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for A Party (15)

When Jimbut was in prison& (Vientiane, Laos. November, 1990  March, 1992)

Time for A Party (16)

Remembrance (Shanghai, China. December, 1986  January, 1987)

Yahoo! Cited in Decision Sentencing Internet Dissident Wang Xiaoning……

April 27, 2006

Human Rights in China (HRIC) has learned that dissident Wang Xiaoning was sentenced to 10 years in prison on the basis of essays he distributed through the Internet. Wang was sentenced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but his case has only recently come to light.

Wang Xiaoning, born in 1951, was detained on September 1, 2002 on suspicion of “incitement to subvert state power.” He was formally arrested on September 30, 2002, and went to trial at the Beijing Municipal First Intermediary People’s Court on July 25, 2003. On September 12, 2003, the court sentenced Wang to 10 years in prison and two years’ subsequent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on the charge of incitement to subvert state power.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Wang related to electronic journals he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02 and distributed by email and through Yahoo! Groups that Wang established anonymously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journals, called Democratic Reform Free Forum and Current Political Commentary, included articles written by Wang under his real name and pen names, and also articles written by others, advocating democratic reform and a multi-party system. Wang also posted articles on a number of Web sites in China and overseas.

The judgment against Wang (appended to this press release) lists a number of phrases in these articles deemed objectionable by the authoriti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 “Without a multi-party system, free elections and separation of powers, any political reform is fraudulent.”
  • “Never forget that China is still an authoritarian dictatorship.”
  •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upholding the socialist path,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Marxist-Leninist-Mao Zedong thought] are the greatest impediment to establishing a democratic system in China.”
  • “Look at China today – workers and peasants have been suppressed into the lowest level of society. Tens of millions of workers are unemployed and many workers are cruelly exploited and oppressed; they have no right to strike or establish labor unions, and no protection for their most basic rights.”
  •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been able to retain power in spite of being so corrupt is that China does not yet have a party that can replace the Communist Party.”

Wang was also accused of advoc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Third Road Party,” and of communicating by email with Liu Guokai, leader of the overseas China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whic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nsiders a “hostile organization.”

Among the evidence against Wang cited in the judgment is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Yahoo! Holdings (Hong Kong) Ltd. stating that Wang’s “aaabbbccc“ Yahoo! Group was set up using the mainland China-based email address [email protected]. Yahoo! Holdings (Hong Kong) Ltd.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email address [email protected], through which Wang sent messages to the Group, was a mainland China-based account. The judgment does not indicate whether Yahoo! Holdings (Hong Kong) Ltd. or Yahoo! China (which is now operated by mainland-based Alibaba.com) provided specif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Wang’s identity. The judgment also notes that in 2001, administrators of Wang’s mainland China-based Yahoo! Group noticed the political content of Wang’s writings and did not allow him to continue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Group. He then began distributing his journal by email to individual email addresses.

The judgment states that following a search of Wang’s home on September 1, 2002, police found the offending essays in his personal computer files, as well as records of his email traffic. The prosecutions evidence also included statements by two witnesses who had communicated with Wang by email after reading his essays in email or on Web sites.

Sources in China told HRIC that Wang Xiaoning repeatedly suffered physical abuse in detention between September 2002 and February 2004. In May 2004, Wang was transferred to the Beijing Municipal No. 2 Prison to serve out the remainder of his sentence. He appealed to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but his appeal was denied in December 2004. Sources say that following his transfer to Beijing Municipal No. 2 Prison, Wang had been warned that if he submitted his appeal, he would be denied any opportunity for parole, reduction of sentence for good behavior or other privileges. Since then, he has been subjected to the prisons second most severe form of solitary confinement.

