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青案庭审内外见闻录

 

【2006年5月20日狱委讯】阳小青案于五月十六日上午八点半开庭,至十二点宣布休庭,并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半才结束,但长达九个小时的庭审结束后并没有当庭判决。 

阳小青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精神状态较好,思维清晰,表现得也很坚定。在庭审之初,阳小青就明确表达:我之所以站在被告席上,并不是我犯有所谓的“敲诈勒索罪”;如果不是因为我写了几篇隆回的批评报道,我就不会站在这里接受所谓的“审判”。 

当公诉方在质证阶段,宣读污点证人谭小林的第一份供词后,审判长问阳小青对此有无异议时,阳小青只用了简短的几个字来回答:“有。四个字:一派胡言!”在随后宣读的谭小林的供词时,阳小青再次用了“天方夜谭”和“一千零一夜”这样简短的回答来表示异议。 

对于公诉方的质证,阳小青不仅当庭予以否认,并揭露了隆回公安在侦查阶段对他进行车轮战术和诱供的违法行为。 

他们对阳小青进行车轮战术,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整天提审,而且一连提审几天。其间不让他喝水,不让他吃饭,而且在提审过程中不及时做记录,而是在提审完后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写提审笔录,自行加批注,而阳小青对其所做笔录提出的异议,他们却不予理睬,更不予修改。阳小青眼镜非常近视,可他们没收了他的眼镜,这无疑影响了阳小青对问询笔录的正常感知。 

公安局长聂传礼和副局长肖绍荣曾多次对阳小青进行诱供。他们威吓他说如果其不按他们的要求去做,就要送阳小青去劳教三年;如果与他们配合,阳小青就可以保外就医,这个案子就会在侦查阶段结束,这个案子就不会走得太远。也因此阳小青按公安的旨意给县委书记杨建新写了一封致歉信。当法庭上,杨建新的委托代理人声称这是一份悔过书并作为罪证出示时,阳小青当庭反驳:这不是犯罪悔过书,没有犯罪,何来犯罪悔过书,这仅仅是我对自已报道如果有失实的地方愿意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说明文字而已。 

对于律师提出传证人到庭的申请,法院开始的理由是说他们找不到证人的联系方式,后又说联系了,证人们说已做了证,不愿到庭。特别是对于隆回县教育局长宁玉光的证词,阳小青当庭怒斥:“宁玉光作为一个党的干部,居然白天说黑话……”对此,龚杰也深感愤怒,因为宁玉光完全是在说谎加害阳小青。宁玉光曾在阳小青的那篇《左手倒右手 “玩转”国资》一文发表后几天约去年五月二十几号,跑来长沙给杨建新当说客,企图让阳小青放弃发另一篇稿子。当天晚上,大伙儿一起在河西“人民公社”吃过晚餐出来,在停车坪上,宁玉光跟杨建新打了一个电话,其间让阳小青与杨建新对话,这也是阳小青与杨建新唯一的一次通话,电话中杨建新告诉阳小青说有人在假冒他的名义敲诈他,阳小青当时很坦然地说:“如果有谁在敲诈你,你就派公安把谁抓起来!”说这话时,龚杰印象很深,因为这一次阳与宁的见面,她自始至终在场。这也是阳小青和龚杰第一次听说有人在“敲诈”杨建新。但是在宁的证词里,宁玉光却昧着良知讲黑心话,说阳小青提出以几十万了结。对此,龚杰也非常愤怒,但是她没有办法在当庭予以表达。后来龚杰拨通宁玉光的电话,找他对质,对方却吓得只说了一句“你可别乱说啊”就赶紧挂机,龚杰再拨,宁立即挂机,并随即关机。直到今天,这个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 

法院提供给律师的案卷,不仅没有案卷目录,而且两百多页的案卷,律师只拿到了一百二十多页。公诉方拿着律师没有看到的案卷打突然袭击。以致阳小青和谭小林的律师在公诉方质证时,多次要求看对方质证的案卷。这无疑给律师的辩护带来一定困难,但是阳小青的辩护律师的辩护词还是当庭获得了一致好评。 

而县委书记杨建新的委托代理人——隆回县流芳律师事务所的刘小林(音)在一开口念辩护词时就引来哄堂大笑,以致于审判长唯一一次用了警槌提示“安静”。杨建新委托代理人的辩护词标题就叫做《一个记者的沦落史》。这该是法庭上出现的一个经典笑话了。而其擅长人身攻击的特长和名声,也确在法庭上得到了印证。 

