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
(一)
从乡下带来的口信:二姐不行了,只盼见你一面。附有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那时没有公用电话更没有手机,这可能已是好几天前的嘱托了。 继续阅读 它山:春花秋月何时了
又是几个还能走出家门来的57同窗*聚会。
风烛残年的我们,像严冬里枝头上摇晃的几片枯叶;但个个都是毛泽东所谓的“人还在,心不死”之人。
喜欢说古道今,谈起“毕福剑骂毛事件”来,无不称赞:这个老毕呵,说出了中共专政以来人们不敢说的心里话。
这时,老李讲起一桩往事。
当年毛泽东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人而是“神”的时候,喊毛主席万岁的频律最高而盛嚣尘寰。 继续阅读 它山:不敢说不敢笑及其他
严冬,一个疲惫的黄昏。
往日的湖光山色荡然无存,夏天丰盈的湖水退缩下去了,诺大的水面只剩下像蚕食得千疮百孔的一张桑叶。湖山、小岛裸露出不堪目睹的下半身,污渍斑斑的嶙峋怪石,一派诡异与凄怆。
后山坡上我们阴一锄阳一锄地在翻土,有的眯起双眼搜寻远处大湖里的一个穿绕岛间沟壑时隐时现的小黑点。那是管生产兼交通的老黎一大早出去,到场部 继续阅读 它山:五十七响炮声
◎它山
五十多年前照搬苏联文化建制,建立起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随即举办重庆市第一次国画比赛,以市文化局名义主办,由群众艺术馆负责具体的筹备工作。我作为分管科室人员派出参与了此事。 继续阅读 它山:这辈子被共产党“而已”了(散文)
◎它山
那一天,两河人民公社开成立大会,首先宣布:“把五类分子押下去”以壮开场的声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地坝会场立即鸦雀无声。 继续阅读 它山:这样的土匪(散文)
◎它山
(1)
上世纪50年代,重庆市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我都是忠实的观众。印象尤深的,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天真活泼,可爱又调皮的冬妮娅;《绞刑架下的报告》里的优雅机趣的女招待;《雷雨》里追求爱与命苦斗的繁漪,以及《日出》里忍辱负重,保护弱者,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翠喜。 继续阅读 它山:朝露(散文)
◎它山
从孤儿院安置到农场的几个崽儿,七脚八手用被褥把我裹起抬到牛车车板上,把我的破衣烂袜子、盥洗用具、吃饭碗筷胡里笼统装进背篼递上车来。十五岁当右派的小管是赶车手。 继续阅读 它山:埋不住的脚尖(散文)
◎它山
我回城治病,胡诃和她的大姐胡甫林来看我,后面跟着一位仪表堂堂的男士。 继续阅读 它山:临界地狱与天堂之前的呐喊(散文)
◎它山
(一)
1976年夏,一个昏沉沉的下午。刚刚写完当晚上演的戏牌子,有人讲:在解放碑有个老头喝高了,沿大街发酒疯。一口京腔,声音洪亮,用语精采,简直是妙语连珠呵。 继续阅读 它山:一个漫画家最后的酒话(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