The heavy sentence of 10 years imposed upon Wang Xiaoning illustrates the risks Chinese people expose themselves to through no more than the peaceful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views. HRIC urge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take up Wangs case as it has those of more well-known dissidents, and to pr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release Wang and others imprisoned for exercising rights guaranteed under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杨天水将被秘密审理 指名高律师作辩护

 

【2006年5月2日狱委讯】(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 南京著名自由作家杨天水先生4月26日被镇江市检察院以“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将于5月16日被当地法院秘密审理。

李建强律师27日赶赴镇江,从法院取得起诉书、卷宗等材料,之后会见了杨天水,磋商案情与辩护方式,并与检查官交换了意见,了解检查官起诉的具体证据、观点、态度等。

李建强今天接受大纪元采访时透露,此案涉及国家机密,被省公安厅列为二级机密,因此不公开审理,任何人不得旁听。

李建强透露了起诉书中指控杨天水的4部分主要内容:杨天水书写了很多反对、批评共产党及政府的文章;参加了网络选举的中国天鹅绒行动;组织中国民主党分部;接受两笔海外资金。

李建强一再表示,由于案涉机密,所以只能透露这么多内容,具体案情,包括所涉及到的很多海内外当事人,都不便公开说,起诉书也不能公开,也许在开庭之后会有选择性的公布。

李建强将起诉书、21本卷宗等主要材料复印后给杨天水看,杨天水指出,指控不符合事实。他会在一两天之内写一个书面材料给律师作参考。

经过磋商,李建强与杨天水已达成共识,会根据杨天水的要求作无罪辩护。

另外,杨天水要求增加一位律师为其作辩护,他指名高智晟律师,但是其家属认为高律师没有律师证,当局也不一定能批准。

李建强将该意见反馈给杨天水后,杨天水委托与李建强同行的助手兰芳律师,与李建强共同作辩护。

李建强表示,将于5月14日出发,15日上午到达镇江,将律师辩护词给杨天水过目,得他的同意后,第二天开庭。

杨天水今年45岁,本名杨同彦,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历史系。1990年被当局以“反革命罪”判刑10年,1990年6月至2000年5月被关押于南京龙潭监狱10年。出狱后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2000年刑满获释后,杨天水又被剥夺政治权利4年。2004年5月27号被刑事拘留15天。 

2004年12月24日圣诞夜,杨天水在杭州访友时被警方以“口头传唤”带走,并强行押解回南京,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拘留。后经海内外朋友、国际媒体及郭国汀律师的援助,于2005年1月24日被“取保候审”释放。 

2005年12月23日下午3点半左右,侯文豹与杨天水一起回到杨天水在南京的住所,即被早已守侯在旁边的国保便衣10多人围住,被分别强行带走。侯文豹被讯问多时后于第二天获释。杨天水被关押至今。

 

害死杨开慧的真正凶手—-毛泽东

杨开慧是被谁害死的?
 

   “我死了老婆你死了老公,我老婆和你老公轻轻浮上天空。问问酒吧伙计吴刚什么 美味的有?小吴捧出桂花酒。”  
    这是哪个光棍调戏小寡妇时说的甜言蜜语吧?非也,非也,此乃是所谓的悼亡之 词,毛泽东怀念前妻杨开慧悼亡之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杨自然是指 杨开慧,柳则是指李淑一死去的丈夫柳直旬。把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丈夫一起 怀念,还说他们两个在一起出游,喝酒,跳舞,毫无悲思之意,且有调情之心, 岂不是有点儿匪夷所思?

     悼念忘者,自然应该是情深意切,悲思绵长。中国历史上的悼亡诗词多不胜数。 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 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和陆游的:”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 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 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更是脍炙人口的上佳之做。 

    一般人写悼亡诗,若是功力不逮,写成平庸之作倒也罢了。可是用及其轻佻的口气 幻想自己的老婆和他人的老公在一起喝酒跳舞,确是千古奇文。也不由得令人怀疑, 毛泽东对杨开慧究竟有几分真情?

    党史上说,1921年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婚后,跟随毛泽东在长沙、广州、上海、武汉 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两人从此 再没见过。杨曾提出过要上井冈山,但还党组织要求她在长沙附近的老家板仓做地 下工作。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被抓到长沙警备司令部。 湖南军阀何健提出一不要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二不让写悔过书,只要在报纸上发表 声明,跟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能获得自由如果杨宣布和毛离婚就可以放了她, 杨不肯,于1930年11月被杀于长沙浏阳六外的识字岭。之后三个儿子被党组织送 去上海。

    【党史资料】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出生 后,他随父母到过上海、广州、武汉,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逮捕时,8岁的 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母亲牺牲后,被保释出狱。

