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心
第六章 郑义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郑义这个名字,在中国大陆文坛有着相当的知名度,这不仅是他是中国“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更重要的是,他还以行动知识分子勇气实践对现世不公的抗争,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六·四”民主事件中走上长安街街头,表达对独裁、专制下意识形态的不满,他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赢得思考、行动一致美誉的人,但他的结局也是惨淡的,他遭到他的祖国放逐,迄今已有近廿年,而他在他的祖国创作年月也没超过十年,佐证了在中国从事写作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一如高行健在短篇小说《母亲》里的回忆父亲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不同意我写作,说这是危险的工作。”[1]. 继续阅读 周冰心:家国两茫茫——海外中国流亡、自由作家研究(文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