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正被洗刷的香港“集体记忆”

 

今年春天﹐因为拆掉皇后码头事件﹐香港人突然大谈“集体记忆”﹐连不涉政治的民间团体也出来捍卫正在被消灭的集体记忆﹐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

不论是九七前﹐还是九七后﹐与大地产商友好的香港政府﹐在“发展是硬道理”理论指导下﹐不知道填了多少海﹐不知道拆掉了多少旧建筑﹐摧毁了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这次众多香港人终于挺身而出了。国际巨星周润发四月二十八日现身皇后码头,签名支持请愿者争取保留这具集体回忆价值的建筑。他在码头逗留了半小时,除了用专业相机拍照,更与请愿者合照和交谈,离开时更振臂鼓励:“如果真能保留码头﹐你们就是英雄!”当然﹐民拗不过官﹐尤其是现在由中共当局撑腰的特区政府﹐对民意当然更不置一顾﹐他们只承诺保留码头的若干部件将来重新建造。问题那还是皇后码头吗﹖由于香港岛北海岸的北移﹐现在的皇后码头已经是第三个了﹐但是不论是第几个﹐位置总是在附近的中环。如今中环寸金尺土﹐加上香港的共军司令部就在码头附近﹐而香港的轮渡事业已经衰落﹐当局当然不想再容许闲杂人等聚集的码头占据黄金与保密地带。问题皇后码头有其历史意义﹐虽然现今这个码头只有五十四年历史﹐因此作为哪一级“古迹”存在争议﹐但是如果知道香港总督莅任或离任﹐都要从这里上岸或下海﹐包括最后一任离开的港督彭定康﹐那么人们就会明白它的历史价值了。

但是北京当局与香港特区政府则是另一种思维方式。开始﹐北京也许还以为这只是香港市民单纯的“怀旧”思潮﹐后来想想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其貌不扬的皇后码头﹐值得那样大张旗鼓的去捍卫吗﹖对香港市民来说﹐不论是皇后码头﹐还是天星码头﹐乃至中环警署等旧建筑﹐都可以讲述其中的故事﹐但是善于用阶级斗争观点分析事物的中共当局﹐才明白﹐这个“集体记忆”﹐竟是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集体记忆﹐缅怀他们过去的一切﹐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唯命是从的特区政府﹐在北京与地产商的双重压力下﹐又怎么会屈从民意﹖所以结局也就很明白了。

问题是香港人这时候被激发出来“集体记忆”﹐正是中共收回香港主权十年来“集体洗脑”的反制。人们应当还记得﹐中共收回香港以前﹐就不断高喊“洗刷百年耻辱”的口号。连主权移交那天﹐英国请来的歌星吟唱“夏日最后的玫瑰”时同时降临的滂沱大雨﹐象征六百万香港市民被送给中共独裁政权统治﹐老天所表现出来的的悲哀﹑难过﹐也被共产党解释为洗刷百年耻辱。其实﹐是否耻辱﹐检验标准就是这百年来香港人的生活比中国人好还是坏。不论政治还是经济﹐答案都是明显不过﹐否则不会有那样多人“避秦”逃到香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中共专制独裁集团的歪曲解释下﹐就是对香港市民的强制洗脑。如果说九七前还只是在在中共喉舌与御用组织内﹐那么九七后香港称为中国的“内政”﹐这种“集体洗脑”就无所不用其极了。而最重要的是渗透与收编香港媒体﹐制造“洗脑”舆论﹐形成氛围。所谓“慢火煮青蛙”﹐这种洗脑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见证这十年来的洗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爱国教育”﹐加强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对普通民众来说﹐除了修改教科书﹐以保证从孩提时期就改变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就是每天傍晚电视新闻播送前的爱国教育﹐就如同当年“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时代。这种滴水穿石的工夫﹐不怕没有见效的一天。在这方面﹐忽然爱国的父母官们自然要起带头作用﹐于是有见到五星红旗就激动到血压升高者﹐有北上祭祖证明自己是“纯种中国人”者﹐总之是到“认祖归宗”的时候了。过去的记忆应该还原成一片空白﹐换入新的“爱国”芯片。

