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論壇 2019.4.25 特刊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2019-04-25)           洪哲勝

認識問題
中國養老金危機.公眾憤怒加劇       美國之音
網安專家檢索….曝光逾800個中文“敏感詞”… RFA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煤礦投資不受歡迎 美國之音
美高官:《中國製造2025》是一份盜竊路線圖 美國之音

運動留痕
港獨青年的自白:政治與文化的中港撕裂    林祖偉
香港民陣再發動4-28反引渡條例大遊行    美國之音

迫害實錄
遭打壓20年.法輪功現況若何     德國之聲中文網
法媒評論:天安門血案30年後.中國虎視眈眈   法廣
國際社會深切關注香港自由空間受壓縮  自由亞洲電台

台灣問題
請以最強組合延續本土政權──…“蔡賴配”…李明亮等
中國軍機繞台.美促北京停止脅迫.專家稱中 美國之音

下篇 ☉   ☉目錄          ☉投稿+訂約+聯絡

編者的話(2019-04-25)

洪哲勝


我們今天推出了11篇文章,總共歸於底下四個專欄:《認識問題》四
篇;《運動留痕》兩篇;《迫害實錄》三篇;以及《台灣問題》兩
篇。下面我們來簡介各篇文章。


認識問題

  ◆美國之音:《中國養老金危機.公眾憤怒加劇》──“最新發
   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經營的退休金基金將在2035年用
   光。這一消息引發中國網民的熱烈討論。一些中國網民抱怨受
   騙,現在退休的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太多,而其他人擔心現金
   不足的退休金基金在他們退休之前就會崩潰。”

   ≡> 瀏覽本文

  ◆自由亞洲電台:《網安專家檢索38億條微信信息.曝光逾800
   個中文“敏感詞”組合》──“荷蘭一名網絡安全專家揭示,
   中國審查微信的中文‘敏感詞’組合有逾800個,包括‘習特
   勒’‘六四鎮壓’‘709抓捕’等。皆與政治和社會焦點事件
   有關。互聯網專家指出,當局正不斷升級及細化精准網絡攔截
   方法。”

   ≡> 瀏覽本文

  ◆美國之音:《民調: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煤礦投資
   不受歡迎》──“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峰會前夕,一項週
   三公佈的民調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居民更青睞可再
   生能源投資,而非燃煤電廠建設。”

   ≡> 瀏覽本文

  ◆美國之音:《美高官:《中國製造2025》是一份盜竊路線圖》
   ──“美國司法部副助理部長希基週三在《第五屆美國外國投
   資委員會和電信團隊全國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在商業
   機密盜竊等方面給美國帶來的威脅,並提出司法部應對中國威
   脅的新策略。”

   ≡> 瀏覽本文


運動留痕

  ◆林祖偉:《港獨青年的自白:政治與文化的中港撕裂》──
   “‘香港獨立’在香港被視為一條不能觸碰的紅線,中國政
   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明確反對‘港獨’,稱其為‘分裂國
   家’的‘違法行為’,對中港兩地均沒益處。就算是香港民主
   派,對港獨運動也有不同聲音,他們中很多認為香港沒有能力
   和本錢獨立於中國,在中國現況下爭取獨立,是一場遙不可及
   的夢,反之要在‘一國兩制’下爭取最大的民主。”

   ≡> 瀏覽本文

  ◆美國之音:《香港民陣再發動4-28〈引渡條例大遊行〉》
   ──“香港保安局今年2月以引渡去年台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
   為由,推動修訂《逃犯條例》進入關鍵時刻,香港法庭將於下
   星期一就陳同佳涉嫌洗黑錢案判刑,陳同佳有可能在當日或者
   短期內釋放。不過,特首林鄭月娥近日表明,拒絕接受民主派
   針對陳同佳案提出的‘日落條款’方案,堅決推動包括引渡疑
   犯到中國受審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民間人權陣線等多個
   專業團體最近在全港各區設街站及街頭論壇,呼籲各界響應將
   於4月28日舉行的《反引渡條例修訂大遊行》。”

   ≡> 瀏覽本文


迫害實錄

  ◆德國之聲中文網:《遭打壓20年.法輪功現況若何》──“法
   輪功鼎盛時期,中國國內曾有超過七千萬支持者。1999年,它
   被宣佈為邪教,習練者受到警方的肆意打壓。20年過去了,中
   國當局對法輪功的打壓是否一如既往?”作者向大家報告:中
   共對法輪功的打壓,至今還是處於進行時……。

   ≡> 瀏覽本文

  ◆法廣:《法媒評論:天安門血案30年後.中國虎視眈眈》──
   “六四事件30週年將臨,許多人似已忘記?法國《世界報》發
   六四事件30週年將臨,許多人似已忘記?法國《世界報》發表
   社評指,天安門事件30年後,中國在政治上顯出更具侵略性。
   命運的諷刺多麼殘酷,中共不但因發動大屠殺殘存下來,而且
   得以強大。表社評指,天安門事件30年後,中國在政治上顯出
   更具侵略性。命運的諷刺多麼殘酷,中共不但因發動大屠殺殘
   存下來,而且得以強大。”

   ≡> 瀏覽本文

  ◆自由亞洲電台:《國際社會深切關注香港自由空間受壓縮》
   ──“香港法院對多名雨傘運動抗議人士判刑,引起了國際社
   會的普遍關注。外界認為,這一判決是北京更多地干預香港內
   部事務的結果,將使香港政治參與和言論自由空間受到侵
   害。”判刑大致如下:“陳健民,朱耀明,戴耀廷分別因為串
   謀公眾妨擾遭判處16個月徒刑,朱耀明獲緩刑兩年,陳健民與
   戴耀廷另因煽感公眾妨擾遭判處八個月徒刑,兩人須即時入
   獄。”

   ≡> 瀏覽本文


台灣問題

  ◆李明亮、廖運範等:《請以最強組合延續本土政權──期待
   “蔡賴配”早日成型“共同聲明”》──這個進行中的“共同
   聲明”希望民進黨“請以最強組合延續本土政權”,早日促成
   “蔡英文—賴清德”配,以便對抗國民黨的來勢沖沖的國民黨
   總統候選人。主張協商出一組最強的正副候選人、並且給定是
   “蔡—賴”配,是主要是因為:(1)蔡英文這三年做得不錯;
   (2)臨戰換將是“對執政價值的自我否定”,會犯戰略大忌。

   我個人已經參與簽署,並且提醒:果真選贏,蔡英文千萬不要
   讓賴清德成為呂秀蓮所云的“怨婦”,無所事事,浪費英才。
   由於兩位的主張戰略目標幾乎雷同,只要蔡英文願意放權,而
   且情願密切溝通,戰術上的差異,就得以取得一致、最少能夠
   互相諒解,那麼“1+1﹥2”的結果,也就可以期待了。這
   樣子,不但選戰可贏,執政可達“護衛主權”的共同目標,而
   2024年的大選,在蔡英文的全力支持下、加上自己當副總統的
   四年當中的歷練和表現,賴清德的大獲成功也就完全沒有問題
   了。“蔡賴”配加油!

   ≡> 瀏覽本文

  ◆美國之音:《中國軍機繞台.美促北京停止脅迫.專家稱中
   國應受制裁》──“在中國解放軍多型軍機4月16日飛經台灣
   附近海域進行演訓後,美國國務院敦促中國‘停止任何可能危
   及台灣人民安全與社會經濟制度的脅迫’。有專家認為,中國
   對台灣的軍事恫嚇應受制裁。”

   ≡> 瀏覽本文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中國養老金危機.公眾憤怒加劇

美國之音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北京的退休人員在參與社區活動。(資料照片)
〔記者黃麗玲報導〕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經營的退休 金基金將在2035年用光。這一消息引發中國網民的熱烈討論。一些中 國網民抱怨受騙,現在退休的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太多,而其他人擔 心現金不足的退休金基金在他們退休之前就會崩潰。 經濟學家們表示,現在亟需改革面對中國本來就有問題的養老金制 度。他們表示,眼下的危機會隨著中國的人口繼續變老,勞動人口縮 減和低出生率而更加嚴重。 中國城市工人的養老金基金是中國政府經營的退休金制度的主幹。中 國政府屬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個星期發佈的一份報告說,截至2018 年年底,該基金有4.8萬億元人民幣的儲備,只是佔中國國內生產總 值的5.3%。 破產已經可見 中國在1997年建立了養老金基金。中國社科學院報的報告還說,預計 這一基金將持續增長,到2027年達到頂峰的6.99萬億元,然後便持續 減少,在2035年用盡。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估計,到了2025年,這個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之間的 缺口可能會高達11萬億元。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退休的公民將只有一個 在工作的人供養,現在則是兩個人。 中國政府的養老金體制從財政上看來不可持續,這一事實讓普通公正 更為擔心,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微博上,一個年輕的技術業界工人抱怨說,他整天 加班工作都不能保證他會在退休的時候得到更好的養老金保障。 他寫道,“996(每天9點上班,9點下班,一週六天)的意義是不是 在於在退休前累死,於是完美解決養老金不夠用的問題?” 少數獲益的人 其他很多人則質問為什麼中國一些退休的人,尤其是中國的政府雇員 看來明顯退休金很高。 一個微博用戶寫道,“我一朋友開公交車,他工資三千多,他老丈人 退休工資五千,真是諷刺。務員退休待遇太高了。”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營銷學副教授謝田說,中國的退休金面臨的最大 問題管理問題。例如,普通的工人在退休的時候一個月可以得到兩千 至三千元養老金,但中國政府雇員則可以獲得六千,七千甚至一萬 元。 謝田說,對這種巨大的差異,中國公眾感到越來越不滿和憤怒。 對農民和移民工的歧視 謝田說,使情況更糟糕的是,中國的養老金制度歧視農民和移民工。 這些人是在財政上吃虧的人,他們迫切需要社會保障網。 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7年,農民和移民工有兩億八千七 百萬人,佔中國總人口的將近21%。 一個來自湖北的姓周的農民說,農民被排除在養老金制度之外是不公 平的。 他說,大部分農民和移民工都工資不高,沒有多餘的錢投入商業性的 養老金基金,即使是有這樣的養老金基金存在。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擔心我退休的時候該怎麼辦。”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營銷學副教授謝田認為,中國應當儘快啟動改革 建議,解決中國設計不佳的養老金制度問題。 改革倡議 他說,首先要使養老金制度面向全體公民,提高退休年齡或提升養老 金繳納是兩個緩和養老老金基金財政負擔的可能的途徑。 但這兩種解決辦法可能都會引起公眾的強烈不滿,使中國共產黨的統 治受到挑戰。 在中國,男人退休的年齡是60歲,女人退休的年齡是55歲。但男人到 了65歲、女人到了60歲一般都必須退休。 中國的社會保障規章規定雇主必須把雇員的20%的工資上交國家養老 金基金,雇主也要另外償付百分之八的工資給基金。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學教授鍾偉去年說,養老金危機以及對老年人的照 料是中國今年面臨的五個“灰犀牛”即重大危險之一。其他的危險是 工資下跌,財政收入下跌。 路透社最近報導說,北京上個月批准第一家外國保險公司在中國經營 退休金保險,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外國保險公司要來中國做價值1.6萬 億美元的退休金市場的買賣。 但是,謝田教授懷疑這種開放政策會有助於緩解中國的養老金危機。 謝田說,“大多數人付不起私營的養老金。在這種情況下,外國保險 公司只能以那些相對富足的人為他們的營銷戰略目標。這不會緩和多 少中國的養老金危機。 ” 〔原載《美國之音中文網.中國》2019-04-17;https://www.voa chinese.com/a/CHINA-PENSION-FUNDS-20190417/4879844.html〕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網安專家檢索38億條微信信息.
曝光逾800個中文“敏感詞”組合


