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叫50周年!(文讯)

2006年,位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旁的《城市之光》书店,将与世界各地的诗歌爱好者一起庆祝爱伦·金斯伯格诗集《嚎叫及其它诗》(Howl and Other Poems)出版50周年。该项活动从200510月起开始,一直将延续到明年秋天。在此期间,全美将举行一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并将继续供应由《城市之光》编辑出版的“城市之光诗人口袋丛书”之四《嚎叫及其它诗》。其版式与50年前的第一版一样。

1956年秋天,《嚎叫》最初由《城市之光》书店出版,随后,该书被美国海关和旧金山警察没收。诉讼过程中,不少诗人和教授都劝说法庭相信,该书不是一本淫秽作品。

金斯伯格生于1926年,卒于1997年。《嚎叫》有中文译本多种。

附:《城市之光》简介
1953年,《城市之光》由诗人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和彼得·马丁(Peter D. Martin)创立,它是美国屈指可数真正的独立书店之一。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能够浏览、阅读、吸收到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作为当年反文化的“跨掉一代”的大本营,《城市之光》如今已成为旧金山的一景,每天都有不少观光客在此流连忘返。
《城市之光》曾是全美第一家专门出售平装书的书店,后几经扩大,现共有三个楼面,经销全世界主要出版社的书籍。包括:诗集、小说、译文、政治、历史、哲学、音乐、及灵性类作品。
从1953年起,《城市之光》的店名上就写着“文学沙龙”( A Literary Meetingplace),这意味着除了出售书籍之外,它还从事出版发行,并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诗歌朗诵会,作者与读者见面会。
书店老板劳伦斯·弗林盖蒂说,“公众被邀请到了这里,正好像亲自与古代的、现代的、不同时代的作者展开一次‘伟大的对话’”。
尽管《城市之光》已经举世闻名,但它仍然保留着一种亲密、随意的、无政府主义的氛围。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旧金山式的体验,是每一个爱好书的人的精神食粮。
地址: 261 Columbus Avenue
网址: citylights.com
电话:(1) 415 362 8193

(《自由写作》资料,“城市之光”书店地下室 井蛙摄影)

(资料来源:城市之光书店网页   商雨编译)

《自由写作》首发

 

《垮掉与崛起》专辑稿约

2006年,是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名作《嚎叫》(Howl)发表50周年。

以作品《嚎叫》的发表为标志,金斯堡及他和他的文学同行们特立独行所倡导的”垮掉的一代”文学,开启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1950年代以来人权、反战与和平主义等公民文化运动的先声。

1980年代初中叶,金斯堡及”垮掉的一代”也随着中国的精神文化自由运动的兴起,开始进入青年一代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视野,反响甚剧;金斯堡本人也曾访问中国。

文学审视现实,文学质疑现实,文学介入现实,文学改写现实。金斯堡和他的一代曾经身体力行的信念和文学作为,对从事中文文学创作的我们也仍然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本刊自 2006年 1月起开辟《垮掉与崛起》专栏,欢迎各方作者来稿(来稿以1500-2000字为宜),回忆金斯堡及”垮掉的一代”文学对作者和他所处的文化空间的影响,倒回1980年代中国思想自由”狂飙突进”的时光长廊,重新检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公民运动等看似平常、却时又引起争议的文化存在,共同展望言论自由与文化自由在中文世界的可能前景。

 

槟郎:今天我们死去—纪念死者而作

   今天我们死去
    寂寥阴森的荒野
    我们的灵魂获得自由
    那先行者铺成的磷火
    照亮我们去天国的路
    
    今天我们死去
    告别尘世的歹毒狡计
    为了活得单纯良善
    我们兄弟一般相爱
    在彼岸清洁的国度
    
    今天我们死去
    皮囊随火风而逝
    那精血凝成的符码
    在文明网络上飘浮
    沟通与生者的呼吸
    
    今天我们死去
    从苦难的牢笼挣脱
    撕裂神话的蛛网
    逼视残酷的真相
    涵蕴未来的生机
    
    今天我们死去
    艰难的种族还在延续
    在淡绿色的天幕上
    折射和谐甜美的家园
    那是我们企盼的眼睛
    
    05-12-30于南京

陈奎德:两党制:台湾勾出轮廓

政党的起伏脉络
    
    前不久,笔者应邀前往台湾参观“三合一”选举,感触良多。
    
    选举结束,评论家大跌眼镜,惊骇于这次蓝营大胜绿营惨败的一边倒式的结果。笔者不敢妄称先见之明,却以为这次选举其实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颇为相似,相当符合新兴民主政体政党轮替的一般起伏脉络。
    
