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教授涂怀章因小说《人殃》被法院判罪

小说本无罪  《人殃》却遭殃

20051215 著名教授、作家涂怀章先生因小说《人殃》罹祸,被武昌区法院以所谓的“诽谤罪”,一审判处拘役六个月。消息传开,文学界与高校人士一片震惊,想不到在思想大解放、文艺大繁荣的新世纪里,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加强法制建设的今天,竟然发生这种因文学作品而遭受恶讼、身陷牢狱、令人齿寒的事件!

怀章先生的小说《人殃》2003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人殃》以某大学为背景,描写了一出迫害知识分子的极左丑剧。故事发生在“四人帮”覆灭之后,中国社会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转型期,高校也处在解放思想、冲破极左桎梏的变革时期,以“整人为乐”的某师范学院负责人曾闻为了压制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借清查“给江青写效忠信”事件为契机,勾结一群死党,煽动一批群众,猛整桀骜不驯、才华横溢的青年讲师喻维山。喻维山受到一系列的政治迫害和精神折磨,但他没有屈服于淫威,不屈不挠地挣扎抗争,终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正义人士的援助下,喻维山得到了厄运的解脱,取得了“朦胧的胜利”。

《人殃》面世后,反响很强烈,许多著名学者、评论家纷纷撰文,给予高度评价,赞扬这部学者小说堪称“新反思文学”的巨篇,也是一部成功反映大学生活的力作,它无情鞭笞了披着高校领导、教授外衣的迫害狂的丑恶行径,热情歌颂了年轻知识分子不畏淫威、刚正不阿、与恶势力勇敢抗争的精神,同时揭露了在极左路线下高校十七年知识分子受压抑、受虐待、受迫害的悲惨现实,也为高校的思想解放、教育改革、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演进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素材和可供参考的蓝本。这部血泪交织、鼓呼回荡的小说使人振聋发聩,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遭际和未来命运的反思与展望。

然而,这部小说一面世就遭到了无休止、无道理的纠缠与诉讼,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几个老干部、老教授恼羞成怒,纷纷“对号入座”,认为《人殃》写的就是他们,于是用真实的标准去衡量这部小说,便认为纯属歪曲历史,捏造事实,丑化他们,侮辱了他们的人格,损害了他们的名誉,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婚姻、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经过漫长的告状,最终对簿公堂。殊不知,《人殃》是一部小说,小说是允许艺术虚构的,而且小说也可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对号入座”都是幼稚无知和荒唐可笑的,想必那些身为高校老干部、老教授的诉讼者是应该懂得这点文学常识的。毫不讳言,涂怀章教授的这部小说,不是纪实文学作品,不可能也用不着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和生活遭际去真实地描写,而是按照鲁迅先生描写人物的“综合法”,即“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如果当年鲁迅先生写了《阿Q正传》后,他的绍兴老乡们也来“对号入座”的话,鲁迅先生只怕也要惹官司、被判刑吧?而且,这种诉讼还陷入一种两难的悖论:如果你说《人殃》“歪曲历史、捏造事实”了,这种攻击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它是小说,完全有权利、有理由去虚构、创作,去“歪曲、捏造”,你干嘛还自寻烦恼去“对号入座”呢;如果你说《人殃》写得太真实了,触及到了你历史上的污点,或与你不光彩的过去巧合了,这证明小说并非“歪曲历史、捏造事实”,更谈不上“诽谤”。如果真有廉耻之心的话,就应该掩卷自省,勇于解剖自己,而不是将作者告上法庭。

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武昌区法院竟然对《人殃》作者作出了这么荒唐无知的一审判决,真不知他们是凭什么认定《人殃》作者犯了“诽谤罪”的?这简直是在亵渎法律、践踏良知!这简直是一起全国罕见的“文字狱”、一桩新世纪的“人殃”!他们创造了新时期以来文坛上的一项全国记录——涂怀章教授成了因小说坐牢的第一人。而在此之前,只有在文革动乱、“四人帮”横行的年代里,许多作家因小说“反党”而罹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女作家唐敏因报告文学严重失实而被判“诽谤罪”入狱。想必武昌区的法官们很有“成就感”了,还算他们有一点良知,或许是证据不全、底气不足,他们驳回了“13名自诉人要求涂怀章教授赔偿精神损失费各2万元的诉讼请求”。

呜呼!这种文坛悲剧就发生在提倡“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去世不到两个月的今天,而在武汉市作家协会举办的双峰山长篇小说笔会上,涂怀章教授在缅怀巴金的座谈中,深情地表示要继承巴金遗志,多写“说真话”的文学作品,他的《人殃》就是“说真话”的力作,是他《大学青史》三部曲之一,他的第二部已在双峰山长篇小说笔会上杀青,第三部也在酝酿中。由此可见,涂怀章教授写小说,并非为纠缠一己恩怨、宣泄心中私愤,而是从历史的深处、时代的高度和艺术的审美情趣上来书写大学青史,剖析文化人的灵魂与人格,塑造高校知识分子的形象。我们真为涂怀章教授捏把冷汗:要么他的《大学青史》第二、三部将“死于胎中”,要么它们问世后又将遭受讼事。《人殃》遭殃,这不仅是涂怀章教授的不幸,也是整个文坛的不幸!如果《人殃》公案尘埃落定、铁案难翻的话,就会滋长“对号入座”的恶讼之风,在全国产生可怕的影响与恶果,让文学创作陷入“万马齐喑”的境地,作家们人人自危,禁区林立,陷阱四伏,文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就会被葬送掉!