自由亞洲電台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記者吳亦桐、黃樂濤報導〕荷蘭一名網絡安全專家揭示,中國審查 微信的中文“敏感詞”組合有逾800個,包括“習特勒”“六四鎮 壓”“709抓捕”等。皆與政治和社會焦點事件有關。互聯網專家指 出,當局正不斷升級及細化精准網絡攔截方法。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荷蘭黑克葛弗斯在推特上公開微信的“敏感詞” 審查列表,將對應的英文“敏感詞”設計成中國地圖。 (葛弗斯推特/2019年4月23日)
荷蘭一家非牟利網絡組織的安全專家維克多.葛弗斯(Victor Gevers),週二(23日)在推特指出,中國當局監控和審查微信的中 文“敏感詞”(組合)有800多個。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荷蘭非營利組織GDI基金會的安全研究員葛弗斯 在推特上發佈了觸發微信審查的800多個中文“敏感詞” 列表。他將“敏感詞”做成微信圖標。 (葛弗斯推特/2019年4月23日)
葛弗斯透露,這是他檢索和分析近38億個微信對話信息後的結果。這 些微信對話信息大部分以中文撰寫;而以英文撰寫的信息中另發現有 829個詞條受到審查。分析的中文信息中,有98%附帶衛星定位。 “敏感詞”大多與政治和社會焦點事件有關,如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 動、六四鎮壓、709大抓捕、人權律師、達賴喇嘛及劉曉波等。英文 相關內容亦在禁止之列。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在荷蘭黑客葛弗斯公開的微信“敏感詞”列表網站上, 清楚顯示和習近平相關的一些稱呼“習特勒”、 “大撒幣”等在被禁之列。(微信“敏感詞”列表 公開網頁截圖/2019年4月23日)
今年3月,葛弗斯已透過大量的證據,揭露中國利用微信、QQ、旺旺 等六大社交平台監控網民,並將內容上傳到18個由警方控制的數據 庫,他當時也指出監控行動已擴張至海外,甚至對其他國家構成嚴重 威脅。 中國互聯網人士郝培強向本台表示,雖然中國當局對微信監控是人所 共知的事,但這位網絡專家揭發的事實,反映網民與監控者正在賽 跑。 郝培強說:因為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敏感)詞,你反正知道你發 個東西發不出去嘛,他這個分析的作用是能把主流的、或是大部分的 (敏感詞)都找到。這是一種賽跑,你總會有一些事情它來不及封, 已經形成一個聲勢。 旅居荷蘭的計算機專家立里表示,透過葛弗斯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 中國在設置審查“關鍵詞”方面更加細分,以便於精准阻截。他自己 也曾測試,發現微信甚至可以對圖片中的文字進行攔截。 立里說:中共已經開始搞一些判別文章政治色彩的、更加智能化的、 更加精準的攔截。而且微信不僅僅是文字在攔截,我已經經過測試知 道它有很多很多精細的控制,比如說你的圖片中的文字它也能識別。 葛弗斯早前曾揭露中國人臉識別的技術公司,泄漏新疆民眾數據,他 不斷披露中國監控內幕。葛弗斯英文名字也在微信 【相關文章】   ≡> 《南方週末》披露中國互聯網審查產業內幕遭刪除   ≡> 【翻牆問答】敏感事件週年防訊息流通.      微軟Bing遭大陸封殺   ≡> 以言入罪趨嚴重.網友批氫彈之父被拘.      影視劇情節遭管控   ≡> 京城“朝陽群眾”開通微信公號.加強基層監控力量   ≡> “達明一派”疑遭中國區Apple Music下架.      港台區域未受影響   ≡> 網管辦給網友拜年.“黃鼠狼給雞拜年”遭臭罵   ≡> 轉發黃琦案及其母資料.謝俊彪遭警跨省拘捕抄家   ≡> 【桑海神州】華為被圍堵,順豐亮警號,      “黨指揮商”還可走多遠?   ≡> 被迫刪帳戶供密碼.中國推特用戶向美求助   ≡> 中國審查蔓延美國矽谷.      八九學運前領袖領英帳號一度被封殺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新聞》2019-04-24;https://www. rfa.org/cantonese/news/hacker-04242019122152.html?encoding= simplified〕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民調: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
   國家的煤礦投資不受歡迎


美國之音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北京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前夕,街道上掛起 峰會標語。2019年4月22日
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峰會前夕,一項週三公佈的民調顯示,“一 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居民更青睞可再生能源投資,而非燃煤電廠建 設。 此次民調是由環保組織E3G委託調研公司YouGov進行的。調查涵蓋了 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南非、土耳其和越南這幾個國家的 六千多名調查對象。這六個國家都位列新建燃煤電廠的十大選址名 單,而中國是這些建設的主要投資方,許多項目都有中國開發商的參 與。 超過8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支持外國政府、銀行和企業投資可再生 能源項目,而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支持投資煤炭。 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應該優先考慮太陽能。在這六個國家中,有 四個國家的燃煤發電不如核能受歡迎。 E3G首席執行官尼克.馬比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在即將到來的峰會上 與政府、企業和投資者合作,確保這些要求得到滿足。” 北京將於4月25日至27日召開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路透社 看到的一份峰會公報草案顯示,出席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將呼籲可持續 融資,促進綠色增長。 不過有人擔心,儘管中國正在其國內提高可再生能源佔比,以減少霧 霾和溫室氣體排放,但中國卻正在利用“一帶一路”計劃出口不合格 的污染技術。 在週三的另一份聲明中,一個由中國環保團體組成的聯盟敦促北京方 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制定綠色指導原則。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高級氣候顧問楊富強表示,接受投資的國家的氣 候目標以及投資活動對當地環境的長期影響必須得到考慮。 〔原載《美國之音中文網.中國》2019-04-25;https://www.voa cantonese.com/a/CHINA-COAL-INVESTMENT-IN-bri/4890787.html。 提供者:(高雄市)Babuza〕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美高官:《中國製造2025》
    是一份盜竊路線圖


美國之音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美國司法部副助理部長亞當.希基
美國司法部副助理部長希基週三在《第五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和電 信團隊全國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在商業機密盜竊等方面給美 國帶來的威脅,並提出司法部應對中國威脅的新策略。 美國司法部副助理部長希基在講話中稱《中國製造2025》是一份“盜 竊路線圖”。 他指出,自2015年該計劃公佈以來,美國司法部已在至少八個行業中 對中國個人和實體提起商業機密盜竊指控。自2011年以來,美國司法 部90%以上的經濟間諜指控涉及中國,而在這段時間內,超過三分之 二的聯邦商業機密盜竊案件至少與中國存在地理聯繫。 希基同時表示,一些案例表明,中國正在利用其情報機構和他們的間 諜情報技術來盜取美國私營部門的知識產權,而中國政府在一定程度 上應對這些盜竊行為負責。 希基指出,中國威脅的另一個方面在於中國拒絕履行其與美國在打擊 犯罪方面展開合作的承諾,也沒有更廣泛地尊重法治和法律程序。他 說:“當一家中國公司或個人違反美國法律時,我們索要文件和訪問 的要求多年得不到回應,合作的承諾也沒有兌現。” 為了應對中國所帶來的威脅,希基表示,司法部的“中國倡議”項目 確立了一系列目標和優先事項。 希基說:“僅憑刑事起訴不足以彌補盜竊造成的損害,也不足以震懾 未來的小偷。”他表示,司法部正在尋找方法,利用各種工具來支持 私營部門,包括財政部、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可以使用的經濟工 具,國務院的外交手段,以及軍方和情報部門的參與。 其次,司法部還向全國各地的檢察官提供他們在與其司法管轄區內的 公司談論它們所面臨的威脅時所需要的信息,幫助公司提高防範意 識,並使私營部門在事件發生時能夠與執法部門展開有效合作。 希基還強調,美國必須更好地保護其電信網絡免受供應鏈威脅,並且 防範任何通過外國投資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 希基表示司法部已準備好落實《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該法 擴大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權力,使其能夠應對新出現的國家安全 風險,比如可以獲得敏感信息或技術的少數股權投資,或者任何旨在 規避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的交易。 〔原載《美國之音中文網.美中關係》2019-04-海5;https://www. voacantonese.com/a/deputy-assistant-ag-on-cfius-and-china- 20190424/4890793.html。提供者:(高雄市)Babuza〕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港獨青年的自白:政治與文化的中港撕裂