在法庭上,公诉方全程用的是隆回普通话,特别是最后论辩时,公诉方居然连隆回普通话都不说了,一口难懂的隆回腔,实在让人不知所云。这对于来自外地的律师和旁听者来说,听起来实在是件吃力的事。  

根据公诉方提出的证据,都不足以定阳小青的罪。而据庭审现场情形来看,阳小青理应获得无罪开释。污点证人谭小林及其律师也在庭上辨称,其在给杨建新的电话和短信中从没提过50—80万元的数额,而其发给杨建新的短信更是词不达意、含糊不清、莫名其妙,让人看不明白谭到底想表达什么:谭到底是想帮助杨建新还是敲诈杨建新?就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短信也构成了“敲诈勒索罪”?况这些与阳小青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来讲,说阳小青指使策划敲诈都显得荒谬。这可以从律师的辩护词中得到论证。 

庭审结束时,如大家早先就预知的那样,此案没有当庭宣判。如果法庭超越了法律轨道,阳小青的命运仍是堪忧。 

而在法庭外,却有五六百老百姓纷纷从隆回四面八方赶来声援阳小青。据说他们有的庭审头天就从乡下赶到隆回,希望能参加旁听。但是,虽说法院向外宣称的是在“大厅公开审理”,但是法庭只设在了一个只能装几十个人的审判厅里,也只发放了六十张旁听证,而这六十张旁听证里,至少一半以上是给了隆回官方的人员,绝大部分老百姓是没有机会进入庭审现场的。为此,他们表示强烈抗议,并几次与法警发生冲突。 

在阳小青上午庭审结束被押上警车时,在场老百姓一拥而上,纷纷振臂高呼:“小青,你大胆些,我们支持你!”“你是好人,你是正义的,你是为我们老百姓说话才蒙冤入狱!”“打倒贪官污吏!”“打倒杨建新!”相同的情景在下午庭审结束时再次发生。就是这样一群弱势群体,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用最朴实最本真的方式声援着阳小青,也表达着他们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反抗。 

庭外群情激愤,而庭内看阳小青受审的良知者依然在旁听席上表达自己愤懑的情绪。 

当龚杰走出法庭的时候,老百姓纷纷围了上来,簇拥着龚杰走出法院,生怕龚杰会有什么闪失。他们还握住张星水律师的手,说:“感谢您为阳小青辩护!”在龚杰一行坐上出租车离开时,老百姓纷纷向他们挥手致意,眼神里充满了温情和鼓励……这样的场景实在令人唏嘘。只可惜,这些场景没能用相机拍下来。目前龚杰手上所有的照片都是上午庭审前拍的,而且相机还被法警抢去过,是老百姓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抢了回来。如果不是他们,也许这仅有的二十来张照片也不能留下。 

正如有人说的:“这些老百姓比当局官员可爱得多,不管是性情还是操守。”以此做为此篇结束语。 

(原载《中国舆论监督网》:“人民法院”审判揭腐记者——阳小青敲诈案开庭审理)

 

阳小青案开庭 数百民众声援

 

【2006年5月20日狱委讯】


组图:记者阳小青案开庭 数百民众声援

大纪元记者古清儿/唐宇采访报导/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阳小青因报导湖南省隆回县县委书记在内的一些官员的腐败问题,被当局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起诉。5月16日,湖南省隆回县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将择日宣判。当天,数百名隆回县的民众到法院声援阳小青。

据悉,阳小青从2001年起,先后写过多篇揭露湖南隆回县官员的不法行为及贱卖国有资産等腐败问题。这些官员以改革的名义,将国有资产以低价贱卖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变相侵吞国有资产。

阳小青发表了两篇关于贱卖国资流失的文章后,引发当地官员的不满,动用各种手段阻止阳小青发表文章,甚至威胁和试图伤害他的生命,最后动用权力以莫须有的“敲诈勒索”罪拘捕阳小青。

阳小青辩护律师张星水表示,当天开庭很顺利,当庭辩护的效果比较理想,阳小青也做了无罪辩解。无论从法理、事实、证据,或从情、理、法三个方面,他个人认为他们的辩护效果及说服力,都超过了控方。

张律师认为从法律角度看,阳是无罪的,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对他无罪的宣判,持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

阳小青的妻子龚杰说: “8点半开庭,中途休息了二个小时,一直到晚上七点多才休庭,由张星水和杨勇律师出庭。心情不是特别紧张,因有心理准备,觉得一审可能判他有罪的。因昨天庭长就跟我表示,阳小青是有罪的。虽说是公开审理,但实际上只有60张旁听证,昨天大概有一、二百民众要求旁听,但旁听证大部份给他们内部的人拿走了,我们家属只拿到几张。”