    过去的一个威权主义老旧政党,当党禁开放后,在新兴反对党冲击下,在历史伤疤的充分披露下,日渐衰落,终被取代。
    
    反对党上台后,原来熟悉的街头政治竞选鼓动的长处派不上用场了,处理经济外交国防等管理国家机器的捉襟见肘,却暴露于选民面前。虽年轻有为,朝气勃勃,但政治准备不足,管理经验不足,人才储备不足。加以掌权后人性弱点呈现,爆出内部贪腐丑闻,彰显出权力的傲慢,迅速失落其“党魂”,丧失其民意。
    
    而在百年老店国民党方面,虽然论资排辈,暮气沉沉,但在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方面,确实大大胜于对手。再加上国民党经历危机震撼,卧薪尝胆。中生代奋起自救,主动出击,实施党内民主改造,从而振衰起弊,枯木逢春,于是出现“马氏中兴”。
    
    有鉴于此,政治重心重新移动,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的可能前景。
    

确立新的政治平衡
    
    笔者并无蓝绿偏好,因此对这次三合一选举结果,只倾向于从对台湾总体民主进程的影响来评估。与多数台湾观察家不同,在我看来,个别政党的一次胜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可以稳定而持久的政治平衡大体建立起来了。
    
    这次选举,虽然是地方选战,但我却认为,其政治意义远不止此。在台湾的政治演变史上,它很可能是一个良性转折的历史契机:由某种一个政党逐渐膨胀坐大的政治趋势,转向一个格局清晰的两党政治的态势。这是一个可贵的机遇,对任何一个新起的民主转型的社会,这种机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在台湾出现了。这是上天赐予台湾的最可宝贵的礼物。
    
    为什么说过去台湾存在一个政党逐渐膨胀坐大的政治趋势?因为台湾的民意有一个基本趋向,就是台湾自主意识的崛起。它正在逐渐成长,实际上也就是台湾的民族主义的崛起和发展。这个确实是台湾正在经历的历史过程。台湾人基本的权益,台湾意识的历史性成长,台湾民族主义的壮大,这是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历史流程。虽然,台湾主体意识在蓝绿两方都存在,但不可否认,它主要是由民进党来承担的。因此,海内外观察家过去一直比较担心,从长远看,从年轻一代的倾向看,民进党大概会持续不断地膨胀壮大,最后会像日本的自民党、印度的国大党一样,逐步垄断政治空间,长期执政,甚至染上某种民粹主义色彩。
    
    但是,这次选举,中断了这一趋势。
    
    在这方面,经历本次选举后台湾发展出来的政党政治格局,将比日本、新加坡乃至印度的“绝对优势党体制”(predominant party polity)更为优越,也比意大利和法国那种极化多党制更为稳定。
    
    日本、新加坡、印度(国大党长期执政时期)等国,虽然有民主选举,但是同一政党长期连续“一党执政”,被人们称之为“绝对优势党体制”, 也有人径直称之为“一党制”。 虽然存在选举,但政党之间的制衡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而意大利和法国这些极化多党制国家,小党林立而无法形成能占议会多数的执政大党,常常是必须几党协调才能执政,即多党联合执政〃(multi- party coalition government)。由于党与党之间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分歧都比较大,很难达成共识,导致政党组合和政府轮替频繁,如走马灯一样,不及两党制稳定。
    
    目前形成的台湾政党政治格局,使得其他各党逐步泡沫化,都不得不分别向国民党或民进党靠拢,形成政治上的两极,这就逐渐呈现出类似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两党制局面。成为一种既生气勃勃,相互制约,又稳定有序,有独立执政能力的政党政治。除了中共式的一党专政的非民主体制外,在“绝对优势党体制”、“两党制”和“多党制”几种主要的政党政治模式中,笔者一直是比较看好两党制的,认为它是较为成熟而稳定的政党体制。
    
    但是,政党政治模式是自然形成的。虽然民主国家的法律并不禁止人们创立多种政党。但究竟会形成何种政党模式,它与选举制度、宗教教派分布、族群分布、政治文化传统…..等许多偶然因素和历史脉络有关,并最终在竞争执政权力的逻辑驱使下成形。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如今,台湾因缘际会,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其中较为健康的两党制路径。有可能,将来的国民党日渐类似于台湾的“共和党”,而民进党则日渐类似于台湾的“民主党”,走上长期此起彼伏的竞争之路。这虽然只是笔者的良好期望,但却绝不是没有可能的。倘若果真如此,那将是台湾之福。恐怕最终也会是中国之福。
    

北京:如何因应?
    