林祖偉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陳家駒高舉“港獨”旗幟。/圖片版權 AFP
“香港獨立”在香港被視為一條不能觸碰的紅線,中國政府、香港政 府及建制派明確反對“港獨”,稱其為“分裂國家”的“違法行 為”,對中港兩地均沒益處。就算是香港民主派,對港獨運動也有不 同聲音,他們中很多認為香港沒有能力和本錢獨立於中國,在中國現 況下爭取獨立,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反之要在“一國兩制”下爭取 最大的民主。 但根據香港中文大學2017年一項研究,香港有超過一成人支持香港獨 立,然而在香港,公開支持或討論“港獨”的人並不多,因為他們或 需付上沈重代價,目前香港沒有法例去直接禁止討論“港獨”人士, 但“港獨”人士現在近乎沒可能入閘參選成為議員,創立的組織可能 會被政府取締。 支持“港獨”的香港民族黨去年被香港政府取締,視其為“非法社 團”,任何人以民族黨名義運作或工作,都是違法行為。港府方面給 的理由是因為無法保證民族黨不會以暴力爭取香港獨立,這是為了 “保障國家、公眾安全及自由人權”。外界一直盛傳民族黨被取締 後,其他“港獨”組織也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但事件引發了香港是否還有言論自由的擔憂。英國政府近期向國會提 交的香港半年報告書提到,英國不支持港獨,但討論憲制事宜是屬於 言論自由,“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對選舉候選人進行政治篩選…… 香港的高度自治正被削弱”。 雖然中國及香港政府有意杜絕“港獨”聲音,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 於萌芽之時,但“港獨”並沒有消失,繼續產生小規模組織,要求香 港獨立。 BBC中文採訪了兩個支持“港獨”的青年,這兩人不完全代表香港 “挺獨”陣營,也有很多人或許不盡同意他們的說法,但或多或少反 映了這一群體的思維模式以及社會政治的趨勢,顯示本土意識催生了 更撕裂的身分認同,他們否認自己是“中國人”,把香港文化獨立於 中國,甚至自稱“香港民族”。分析認為,“港獨”正從政治層面走 向文化及身份認同層面。   ≡> 《雨傘運動》四週年:反思轉化行動.      中國陰影下香港未來的迷茫      2018-09-27   ≡> 觀點:《雨傘運動》後“一國”籠罩香港.青年進退失據      2018-09-28   ≡> 挑戰港獨“紅線”的陳浩天:我沒有鼓吹暴力      2018-07-19   ≡> 戴耀廷:“港獨”言論引陸港官方抨擊.      憂成銅鑼灣書店翻版      2018-04-06 陳家駒:從泛民走到“港獨” 陳家駒創立了支持香港獨立的“學生獨立聯盟”,自稱有20名成員, 在遊行集會的時候,他的“港獨”旗幟往往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他 曾經發起聲援因旺角騷亂被判入獄的梁天琦及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的 抗議活動,又試過到美國領事館遞交請願信,要求美國儘快通過《香 港人權民主法》,如果有中國、香港官員被指違反人權,美方可有機 制予以制裁。學生獨立聯盟發起的示威活動,人數會多達100人。因 此,他經常成為香港親共媒體攻擊的對象。 但他走進獨派這條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經歷過對中國懷抱希 望、走進泛民勢力試圖推動正面的改變,但中港社會與政治矛盾所產 生的壓迫感持續,令他覺得香港在中國治下,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現 在,他尋求兩地的割裂。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陳家駒(最右)/圖片版權 Reuters
陳家駒生於小康之家,說自己的價值觀深受母親影響,這位生於1990 年4月的青年笑言,母親是在“六四”事件後,決定懷孕生下他,希 望陳家駒能夠把香港精神傳承下去。 母親常常對他談政治,見到遊行時會告訴他,“遊行人士好像在阻塞 道路,但我們需要他們,如果沒有人發聲,社會不會進步”。他形容 自己母親是“反極權”的人,有時帶陳家駒參與“六四”晚會,也會 在他面前稱讚前港督彭定康。 然而,幸福的生活在主權移交後的金融危機產生巨變。一家三口原本 住在居屋(香港政府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但經濟困境 令他們無法再供樓,父母為此經常吵架,最終離婚收場。此後,父子 兩人過著飄泊的生活。多年來,房子越搬越小、租金卻越來越貴。 “我沒有穩定的住所,我不知道下一年會住在哪兒,不知未來會怎 樣,”他說,“我思考很久,為何在香港會得到如此居住環境,對香 港政府很反感。” 房屋可以是政策制度的問題,但不一定是支持“港獨”的原因。在讀 書期間,陳家駒不是一面倒反對中國。他一直有留意中國相關的新 聞,曾經盼望中國富強後,會步向民主。2008年北京奧運,他會為中 國隊打氣,但同年發生的四川大地震,豆腐渣工程與捐錢等問題,令 他震驚,對政權感到失望。之後發生的廣東烏坎事件,也令他覺得中 國任何地方都不會有完全的民主。他現在會用強烈的字眼對中國和中 共予以批評。他會用“六四事件”、文革、藏獨、新疆“再教育營” 等事例,去形容共產黨是“極端的敵人”。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圖片版權 AFP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這一代香港人難以忘記的“佔中”催淚彈畫面。 /圖片版權 AFP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圖片版權 AFP
但他不是一夕之間便成為一個要用行動去爭取港獨的倡議者,在“雨 傘運動”爆發前,他自言是一個“左膠”(指只講理想的左翼分 子),相信和平、理性、非暴力(簡稱“和理非”)的抗爭模式,曾 加入溫和的泛民政黨──公民黨,希望透過幫公民黨的人助選和從事 地區工作,而帶來一些改變。 但2014年,他在運動前線,在經歷過與防暴警察對峙,吸入催淚彈之 後,他改變了。當天,他親眼目睹警察高舉“速離否則開槍”的橫 幅,警察又用槍支對著示威者。 “那一刻,我腳抖起來,我覺得我會死,但身邊的人說,我們香港人 不會退縮,”他堅持不離開,“那刻很熱血,覺得香港人會為民主政 制犧牲。” 警方當天沒有發射子彈,但卻加深了當權者與示威者之間的仇恨。這 79天的持久戰,當時從事金融業的陳家駒選擇不上班,分別在金鐘和 旺角留守,負責協助管理物資。 “我對公司說,我暫時不會回來,你喜歡就炒我(革退),”他說, “這件事比賺錢更重要。” 但這場運動沒有換來中港政府的任何讓步,在他眼中,失敗的原因在 於“和理非”不一定是最好的抗爭模式。 他退出了不支持把抗爭升級的公民黨,投身更為激進的本土派,參與 一些反對大陸新移民、水貨客和旅客過多的抗議活動,還試過佔領輕 便鐵路的路軌。他說,相關行動是要對政府表達不滿,而政府沒有任 何回應,所以只有用更加激進的模式去引發關注。 中港政府嘗試讓香港人對國家更具歸屬感,主權移交後,慢慢在電視 奏放國歌,又希望在校園內推動國民教育,但以上種種都被政策都被 反對派指稱“洗腦”。其中,最讓陳家駒不滿的是香港政府大量接收 大陸來港人士以及推動在中小學以普通話教授中文。 以往香港的學校絕大部分以粵語教授中文,普通話是另外一門科目, 但主權移交後,教育局提倡以普通話教授中文,2008年起資助學校培 訓老師“普教中”,政府數字顯示,在2008至2016學年間,推行普教 中的小學由55%增至70%,中學則由31%增至37%。有些學校會擔心小一 學生未能適應,或是高小高中的學生要應付公開考試,而選擇混以粵 教中。民間組織“港語學”發表的調查指,2017至2018年度,全港有 超過7成小學及約28%的中學,合共483間中小學推行“普教中”,數 字比高峰期時2014年519間有所回落,原因是一些學校認為普教中欠 缺成效而取消普教中。教育局曾經表示,沒有證據證明普教中提升學 生中文水平,一些研究更指出,母語為粵語的學生以普通話學中文, 成續可能較差,但局方堅持認為普教中是長遠的方向。 根據香港保安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數字,由1997年主權移交後至2018年 年底,有超過100萬大陸居民以家庭團聚為由,持單程證到香港定 居。一些支持有關政策的人認為這有助解決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 在陳家駒眼中,新移民帶來了很多不同的問題:最大原因是大批新移 民到香港申請入住公營房屋,影響到香港人居住的權利。香港政府沒 辦法控制中國訪港旅客的數字,一方面香港出現了大批藥房和金鋪, 去迎合遊客,改變了社會的面貌,失去了香港特色的店鋪;另一方 面,衍生了水貨客問題,他們到香港購買大量日用品再拿回大陸變 賣,曾經香港奶粉賣得脫銷,迫使香港政府推出“限奶令”。 固然,以上種種可以是針對中港兩地政策的不滿,但他認為,這不單 是政策的問題,而是大陸遊客和新移民,沒有為社會、為他人著想的 心態,好多時為自己利益行事,這種素質和香港人不一樣;加上,他 所認識的新移民,不願意學習廣東話,行為舉止比較粗魯,也令他覺 得自己不能把自己視為中國人。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一些示威者提倡“勇武抗爭”。/圖片版權 AFP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2016年的旺角騷亂被泛民譴責是暴力行為,令本土派 大為不滿。/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但以更激進的示威模式去爭取訴求充滿爭議,特別是民主派陣營裡 面,“和理非”抗爭仍然是不少人堅持的理念。 本土派政黨──“青年新政”游蕙禎和梁頌恆當年擠身議會時,高舉 “香港不是中國”的旗幟,並曾在宣誓時將中國稱作“支那”,雖然 那一瞬間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但同時讓政府得到借口,剝奪他們得 來不易的席位。2016年農曆新年,執法人員驅趕無牌小販引發旺角騷 亂,多名示威者因為這場示威而被判入獄,當中不少是陳家駒的朋 友。 令陳家駒失望的不單是政府的打壓,而是發生這些事件時,泛民中人 選擇割席,不用力去聲援本土派人士。 眼見當下的政治環境,陳家駒曾經灰心,對未來沒有寄望,買不起 房,找不到好工作,自己下一代小孩要說普通話,然後無論用什麼方 法爭取,也好像難以向前。這些壓力讓他一度陷入抑鬱,需要看醫生 服藥。 2017年,陳家駒和女朋友周遊列國,希望尋找地方移民,原本計劃一 同到歐洲。他說,如果很理性去想,移民是最好的出路,那邊環境 好、人比較少,也有空間讓他發展對音樂、語言的興趣,但他始終愛 香港,最後打消了移民的念頭,與女朋友分手,他的這位女朋友也是 在社運活動上認識,但她已移民了。 他認為,唯一的出路就是香港獨立。旅行回到香港以後,他在網上發 起號召組成聯盟,創立“學生獨立聯盟”和“香港獨立聯盟”,在其 他港獨或本土派人士被打壓之時,他會進行聲援,希望“港獨”聲音 不死,未來希望在國際上爭取支持。 陳家駒目前靠兼職設計糊口,以網上募捐形式為組織籌集資金,但他 堅持不公開財政狀況,擔心成為當權者針對的借口,又指擔心有一些 人士加入組織後會出賣他們,把資訊告知建制媒體,所以接收成員有 很高標准。他說,如果自己的組織像“香港民族黨”般被政府取締, 他會勸退其他成員,自己則找機會繼續向國際社會講述自己理念。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陳家駒聲援在外國記者會演講的陳浩天,被警方帶走。 /圖片版權 AFP
