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哲
这一幕一直像梦魇般在呈现:1968年的一个下午,公安局来到上海市茂名南路林昭母亲家,通知她,女儿已被镇压,罪名是现行反革命,并要家属交五分钱子弹费。 继续阅读 石建哲:光辉的谶语——读林昭《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随笔)
◎石建哲
这一幕一直像梦魇般在呈现:1968年的一个下午,公安局来到上海市茂名南路林昭母亲家,通知她,女儿已被镇压,罪名是现行反革命,并要家属交五分钱子弹费。 继续阅读 石建哲:光辉的谶语——读林昭《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随笔)
◎石建哲
得知哈维尔过世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三人就上捷克领馆,带了一束野雏菊。到那儿过了下午四点,一位穿保安制服的人委婉地告诉我们,已经下班了,晓得我们纯粹是个人行为后,便好心劝告了一句,领馆会觉得挺尴尬的。当然,我可理解为这是他个人的迷惑和顾忌,几个个人为啥要给一个过世的前国家总统献花呢,似乎有点冒失。 继续阅读 石建哲:哈维尔的讲台(随笔)
◎石建哲
前几天,朋友聚会,正好抛出这个话题:王若望。哦,知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被点的名,基本的反应就是这样,一个旗杆般的名字。再往下呢,他的作品文章,政治作为及论点,大致模糊不清了,甚或有说他业已过时了。当然,是指他对民主的看法,已不太契合当今的中国现实,毕竟二十多年过去了,新自由主义、新左派、国家主义及毛派等观点和主张层出不穷,就民主本身,也非那么简单的几个基本概念。 继续阅读 石建哲:从左翼作家到持不同政见者——纪念王若望先生(随笔)
◎石建哲
记不得最早是什么时候见到那面墙的。 继续阅读 石建哲:都市一隅专制的墙(散文)
◎石建哲
至今想起那首歌的旋律、歌词,仍然会像坠入中邪的床垫昏昏入睡,邪恶一旦裹着一层再也不会来的时光,似乎就褪去它狰狞的一面,另一面如修饰照片添加的虚光,模糊了本质,只为流逝做个不可救药的印证。 继续阅读 石建哲:76年广场升起的那只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