    据悉,北京上层有个别人把国民党在这次台湾地方选举中的胜利看作是中共两岸政策的成功。
    
    这一看法,如果不是自作多情,起码也是一厢情愿。
    
    如前所述,这次台湾的地方选举,政党及其候选人的执政能力、道德形象是选民关注的焦点,而族群矛盾、两岸议题已经边缘化,不再是关注的中心了。基本上,可以说,中共的因素虽然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显然只有相当微弱的影响了。大多数观察家认为,这次台湾地方选举与中共的所谓两岸政策无关。正如政治明星马英九所言,民进党只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实际上,笔者更想说,在台湾格局日益清晰的今天,中共上层的深谋远虑者恐怕会更加忧心忡忡于台湾的政治发展。原因无它,乃在于,这次选举表明,台湾政治已经从过去那种以“统独”为竞争重心,转向了以“制度竞争”为诉求重心了。马英九的言论就是一个显著例证。而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实是:中共其实并不害怕台独,它唯一心惊胆颤的,是丧失垄断性的政治权力。它甚至还期望利用“台独”煽动炙热的大中华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巩固自己的垄断性权力。
    
    而制度竞争,目标正是直指其垄断性政治权力的。这才是北京的心腹之患。
    
    最近,马英九在接受美国之音
专访时,直接挑明了这一主题。他指出,台湾的“整个过程在全世界来看是非常难得的,没有流血,没有大规模的暴乱,这个过程当中经济还是维持高度的成长。这其实是宁静革命的一个典范。”他进而说“执政者,要有胸襟和准备,要实施民主体制,就要知道自己有一天是要下台的,不可能永远执政的。…. 不能说不可以换,你换的话,我就开枪。”他呼吁北京的中共,“要做好准备实行更多的民主,让人民有选举权,才能更好地
为人民服务。 ”
    
    北京将如何回应它自命的友党(国民党)主席的这一番呼吁呢?它还能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吗?
    
    hLy(í??… 3m,

赵达功:释放郭飞熊?中共当局在找平衡?

27日下午,还是晓波在第一时间告诉我郭飞熊获释了,同时所有被关押的太石村村民也被释放了,心里高兴极了,几天来被压抑的心胸倏地舒展开来,尽管我在河北老家已经领略了寒风刺骨,但此时似乎有一丝丝春天的气息沁入我的心扉。我为郭飞熊和被非法拘押的太石村村民重获自由由衷的高兴,但此时此刻我却不敢忘记汕尾东州乡被枪杀的维权农民兄弟以及更多被捕的村民,更不敢忘记四天前被南京当局拘捕的笔友杨天水先生,也更不敢忘记同日被判处12年徒刑的民运人士许万平先生,还有上海拆迁维权上访者马亚莲女士被抓走,还有陕北石油案冯秉先等人被提审……

究竟有多少工人、农民和社会其他人士因为维权被关进大牢,究竟有多少因为写文章批评专制制度而被因言治罪,没有确切数字,但却可以用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来推断。从即将过去的2005年来看,专制制度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权的最大忧虑不是来自不同政见者的文字批评,而是中国广大劳动者的维权行动。浙江画水农民反污染斗争,河北定州农民保卫土地斗争,陕北石油投资者维权斗争,广东番禺太石村村民依法罢免斗争,以及12月6日发生在广东汕尾东州乡农民土地维权血案,这一系列维权斗争已经在加速中共高层分化,社会矛盾如此尖锐激烈,以至迫使专制政权铤而走险,使用暴力开枪镇压。