鍾翰林:17歲的“港獨”學生 “港獨”圈子有些非常年輕的面孔,其中包括17歲的中學生、“學生 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學生動源”是一個規模較小的“港獨”組 織,2016年曾經聯同其他獨派組織,在學校門外派發傳單,宣揚“港 獨”,引來媒體廣泛報道,並遭到港府明確反對。 作為零零後,沒有經歷過港英年代,出生時,香港已主權移交中國, 但他小時候已認定自己不是“中國人”,只是“香港人”。 鍾翰林自小父母便離婚,目前跟祖父居住,以前公公婆婆很喜歡跟他 談及97年之前香港發生的種種社會、政治事件,有時候,立場較為反 共的長輩會對他談到“六四事件”、“六七暴動”,他都對這些事情 十分感興趣,會自行上網看回每一件歷史事件。家中長輩又會對他 說,大陸如何不濟,會形容中國落後、沒有文化的一面,他因此從小 便對中國沒有什麼好感。 他自言與一般學生不一樣,不沈迷打電動遊戲、打籃球,熱衷思辨時 政。上課時,桌上擺放教科書,實際上在埋首細閱《香港獨立論》, 社交媒體上的帖子以時政為主,論“港獨”、論中港矛盾,一些同學 忍受不住,把他從朋友列表中刪除。他的朋友現在主要是社運圈子的 人。 在鍾翰林看來,香港政府在學校推行的愛國教育對他來說適得其反。 “小學會有升旗禮、唱國歌,我都會問為什麼,我們香港有區旗,有 自己香港人的旗,”他說,“我覺得我與中國這個國家沒有聯繫、沒 連結。”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鍾翰林高舉“港英”旗。/圖片版權 BBC Chinese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他和陳家駒一樣,深深體會到中國大陸影響下香港的改變,他對於香 港接收大陸移民的政策特別不滿,因為香港審核這批新移民的要求比 其他國家低,不會要求他們會講廣東話或是了解香港的歷史文化,但 這些移民卻表現得,好像要香港改變去配合他們,而且他們的人口之 多,不單令香港無法解決土地問題,也影響到香港未來的選舉。他所 讀的學校,他發現愈來愈多大陸學生不願意學廣東話,更要求香港學 生遷就他們講普通話。這些都讓他覺得失去了香港獨有的身份與地 位。 2012年,16歲的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發起反國民教育,讓鍾翰林知道 中學生也能參與政治,但鍾翰林對BBC中文說,最讓他對政治萌生 強烈想法的觸發點,是2012年香港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中,唐英年指控 梁振英有意用防暴隊及催淚彈對付反23條(國家安全法)示威者。 “那時候我連防暴隊是什麼也不太清楚,我要在網絡搜尋,為什麼警 察會好像軍人般對付香港人?”他說,“那刻開始,我便對政治很感 興趣。”梁振英當選後的2014年,香港真的出現了防暴隊對付示威者 的場面。 2014年,鍾翰林說自己還小,不是運動的參與者,但這場運動卻令他 認為,“和理非”抗爭模式不會帶來任何結果。他也和陳家駒一樣, 選擇加入提倡把行動升級、作“勇武抗爭”的本土派,只有13、4 歲,便響應了本土派組織發起的反水貨客行動,那是他真正參與社會 運動的開始,因為這關乎他的社區,那兒因為愈來愈多大陸水貨客而 衍生太多金鋪和藥房。這些活動中,有時會發生一些示威者與民眾或 警察有口角甚至是肢體碰撞。 他把本土派視為最重要的生活圈子,大部分時間也只是在看本土派的 網上媒體,關注各個本土派的領袖和代表人物,了解他們的論述和助 選。他坦言,甚少留意其他民主派的說法。 鍾翰林聯同幾名中學生和大專生共同創立“學生動源”,希望在校園 推行“港獨”,過往一些派傳單行動的確引發起一些風波,但這些行 動因為支持度不足無法延續,這個組織經歷了一段迷茫,不知如何走 下去的階段。 他對BBC中文說,這個組織的初衷,並不單純只做普通的抗議活 動,他是心底裡反對“和理非”活動的一群。 “我自己定位為一名行動者,我是慣常不露外表,蒙著臉的那種。” 但最後,也無法達到目標。“我自己很坦白,整個學生動源都好失 敗。”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他們在校園外派發“港獨”傳單引發爭議。 /圖片版權 SCMP/ Getty Images
經過幾年時間在這個圈子,他認為獨派沒法成為主流的原因,並不單 純是政府的施壓,也是民眾對港獨的支持度下降。 他說,2016年宣誓事件成為了分水嶺,游蕙禎、梁頌恆的“支那”論 亦讓香港人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幼稚,牽連其他本土派及獨派,以往 在街頭宣揚“港獨”,支持和反對的人都會與他們對話,不少人會感 到好奇,但宣誓事件後,大部分人把他們當作透明。 “獨派有根本性的缺陷,許多事情流於口號,沒有任何計劃,所以市 民覺得我們做白日夢很正常,就是因為缺乏論述。” 他希望未來,支持“港獨”的人一方面除了要面對政府施壓,同時要 花時間,從外國的獨派組織學習,探討“港獨”的原因、好處和之後 所需要的社會制度,有一套更清晰的論述去說服市民的支持。 但他同時承認,目前情況下爭取香港獨立十分困難,現在所做的事 情,只是希望把“港獨”聲音延續,寄望於未來的變化。 投身社運具有風險。去年11月,他在元朗區突然被一名男子刻意碰撞 和拳打,需要報警求助,警方把案件列作普通襲擊。他被施襲的原因 以及行兇者是誰,仍然是一個謎,這宗案件很可能會無疾而終,他個 人估計是因為政治立場問題有人想嚇唬他。 “由第一天去做這件事(支持“港獨”),我便想過會被捕坐牢,也 想過死,但我不會掛在口邊……但你要知道可能有這樣的結果,我是 否已預備了?我答你,還沒有,但我知道這結果,”他說。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游蕙禎在立法會的一張“香港不是中國”的橫額, 登上多家國際媒體的版面。/圖片版權 AFP
17歲的他即將要面臨進入大學的公開考試,自言成績不佳,升讀大學 機會甚微,原本立志成為議員,但議會之路不太可能,又不願意擔任 立場不相符的泛民主派議員助理,他的選擇不多。 “對於社運和個人未來,我都沒有一個好的想法,”他說,“我畢業 了,很擔心自己沒有工作做,我個人都好迷茫未來如何走下去。” 香港人VS中國人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港獨”思潮的崛起,源自香港人對中共政權的 不滿,但漸漸地這種政治上的訴求,慢慢演變成文化上的獨立,獨派 人士除了反對中共政權之外,他們認為香港人有別於中國人,甚至能 自成一個民族。 陳家駒母親那邊的親戚也來自大陸,但他說現在香港文化和語言和中 國大陸不一樣,可以自稱“香港民族”,他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甚至 否定自己是“華人”,認為“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只是被人建構出 來。他強調,自己一出生便是香港人,不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兩人的想法未必是社會上主流意見,也不一定代表所有“港獨”派人 士的想法。 曾經指港獨派是“圍爐取暖”的香港時事評論員程翔認為,這反映香 港部分青年不單是政治層面抗拒中共,而是文化上拒絕中國。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去年12月所做的電話調查,當被訪市民可 在“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中國人”及“香港的中國人” 四者中選擇自己認同的身分時,40%稱自己為“香港人”,15%自稱為 “中國人”,26%自稱為“中國的香港人”,而17%則自稱為“香港的 中國人”,而如果單純問他們對個別身份的認同感時,香港市民對 “香港人”認同感最高,有80.8分(100分為最高),但對“中國 人”的認同感只有62.4分,創2014年12月以來的新低。這調查反映部 分港人與“中國人”身份有一定抗拒感。 程翔對BBC中文說,香港產生本土意識責任在於北京,因為中國對 香港在政治上越收越緊,改變了“一國兩制”的精神。 “英國統治香港150年,從來都無產生分離主義的意識,為何香港回 歸20年,就產生強烈的分離主義的意識?原因是宗主國的政策,對香 港的政策有好大的不同。” 他以《國歌法》做例子,以往香港人扭曲、恥笑英國國歌不違法,現 在就加以限制,這種改變會催生分離意識。 他認為,香港人建構出自我身份認同,源自三段共同歷史回憶:1967 年香港暴動、1989年北京天安門事件、2014年雨傘運動。三件事的共 同特點是反對中共的當權派,而在幾十年的統治間,也塑造了中國人 民一種較為“狹隘”的思想,例如中國網民動輒就會對外國企業或個 人施以攻擊。 他引用中國作家韓寒的說話,“大陸用了前30年教你鬥爭,後30年教 你貪婪,經過了60年,就變得又兇殘又貪婪”,他認為中共治下大陸 人民表現出的狀態,是引發香港強烈對抗的原因。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一些建制團體反對香港獨立,提倡儘快就23條立法。 /圖片版權 AFP
程翔認為,大家均是“中國人”、也是“華人”,只是“中國”這個 字經常被中共借用,令大家不願意自稱“中國人”。新一代犯了錯 誤,把中國等同中共,每當為中國說好話便被視為“中共走狗”,這 樣不太對。 他認為,年輕一代不應在身份問題上突出“非中國人”的身份。即使 有強烈本土意識,也應該思考共同面對同一敵人。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這種(香港民族)的想法不會輕易成為 主流,但要視乎官方的打壓力度,如果用禁制的方法,仍然可能把這 些想法變成具衝擊力的意見。 他提到,目前中國國內說法是“狹隘地把所有不穩定因素扼殺於萌芽 狀態”,未來一段時間,“港獨”或相關團體的行動,會受到一定制 約,這些抗爭運動或會進入一個沈寂期,官方亦可能把打壓力度擴 大,借勢把一些不提倡“港獨”的組織也予以打壓,影響言論自由, 如果只用高壓手段而不採取疏導方式,抗爭只會以其他形式出現。 “本來水龍頭的水是慢慢流下來,甚至連鏽蝕也慢慢流走,但現在找 東西擋住它,那這種行動只會適得其反。” 〔原載《BBC中文網》2019-04-01;https://www.bbc.com/zhong wen/trad/chinese-news-47353234。提供者:(高雄市)Babuza〕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香港民陣再發動
4-28《反引渡條例大遊行》


