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佐
当牛角号闪电般触痛哑穴,
那死去的声音便会复活。
火焰向四周蔓延,
荆棘不再包围嘴唇。
——摘自诗作《往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存在方式。周伦佑的方式是诗歌创作,我的方式是哲学探索,“行走讲学”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调剂,不可能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永久方向。很快,我们回到自己的主行道。1986年8月,周伦佑创立了对中国青年诗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非非主义”诗歌流派,为中国“第三代诗”建起了最巩固的营垒;1986年,我外出讲学的积极后果也逐步显示出来。记得前些年我问过伦佑:讲学事件对他后来创立“非非”有无影响?他答:肯定有,主要是心理刺激方面。如今,这段问答他或许已经忘了,但我1986年的小小果实或花朵,确是讲学带来的。 继续阅读 周伦佐:那段尖锐而幽深的记忆(八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