在目前这种状态下,中共政权为维持专制统治,不得不寻找平衡?郭飞熊(杨茂东)和太石村被捕村民的释放,显示了中共当局试图以此缓和激化的矛盾。因为按照中共当局的一贯做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但释放郭飞熊等却一反常态,广东当局一方面难以控制潮涌般的抗议浪潮和维权呐喊,另一方面也激化了中央与广东的矛盾,这种对抗必须从寻找平衡入手,以便能继续维持专制制度运转所需要的态势。

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中国人民的权益,在专制制度下很难做到,人们不得不采取激烈的对抗斗争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惨胜”,河北定州以死六人,伤数十人的代价取得了保卫土地的胜利;浙江画水农民在与军警冲突中伤数十人,多人被捕,代价虽高,但也取得了根除污染源斗争的胜利。照此下去,维权就必须牺牲,必须付出代价,在此过程中,维权农民、工人和其他阶层民众感受到了集体团结的力量,胜利虽来之不易,但总比甘心被奴役要好。

郭飞熊和太石村被捕村民获释虽说不是胜利,但最少让我们看到斗争是胜利的唯一希望。就让当局去找它的平衡去吧,维权者必须对侵权者进行斗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出路。

2005年12月30日

墨西哥诗人获格林纳达国际诗歌奖

 墨西哥诗人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Jose Emilio Pacheco)日前获颁西班牙格林纳达国际诗歌奖,并获奖金6万欧元。 
  埃米利奥·帕切科是墨西哥著名诗人。而格林纳达国际诗歌奖是为纪念伟大的格林纳达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伽设立,也是安达卢西亚地区最重要、奖金最高的诗歌大奖。

“世纪文学60家”评选落幕

  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新浪网读书频道共同发起,历时两个月的“华文‘世纪文学60家’全民网络大评选”于近日落下帷幕。根据专家投票和读者网络投票综合排名,鲁迅、张爱玲、沈从文、老舍、茅盾位列前五。
  据主办方介绍,鲁迅、张爱玲、老舍等作家获得专家同普通读者的一致认同,因此综合排名靠前,而汪曾祺、孙犁等专家评价颇高的作家,青年读者并不熟悉,三毛、金庸等读者拥戴的作家,专家对其文学价值评价有限。据悉,北京燕山出版社将推出此次评选综合排名在前60位的作家作品精选集,预计明年1月,这套丛书的首批图书可望同读者见面。

《雪人》获选最佳圣诞故事

    英国画家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出版于1978年的绘本《雪人》(The Snowman),在一项最新的调查中,大胜传统的耶稣降生的传说,成为最受英国儿童喜爱的圣诞故事。 
  调查机构在水石连锁书店询问了1000名7到16岁的少年儿童,《雪人》获得的支持率高达24%,狄更斯的名作《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以一个百分点之差,屈居第二,而耶稣降生的传说只得到6%的首肯。 
  《雪人》的故事十分单纯,一个小男孩堆起的雪人突然活了,拉起孩子,飞向夜空,穿林海,过雪原。第二天早晨,孩子醒来,屋外仅剩融化的雪水。布里格斯以彩色铅笔绘成全书,后来它还被改编为动画短片。 

法国文学奖幕后新闻:一个人的意外落选

2005年法国文学大奖在期待、惊讶、赞扬和失望中结束了,该庆祝的庆祝,该伤心的伤心,反正年年如此。今年的评选基本正常,如果说有意外,那只有一个意外,正如今年的法国秋季书潮,没有太多的新闻,只有一个大新闻一样。这个“意外”和“新闻”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米歇尔·乌勒贝克。

他上了“老顽童”的当

乌勒贝克今年47岁,1994年开始出版作品,逐渐引起公众注意。1998年他的《基本粒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几乎颠覆了法国文坛;3年后,他的《月台》又引起轩然大波,影响遍及全球,并成为超级畅销书。但由于他风头太劲,为人冷傲,仇人不少,妒嫉者更多,虽然屡屡入围各大奖,但一直未能夺冠。

今年夏天,沉默了四年之后,乌勒贝克又抛出了《一座岛屿的可能性》。

这部小说更不得了,书还未出版,就卖出了20多个国家的版权,在法国更是一路受捧,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传媒都在谈他和他的这本书。

