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名词揣摸难
出于潜意识之自卑感,对于美国怎样看待中国,满口民族主义的许多人,无论是粪青、粪中、粪老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在意和上心。前总统克林顿一时不慎口误,说了一句视中国为「战略夥伴」,喜得中国人民眉飞色舞。到了布殊上台,把「战略夥伴」的称号收回,一时改称「对手」,就像礼炮二十一响减为十三响,又令人□胸顿足,如丧考妣。
现在,布殊给中国重新定性,叫做Stakeholder,就像电影《二○○一年太空漫游》开头那一块从天而降的无字黑碑,把华文传媒,害得抓腮搔耳,指手划脚揣测,不知道这个神秘名词,对华夏大国是抬举还是羞辱。有人说:Stakeholder不及「战略夥伴」之亲热;也有人说:不,到底是承认中国的地位了,Stakeholder,其实是一种抬举。
Stakeholder应该如何译?灵活的英语问题:令人手足无措:「利益相关者」、「持分者」、「拿吁本钱的人」,搞得华文传媒人仰马翻。十三亿炎黄子孙情绪波动。
因为Stake这个字确实十分深奥,既可解作「木柱」,即中世纪判处的火刑绑人点火的那根木桩,所谓At stake,即是「火烧眼眉」之意,亦可指「赌注」,Place your stake,就是「买定离手」。
Stakeholder,以由中国人民最易明白的赌博角度来解释,似乎最为适当。Stake即是赌本,以西方的赌场文化,一座Casino是高级会所,跟华南乡镇常见的番摊鱼虾蟹赌档有很大分别。「卡仙奴」有严格的服装要求,亦即Dress Code,例如进场不许吁汗衫,必须结领带、穿皮鞋,不可喧哗,尤其要关上手提电话,禁止□鼻涕吐痰,当然不在话下。
所谓Stakeholder,其实是美国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先提出了一连串西方帝国主义霸权的道德约束,手持筹码,也想进来下注?那么就要遵守规矩,这个场子,是我「睇」的。举止斯文一点,而且愿赌要服输,赌钱时要控制情绪,赢了钱,不必在里面上大派贴士,万一输了,也不要一口咬定穿低胸装的女荷官今天没有戴胸罩,「俾□一对??邪住」,大吵大闹,要求回水。
Stakeholder隐含不客气的警告,华人在欧美甚为嗜赌,这个名词,可能是美国人在纽约大西洋城对华人赌客的行为长期观察之下的一番心得。中国人最喜欢「定性」:甚么反革命、右派、反对派,现在美国也给你定性为Stakeholder,却教人银牙咬碎,春心荡漾。
虽然,历来中国人给美国「定性」,唤做帝国主义、超级霸权甚么的,美国却好像从不太在意,就像英语说的:「不给一团屎」──Don't give a 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