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络普及至今,大部分小说家已经不排斥使用键盘和文字处理软件写作,现在更有一部分作家时髦到用各种工具软件来帮助他们创建虚构世界。
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威尔斯毫不讳言那些电脑软件的重要性,他近年来一直使用“思维导图”(Mindjet MindManager),可以把错综的家族谱系、人物关系转化成清晰明了的可视化图表。
而印度作家威克拉姆·钱德拉从一位以色列犯罪小说作家那里了解到项目管理工具Microsoft Project,就把它用到了新小说《神圣的游戏》创作中。这本厚达900页的小说至少有30多个重要角色,而且在不同线索之间闪回切换,采用了类似曼陀罗式的结构,钱德拉就用软件来“管理”他笔下角色的关系和时空定位,让纷繁、时序错乱的事件排列在时间线上。他甚至表示,通过不断分析软件中呈现出来的数据,有时候还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灵感,对创作进行调整。
看起来很“傻瓜”的剧本写作软件如今也被作家们大肆利用,这些软件往往根据剧作家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而设计,麦基把剧本写作分解成一个个问题,软件就提出一系列问题、让操作者在一步步地回答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故事结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黛伯拉·加兰特就用Dramatica Pro创作了一本小说,当出版商得知她在借助于软件写作时吓了一跳,但她并不感到问心有愧,她说当自己对写作失去把握时,这个软件给了她信心。
当然无论哪种软件,终究只能帮作家们建立故事框架,写作的核心仍然是作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