他头上的光环照得其他作家黯然失色,谁在今年夏天出书谁倒霉了。

像当年的《基本粒子》一样,《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也入围了许多大奖,但乌勒贝克是看不起其他奖的,除了龚古尔奖。其实他入围龚古尔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都呼声很高,但每次都名落孙山。今年,他的呼声更高,许多大作家和权威人士都在为他说话,法国“文坛教父”索莱尔斯在报纸上公开宣称“乌勒贝克获得龚古尔奖不可避免,用不着吃惊”,龚古尔奖评委、原评委会主席努里西埃更是到处表态,支持乌勒贝克,并暗示乌勒贝克今年是势在必得。

韦耶根“渔翁得利”

龚古尔奖经过几轮筛选,情况似乎已很明朗。在最后四名候选人中,除了图森,似乎无人能与乌勒贝克竞争。韦耶根这几年因为常常出尔反尔,差不多成了文坛的笑料,而且,他的那本《在母亲家的三天》还不如他以前的《弗兰茨和弗朗索瓦》。所以,乌勒贝克的出版商克洛德·杜朗觉得胜券在握。大奖揭晓前的一天晚上,他让人打电话到特鲁昂饭店订了一个厅房,准备庆祝。11月3日,龚古尔奖终于揭晓了,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评委会主席夏尔-鲁女士率领10名评委,在特鲁昂饭店二楼郑重宣布:《在母亲家的三天》以6票对4票,战胜了《一座岛屿的可能性》,获得了本年度的龚古尔奖。乌勒贝克再次与龚古尔奖失之交臂。

而韦耶根此时还在位于图尔比戈路的寓所里,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获奖,这本难产了5年之久的书能出来就不错了,他哪里奢望能战胜乌勒贝克。而且,他的竞争对手还有让-菲力蒲·图森,图森今年的《逃跑》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几乎听不到批评。而自己的这本小说是逼出来的,自己也感到有些心虚,所以根本就没去特鲁昂饭店。

而在特鲁昂饭店,夏尔-鲁女士宣布了评选结果后,便开始寻找得奖者,问:“韦耶根在哪里?”大家都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乌勒贝克身上了。

原《读书》主编贝尔纳·皮沃是去年新入龚古尔学院,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投票。他见没人回答,便站起来说:“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他扭头看到同是评委的著名作家图尼埃有点焦急,便关切地问:“没事吧?

你喘不过气来了?你一定是为你的宠儿感到遗憾了。“他说的”宠儿“指的是乌勒贝克,图尼埃也是力荐乌勒贝克的。

这时,有人说韦耶根没来,在家里呢!于是大家赶快打电话通知他,让他火速前来。当时现场有许多记者,摄像机架得到处都是,大家都在焦急等待。

三刻钟后,韦耶根终于赶到了。尽管他试图保持冷静,而且1992年获得过另一个大奖勒诺多,算是见过世面,但还是很激动,因为,这毕竟是法国最大的文学奖。他大汗淋漓,也许是激动的,也许是路上跑得太急,他解嘲说:“这里太热了,比我家里热。”

由于龚古尔奖和勒诺多奖是同一时间和同一个地点宣布的,所以勒诺多大奖的获得者、38岁的尼娜·布拉维也在场。韦耶根到达后,现场出现了混乱,尼娜很快被冷落到一边,她的出版商见状,马上把她带到一楼吃饭去了。说起来,尼娜和韦耶根还是挺有缘的,1991年,韦耶根的《弗兰茨和弗朗索瓦》得了尼娜现在得的勒诺多奖,而那一年,年仅23岁的尼娜的处女作《被禁止的女偷窥者》得了联合文学奖,“我们曾在一起喝香槟庆祝……”她笑着回忆说。

而这时在二楼,记者们正在向韦耶根和评委们发问,提问的焦点是“乌勒贝克为什么没有得奖”。评委会秘书长德库安机智地说:“乌勒贝克没有得奖只因为他没有获得多数票”,并强调说:“评委们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这个决定的。”当他被问到是否有书外的原因时,他幽默地说:“德雷福斯事件不会变成乌勒贝克事件的,他决不会受到冤枉。”

乌勒贝克再次蒙耻

11月8日,一件更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文学大奖中的最后一个奖——联合文学奖揭晓,《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在第四轮角逐中,以7比3战胜马克·杜甘的《埃德加的诅咒》,获得了该奖。对联合文学奖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由于它是最后一个揭晓的奖,所以往往都捡别人挑剩的作家和作品,今年,它竟然捡到了一个宝。而对乌勒贝克来说,这却是一个侮辱。什么奖都不得还好,得了这么一个奖,算什么呢?