    仔细思考一下这段历史,就会觉得疑点重重。

    1。毛在1927年上井冈山之后不久,就和有年方十七岁,有”永兴一只花” 之称的 贺子真同居了,杨开慧在被捕时已经是被抛弃了三年的半老徐娘,为什么何健反倒 要逼迫她和毛离婚?那年头儿,党的头目被抓过的为数不少,诸如彭真,薄一波之 类,都是写过反共启示才被放出来的。据江青考证,周恩来也曾化名伍豪写过反共 启示,不过老周是死不承认。为什么到了杨开慧这里变成了写离婚声明了呢?说何 健此举是为了打击毛泽东更是笑话,就好比说包知府为了打击陈士美应该强迫秦香 莲和陈士美离婚一样。

    2。如果何健真的和毛泽东仇深似海,要杀毛的家人以泄愤的话,怎么会杀了被事 实上休掉了的杨开慧倒放了毛的三个儿子?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讲究”斩草除根” , 女人可以放,儿子无论如何不能留下来。有名的”赵氏孤儿” 的故事,就是从饶 了怀孕的公主,但是一定要杀生下来的儿子开始的。”女生外向” ,被休之妻在 中国历史上是认为和夫家无关的。据说清朝的年羹尧在得知雍正要对他下手之后, 就把一个怀孕的小老婆休掉了,以图保存一线血脉。那何健是个旧军阀,岂有杀了 毛的前妻反而留下他的三个儿子将来好报仇的道理?这个道理就连蛮夷之邦的俄国 老毛子都懂。故而毛的儿子毛岸英在俄国被待若上宾,而年老色衰后也老毛遗弃的 贺子真则到了俄国就被关进了疯人院。

    3。近来一些有关杨开慧回忆录中中提到,杨曾几次提出要去井冈山,但是毛不同 意,要她留在长沙做地下工作。一个孤身女人自己带三个孩子,,家务事就忙得她 掰不开镊子了,哪里有多少精力来搞革命工作?大概只是毛怕她上了井冈山和贺子 真大打出手的托辞而已。

    4。就是杨开慧真要搞地下工作,至少应该找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隐居才是。为什么 反道一直在离长沙不远的老家板仓住着?要知道杨的老爹是大学教授,在板仓那小地 方是大大的名人了。杨开慧住在老家树大招风,为何不搬走?

    5。如果毛泽东真为杨开慧着想,就是不敢接她上井冈山,也应该把她送去什么 上海香港之类的安全地带。老共当时也不是没钱,杨死了以后,她的三个儿 子不就被送去上海了么?就是毛泽东真想省钱,把杨开慧安置在长沙附件开 销小啊。那么,兔子不吃窝边草,你的部队就不应该对长沙进行骚扰才对。

    话说水浒里的宋江抓到秦明之后,想逼迫入伙,就派人扮装成他的样子去打 青州,当时秦明的老婆孩子还在青州城里呢。结果青州知府大怒,就把秦明 的老婆的砍了头。当然,那秦明也不是什么好人,一旦花荣答应把自己的漂 亮妹子嫁给他,马上就忘了杀妻灭子之仇,跟宋江干革命去了。民间有传说 秦明早就看上了花荣的漂亮妹妹,就提出要花荣把妹子嫁给他才肯入伙。那 花小姐也是大家闺秀,死活不答应做小老婆。秦明急了,才想出一条借刀杀 人的毒计,自己带人去佯攻青州,借知府之手杀了自己的黄脸婆,才把花小 姐娶到了手。

    “投鼠忌器” ,乃是造反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把家小安置好了才能安心干革 命。轰天雷凌振被抓上梁山,宋江利诱他入伙,凌答道:”小的在此趋待不 妨;争奈老母妻子都在京师,倘或有人知觉,必遭诛戮,如之奈何!”就连 李逵那样的粗人,也知道要把老娘接上山去,别让官府抓了。

    那么我们看看杨开慧被杀前几个月毛泽东在干什么:

    “两打长沙” !

    真是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看一下官方公布的那一段时间表:

    1930年7月22日到27日,彭德怀带领2万红军攻打长沙,只杀得血流 成河。红军占领长沙后,捣毁了国民党省政府、省法院等机关,救出毛泽 东的弟媳王淑兰。彭德怀打长沙,毛当然知道,救出了毛的弟媳,大概也 是受毛所托。奇怪的是,怎么不托附彭去看看同在长沙附近的杨开慧呢?