朋友们,让作家们以作家的名义,以小说的名义,以我们的正义与良知,来声援涂怀章教授吧!让我们以人权的名义,以我们的愤怒与忧虑,来谴责这个不公的审判!如果我们在这场“人殃”面前保持缄默、畏缩和漠视,那么明天,或后天,遭受“人殃”的也许就是你和我!

                                                武汉作家协会

                                               20051218

文广集团出资亿元征剧本

  昨天,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出消息,将在未来3年内出资1亿元人民币,建立创作发展基金,面向海内外征集影视剧和舞台剧剧本,以鼓励影视剧和舞台剧方面的原创作品,繁荣上海城市文化。东亚集团、上海永大集团闻讯后表示,将分别出资1000万元和500万元加入该项基金,共同致力于发展上海文化原创能力。

  据悉,此次文广集团出资征集剧本和创意,题材重点包括:向重大节庆和纪念活动献礼的作品,表现具有国内外影响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变迁的作品,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作品,反映中国和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成就的作品,展现当代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精神面貌和道德风采的作品,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作品等。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邀请海内外专家组成征集作品评审委员会,征集的作品一经采纳,即安排投拍和创排,与观众见面。在征集过程中严格尊重和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等各项权利。有关征集作品的细则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正式公布。

《旧宫殿》获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首位

  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评委会近日公布了获得第三届该奖的五部提名作品,按得票多少依次为:祝勇的《旧宫殿》、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张贵兴的《群象》、阎连科的《受活》、西西的《飞毡》。

  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是以世界华文作家为对象的文学奖,于2001年12月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首办。预定两年一届,每届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一位最杰出的华文作家。“世界华文文学奖”遴选委员会是由全球18位作家、学者组成,每一位评委在评审年度推荐一位作家及其近10年出版的代表作品,并提呈受推荐者的文学表现和赞词。奖金为10000美元。

  2001年,中国女作家王安忆被评选为全球最杰出的华文作家,获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奖。2003年12月,以强烈人道关怀和政治使命感闻名的台湾作家陈映真,经18名评审一致评选为第2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

  记者了解到,本届提名奖排名第一的《旧宫殿》新版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将以首印八万册的声势在明年1月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露面。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韩忠良认为,该书具有极强的纯文学品质,同时具有很强的市场因素,完全可能像当年余华的《活着》一样,成为纯文学畅销书。

  此前,《旧宫殿》曾在《花城》杂志全文发表,并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过精美的图文版。

  莫言称,《旧宫殿》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是一个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复杂文本。它有些像文化散文,有些像学术研究,有些像历史小说,有的地方甚至透露出武侠的痕迹。

英国:莎迪·史密斯推出小说《论美》

        英国新生代女作家莎迪·史密斯不到25岁就成为畅销书作家,最近她出版了500多页的长篇小说《论美》,受到《纽约时报》首席文化版专栏作家法兰克·里奇的高度赞赏。

       莎迪·史密斯的成名作《白牙》销量超过一百万本,其新作《论美》以“自由派”白人贝尔赛家族和“保守派”黑人吉普斯家族间的恩怨纠葛为主线,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和学术界的意识之争。

      《论美》出版后,获得欧美文坛几乎一致的好评,但作者在接受《纽约客》杂志记者采问时,竟大肆抨击自己的祖国英国,称其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地方”。此言一出,英国媒体群起而攻之。莎迪·史密斯赶忙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辩称是《纽约客》杂志记者歪曲了她的谈话;《纽约客》杂志记者则赶快为自己辩护,这反成了这本新书宣传战的一个侧面。

美国:第56届国家图书奖揭晓

       第56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于日前揭晓:威廉·沃尔曼的长篇小说《欧洲中界》荣获“最佳文学作品奖”;70岁高龄的资深女作家琼·迪蒂安的回忆录《充满奇思异想的一年》荣获“非文学类作品奖”;曾获得过普利策文学奖的诗人墨文的诗歌集《迁徙》获“最佳诗歌作品奖”;珍妮·伯德莎尔的《潘德威克四姐妹》获“青少年文学作品奖”;老作家诺曼·梅勒(代表作有《裸者和死者》等)获“美国文坛杰出贡献奖”;高龄86岁的诗人兼书店老板劳伦斯·弗伦迪荣获新设立的“卓越服务奖”。

        在过去18年中出版过15本作品的威廉·沃尔曼在新作《欧洲中界》里,通过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国和前苏联的几则故事,来剖析战争中的人性;琼·迪蒂安是美国另一位著名作家约翰·丹恩之妻,两人共同生活近40年。2003年约翰·丹恩在上医院探望女儿病情后,心脏病复发去世。琼·迪蒂安在作品里深情地回顾了这段经历,令读者动容。