第二﹐“祖国”是香港的大救星。文革刚刚过去的八○年代﹐中共还肯承认它有“失误”﹐肯定资本主义而承诺“一国两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认英国统治香港的功绩﹐并以此稳住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六四屠城以后﹐中共极左派掌权﹐香港也变成“反共基地”﹐所以对香港的说法出现转弯﹐逐渐否定英国的功绩﹐并且大肆攻击彭定康所推行的政治改革。九七后香港成为中国内政﹐英国被全面否定。按照现在的说法﹐香港的繁荣﹐在九七前也是因为中国的支持。只是中共不敢解释﹐为何当时不支持上海与北京的繁荣﹐而对殖民地的香港情有独钟﹖连九七前都这样解释﹐那么九七后﹐香港更是仰共产党的鼻息才能生存了。共产党通过董建华把香港打入十八层地狱﹐再用“尸爬”(中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把香港救出地狱﹐中共当然成了香港的大救星了。于是香港人每天等待中共“送礼”。当年香港同胞寄出外汇﹑粮食﹑猪油﹑药品拯救大陆亲友﹔改革开放后香港中小企业带头投资中国﹐并且带动外资投资中国﹐让中国经济起死回生的“集体记忆”都被共产党抹掉了。在中共眼里﹐香港人几乎沦落为乞丐了。

第三﹐为“反资乱港”的“左仔”恢复名誉。一九六七年香港左派响应文革的暴动﹐使“左仔”一词成为蔑视亲共人士的流行名词。邓小平以否定文革重新上台﹐自然不便为这些“左仔”平反﹐即使九七前后﹐因为中共要统战“忽然爱国”人士﹐自然也不便大量起用“左仔”﹐因此也爆发忽然爱国与传统爱国之争。但是董建华已经率先为六七暴动“斗委”总指挥杨光颁发大紫荆勋章﹐开了“平反”与“恢复名誉”的头。曾荫权新的任期﹐组织新班子﹐当年因为暴动而坐监牢的曾德成被委任民政事务局长﹐做起香港人的父母官来﹐当然就彻底恢复名誉﹐甚至是恢复身分了。想当年他们的暴动﹐不就是要争取“掌权”的身分﹐将香港人救出殖民主义者的火坑吗﹖同时坊间也正上映“老港正传”的电影﹐说是“老港”﹐其实是“老左”才真﹐当年的左仔﹐现在老了﹐甚至像这位主角一样﹐已经入土了。他们并不那样可憎﹐甚至还有“理想”﹐只是生不逢辰﹐其情可悯。把“老左”说成“老港”﹐是不是说明﹐最终﹐他们才是真正的香港人﹐不同于已经被英国人奴化的香港人﹖当然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集体记忆已经或准备列入中共的洗刷范围﹐效果如何得接受时间的检验。

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当年的政治木乃伊﹐例如前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前新华社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纷纷现身﹐讲述他们当年的英雄事迹﹐可怜亡命海外的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也被他们声讨他的卖国行径﹐以致已经九十一岁的许家屯也要隔着太平洋进行反击。这当然也勾起香港人的集体记忆﹐九七前不但有中国与英国的斗争﹐中共党内不也斗得不亦乐乎﹖这大概是群魔乱舞庆十年吧。其实这种“纪念”方式﹐表面上要洗刷百年耻辱﹐但是结果却把民众带到另一个记忆的世界中去。共产党再英明﹑伟大﹐可以炮制许多假象向人们的脑海里灌输﹐但是至今还没有发明到可以代替人们脑海里的记忆。最新科技能否帮共产党这个忙﹐看来得看共产党愿意出多少钱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