时候,他们说是,是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不是”。我所讲的这个故事也如卫老师的这句话般,显得似是而非——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成语用到此处是多么的恰切。我们博大精深的母语里有许多这样暧昧不清的词汇,它们可为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 继续阅读 李对龙:水泥盒子(短篇小说)
◎ 陆承
这是一次
简单而有目的的出行
从兰州到白银
票价:十五元 继续阅读 陆承:落在表姐家的衬衫(诗二首)
◎昝爱宗
去年8月我作为记者因采访报道杭州萧山一群体性事件被指不善意,获轻度违法结论,失去自由一周。今年正好一周年,下文正是我的公民感受。 继续阅读 昝爱宗:适应着生存——8月11日开始的这一周(散文)
◎欧阳小戎
场景:草原,可用空旷没有任何陈设的舞台代替。 继续阅读 欧阳小戎:苏武牧羊(小品剧本)
◎张桂华
这注定是一个人的战斗,注定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战斗。 继续阅读 张桂华:一个人的战斗——读法拉奇《愤怒与自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