美國之音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多個香港民間團體舉行《反逃犯條例修訂 街頭論壇》。(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記者湯惠芸香港報導〕香港保安局今年2月以引渡去年台灣殺人案 疑犯陳同佳為由,推動修訂《逃犯條例》進入關鍵時刻,香港法庭將 於下星期一就陳同佳涉嫌洗黑錢案判刑,陳同佳有可能在當日或者短 期內釋放。不過,特首林鄭月娥近日表明,拒絕接受民主派針對陳同 佳案提出的“日落條款”方案,堅決推動包括引渡疑犯到中國受審的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民間人權陣線等多個專業團體最近在全港各 區設街站及街頭論壇,呼籲各界響應將於4月28日舉行的《反引渡條 例修訂大遊行》。 香港保安局今年2月宣佈,因應去年在台北市發生的香港女子潘曉穎 被殺案,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容許香港政府以“單次個案”方 式,將在香港的疑犯引渡到台灣、澳門及中國受審,事件引起香港各 界以致國際社會關注及強烈反彈,擔心分隔中港兩地法制的“防火 牆”被打破,疑犯有機會被引渡到法制不健全的中國受審。 陳同佳29日判刑可能短期內獲釋 台灣殺人案的疑犯引渡已經進入關鍵時刻,涉嫌殺害潘曉穎、現年20 歲的香港男子陳同佳,案發後返回香港,他涉嫌非法提取潘曉穎在香 港的錢行戶口款項,去年被香港警方拘捕,控以洗黑錢罪名。案件今 年4月中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訊,陳同佳認承認有關罪行。 案情透露陳同佳在香港被捕後,曾在警誡下承認爭執後殺人及棄屍, 代表陳同佳的大律師梁耀煒求情時只是表示,陳同佳認罪及沒有刑事 紀錄,此外再沒其他求情。法官彭寶琴把案件押後至下星期一(4月 29日判刑,期間陳同佳繼續還押。 如果陳同佳判監少於一年,扣除他被還押的時間,有可能即時獲得釋 放。多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上星期二(4月1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 反建議,要求香港政府撤回原有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儘快針對 陳同佳案另行修例,當中加入“日落條款”、“特事特辦”,儘快將 陳同佳移交至台灣受審,修例在指定時間之內失效。 林鄭月娥拒接受“日落條款”方案 不過,特首林鄭月娥上星期六(4月20日)表明,不會接受民主派加 入“日落條款”的修例建議,又認為反對修例的意見都是對中國存有 偏見,“甚至背後有些目的”。 林鄭月娥重申,港府推動《逃犯條例》修訂,是要改善目前法制的漏 洞。對於立法會上星期三(4月17日)舉行首次《逃犯條例》修訂草 案法案委員會,兩小時內仍未能完成選出正副主席,林鄭月娥表示非 常失望和遺憾。 林鄭月娥說:   “事實上有些反對的人士,他講來講去就是、總之涉及(中國)   內地的就不可以,是不是呢,甚至有人認為這條條例基本上內容   沒甚麼問題,一個月都可以通過,如果你剔除了(中國)內地的   移交,所以我覺得這種是非常之有偏見,甚至是背後有些目的的   做法。” 民陣聯合街站宣傳4-28反修例遊行 針對香港政府不理反對聲音,堅決推動《逃犯條例》修訂,香港民間 人權陣線,聯同多個民主派政黨及專業團體,星期日(4月21日)在 旺角舉行大型街站,呼籲各界響應將於4月28日舉行的《反引渡條例 修訂大遊行》。與會人士高叫口號。 這次是民陣繼3月31日估計有12,000人參與的《反引渡條例修訂》遊 行後,一個月內再次發起同一主題的大遊行。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接受 傳媒訪問表示,相信他們有能力呼籲更多市民出來參與《反引渡條例 遊行》,有信心超過上次的遊行人數。 岑子杰說:   “民陣所相信的就是,引渡條例就女子像一幢大廈,現在已經生   火,我們是叫人走出來,叫大家去逃生,我們要救火,所以我們   相信,我們是有能力是可以越來越多的市民出來參與行動,是去   抵抗這個引渡條例的惡法,我們的預期人數,我希望我們今次的   人數,會比3月31日更多。因為你們會見到,今日我們得到很多   的政黨、民間團體專業團體是一起出來,他們不單單是來我們今   日的記者會,亦會到他們的社群及社區裡面,去講解引渡條例對   我們香港有多麼嚴重的影響。” 展示港人反對林鄭月娥的紅線 岑子杰表示,20多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議會裡面只是佔少數,不足 以抵擋建制派主導的議會通過當局推動的《逃犯條例》修訂,他希望 今次反修例,能夠重現七年前的反國教,以及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數 以十萬計的市民上街,守護香港人的底線,要求港府撤回《逃犯條 例》修訂草案。 岑子杰表示,民陣製作一條寫上“Anti 777”(反對林鄭月娥)的紅 底白字吊飾,將會在4-28的反修例大遊行派發,諷刺林鄭月娥是中共 的木偶,也象徵港人對法治、人權、民主等的“紅線”,不容中共踐 踏。 岑子杰說:“我們民陣在這裡派的這條不是共產黨的紅線,這條是香 港人的紅線,我們要將我們的紅線展示出來給大陸看到,我們香港的 紅線就是我們香港要有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些紅線是不容共 產黨踐踏是不是?” 岑子杰並呼籲,市民在4-28反修例遊行之後,繼續將“Anti 777”的 紅線在日常的衣著上掛上,在日常展示香港人的紅線,他又說4-28反 修例遊行不是終極行動,會繼續發動包圍立法會等行動,要求當局撤 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法律界指修例影響比23條更嚴重 立法會《逃犯條例》修訂法案委員會將在下星期二(4月30日)舉行 第二次會議,民陣與超過20個不同界別的專業團體和民主派政黨,星 期日(4月21日)開始,將會在全港擺街站,收集市民簽名反對修 例。 大律師兼法律界選委查錫我出席民陣聯合街站發言表示,30名法律界 選委早前發聲明,一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他重申台灣殺人案有其他 更快更直接的方法解決,看不到港府倉促修例的理據。 查錫我表示,今次修例對香港影響深遠,因為香港人對中國的司法制 度有保留,至今仍會感到恐懼,過往不少案件在中國無法得到公平審 訊,他認為,修例影響所有香港人,比涉及中國國家安全的《基本 法》23條立法影響更嚴重,因為23條可以在香港受審,逃犯條例修訂 後要引渡到中國受審。 查錫我說:“我們看不到一條影響這麼深遠、影響這麼大的一條法 例,不做一個仔細的諮詢,短短20日就叫做完成了諮詢,這個法例對 香港影響是深遠的,第一其實講得最簡單就是香港人對我們國家(中 國)入面的司法制度是有保留的,我們是對我們現在(中國)國內、 現在、將來是怎樣我們不知道,但現在來說那個司法制度是有恐懼 的,因為我們覺得、我們看得很清楚,很多案件在(中國)國內審 訊,都是得不到公平的審訊。” 出席民陣聯合街站的社民連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發言表示,當年年反 對《基本法》23條立法,在2003年7-1大遊行及包圍立法會的行動之 前,早於2002年的聖誕節,亦估計有約65,000人的大遊行,反對23條 立法,他認為4-28反修例遊行如果沒有六萬人參與,擔心趕不及在立 法會7月休會前向港府施壓。 吳靄儀指現行法例是保障非漏洞 前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吳靄儀最近出席《反逃犯條例修訂街頭論壇》表 示,她於1996年主權移交前,在立法局見證逃犯條例通過,她表示因 為中港兩地法制不同,而且中國沒有人權和公平審訊保障,所以法例 不涵蓋中國。她強調這個安排並非漏洞,而是保障。 吳靄儀並表示,法律界早前發起聯署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至今有 15,000人參與。她呼籲市民繼續參加聯署,她形容今次修例是“出賣 港人”的條例,不明白建制派會支持這個毫無好處的法例,當修例一 旦通過,在港旅行、做生意、以至傳媒工作都會受影響。 【相關內容】   ≡>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      立法會首次法案會議惹爭議   ≡> 香港自由黨未確定支持逃犯修例.傳媒人指      外媒或將總部撤離   ≡> 北美華人組織呼籲港府撤回《逃犯條例》   ≡> 美議員發聲反對香港推進修訂《逃犯條例》   ≡> 港府在立法會強推《逃犯條例》草案修訂.      完成首讀二讀交會審議   ≡> 香港前高官及民主派議員總結訪美行.      籲港府撤回逃犯修例 〔原載《美國之音中文網.港澳》2019-04-24;https://www.voa chinese.com/a/HK-Pan-Democratic-To-Promote-Second-Anti- Extradition-Law-Rally-20190423/4887965.html〕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遭打壓20年.法輪功現況若何