本来只有五张,后争取到七张家属旁听证


龚杰的旁听证


法院公告

据悉,隆回县的百姓都非常关心这个案子,昨天来了几百个人,来支持阳小青,由于没有旁听证,在外面几次和官员发生冲突。据说,公安的车子把阳带到法院或休庭被押回时,这些百姓对着阳喊:“我们支持你、打倒贪官污吏、你是好人……”

载杨小青的警车


载杨小青的警车

龚杰说:“这些人是自发声援小青的,互相都不认识,一车一车的包车过来,有些是从乡下赶到城里来的,我真的非常的感动。”

据龚杰转诉,阳小青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他在庭上表示,“他遭到变像逼供,对他搞车轮战术,连续几天疲劳审讯,因深度近视,眼镜被没收,根本看不清,有些笔录不是他的意思,然后让你签字画押。包括公安局的局长(聂传礼)和副局长(萧照荣)都诱供他,说‘只要你承认,只要你按我们的意思做,只要跟杨建新道个歉,这个案子就结了,不然的话就判你三年劳教。’”

公民维权网李健则表示,他在自己网上发了两个阳小青的通告,对这个案件非常不乐观,案子本不应该在隆回县法院审理,这在程式上就有问题。据说案卷有二百多页,但是律师只拿到一百多页,其中近一百页都是断的,这说明律师看不到整个的案卷,案卷也没有目录,他们认为这是法院有意掩盖一些东西,这对律师、阳小青也好,都是一种侵权的行为。

李健说:“整个起诉中所提的一系列的证人,律师也要求这些证人出庭,法院都以通知不到为由,所以昨天开庭,并没有证人出庭,这怎么能保证司法公正呢?法院是有义务把这些案件提供给律师,检察院送给法院的关于此案的所有案卷,都有义务向律师提供的。”

对于案件何时宣判?张律师说:“在法院受理这个案件即日起,45天内法院会做出一审判决,我想会在六月上旬做出一审判决。”如果判决有罪,会上诉吗?张律师说:“会,在会见阳小青时,他多次提出,如果一审判决不公,认定他有罪的前提下,他会坚决的提出上诉,他态度非常坚决。”

对于控方所提到的证人没有到庭。张律师表示,开庭前递交了申请证人到庭的律师函,但证人可能有本身的考虑,都没有到庭。到庭的话,可以当庭对他询问,对他质证。虽有影响,但这个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对近来大陆很多记者遭到开除、拘捕、判刑,李健表示,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也由于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声援性,是一种强烈的状态。这样,就有些人试图想掩盖问题,试图想回避这些问题,开始对这些记者封杀,以及进行一些违法的追究,我觉得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样下去,对国家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是极为不利的。
















5月16日,湖南省隆回县法院开庭审理,数百名隆回县的民众到法院声援阳小青。当时相机被法警抢走,是这些群众一拥而上抢回来的,不然这些照片就没有了。(大纪元)



3R

*?
tGe?’aC*

张林急需就医

 

 

 

【2006年5月20日狱委讯】异议人士张林因患锥间盘突出急需住院治疗,记者无国界组织和张林的妻子方草共同呼吁当局立刻安排张林到公共医院治疗。

据记者无国界组织报道,医生告诉张林的太太方草,如果张林的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终生瘫痪。

方草介绍,过去六个月中,张林头部的疼痛传遍全身。方草注意到,张林行走困难,拿东西都很吃力。

张林已经做过几次身体检查,确诊脊椎问题,监狱无条件治疗这样的疾病。

张林2005年1月29日被捕,因为在因特网发表文章而按“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刑5年。张林目前在蚌埠第一监狱关押。