    8月5日,红军在何键的大举反攻下,主动撤离长沙。老共打长沙杀了那么 多人,何肯定应该报复。毛为什么不赶快把杨母子转移到别处去,反而留在 长沙等着挨抓?不过也奇怪,何偏偏没有抓杨开慧。说何不知道杨的住处那 是瞎掰,杨在那里住了三年了,又带着三个孩子,杨家又是长沙大家族,人 来人往的,能瞒得住谁呢?大概还是何觉得毛已经另有新欢,抓了杨也意思 不大,而且欺负孤儿弃妇坏了自己的名头,所以也没答理杨家母子。

    有趣的是,官方的党史上却声称毛对彭打长沙毫不知情,是8月7日看到一 张上海的报纸才知道有打长沙这么一回事儿。要知道彭是奉了中央的命令打 长沙的。毛岂能连中央的命令都不知道?毛号称是军事家,井冈山在湖南和 江西交界之处,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毛在长沙附近怎么也得有 几个细作探听消息才是,如何会傻乎乎地对长沙血战一无所知?非要说毛在 长沙丢了两天以后才知道有打长沙之战,岂不是还不如绿林土匪有头脑?

    8月23日,毛泽东任总政委和党的总前委书记,朱德任总司令。24日,总 前委作出了第二次进攻长沙的决定。二打长沙是毛亲自领兵了,你倒是先 把杨开慧母子接出来呀?嘿嘿,他老人家偏偏不做。

    8月30日,毛带领4万红军向长沙发起攻坚战。但终因缺乏攻坚训练及相应 的炮火支援,进攻不能奏效。呵呵,老毛的4万军队还不如老彭的2万军队 能打,你叫老毛如何不嫉恨老彭?

    9月4日起,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10月,毛泽东说服了党中央的代表和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主动撤出了进攻 长沙的战斗,安全返回到赣南根据地。你老毛在长沙地区烧杀了一个来月, 怎么就不去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呢?

    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杨开慧和儿子毛岸英被抓到长沙警备司令部。

    最奇怪的是,老毛刚刚撤退,杨就被抓起来了。更奇怪的是,有些党史专家 们把毛从长沙撤退的日子改为9月,而将杨被抓的日子改为10月24日。不 是有点儿欲盖弥彰了么?

    1930年11月杨开慧被杀于长沙浏阳六外的识字岭。

    杨被杀之后,毛没有任何悼念之词,倒是在几个月后写了充满“革命豪情” 的两首词: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全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两首词写得平平,但是没有丝毫悲伤之意。反倒是“同心干” “枪林(临) 逼” 颇有淫词之嫌。庄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之” ,老毛死了老婆,简直是 乐得手舞足蹈了。

    破解任何案子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谁能从中受益?常言道中年男人三件 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似乎毛泽东才是杨开慧之死的收益么?

    毛泽东偶然不慎时说过:“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难道是一时良心发现? 毛和杨的共同同学萧瑜在“和毛泽东一起行乞” 一书中更是明确指出: “是润之杀了开慧。”

    莫非真是毛泽东杀了杨开慧?

    老毛对知识分子一直是充满了嫉恨,大约也是当年被北大拒绝录取留下的后 遗症。这点和老希也相似,老希的申请被艺术学校的犹太教授拒绝以后遂和 犹太人结了死仇。故所以老毛找女人也无甚品位,大抵找的都是没有什么才 学的胸大无脑的女人。

    毛一生中和他保持过长期关系的女人有杨开慧,贺子真,江青,张玉凤,孟 锦云和谢静宜。杨外表一般,小眼睛,但是是个有思想的才女。而其它女人 则恰恰相反,都是智力不高的美女。毛当年追杨大概也和现在的某些农村学 生追教授女儿的想法差不多,爱不爱是另一回事儿,攀个高枝儿么。杨的老 爹虽然知道毛有几分才,但是觉得他厚黑太过,非情义之人,并不赞成爱女 嫁给他,而希望她嫁给另一同学萧瑜。只是萧已有了老婆,杨老爹又早逝, 毛才把杨开慧追到了手。小杨大概觉得是对不起老爹,不好意思请亲朋好友 来呀,所以拒绝和毛举行正式婚礼。