《德國之聲中文網》


  ┌─────────────────────────┐
  │ 法輪功鼎盛時期,中國國內曾有超過七千萬支持者。 │
  │ 1999年,它被宣佈為邪教,習練者受到警方的肆意打 │
  │ 壓。20年過去了,中國當局對法輪功的打壓是否一如 │
  │ 既往?                     │
  └─────────────────────────┘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China Religionsrechte - Falungong (AFP/S. Shav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兩名女子在房間地板上打坐,雙手在胸前輕輕搖 擺。在中國,這種公開修煉法輪功的場面現在幾乎已經見不到了。 人權組織稱,儘管仍面臨遭到逮捕和虐待的風險,但法輪功支持者仍 堅持不懈地實踐自己的信仰。 法輪功被禁止取締之前,大批學員可以聚集在公園裡打坐練功,現在 他們就只能在自己家中悄悄修煉了。 一名以話題過於敏感為由要求匿名的法輪功支持者對法新社表示:   “不管共產黨怎麼樣打壓,我都不會太在意。我只是在做我想做   的事情。” 法輪功宣揚道德教義,李洪志1992年創立法輪功後,中國政府一度也 對這一氣功運動的興起樂觀其成,因為政府認為練功打坐可以強身健 體,可以緩解國家醫療保健體制的壓力。四年後,李洪志移民美國。 1999年4月25日,大約一萬多名法輪功修煉者包圍了中國共產黨在北 京的權力中心──中南海,抗議此前有學員被當局逮捕。當局隨即開 始了打壓行動。 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要求消滅“法輪功”,很快法輪功也被官方宣佈 為“邪教”,學者認為,將法輪功宣佈為邪教是為了使打壓行動合法 化。從事法輪功運動研究的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教授瑪利亞.張 (Maria Cheung)對法新社表示:    “中國高層將法輪功視為一種意識形態和政治威脅。” 1999年4月25日法輪功在北京的靜坐示威,也是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 動後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抗議行動。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1999年4月25日,大約一萬多名法輪功修煉者包圍了 中國共產黨在北京的權力中心──中南海 China Religionsrechte - Falungong (AFP/STR)
抗議事件發生後,中國當局成立了專門機構,以打壓和監控法輪功支 持者,該機構簡稱為“610辦公室”。 來自法輪功修煉者和人權團體的消息稱,關押法輪功學員的勞改營裡 發生了死亡、酷刑以及虐待事件。 一名來自中國北方的女士講述了她一段痛苦的經歷:當地政府強迫其 父親毒打他的妹妹,一名堅定的法輪功修煉者。 這名女子含淚對法新社表示,“他被迫割斷親情,對此我的姑姑很多 年來一直不能原諒他。” 蒙特利爾大學歷史學教授大衛.奧拜(David Ownby)曾專門研究過 法輪功,他表示,中國出現法輪功正是因為無神論政府成功地弱化了 傳統宗教,“也就是說,總是會有未被制裁的團體來填補這一部分空 白,這也正是中國宗教政策的悖謬所在。” 一名2010年在中國加入法輪功的女士表示,出於對社會和家庭生活的 失望,她最終加入了這一精神修煉運動的行列。 她說:“我認為,有點(宗教)信仰會讓我變得更好。”她表示以前 也接觸過佛教。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香港街頭的法輪功廣告。China Falun Dafa Demonstration in Hongkong Falun Gong (Scoopshot/Jademan Kong)
在中國轉入地下的同時,隨著大量支持者逃亡境外尋求庇護,法輪功 在海外華人中的規模得到了壯大。法輪大法信息中心稱,目前有法輪 功修煉活動的國家已經超過70多個。大衛.奧拜表示,這些年來法輪 功變得有些“強硬”。一些學者稱,他們因為稱法輪功為邪教而受到 騷擾。 大法信息中心主任列維.布羅德(Levi Browde)表示,如果確實發 生過這類騷擾事件,那也只是修煉者們希望向“這些學者提供更多的 信息。”他說,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加劇“席捲中國的鎮壓法輪功修煉 者的暴力和殺戮行為。” 在世界一些地區,法輪功的政治立場也日趨明顯。香港的法輪功活動 人士會向以中國大陸為主的遊客發放傳單,他們的反共意味也越來越 強烈,“天滅中共”是他們經常使用的條幅和口號。 現年76歲的法輪功學員張玉成(音譯)一邊在香港街頭向遊客發放反 共的《大紀元時報》,一邊表示他加入法輪功,並不是要做一名異議 人士。 他表示:“我曾經是中共黨員。”但是,當黨決定要鎮壓法輪功,並 開始散佈謠言的時候,他認為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他說:“你只 要堅持說真話,那結果就和我一樣:開除出黨。”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China Religionsrechte - Falungong (AFP/G. Baker)
北京消滅法輪功及其他政府眼中的邪教異端的努力並沒有削弱的跡 象,因為中國各地的“邪教預防和處理”部門仍很活躍。 總部設在美國的自由之家2017年發佈的信息顯示,2013年至2017年期 間,有超過900多名法輪功修煉者被判刑投入監獄。 今年,北京街頭仍可看到呼籲人們防範邪教的海報,海報上寫著“擦 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字樣。 一名來自中國北方的法輪功修煉者表示:“政府現在是外鬆內緊,我 不認為他們有任何放鬆。他們有時候會竊聽電話,有時候不斷地聯絡 你,總之他們是想要控制住你。”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新社〕) 【相關內容】   ≡> 美大使點名中緬.打壓宗教自由20年 〔原載《德國之聲中文網.時政風雲》2019-04-24;https://www.dw .com/zh/%E9%81%AD%E6%89%93%E5%8E%8B20%E5%B9%B4-%E6%B3%95%E8 %BD%AE%E5%8A%9F%E7%8E%B0%E5%86%B5%E8%8B%A5%E4%BD%95/a- 48458308〕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法媒評論:天安門血案30年後.
        中國虎視眈眈