苏童谈作品“触电” 不介意他人改编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茉莉花开》,改编于著名作家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苏童一度是电影导演的“宠儿”,他的众多小说都曾经被改编成影视片,是影视圈最抢手的作家。《茉莉花开》上映,苏童趁着节日长假在南京看了《茉莉花开》。不是第一次看自己心里的故事“活”在银幕,一向谦虚的苏童说,每一次都要看的。看了《茉莉花开》,他很爽快地就这部影片的观感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每一次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
  苏童:就是在单纯看一部电影,然后会想一想和原作的出入,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尊重别人再改编创作的权利。
  记者:《妇女生活》当时侯咏买下其改编版权后,你们做过改编方向的沟通吗?
  苏童:没有。我的小说被买去影视改编版权后,我基本不和编导做什么沟通,因为他们是专家,我完全放心他们去做。我到现在都没有和侯咏见过面。五一前,我正好去电影院看《茉莉花开》,侯咏从上海打来电话。我平时手机是不开的,这些年手机也换了好几个,估计侯咏想联系我也联系不上,那天很巧。
  记者:你看完《茉莉花开》满意吗?对侯咏对后两部分的改动怎么看?
  苏童:侯咏对《妇女生活》后两部分改得非常好,很电影化。特别是第三部分,原小说中第三代的女人是肉食店卖肉的,拍起来不好看。侯咏完全用表现主义的方法,把三个跨度很大的不同的时代给做在整部电影中,他的胆子很大,我没想到他会这样拍。
  记者:你觉得侯咏对《茉莉花开》的改编是表现主义的?
  苏童:是。高度浓缩。抽离时代的具体事件,完全集中写人,都是点到为止。这和现在很多中国电影导演的自然主义的纪实方法不一样。我是一个专业的电影观众,我看的电影很多。侯咏对《茉莉花开》的处理,很少有导演这样做。这种高度浓缩的表现主义方法,对导演、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你可以用非专业演员去演《小武》,但绝对演不了《茉莉花开》。因为侯咏给演员塑造角色的空间不大,每场戏都要求演员做到精确,所以《茉莉花开》这样的电影很考验演员。
  记者:你对章子怡在《茉莉花开》的表演满意吗?
  苏童:我认为《茉莉花开》是章子怡从影以来演得最爽的电影,因为全是她的戏,给足了她的表现空间。三年前,章子怡能演到这个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觉得,就目前而言,章子怡还不是演技派演员,她的演技还需要磨练,但我相信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她会是中国很会演戏的电影演员。就《茉莉花开》而言,章子怡的表演有的地方很精彩,比如最后雨中生子,她完成得很好,因为她毕竟没有生育的经历。但有的地方就欠缺。可是,你看《茉莉花开》,你不会觉得章子怡的演技有问题,因为影片给她的空间大,那部分有缺点,但另一部分又很快给补回来了,所以观众会因为这部影片重新认识章子怡。
  记者:《茉莉花开》中你最满意的演员是谁?
  苏童:陈冲。她演得太好。很准确。但惟一遗憾的是,影片开始时,陈冲扮演的母亲太年轻,我个人觉得应该再老些。我觉得姜文也很好,演得很牛。我刚才说过,侯咏这样拍《茉莉花开》,必须要用演技很好的专业演员,所以陈冲、姜文用得特别对。现在导演特别是新导演,对演员的表现力还是有些忽视。内地也缺少以演员表演为主的电影。
  记者:你的不少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一般来说,作家都不愿自己的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后有较大改动,你介意这些吗?
  苏童:我的那些被买断影视改编权的作品,我都不会过问导演如何处理。因为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我相信每一个买我作品改编权的导演。《妇女生活》是我十几年前的作品,有着当时时代的特点,比如章子怡扮演的第三个女性,曾经想杀死熟睡的背叛的丈夫,但最后孩子的分娩逆转了她的举动,丈夫也回到了妻子和女儿身边。但电影却把第三部分做了大改动,让章子怡过起了单身妈妈的独立的妇女生活。我觉得电影里这个改编很不错,更加符合剧情片电影化的表现。
  记者:在你所有被改编作品中,哪部电影作品与你想象中冲突最大?
  苏童:像《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就觉得和感觉中偏差太大,这些年我出国访问,很多次都放这部电影,外国观众也会拿这部电影向我提问。我也看了不少遍,现在就逐步觉得改编还是很成功的,也是很下工夫的。
  记者:听说你的又一部新作被贾樟柯买了改编版权,现在进展得怎样?
  苏童:那是去年的事,贾樟柯来南京谈了很多次,今年他在忙别的影片,还没有做具体沟通工作。我现在大多时间还是写作,看电影。

冯其庸不愿被称国学大师:只是大学教师

现在有些人称我国学大师,但和我的老师、同辈相比,我是不敢称国学大师的。”昨天,在冯其庸书画展的发布会上,已经年逾八旬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拜托”媒体不要再称自己国学大师,并幽默地说,要是“大师”理解为“大学教师”,自己倒很符合。

  将于本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冯其庸书画展,是这位红学家自2001年在美术馆举办画展后又一次展现自己书画方面的成绩,主要展出的是他2001年以后的新作100余幅。

  除了不敢称“国学大师”,冯其庸昨天还深情怀念了启功先生。“可惜的是我和启功先生认识得很晚,接触的时间比较短。我经常画了画拿去给启功先生,他也不客气,每次都给我提意见。”冯其庸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