    婚后,两人生了三个孩子,口角渐多。据党史专家们考证,是:

    “杨开慧过分地依恋了毛泽东。毛泽东对这种过分的依恋很恼火,甚至厌烦, 他想成其为事业,这种儿女情长无疑影响了他在事业上的进取。毛泽东便写了 一首诗赠给杨开慧: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这首诗让杨开慧误解了,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 也就是从这时,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便开始产生了裂痕。从那以后,他们 经常吵架,。。。。。。毛泽东要出门远行,杨开慧不想让毛泽东走,但又不直 说,却让毛泽东带上孩子一起走。毛泽东感到恼火和好笑。最后毛泽东还是愤然 出走。”

    呵呵,明明是遗弃,还有什么可“愤然” 的,越描越黑了不是。还有人考证出 来毛的那首号称写给杨开慧的诗,“挥手从兹去,”其实不是写给杨的而是写给 他的童养媳罗氏的。那罗氏也死得不清不白,大冬天的,毛氏家谱上居然说是死 于痢疾。

    1 9 3 0年的时候,老毛只是个小小的中央委员,周恩来,项英,陈毅,欺负 过他的人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所以后来老毛一个一个报复,美其名曰十次路 线斗争。那年头儿,党还特别爱管私事儿。张国焘回忆说在1 9 2 6年党的政 治局会上,蔡和森太太向警予首先报告在其丈夫蔡和森离沪期间,她与彭述之 发生了恋爱,。。。。。。陈独秀先生开始赞许蔡向的结合,表示不愿见他们 因此而离异。继而他批评彭述之不能自我节制,有伤同志的亲爱关系。彭向二 人都因此受到了处分。就是后来老毛掌了大权以后,想娶江青,政治局也横加 干涉,最后还给老毛定了约法三章,包括2 0年内不许江青参政。结果大家都 知道了,江青怀恨在心,20年期满就疯狂地搞起了文化大革命。

    近来有帮闲人考证出,虽然老毛在井冈山和贺子真见面没几天就同居了,但是 没有结婚,一直到一九三一年(呵呵,刚好是杨尸骨未寒啊)中共中央通咿他 ?z劫婚的?Q议才结婚,并借此说明毛还在爱着杨开慧。

    不过那贺子真可是个火爆脾气的醋罐子,后来在延安曾为了吴当着老毛 的面大打出手。在井冈山时年轻气盛,手下人马又多,老毛只是个上门 女婿,贺岂有甘心做小妾之理?肯定天天逼着老毛休了前妻。把她扶正。

    所以呀,故事大概是这样:

    老毛给杨开慧写信提出离婚,并向中央写报告汇报思想。杨见信大怒:你 小子当年死乞白赖地缠着我求婚,山盟海誓的,如今老娘给你养了三个孩子, 累成黄脸婆了,你倒想休妻?门儿也没有!于是写信也向中央申诉。

    11 9 3 0年的党中央还是海龟们和知识分子掌权呢,收到了老毛和小杨的信之 后,对毛的离婚申请想必是大加批判。理由也很简单,杨开慧是1 9 2 1年入 党的老党员,有知识,人缘又好。杨的老爹又和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是 好朋友。而贺子真只是个女土匪而已。

    党不批准和杨离婚,贺这里又逼得紧,八成还威胁老毛如果不把老娘扶正,老 娘就揭你的老底,你也就休想在井冈山上混下去。自古枭雄们都是权利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如果不是涉及权力的话,老毛也不会对离婚的事儿太热心。

    话说老毛刚上井冈山时,要人没人,要枪没枪,在土匪头子袁文才和王佐山寨 中寄人篱下。贺子真的哥哥贺敏是山寨的实力派,和袁王二人又是同学,交情 甚厚,老毛追求贺子真也是为了拉拢贺敏,发展自己的实力,架空袁王二人。 要不老毛怎么会提出宋江架空晁盖的理论呢,就是因为他当年也就是个宋江。