法廣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圖為1989年6月2日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場面/法新社
〔記者安德烈報導〕六四事件30週年將臨,許多人似已忘記?法國 《世界報》發表社評指,天安門事件30年後,中國在政治上顯出更具 侵略性。命運的諷刺多麼殘酷,中共不但因發動大屠殺殘存下來,而 且得以強大。 30年前的4月15日,73歲的中共前總書記,中共游擊戰時期的“紅小 鬼”胡耀邦猝逝。此前兩年,因其與示威的大學生過於和解的姿態遭 到罷黜。《世界報》認為,胡耀邦全力推行改革政策,懂得如何為遭 遇文革浩劫的中國療傷,因而贏得在毛發動的十年文革期間受盡苦難 的中共幹部和知識階層加盟。 在鄧小平及中共所有高官出席下,胡耀邦的葬禮在天安門廣場人民大 會堂內舉行,與此同時,數以萬計的中國大學生自動來到天安門廣場 向這位改革派領袖致哀。他們最終在天安門廣場駐留下來,示威遊 行,要求當局消除不平等,給予人民更多的自由。在他們的行動帶動 下,全中國各地都在示威遊行抗議,中共政權開始動搖。 《世界報》指出,在中共發動改革十年之後,改革開放政策同時引發 了許多不滿,城市居民對物價上漲和貪污腐敗非常痛恨,黨內的保守 派憂心忡忡。他們渴望乘機使中國經濟重回可嚴格控制的一如50年代 的計劃經濟時代。這一場《北京之春》運動甚至使得期待已久的中共 強人鄧小平中國改革的“總工程師”,與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歷 史性中蘇和解黯然失色。最終,中共政權最殘酷的一派勝利,鄧小平 選擇站在了他們一邊。1989年6月3日至4日之間,軍隊受命開進北京 城市中心鎮壓學生,鎮壓極其血腥,激起了西方世界的憤怒。 密特朗總統強烈譴責北京屠殺行動 這場屠殺北京當局至今沒有提供任何死傷數字,但是歷史研究者提 出,六四之夜天安門廣場周圍死亡人數2,800人左右。那年法國正值 隆重慶祝法蘭西大革命200週年,巴黎在譴責北京的同時接待了天安 門民主運動的逃亡領袖。法國通過其總統密特朗之口嚴厲表態:“一 個政權,為了殘存下來,不得不向自己培養的但以自由的名義挺身站 立起來反對這個政權的青年一代開槍,這個政權不會有任何前途。” 《世界報》評論:命運的諷刺多麼殘酷,30年過去,中共政權不但殘 存下來,而且得以強化。選擇鎮壓反而使得中共避免了盟友蘇聯的命 運。 長久以來西方一直陷於幻想,確信中產階級的富有,英特網的興起將 使得中國走向民主化。西方認為,天安門不過是錯過了一次歷史機 會。但是,亞洲強權不僅沒有走上蘇聯之路,反而在2012年迎來了強 人習近平。習近平登台,標誌著後極權政體的勝利,這個政體把自己 扮作西方制度的替換者,仇視普世價值。批評意見被消失,記者,律 師,博客主,大學教授成為受害者。歷史也被中共操縱,服務於“宏 大的國家敘事”,歌頌超級強大的中共政權。 最令人擔憂的是,因其經濟發展的成功,北京在政治上越來越具有攻 擊性、侵略性,企圖以“中國方案”解決世界問題,甚至吸引了諸如 匈牙利等國的青睞。《世界報》最後指出:天安門事件30年之後,局 面反轉了過來,從今以後,為民主的戰鬥取決於歐洲。 〔原載《rfi世界之聲.中國》2019-04-20;http://trad.cn.rfi.fr /%E4%B8%AD%E5%9C%8B/20190420-%E6%B3%95%E5%AA%92%E8%A9%95%E8 %AB%96-%E5%A4%A9%E5%AE%89%E9%96%80%E8%A1%80%E6%A1%8830%E5%B9 %B4%E4%B9%8B%E5%BE%8C-%E4%B8%AD%E5%9C%8B%E8%99%8E%E8%A6%96 %E7%9C%88%E7%9C%88〕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國際社會深切關注香港自由空間受壓縮

自由亞洲電台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陳健民,朱耀明,戴耀廷分別因為串謀公眾妨擾遭 判處16個月徒刑,朱耀明獲緩刑兩年,陳健民與 戴耀廷另因煽感公眾妨擾遭判處八個月徒刑,兩人 須即時入獄。(美聯社)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華盛頓報導〕香港法院對多名雨傘運動抗議 人士判刑,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外界認為,這一判決是北京 更多地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結果,將使香港政治參與和言論自由空間 受到侵害。 香港法院24號對八名佔中人士的定罪和判刑,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 關注,西方媒體對此更是重點進行了報導。 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發表聲明,要求香港法庭改變有關判決結果。 聲明表示,被定罪人士的罪名中,包括了所謂“煽動”及“煽動他人 煽動”,他們撰寫的報刊文章、在記者會上的聲明和媒體訪問,都成 為證據,這對香港的言論與和平集會自由將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 香港“佔中案”宣判.國際民間齊發聲   ≡> 台灣多個團體抗議香港“佔中”宣判   ≡> 香港之觴:佔中九子入罪   ≡> 香港佔中九子罪成.九子:無怨無悔 除了香港之外,國際特赦組織也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 12個國家發起聯署行動。 總部在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發表聲明表示,這些判決發出了一個令人 不寒而慄的警告,對香港的民主進步將產生嚴重影響,判決也凸顯了 北京和香港有關當局,已下決心徹底清除香港僅剩的自由權利。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2019年4月24日,獲判緩刑的朱耀明離開法院後 情緒激動。(美聯社)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發表聲明,對事件表達“深切關注”。 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也表達了關注,認為該案會扼殺香港基本法中所保 證的基本自由。 前香港總督彭定康,23日在《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網站》撰文表 示,香港特區政府利用過時的普通法條文控罪,對2014年佔中運動參 與者進行“報復式起訴”,將嚴重撕裂香港社會。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星期二發表聲明,對香 港法院的這一判決進行譴責,並敦促香港政府“全力捍衛法治與自 由”。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2019年4月24日,戴耀廷在囚車押送下, 離開西九龍裁判法院。(美聯社)
該委員會主席、國會議員麥戈文和共同主席、參議員魯比奧在聲明中 說:“自2014年雨傘運動以來,中國共產黨政府加大了對香港事務的 干預力度,香港政府則積極壓制政治參與和言論自由。這在過去的一 年,特別令人不安,香港‘一國兩制’規定的自治權繼續受到侵 蝕。” 聲明認為,對雨傘運動人士的指控和判決,打擊了和平的政治異議, 縮小了言論自由和和平集會的空間。委員會對此表達嚴重關切。 (責編:申鏵。網編:郭度) 【相關報導】   ≡> 美議員發聲明.關注香港推進修訂《逃犯條例》   ≡> 香港政治空間.陳方安生:越受壓迫越會反抗   ≡> 香港“佔中案”宣判.四人入獄無怨無悔   ≡> 台灣多個團體抗議香港“佔中”宣判   ≡> 香港“佔中案”宣判.國際民間齊發聲   ≡> 國產芯片夢再受挫.中美合資芯片企業關閉   ≡> 美前官員:六四導致美中冷戰戰略合作的終結   ≡> 美國華裔科學家被解職引發“歧視”爭議   ≡> 評論│陳光誠:共產黨最大原則是無原則,為患世界   ≡> 《逃犯條例》引加籍港人憂慮.      加拿大外交部對此提出嚴正關注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亞太報導.港台》2019-04-24;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gangtai/xql- 04242019102833.html〕

下篇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請以最強組合延續本土政權

──期待“蔡賴配”早日成型“共同聲明”──

李明亮、廖運範等


【發起人】
 
李明亮(總統府資政,前衛生署長)
廖運範(中央研究院院士)


【共同發起人】

史 明 (總統府資政)
蕭新煌 (總統府資政)
陳南天 (台獨聯盟主席)
羅福全 (前駐日本大使)
黃崑虎 (台灣之友會總會長)

王世榕 (前中華民國駐瑞士大使)
曾道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前所長)
李敦厚 (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中志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前會長)
葉治平 (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前會長)

鄭泰安 (前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陳喬琪 (前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周鉅原 (紐約市立大學教授)
吳宗信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
陳東升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丁國章 (明新科技大學副教授)
周照芳 (台大護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前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陳炳煇 (國立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陳榮基 (前台大醫學院教授,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
林信男 (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

劉錦添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林修正 (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系主任)
王康厚 (世界台灣同鄉會秘書長)
劉昭惠 (彭明敏基金會董事,國策顧問)
陳儀深 (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 台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

莊萬壽 (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
許文堂 (前台灣教授協會秘書長)
毛清芬 (現代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薛化元 (台灣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
翁銘章 (台灣南社社長)

曾貴海 (台灣南社創社社長, 國策顧問)
劉哲嘉 (台灣國家展望會會長)
王康秀絹(小英姐妹會總會長) 
林恆立 (台灣中社前社長)
潘信行 (228受難家屬關懷協會理事長)

魏瑞明 (台灣國家聯盟副總召)
陳國雄 (台灣安保小組召集人)
楊月清 (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
林保華 (資深政經評論員)
陳中統 (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

蔡寬裕 (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
吳鐘靈 (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
黃敏紅┐
李政忠├(史明辦公室) 
張正宜┘

張信堂 (前台教會會長)
姚嘉文 (總統府資政)
呂忠津 (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
黃界清 (NATPA前會長)
許正餘 (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前會長)

董瑞斌 (中國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講座教授)
何明字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副教授)

    (繼續增加中……)

洪哲勝 (民主亞洲基金會會長)*** 我剛簽名;就先注明於此吧。



        ===≡≡≡☉☉≡≡≡===



四月十七日郭台銘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宣佈參選2020總統,無異給
台灣社會投下一枚超級的震撼彈。即連民調一枝獨秀、無出其右的韓
國瑜也聞之色變,遂以“要顧及高雄市民感受”來緩和他競逐大位的
強烈企圖心。相對於“寒流”颳起的“台風”,將對民進黨的支持者
帶來多大的衝擊和啟示?

如果大家一味相信坊間五花八門的“民調”,那麼不論韓上或郭勝,
只要其中一人出線,橫豎民進黨莫不望風披靡,一敗塗地。那麼請
問:蔡英文和賴清德之間的爭鋒,只是要找一個“輸得比較少的人”
來代表民進黨應戰,豈非白費氣力。既然,來自國民黨的致命衝擊是
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的應戰之道,就是群策群力,嚴陣以待,活用
戰略,扭轉乾坤。

我們不能不冷靜的思考:如果民進黨能夠結合全黨的意志,發揮決死
一戰的強大火力,則2020大選何懼之有?!為何我們還要浪費時間去
持續內耗,眼看著本土政權走向崩毀?!