2005年法国文学奖名单:

1.11月3日,魏尔甘斯《在母亲家的三天》摘得龚古尔奖。

2.11月3日,尼娜·布拉维以《心怀邪念》获勒诺多奖。

3.11月7日,雷吉·若弗莱以小说《疯人院》获得菲米娜奖。

4.11月7日,图森以小说《逃跑》赢得美第契奖。

5.11月8日,乌勒贝克凭《一座岛屿的可能性》获得联合文学奖。

 

06年01月部分诗歌刊物目录

《绿风》诗刊2006年第一期目录 

《绿风》诗刊         2006年第一期    目  录
(总第163期)
1月10日出版
三弦琴—————————————
有关朱鹮                              耿  翔
有关音乐(随笔)                两篇  耿  翔
有关诗歌(创作谈)                    耿  翔
世纪之音————————————-
重返高黎贡                            野  萍
生命之舞                        三首  谢克强
大草原之夜                      四首  干海兵
生命的灯盏                      四首  敬新歌
是谁飨我以精神大餐              三首  王辽生
思想者的到来                          何  来
春天,在款款地踮起脚尖          三首  胡志松
空城计                          五首  赵明舒
谁的光芒                        三首  魏  斌
饮食男女                        三首  房  子
夜晚有雨的脚步是必要的          二首  王冬冬
深入蜀地                        三首  孙守涛
白鸟                            四首  陈松叶
石头城                          二首  安  拉

随一个无雪的冬天抵达春节        二首  杨克和
你离开之后                      二首  杨  波
沙漠公路                        二首  霜  凝
娜,来自那里                    二首  杨小林
西部诗人————————————-
西夏史诗                              杨  梓
行走甘南                        三首  杨建虎
缘分的新疆                      三首  陈友胜
鹰                              二首  哈  克
远峰上的雪                      二首  周存云
放飞春天的诗笺                  三首  郑  玉
簸箕村                          二首  雪  潇
女诗人—————————————
横行胭脂的诗                  七首  横行胭脂
午后的长调                      二首  雷  子
西行                            二首  陈  敏
春天里的一场雨                  二首  拾  柴
阴暗                                  林  雨
放风筝                                陈晓霞

梁祝                            二首  石桂霞
现代诗艺术揽胜(20)————————-
艺术家必须一直改变                    龙彼德
校园诗人————————————-
几个小诗歌                     四首  河南琳子
一只鸟飞过夜晚                   二首  韩建乐
天要黑了                         二首  迟凤忱
春天的面孔                       二首  张  侗
阳光中的女孩                     二首  冬  婴
木刻                                   荒  子
伊人                                   王晓娟
雪                               二首  宁  建
傍晚                             二首  梁世博
第一场夜雨                             伍永恒
实话实说————————————-
我喜欢孤独                             杨  然
绿风网眼—————————————-
老  剑    霜林晚    岩  树    七  夜    撒  容
师永平    亚  男    华  铮    黑骆驼    刀  歹
同题诗《中秋抒怀》——————————
蔡  宁    离  开    大  刀    黑  马    刘  磊

张  后    李晓泉    余  怒
短诗精粹—————————————
韩子勇    孙  映    泥马度    泉  溪    苍城子
吴  波    中  波    顾  伟    许心波    王钢洪
徐书遐    黄河岸    侯德川    指  纹    周广学
陆华军    泥  文    孙殿英    陈家强    刘鹏程
绿风论坛—————————————
诗美断想                                晓  雪
诗情画意明月心                          温远辉 

(刘涛 提供)

==========================
《诗歌月刊》2006年第1期目录

风雨兼程   向死而生
     –《诗歌月刊》五周年访谈/陶妍妍 王明韵

本期头条     栏目主持  兰  坡
失眠书(组诗)/韩少君
在冷冷燃烧的世界里生活两次
    –韩少君诗歌阅读札记/魏天无

先锋时刻    栏目主持  曹五木
2005年诗选(十六首)/余怒
突破与限制
 ──余怒诗歌浅谈/于贵锋

隧道        栏目主持  兰  坡
去看诗人食指/张 杰
食指的诗(七首)

颠覆        栏目主持  曹五木
宿命情结:涉及死亡的诗歌
    –孟芊访谈
孟芊的诗(五首)