    后来朱德的队伍也上了井冈山,强龙直压地头蛇啊,红军也变成朱毛红军了, 老毛落到了第二位。朱德为人厚道,渐渐地,袁王二人也由毛派变成朱派了。 老毛一见自己后院起火了,无毒不丈夫啊,就在1930年初派人火拼了袁文才 和王佐二人,(当然,事后还要假惺惺地说是手下人乱搞,自己不知情)。此 时,老毛需要利用与袁王关系密切的贺氏家族来安抚袁王旧部,不敢得罪贺子 真,更怕她把自己杀害袁王的真相捅出去, 自己苦心经营的军队怕就要鸟兽散 了。

    老毛万般无耐,看书找灵感吧。这看书可不是看马克思的书。那年头,老马的 书除了共党宣言之外,没有一本被翻译成中文的。老毛又不懂外文,最爱的参 考书乃是三国和水浒。三国里面诡计最多,可是都是对付男人的。倒是水浒里 似乎有对付女人的招数。据老毛的警卫回忆,攻进一家大财主的围子之后,老 毛就交代:好好找找,看有水浒没有。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结果还真找到一本 水浒。老毛视若至宝,记得里面有一段秦明借刀杀妻的么,好好复习一下。 老毛翻来复去地研读水浒啊,后来居然上瘾了,文化革命后期还玩了一大昏 招—评水浒,批宋江,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此是后话。当时是要 学秦明,学宋江,打长沙,逼迫军阀把自己的老婆抓起来杀掉。

    最初老毛还想避嫌疑,自己不打,而鼓动彭德怀的队伍去打长沙。老毛对自 己借刀杀人的高招得意得不得了,还写词一首:“六月天兵征腐恶” ,特意 注明是从汀州向长沙。诗词里当然应该用的是阴历,阴历6月大致就是阳历 月了。没想到军阀何健脑筋迟钝,被老彭打了个稀里花拉也没想起来应该去 抓毛的老婆。

    老毛心里这个气呀,又仔细看了一遍水浒,原来是要秦明亲自攻打,或者至 少是派人装扮成他去打,才能完成杀妻大计。于是老毛一咬牙,一跺脚,亲 自带人来打长沙。

    这一仗也打得怪怪的,老毛号称是游击战的专家,打不赢就走么,可是这次 偏偏在长沙城外耗上了,而且一耗就是一个来月。要说那何健也是蠢得可以, 就是想不出有抓毛的老婆这一招棋。

    一个来月,想必交战双方也互派了不少来使。刚开始都是大道理啦,这边说: “打倒军阀反动派” ,那边说:“铲除苏俄公产邪教” 。到后来,就开始说 实话了,何健的来使说:湖南人不打湖南人,咱们合计合计你要钱要枪咱可 以分你点儿,你们去打江西人吧。老毛吭哧了半天,才说出实话:要你们帮俺 把老婆抓起来,逼她写一纸离婚声明。

    何健一听这个气呀,就为这么点儿小事儿,你杀得长沙血流成河。于是很干脆 地答应下来,但是也提了条件,要毛马上撤兵,而且以后再也不得骚扰长沙。 毛也做得很光棍,立即就说服朱德退兵,而且以后红军还真的没有再也没有打 过长沙。

    老毛前脚撤兵,何健后脚就抓了杨开慧。杨当时火气正大着呢,你老毛打到 长沙了,也不来看我们母子一眼,未免太绝情了。被抓起来以后,杨大概也 想大义凛然一翻,说什么: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就是 不能告诉你们之类的话。没想到马上被何健打断了,不,不,我们一不要你 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二不让写悔过书,只要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跟毛泽东离 婚,就放你走人。杨开慧是个聪明人儿,一听就明白了:是老毛叫你们来劝 我离婚的是不是?何不住地点头,是啊,是啊,这种负心人,跟他也没意思, 离了算啦。

    杨是个心高气傲之人,脾气也倔强得很。让那个负心的陈士美得意洋洋地去 娶小妞?门儿也没有!我就是要拖着你,死也不离婚。反正中央不批准,你 就也结不成婚。

    何健也没啥办法,就给老毛捎信,说你老婆是湖南倔骡子,说了死也不离, 你看怎么办吧?老毛回信说什么,人固有一死,为老公的利益而死,就比泰 山还重。不过我那3个儿子希望你要保全什么的。