初選安排倉促、思慮不周.徒生內耗

當然,國民黨的提名還有變數。即便是韓總或郭董出戰,兩者各有其
弱點。何況2020總統大選,牽涉兩岸和複雜的國際因素,民進黨的候
選人因勢利導,未必沒有致勝的機會。當下民進黨正在進行時程稍作
調整的初選,顯然加劇蔡賴之間的紛爭,削弱綠營的團結。據知,中
執會之所以決定初選延期,是以為2020大選比照過去“同額競選”的
連任方式辦理。及至意外出現另有登記初選者,則所訂定的各項時程
過於匆促,茲事體大,不能等閒視之。根據民進黨《公職候選人提名
民意調查辦法》明文規定,總統候選人之“全民調”必須採(與對
手)對比方式辦理。問題是,國民黨的候選人猶未確定,無從“對
比”。 


爭取勝選.延續本土政權.才是民進黨第一要務

民進黨中央自1995年辦理黨內總統提名的程序,歷來都有以勝選作為
唯一的考量。1999年林義雄主席主導黨內初選的進程得宜,換來了台
灣首次的政黨輪替。2003年民調遠高於陳水扁總統的蘇貞昌、謝長
廷,廓然大公的力挺阿扁連任,延續了民進黨執政的第二個四年。歷
史昭然在目,團結則勝,分裂則敗,而本土政權的存亡,更重於個人
政治生涯的延續。


陣前換將.是對執政價值的自我否定

回顧今年初,若干綠營人士以1124選舉失利、民調偏低為由,突如其
來出現要求蔡總統“放棄連任”的雜音,實在令人遺憾。眾所皆知,
蔡總統上任以來,致力於台美關係的深化,面對中國文攻武嚇,始終
堅毅維持台灣主權不受侵犯,在內政上除了股市拉出上萬點的亮麗長
紅,經濟持續成長外,還兌現政見,完成促轉條例、成立黨產會、成
立國家人權博物館,不畏艱難推動公教年金改革、勞基法修訂、乃至
未竟全功的同性婚姻等重大政策的興革。準此以觀,蔡總統的民調,
便是受累於她真槍實彈的改革。但,身為執政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
有共同承擔責任的義務!倘若此時陣前換將是戰略的大忌,更形同對
三年來執政成果自我否定,那麼接任的總統候選人,又如何打贏這艱
難的一戰?!


繼續引領國家步向正途.團結前進才是使命

蔡總統三年來致力於台美關係的深化,乃是有目共睹。盱衡時局,
2020總統大選主軸,勢必從過去的統獨之爭,轉換為“親美”和“親
中”的實質抗衡。換言之,是“美國因素”和“中國因素”的角力。
毋庸置疑,蔡總統三年來的執政,忍辱負重,深獲美方的信賴,對維
持兩岸既存的現狀較無懸念。於此同時,她也嚴正拒絕習五條,展現
捍衛台灣主權與自我防衛的決心,除了加速進行國艦國造的政策,更
大幅提高國防預算,並獲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全力支持,同意出售最
新的精良武器。此外,為提振國軍士氣,凝聚保家衛國意識,更不遺
餘力全面改善國軍待遇,輕車簡從巡視各個軍種,為國軍將士打氣加
油。

2020大選,是本土政權面臨的危急存亡之秋。職是之故,我們呼籲民
進黨應儘快考量最大的勝選策略,促成以“蔡賴配”為鵠的(也即所
謂1加1大於2)的最佳組合。在此,我們懇請蔡總統與賴前院長共體
時艱,莫負各方翹盼,為延續本土政權命脈,同心協力奮勇而戰。

祈上天疼惜吾土吾民!


〔轉載自電郵;2019-04-25,(紐約市)黃再添〕

   ☉上篇目錄目錄@文本標題投稿+訂約+聯絡

中國軍機繞台.美促北京停止脅迫.
專家稱中國應受制裁


美國之音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中國蘇-27戰鬥機(資料圖片)
〔記者鍾辰芳華盛頓報導〕在中國解放軍多型軍機星期一(4月16 日)飛經台灣附近海域進行演訓後,美國國務院敦促中國“停止任何 可能危及台灣人民安全與社會經濟制度的脅迫”。有專家認為,中國 對台灣的軍事恫嚇應受制裁。 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星期二在一個以背景說明方式回應媒體的電郵 中說,美國反對台海任一方以單方面行動改變現狀,“包括任何武力 方式或其他形式的脅迫”,北京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作為“有害且無助 於地區穩定”,反而削弱數十年來提供台海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的 框架。 聲明援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不久前在其推文上說過,“中國的 軍事挑釁不會贏得台灣民心,只會加強所有珍視民主的人民的決心。 《台灣關係法》和我們的承諾非常明確。”   Chinese military provocations won't win any hearts or   minds in Taiwan, but they will strengthen the resolve of   people everywhere who value democracy. The Taiwan Rela-   tions Act and our commitment are clear.   https://t.co/rPG1jLiaWY ──John Bolton(@AmbJohnBolton)April 1, 2019 這位發言人還說,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視任何以非和平方式決 定台灣前途的作為,包括抵制和禁運,為美國的嚴重關切,北京“應 該停止對台灣的脅迫並恢復與台灣民選政府的對話。” 近來中國在台灣週邊地區的軍事活動更為頻繁,就在美台共同慶祝 《台灣關係法》40週年之際又以軍機飛經台灣南部海域進行遠海長 訓,解放軍一名發言人說,對台灣的繞島巡航是中國的“合法權 利”,且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 對於解放軍對台灣的繞島巡航作為,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亞洲軍 事事務資深研究員費舍爾(Rick Fisher)星期二受訪時說,美國應 該“更直言不諱、更系統化”地批評中國,“我們應該鼓勵所有民主 國家批評中國,他們公然地採取侵略性作為,這是不能被接受的,我 現在甚至願意支持對它做出制裁,讓中國對其恫嚇行為付出代價。”
【這裡的圖片無法展示,對不起】
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亞洲軍事事務 資深研究員費舍爾2019年4月16日參加 國會山座談會(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費舍爾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對台灣的恫嚇只會不斷增加,不只是今 年,未來幾年都是如此,中國有許多戰機,他們也正在發展空中加油 能力,讓這些戰機和轟炸機能夠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更長,“不久之 後,我們就會看到這些戰機、轟炸機在台灣上空全島繞飛”。 他說,北京將通過政府組織、社交媒體擴大宣傳,對台灣進行“多層 次恫嚇”,而這麼做不只是對台灣的統戰或心理戰,解放軍是在為對 台灣的封鎖,甚至是攻擊行動進行真正的訓練,他認為美國政府可以 考慮提供台灣少量的KC-135空中加油機,讓台灣的F-16戰機能夠在中 國的轟炸機對台灣全島繞飛時追蹤它們。 另外,對於美國政府星期一宣佈已就一筆新的五億美元對台軍售通知 國會,費舍爾也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發展,在這個通知裡面對於美國 未來提供台灣新的、更具戰鬥力的F-16戰機一事“有許多積極跡象, 幾乎沒有任何負面跡象”,他希望在那個軍售案中“也可以包括一些 第五代的F-35戰機。” 他說,美國的第四代F-16戰機與第五代F-35戰機在設計上就是要能夠 合作,在空中作戰上是非常有效的隊伍,如果美國能提供台灣少量的 F-35,對於台灣的F-16空防能力將可以三、四倍的數位來提升,這都 是為了加強在台海的威懾能力。 費舍爾指出,中國的意圖就是要侵略台灣,引發數以百萬計的人類災 難,美國應該說服中國,與它的鄰居和平相處。 就在中國軍機繞台演訓的同時,川普〔或譯“特朗普”〕政府也宣佈 一筆五億美元新的對台軍售。美國國務院說,這個軍售通知符合《台 灣關係法》以及美國對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衛能力的支持。 國務院官員星期二在一個關於這筆軍售的聲明中說,美國長期以來基 於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聲明也 表示,這筆軍售並不包括新的F-16戰機在內。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星 期一(4月15日)發佈新聞稿稱,國務院已決定批准向駐美國台灣經 濟文化代表處(TECRO)提供一批五億美元對外軍售(Foreign Military Sale, FMS),持續台灣目前在亞利桑那州盧克 (Luke)空軍基地F-16戰機飛行員培訓專案及維修、後勤支援。   繼在AIT新館慶祝酒會上稱中國軍機繞台“挑戰區域穩定”   後,台灣總統蔡英文4月16日在《2019印太安全對話》的開幕典   禮上再次表明她對抗的決心。她說:“台灣不會被恫嚇,這些行   為只會加強我們的決心。”此外,蔡英文表示已經接獲川普政府   對台第三次軍售的消息並表示感謝。   https://t.co/rL3FqWHAO1 pic.twitter.com/yDFvm8pyp9 ──美國之音中文網(@VOAChinese)April 17, 2019 〔原載《美國之音中文網.美中台關係》2019-04-18;https://www. voacantonese.com/a/cantonese-tc-us-taiwan-pla-coercion-arms- sales-20190417-ry/4880114.html。提供者:(高雄市)Babuza〕

    ☉上篇目錄 ☉        ☉投稿+訂約+聯絡

┌──────── 《 民 主 論 壇 》 ────────┐
│                            │
│ 出版者:(美國紐約市)民主亞洲基金會(asisdemo.org) │
│ 主 編:洪哲勝(Cary S. Hung, Ph.D.)         │
│ 電 郵:caryhung@aol.com               │
│ 網 址:〔網站構建中……〕              │
│                            │
├────────────────────────────┤
│                            │
│ 訂閱處:dforum-subscribe@yahoogroups.com       │
│     (接到回應時,請回信證實訂閱。)       │
│ 投稿處:dforum-owner@yahoogroups.com         │
│                            │
└──── 讓中國人從內心裡面發出文明得意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