国际诗坛    栏目主持  阿  翔
普拉斯诗选(八首)/得一忘二 译
西尔维亚·普拉斯访谈/得一忘二 译
牛汉的诗(三首)/得一忘二 译
顾城的诗(五首)/得一忘二 译

现场      栏目主持   兰  坡
拥抱诗歌
    –广东首届诗歌节扫描/老刀

诗版图        栏目主持  阿  翔
(天津版块)   
幻 组诗/徐 江 
君儿的诗(五首)
任知的诗(四首)
魏风华的诗(五首)
奂孚的诗(四首)
李伟的诗(五首)
宋崇元的诗(三首)
天津之下/任知 

诗人在线             栏目主持  曹五木
昆虫记(组诗)/世宾
张绍民的诗(十七首)
幸福被慢慢放大(组诗)/王族
彭燕郊的诗(五首)
杨然的诗(四首)
李云的诗(四首)

新视野     栏目主持   沙  梓
易杉的诗(三首)
小米的诗(二首)
海勇的诗(四首)
在燃烧的路上(外一首)/王红芳
宋世安的诗(二首)
草原(外二首)/杨通
天山一号冰川(外一首)/远洋

雨(外一首)/孙启泉
寻找回来的春天/庄兰兰
到橡树林去(外一首)/徐勇
爱情(外一首)/夜也
早晨的愿望(外一首)/罗至
雨滴中的圣莲/王钢洪
怀念亲人(外一首)/张侗
婉云的诗(三首)
秋后(外一首)/皑婧

诗人随笔       栏目主持    兰  坡
李商雨随笔(两则)
四月记事/谷雨

(阿翔 提供)

========================== 
《星星》诗刊2006年1月上半月刊目录

卷首
====
诗歌:重新找回对诗歌责任的担当……梁平

首席诗人
========
陈东东的诗(三首)……陈东东
相对主义写作(评论)……余刚

非常现实
========
我父亲忍着疼痛一声不吭(组诗)……余笑忠
春运(外二首)……老刀
煤矿沉降区一瞥(外一首)……江耶
矿难……刘大程
黄河中游(组诗)……丛小桦
有这样的干部(组诗)……田禾
徐岗粮站(外一首)……孤城
村里的能人(外一首)……于贵锋

青年诗人
========
纪念日(六首)……张作梗
想起史老师(外一首)……伊沙
词与物(组诗)……殷常青
我有足够的时间(外二首)……叶晔
昨天(组诗)……柯健君
短诗五首……易杉
节令(二首)……道一
夜过屯溪老街(外一首)……蔡宁

文本内外
========
青蛙不语(组诗)……庞余亮
未完成的纸上建筑……庞余亮
音乐、花之影及其三重奏(组诗)……罗唐生
音乐扑打着高蹈的诗心……罗唐生
叙述(组诗)……杨通
在纸上搁着虚无的一生……杨通

编辑的诗
========
存在之难(组诗)……子川
诗三首……柳沄
弥留(二首)……远人
春天总是一闪而过(组诗)……蓝野
冬天(节选)……胡弦

发现
====
光阴(组诗)……刘强
白鹭、雪,及其他(组诗)……张永伟
海(外二首)……紫衣

名家推荐
========
平原上的风容易错垄……苇子
把我永久的种在地里……格式

大西部
======
塔尔寺·雪(外一首)……梁积林
西安的背影(组诗)……耿翔
我们共同爱着新疆(三首)……王族
经过陕北(组诗)……高凯
远方(四首)……程相中
诗三首……牛庆国
我和羊儿……高炯浩

短诗21家
========
梁文涛 孙立本 陶文新 中原马车 武靖东 周鸣 齐宗弟 蝈蝈 南山牛 李杰 华海 黄家四 申艳 梁积勋 陈计会 向敏 大虫 邱伟 黄河岸 杨献平 阿米 

民刊巡礼
========
生活在野外……胡人
《野外》同仁诗选……胡人/炭马/楼河/江离

诗歌虚拟研讨会(主持人:李少君)
===============================
杨键作品虚拟研讨会……王光明/程光炜/散文东/姜涛/张桃洲/散发/武城山/hy2004/情僧/燕窝/水晶钥匙/雨辰天津/摇滚/风涯/过客/赵思运/安琪

中国诗事
========
 
(李拜天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