    何健是军阀啊,杀人不眨眼,杀个女人更算不了什么了,就跟杨开慧摊牌了, 不离婚就得死,把老毛的信也给她看了。杨一看毛的亲笔信,自己爱过的人 居然一心要致自己于死地,只觉得万念具灰,这个婚是绝对不离的,活着也 没有意思,但求一死。

    信件一来一往,拖了一个来月。相传行刑队的刽子手同情杨的遭遇,故意没 有打中要害。行刑队刚要走,老毛派去的细作在一边喊了起来:“没有打死, 没有打死!” 刽子手无奈才又回来补了一枪。

    杨死了以后,老毛托人给何健送去了银元作酬劳。何健放了杨的3个儿子,听 任老毛把他们接去上海。

    蝴蝶款款恋花飞,似乎很浪漫不是?但实际上蝴蝶的前身毛毛虫是靠吃花的 叶子为生的。不过,官方党史教导我们说,蝴蝶生下来就是蝴蝶,毛毛虫是 不存在的。

丁子霖女士就“六四”死难者周国聪案发表声明

几天来,从一些媒体获悉“六四”死难者周国聪的母亲唐德英女士获得政府方面一笔困难补助的消息,我们认为有关当局对此案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它表明当局试图以此模式来弱化世人对“六四”大屠杀的谴责和刑究。由于此事对于如何公正、合理地解决“六四”问题关系重大,我受部分难友委托,发表如下看法:

第一,作为“六四”惨案的受难亲属,我们对周国聪在89“六四”屠杀中被无辜杀害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周国聪的母亲唐德英女士所遭之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我们都是失去了儿女的母亲,我们有着同样的命运,同样的遭遇,也曾进行过同样的抗争。

我们也对长期以来帮助唐德英女士争取合法权益并由此受到当局不公正对待的黄琦先生及天网同仁表示由衷的敬意。

第二,我们对唐女士经过多年抗争,争取到一份困难补助表示欣慰。因为,据我们所知,在我们所联系的100多家“六四”难属和70多位伤残者中,至今还没有一家得到过这样的困难补助。在这个意义上,唐德英女士今天能争取到这份权益,实属首例。我们祈愿她的家庭困境有所缓解。如果唐女士愿意,我们诚请她加入我们的群体,以求得互相安慰、互相帮助。

第三,我们在这里愿意指出,在这个个案中,沙河办事处代表政府方面与唐德英女士所签协议中明确写明该笔款项为“困难补助”。就政府方面说,困难补助与给予受害者赔偿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因此,把受害人从政府方面得到一笔困难补助说成是“索赔成功”,是非常不恰当的。“六四”受害者索赔的前提是政府承认杀错了人,或至少承认当年采取的措施失当。但是,我们从周国聪案中看不到政府当局有任何这方面的意向。

第四,在我们这个逐渐凝聚起来的“六四”受难者群体中,也曾有人向政府提出过困难补助,我们也曾鼓励和支持有特殊困难的难属和伤残者这样做,但至今没有成功的案例。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局要求难属闭嘴,但难属不愿闭嘴;二是有更多难属和伤残者不愿意为了得到数额极少的生活补助而放弃刑诉与索赔。

第五,周国聪虽然死于警察的暴行,而非死于直接的“六四”大屠杀,但不能否认他是因“六四”而丧生这个基本事实。因此,称他为“无故身亡”完全是一种掩盖真相的说法。我们始终认为,作为死者的亲属,决不能让自己的亲人死得不明不白,必须要当局给出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法,否则死者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寻求正义”,或者说为死者讨一个公道。如果连这一最起码的要求都放弃,那么所谓人的尊严和权利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尊重唐女士的选择,因为不能要求所有六四受难者都这样做。

第六,按成都市信访办的要求,唐女士在与沙河办事处签订的付款协议中,写明“立据保证息诉”。这就意味着当局分两年支付了这笔七万元人民币的困难补助后,唐女士也就自然放弃了对这个案件的刑事和民事诉讼,一桩应由政府负全责的政治杀人案也就到此了结。这正是政府当局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这对于受害亲属来说,则是一次新的伤害。对此,我们表示遗憾。

第七,借此机会,我们愿意重申关于公正解决“六四”问题的三项诉求:

(一)由社会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组成专门的“六四”事件调查委员会,对整个“六四”事件进行独立、公正、公开的调查,并向全国人民公布调查结果,包括公布此次事件中的死者名单和人数;

(二)责成政府有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就每一位死者对其亲属作出个案交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专项的“六四事件受难者赔偿法案”,依法给予“六四”受难者及受难亲属相应的赔偿;

(三)责成有关检察机关对“六四”惨案立案侦查,按法定程序追究事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第八,我们同时主张,公正解决“六四”问题,必须秉持和平、理性的原则,纳入民主、法制的轨道。应由全国人大按法定程序把“六四”问题作为专项议案递交大会讨论、审议,并就相关事宜作出决议。这个主张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政治问题法律解决”。我们认为,公正解决“六四”问题,离不开朝野双方的协商对话。这种协商对话应该是对等的、公开的,我们不主张违背法制原则的私下了结。我们从来没有幻想,“六四”问题能在朝夕之间得到彻底解决,我们的三项诉求只是提供了与政府方面协商对话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坚持对话的要求。

第九,我们相信“六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但这种解决绝不能以放弃原则底线为代价,否则谈不上所谓“双赢”或“多赢”。这种成功的解决并非没有先例。台湾对“二二八”惨案的处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我们相信,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台湾人民能做到的事情,大陆人民必定也能做到。

丁子霖 2006年5月1日于江苏无锡农村家中

问题名词揣摸难

问题名词揣摸难

 出于潜意识之自卑感,对于美国怎样看待中国,满口民族主义的许多人,无论是粪青、粪中、粪老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在意和上心。前总统克林顿一时不慎口误,说了一句视中国为「战略夥伴」,喜得中国人民眉飞色舞。到了布殊上台,把「战略夥伴」的称号收回,一时改称「对手」,就像礼炮二十一响减为十三响,又令人□胸顿足,如丧考妣。
  
  现在,布殊给中国重新定性,叫做Stakeholder,就像电影《二○○一年太空漫游》开头那一块从天而降的无字黑碑,把华文传媒,害得抓腮搔耳,指手划脚揣测,不知道这个神秘名词,对华夏大国是抬举还是羞辱。有人说:Stakeholder不及「战略夥伴」之亲热;也有人说:不,到底是承认中国的地位了,Stakeholder,其实是一种抬举。
  
  Stakeholder应该如何译?灵活的英语问题:令人手足无措:「利益相关者」、「持分者」、「拿吁本钱的人」,搞得华文传媒人仰马翻。十三亿炎黄子孙情绪波动。
  
  因为Stake这个字确实十分深奥,既可解作「木柱」,即中世纪判处的火刑绑人点火的那根木桩,所谓At stake,即是「火烧眼眉」之意,亦可指「赌注」,Place your stake,就是「买定离手」。
  
  Stakeholder,以由中国人民最易明白的赌博角度来解释,似乎最为适当。Stake即是赌本,以西方的赌场文化,一座Casino是高级会所,跟华南乡镇常见的番摊鱼虾蟹赌档有很大分别。「卡仙奴」有严格的服装要求,亦即Dress Code,例如进场不许吁汗衫,必须结领带、穿皮鞋,不可喧哗,尤其要关上手提电话,禁止□鼻涕吐痰,当然不在话下。
  
  所谓Stakeholder,其实是美国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先提出了一连串西方帝国主义霸权的道德约束,手持筹码,也想进来下注?那么就要遵守规矩,这个场子,是我「睇」的。举止斯文一点,而且愿赌要服输,赌钱时要控制情绪,赢了钱,不必在里面上大派贴士,万一输了,也不要一口咬定穿低胸装的女荷官今天没有戴胸罩,「俾□一对??邪住」,大吵大闹,要求回水。
  
  Stakeholder隐含不客气的警告,华人在欧美甚为嗜赌,这个名词,可能是美国人在纽约大西洋城对华人赌客的行为长期观察之下的一番心得。中国人最喜欢「定性」:甚么反革命、右派、反对派,现在美国也给你定性为Stakeholder,却教人银牙咬碎,春心荡漾。
  
  虽然,历来中国人给美国「定性」,唤做帝国主义、超级霸权甚么的,美国却好像从不太在意,就像英语说的:「不给一团屎」──Don't give a 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