《21世纪诗歌精选》推出草根特辑

       在诗歌界日益呼唤新诗标准的当下,由当代汉语诗歌研究中心与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21世纪诗歌精选(第一辑)》日前一上市就引起了关注。
        主编李少君称,该书与其他诗歌选本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满足于细碎的选粹,而更侧重于专题式的推介。第一辑推出的是“草根诗歌特辑”,收入了编者认为具有“草根性”的诗人作品,包括王小妮、杨键、黄灿然、桑克、潘维、陈先发、胡续冬等。
        李少君透露,《21世纪诗歌精选》第二辑将由近百位教授、评论家与诗人共同推举产生一个“当代汉语诗歌五十人榜”,并通过英文、法文版向世界推介。 

《哈利·波特》终结篇下月动笔

  根据J.K.罗琳官方网站最新提供的消息,受全世界读者瞩目的《哈利·波特》终结篇最迟将于下月开始动笔。
    除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罗琳小姐还通过其官方网站通报了最后一部《哈利·波特》的最新写作情况,“我将在2006年结束《哈利·波特》”。可以肯定的是,极有可能于明年出版的《哈利·波特》终结篇将掀起最后也是最疯狂的《哈利·波特》阅读狂潮。罗琳还表示,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中的刺激和恐怖元素将更加浓重。对于读者非常关注的哈利的最终命运和大结局问题,罗琳小姐似乎还在卖关子,“最后,一切都将结束,而我也无法想象没有哈利·波特的生活”。难道哈利波特最后并未如之前所传闻的将会死去?

《小说选刊》明年全新改版

     12月26日 ,《小说选刊》杂志社在京宣布,该杂志将于明年1月全面改版。据称,新改版的《小说选刊》在编辑理念、办刊宗旨、选稿标准及栏目设置四个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
  据该刊主编杜卫东先生介绍,在当下文学期刊惨烈竞争的今天,一家期刊能否生存,其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争取到优秀的作品与忠实的读者,而此次《小说选刊》的改版目的就是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使杂志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基于此,新改版的《小说选刊》将编辑理念定为“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因此那些关注现实、具备人文情怀的小说作品将成为杂志的新宠,此外,杂志还兼顾刊登其他流派、风格的小说佳作。据悉,新改版的《小说选刊》还改变了版心与字号,由以前19万字的容量扩充到27万字,栏目将设置为声音、专家推荐、中短篇小说、发现、经历、说话等共8个栏目。

深圳市恢复设立政府类文学最高奖

       记者在广东省作家协会、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深圳作家迎春座谈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文学精品工程的落实,提高我市文学创作水平,2006年,市文联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提供更多的文学平台,鼓励和扶持深圳本土作家进行文学创作。
  座谈会上,作家们各抒己见,对深圳文学事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如培养青年作家、关注中老年作家,让更多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创作出更多文学精品,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望新对我市作家的创作能力评价颇高,表示在我省三足鼎立的作家群中,省直作家群排在第一位,深圳地区作家群排名第二,然后才是广州地区作家群。据了解,近年来深圳文学创作力量发展势头良好,每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8000万字,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最能反映深圳本土作家创作实力与水平的《特区文学》,2005年该杂志总发稿量的65%为深圳作家作品,其中又有65%的作品被全国各主要文学刊物转载,由此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深圳作家已经被全国认可。另据谢望新透露,2005年深圳共有9位作家通过了广东省作家职称的评审。
  2006年,深圳市文联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扶持本土文学创作:如恢复设立政府类的文学最高奖;将天鹰电影院划归深圳市文联管理,将其改装成文学讲堂,为深圳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提供互相交流的文学平台;《特区文学》将于2005年12月25日发行其长篇小说版的创刊号,为深圳作家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此外该杂志的发稿量也将由以往的每年150万字左右增加至600万字。

韩国全面清理黄禹锡系列图书

  受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丑闻拖累的不仅仅是韩国科学界的声誉,曾经在韩国图书市场上出尽风头的黄禹锡系列图书,目前销量也跌入冰点,曾经的畅销书不得不面临全线撤柜的窘境。
    黄禹锡的所谓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曾经极大激励了韩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刺激了图书出版商推出一系列与黄禹锡及其科研小组相关的图书。就在丑闻发生之前,共有16种黄禹锡系列图书在韩国图书市场上销售,有10本曾被当作儿童励志读物发行,甚至有专门为学龄前儿童准备的黄禹锡画册。
    黄禹锡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印刷数量巨大的黄禹锡系列图书一夜之间从洛阳纸贵落得乏人问津的厄运。在此事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是一本名为《黄禹锡的美丽人生路》的儿童励志书,刚刚于本月20日出版。这些刚刚从印刷厂出来的图书不得不被打回原型成为纸浆。一位图书销售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说道:“我们在圣诞节前就已经开始将这些书撤柜,现在没人再需要它们了。”
    据悉,韩国图书市场上的黄禹锡系列图书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由于收入黄禹锡“事迹”的学生教科书目前无法回收,具体的损失情况还无法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